
导读:从家长的角度看,我非常赞同孩子上衡中 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希望孩子能够上大学的,不仅要上大学,还要上好的大学。 作为父母,我是非常赞同孩子上衡水中学的。衡水中学无论是从教学质量还是从重本率上讲,都是非常牛的;不只如此,学校的管理是非
从家长的角度看,我非常赞同孩子上衡中
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希望孩子能够上大学的,不仅要上大学,还要上好的大学。 作为父母,我是非常赞同孩子上衡水中学的。衡水中学无论是从教学质量还是从重本率上讲,都是非常牛的;不只如此,学校的管理是非常牛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巨大潜力,让学生懂得去努力,懂得为了目标去奋斗,懂得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最后孩子能考上好的好的大学就成为自然了,作为家长肯定是相当欣慰的;退一万步讲,即使孩子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只考上一个普通大学,那衡中的学习经历必定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有人说衡水中学培养的是考试机器,没有思想的考试机器。那我是非常不同意的,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大多数家长是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只能去适应现状;而且目前还没有哪个家长敢说自己的孩子不需要考大学的,即使是家庭富有也要拼命让孩子上大学;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讲,上大学就成为最好的选择。
从老师的角度看,长期而言高考改革必须推进
作为老师,也不得不说衡水中学的模式是应试教育的的极致了,虽然它创造了一系列的奇迹,也让无数学生圆了大学梦,但是唯分数论的高考制度还是有其弊端的,这些弊端包括孩子只会做题缺乏创造力,为了分数学生、老师、家长非常又苦又累,若这种现状一直保持下去,对中国的教育肯定不是好事。高考的改革必须推进下去,首先就是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需要改变,多元的评价体系需要逐步建立起来;再者,不是个性化教育必须有效进行,而不是将学校变成考试工厂,要将学校变成真正培养人才的地方。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而不只只盯住孩子的分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才是比较合理的方式。当然,改革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也需要经济发展和家庭经济逐步提升方可合理。
我是学霸数学,欢迎关注!
不赞成!
讲一个实例。邻居女儿2015年为本县的中考状元。如在本县一高上,肯定是众星捧月一般的存在,不仅在实验班的学习中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点关注,还可以拿到2万元的奖学金。如在高考中考上重点大学,还能拿到一笔数量不菲的奖金。可她的家长为她选择了省城一所类似衡水中学的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虽然以637分的成绩被武大录取,但相比本县一高十人比她更好的成绩,还有三年十多万花费,我本人觉得当年的选择或许是不值得的。
所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尽管衡水中学有高考加工厂的称号。一个在当地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衡中也可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存在。虽然孩子见识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但对一个一直在赞誉和掌声中成长的孩子来说,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其自信心会受到一定的打击,甚至挫伤上进的动力和勇气。即使是心理素质很好的人,面对衡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理念,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高中对孩子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的学习状态是经不其这样折腾的。
另外,我对衡水中学高考加工厂的称号也很不感冒。虽然现实很残酷,我依然不愿自己的孩子在那样的学习环境里学习,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象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任人雕刻。某大学医学院院长看着一群所谓的天之骄子,不无惋惜的说 他们就象一个模具出来的精美家具!这句话震耳发聩,又打了谁的脸呢?
明明需要素质教育,国家未来也更需要不同类型的创新型人才,可各地还在大张旗鼓地搞应试教育,对所谓的一些超级学校趋之若鹜。一些媒体人更是为这些学校摇旗呐喊,却不知未来已来!
直接上观点:如果想让孩子上好的大学,我是会选择给孩子去衡水中学。
这个选择倒不是说衡水中学有最好的教学模式,而是因为衡水中学聚集了一大堆的学霸。
2018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过200人
2017年是176人;
2016年是139人;
2015年是119人 当一群优秀的学生在一起,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非常明显的。
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是地区的重点中学。在小学初中,我都是学校里面的第一名,但是到了高中,第一次考试只考了300多名。 这一次的考试失利让我重新审视学习模式,开始学习高分同学的学习方式,很快就大幅提升了学习成绩。
可以说,如果只是在县中读书,可能最后高考只能考取一个一般的重点。 我一直觉得高中的同学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个优秀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的学习潜能。实际上,不仅是学校,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能够跟顶尖的高手一起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促进。
所以,我的孩子如果能够到衡水中学这样的学霸云集的地方学习,我个人当然是赞成的。 最后再强调一句:衡水中学之所以牛,在于生源很牛。它吸收了全省众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最后得到好成绩本身就是正常现象。可以说,本身一个学生能够进入衡水中学,就已经给有考上一本的潜力。衡水中学,对学生更多起到的是成就的作用。也可以说,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学校,和超级学霸是互相成就的!
我是一个小学非主科老师。教过的一个学生在衡中上的高中,孩子和我关系非常好,18年653分考入中南大学。以我对这个孩子的了解,这个学生如果在本市一中上,如果能考上中南是让人吃惊的,我也认为这个成绩是极优秀的,后来家长告诉我,孩子看我前哭了一次,认为自己没考好,因为参加竞赛得到了一个清华自主招生机会,在清华学了两个多月,影响了高考,他说如果不去清华学习而且全力攻高考,他的目标是北航,并且有实力考上(得考686)。这个孩子一直在衡中实验班,据他说班上90%的孩子都能上985。虽然这个孩子对高考结果不满意,但孩子阳光,向上,对未来乐观有信心。我问这个孩子和家长,如果再让他们选择一次,他们会选择衡中吗?他们说毫不犹豫还是衡中。
不赞成!作为一个中学教师,从教几十年,也来谈谈我的看法。
不可否认,衡水中学在高考上,的确有自己独特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衡水中学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高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套路和经验,因此,高考成绩年年独领风骚,成为河北省的一面旗帜。这也是衡水中学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向往的原因。不可否认,优秀学生,来到这样的环境,面对大面积优生所形成的竞争氛围,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确有帮助,在这种残酷竞争的压力面前,每个学生必须全力以赴,保持旺盛精力,才不至于被竞争甩掉淘汰。
但衡水中学的经验不可复制,也不宜推广。衡水中学是基础教育畸形发展的产物,它破坏了教育的生态平衡。每年大学招生,清华北大投放到河北省的指标是基本固定的,并不因为衡水中学考得好就多给河北省指标。因此,竞争只在省内高中之间。衡水中学上得多,河北省其他重点中学就上得少。教育管理、师资水平比衡水中学好的学校,河北省应该不少。但衡水中学用掐尖的办法,集中了河北省的优秀学生,形成了高考垄断,其最终结果,只是抬高了名牌大学的录取线,对整体提高河北省高中教学质量并没有好处。如果让这些学生回到各自地区的重点中学,各重点中学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对提高学生的潜力,对提高河北省的整体教育质量才有裨益。
衡水中学的这种教育管理方式,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衡中这种军事化管理,高强度学习模式,把人完全变成了机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成长,虽然学生高考能取得一定的高分,但学生内心深处会对学习产生深深的厌恶,一旦进入大学,管理放松,学习压力减轻,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高考只是人生旅途的一个小小的驿站,不是人生的全部,很多家长眼光只盯住高考,但人生最重要的还是大学,如果大学失去了进步的动力,一个人的发展不会走得太远。
衡中这种教育模式,将高三变成了流水线,学生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高三复习,完全程式化、套路化,教师将知识系统灌输给学生,学生获得的是解题套路和解题技巧,虽然能得高分,但缺乏对知识的主动 探索 ,缺乏对未知领域的发现,自主主动性学习意识较弱。一旦进入大学,面对浩瀚的知识,再没有人像高中教师那样系统指导,缺乏自学能力,会感到茫然失措。
衡中这种教育模式,将人变成了物,将解题变成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全部,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不仅仅只有刷题,刷题,再刷题,学生应该在校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交给学生怎样做人,才是教育最主要的责任。除此之外,学生的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动手能力等等,都需通过学校的活动来锻炼,来获得。如果只是解题的机器,进入大学,进入 社会 ,学生怎样适应?到那时才开始学习各方面的能力,岂不走在了同龄人的后面?
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唤醒学生的潜能,去主动发现未知领域。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所以,任何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使学生 健康 全面成长。衡中虽好,口碑不错,但暴露出的教育问题的确令人深思。这就是我不赞成将孩子送到衡水中学读书的原因。
我的孩子就在衡中今年高三了。三年来我见证了孩子在衡中的成长和变化。首先说所谓高考工厂,并非网络上传播的非人性化压榨式管理。每天5点50分起床晨读、跑操、早自习、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有午休,晚上9点45分回宿舍,10点熄灯。三年的时间练就了自律的好习惯,寒暑假孩子也不赖床,6点左右自觉起来读书做题,而且孩子自己说千米跑步成绩比中考时达标测验还要好,这都得益于三年来日积月累的磨炼。第二,高一远足活动(全校师生一天近40公里的路程)锻炼孩子的意志和毅力;高二成人礼活动,教育孩子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赋予孩子成人的仪式感和责任感;高三白日誓师活动,明确高考目标,鼓足信心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除此之外入校时的军训、考入名校的学长分享心得、各大院校的讲师教授的讲座、跨年音乐会以及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一些国内的比赛和 社会 调查活动,并非关在笼子里一味的刷题考试。第三,衡中十几年来高考成绩在河北省都是名列前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管理经验都相对比较成熟,学校对老师、学生、家长的要求都比较高,但并不是苛责的。孩子在学校的的确确成绩有了提高。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方法、状态都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衡中学子都能考进清北,所以能在这样一所高中读书,我儿子的感受就是如同当兵一样,去了后悔三年,因为是真的辛苦,不去后悔一辈子,因为在学校的锻炼能够有助一生的成长。最后我想说,如果不能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和考学机制,那还是应该尊重规则,好好学习不就是学生的本分吗?
如果说当初我小孩有这个机会,我非常愿意,只要他能挺住:进了衡水中学,考名牌大学的机率一定会更高。
不要说衡水中学,衡水二中也争着去,问题是进不去!
去年我身边就发生过几起这种现象:从现实来看, 家长无疑都愿意,但学生或许有吃不消的;或一看相差大,加上离开了家长就不习惯的。
我侄子,同时还有另外5位同学(理科4人、文科2人),去年10月2号有机会去衡水中学学习。报名后,当晚就有2人大感吃不消,父母不在身边很不习惯——次日,直接有一人跟父母回来了(女生),另一人一周后也回来了。
风气好,管理严,时间紧。但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几乎没有家长是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的,只能去适应——毕竟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进中国名牌大学,最好是清北!
剩下的4人,开始还冲劲实足,但半学期后,慢慢觉得与真正的衡水中学顶尖学生有差距,心里便开始有波动,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本学期(正月初四)如期去开学了。
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差劲"的学校读书,但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衡水中学"这类“强势"得可怕的学校读书!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 给孩子找一个适合她学习和发展的学校 !
我给孩子选择学校,坚持一个原则:
孩子愿意,父母放心!
我不否认类似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有优秀的老师,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良好的竞争环境,更有很高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因此,它可以让很多学子圆了"大学梦"。
但是,这种"梦工厂"学校真的不是适合每个人,不是每个学子进入该学校后,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可否认,每年高考过后,照样有很多学子是拖着失望的背影远离衡中校门。
衡中很辉煌!这种辉煌很大程度是因为有很多原本就很优秀的学子的存在!
"三味"做了几十年的老师,当然知道教育资源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但更清楚: 自己孩子真的天生就不是清华北大的料!无论去哪个学校读,结果都这样! 孩子最多就普通一本的料,只要他刻苦,普通高中也有希望。
一个孩子的智力,有个"天花板",环境再好,他也冲不破。孩子没实力建高楼大厦,我就不渴求他买那么多砖块。其实,建个别墅也不错!
当然,我不渴求孩子去衡中这样的学校,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
任何文凭不可能给孩子一生所要的一切!
我的孩子,我最了解!她生性活泼好动,乐于交际。这对父母而言,它就是孩子的优点,是孩子成就事业的难得条件。我不希望它被任何学校抹杀。
"三味"始终坚信:文凭成就不了所有人,只有真正有着“成功人生"潜质的人, 社会 现实怎么也湮埋不了他。
"三味"有个兄弟,90年代名牌大学毕业,被分配在一效益很好的企业工作,后被下岗。因个性内向,不善交际,没机会重新转岗就业,现在活得就一地道农民模样。
同样,"三味"有一同事的女儿,6年前三本毕业,在一家银行工作,因工作能力强, 社会 活动交际广泛,现已升为副行长。
我就经常拿这两件事跟孩子讲的, 希望她 社会 活动交际能力必须要多加培养和锻炼 。
看回答好多人不考虑,让我说当然考虑了。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下面两个问题。
最关键的就是衡水中学毕业的都去哪了,她们的发展怎么样。首先,清北是我国最好学校,毫无疑问,看看近几年衡水中学的清北入学人数,没有低于100的,其中16年139人,17年176,18年更是突破200。那重点大学呢,更不用说了,看看河北每年高分考生的统计人数,衡水更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所以,进了衡水中学,你进入清北的概率大大增加,重点大学就更不用说了。现在 社会 是一个看出身的 社会 ,本科是不是985,211,也就是现在的双一流,决定了你工作的起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起点对你以后的发展极其有利。
第二个问题,有些人说衡水中学毕业的人没有后劲。这个没有做过调查,不过我们可以理性分析一下。本来在其他学校你只能进211,但进了衡水你可能就是985了,985学校的各种资源,环境决定了它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应该比211要好一些,这是不是已经赚了呢?再者,高中打下较好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大学反而不成,我表示怀疑。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应该是他的毅力和良好的习惯,这两点,我想,衡水中学的学生都具备。
我们应该听听衡水中学家长的看法,他们大多数都赞成支持学校的做法,那些怕孩子累坏了的家长应该想一想,到了高中还不努力,什么时候努力,大学再努力就完了,本科出身才是最重要的,你看学校算校友的时候都是看本科出身,用人单位最注重的也是本科出身。在能决定自己本科出身的时候不努力拼搏一把,等到什么时候呢?
要知道,人很难改变环境却要受环境的影响。当你进了一个一般大学你就知道了,一个宿舍六个人至少有5个在讨论打 游戏 ,看小说,宿舍里的电脑每天12点才会关机,开着的时候基本就是打 游戏 。现在更方便了,手机就可以打 游戏 了,在这样一个环境,想把专业学好,很难,除非你有大毅力。
所以,如果能通过高中的努力而上一个好大学,为什么不呢?
进了衡水中学的确是上一本大学的机会比较大,所以呢,那么多父母都是一直想把孩子送进去,考出来一个好分数,上个好大学,不少父母还要去陪同孩子上学,甚至辞去自己的工作。其实我觉得这样真的没有必要的。
一个人真的想学习那么不管他在那里都可以学。是的,我承认,环境也很重要的,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勤奋,但是好的学习环境很多好的学校都有,你可以让孩子上那些高中啊。环境的影响是有,但是也不能占太大。就像衡水中学的气氛,给人的感觉就是太压抑了,那么多人那么的拼命去学习,我不能落后啊,所以我也要拼了命去学习。认真学习是好的,但是拼命去学习,我觉得真的就有点太冲动了。虽然衡水中学也会组织学生锻炼身体,但是心理呢?可能这学生在衡水中学待了三年都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但是心理的东西很难说的,我觉得这样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偿失。
我在高三的时候,我们学校都会经常放衡水中学的纪录片给我们看,但是我们的老师和领导都是不怎么同意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的,他们说,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这么学习。就像我妈一样,我妈的想法就是,我好好认真学习就行,没什么必要真的拼了命的去学习。身体和心理除了问题怎么办?更何况,高考只是你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你高考好了,上了好大学,不代表着你以后的生活会好。人生有那么多的未知数呢。你怎么知道以后你的生活值不值得当初你在衡水中学受的苦。
如果我有孩子,一定不会让他去衡水中学。不过呢,我也会叫他认真学习的,这个社会不学习以后可能就很难混了。
衡实。
1、衡实中学,管理经验高,教学方法独特学校有专门属于自己的一种教学方法,师资力量高,纪律严格。
2、至臻中学,管理经验低,没有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较少,纪律不严格。
你好,就我而言,衡水这种孩子,帮了很多孩子。
首先,为什么有的人会说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会害了孩子们呢?其实对孩子是有一定坏的影响的,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可能会让孩子们感到很累,很辛苦。
但实际上呢?我现在是在校大学生,大二。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如果当时我们学校再严格一点,或者使用这种衡水模式,我是否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我身边的人是否会更加优秀,我的未来是否会更加的美好。所以我是一点也不排除衡水中学的。
有一句话“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毛”,现在,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模式,只要能让我考上好的大学就行。
很多人觉得,啊!衡水中学的孩子们好惨啊,那么辛苦地学习,不像我读书的时候那么轻松。但实际上,衡水中学毕业的孩子,确实十分感谢他们的学校的。毕竟如果一个普通人,在没有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可能永远也考不上985。
那如果那种模式能给一个学生带来一个与众不同的未来,那是害了孩子还是帮了孩子呢?
实话说,就我大中国现在的情况来看,衡水中学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是一种帮助。
反推一下吧,我们现在成年人的学习方式,甚至不夸张的说,有的人就算是上过大学,如果没有良好的自制力和学习习惯还有独立思考能力,我相信是比不上衡水中学的高中生的。
据说衡水中学文科721班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行归纳总结了,这群孩子平时也会看新闻、关注国事天下事,之后还会进行总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自觉地去学习和思考?再看看自己那懒散的那外甥,除了玩游戏,就是玩游戏,这次中考不是他爸妈想起来,可以靠考个特长加分,估计连高中都上不了。
反思1、这群孩子为什么能做让人刮目相看的事?
班主任春节前提醒同学们认真看春晚并提议归纳春晚的重点,有孩子说:“其实老师不提醒我们也会这么做的。” 春晚当天班长和团委带着孩子们一起总结考点,最后还有团委总结记录发给大家。对于孩子来说,“善于思考”尤为重要,只有勤奋的人才爱思考,一旦产生了惰性就很难扭转局面。想想这群孩子已经不是单纯的会考高分了,他们身上具备的能力,对他们之后做任何事都有很大帮助。
我开始思考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之前我们群一位孩子妈只要提到学霸的学习方法,大家都会咧嘴说:“一个孩子是个例,哪儿有这么多牛娃,别让孩子太累了。” 可如今,要怎么解释这一群优秀的孩子?先不说学习成绩,就说他们学习的氛围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就让人不得不佩服吧?
于是不由得责怪自己之前对孩子不够严格。突然想起我的母亲在我小的时候是怎么“强迫”我学习的:“勤思考,勤阅读,好习惯,要养成,做笔记,要牢记,考试后,要检查……” 老太太的三字经不无道理。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能力提升和成绩提高,同时也解放了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所以我相信过程再辛苦也值得。
反思2、我给了孩子怎样的学习环境?
孩子出生没办法选择他自己的父母是谁,但是我有选择和能力去帮孩子选择他的学习环境。原本以为只要孩子开心、健康的成长我就满足了。其实这只是自己异想天开,如果让孩子现在开心了,那等他长大以后面对现实的社会,一定会不会开心。父母还是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最起码我觉得首先自己得自律。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大军,为什么择校那么难,可还是有不少家长拼了命的往好学校里挤?面对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同时看到衡水这群孩子,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往上冲,尽力为孩子争取到好的教育资源。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我有努力过。因为我意识到学校的环境、周围同学和朋友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反思3我每天给孩子怎么样的引导?
“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这次考试多少分?”这两句话你一定跟我一样,都问过孩子吧。每天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在学校的表现,其实我都觉得自己很没意思,一个连自己都鄙视自己的母亲,相信孩子对我也不会有什么耐心吧。如果我以后还执着的让孩子为了考高分而学习,那真正蠢的就会是我这个做母亲的。
以后我会试着去问“今天都学到什么了?”,这样是不是会引导孩子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有所归纳总结。我还会问她 “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是不是更能提高她与我聊天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她变得善于言表,提高表达能力。
我想,一个积极主动、善于归纳总结、并且具有很强学习力强的人,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一个能够自己独立思考、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才能走的更远。其实我本不想用这件事来衡量自己孩子的人生,只是看到这群孩子做了普通孩子想都没想过的事,内心不由得产生压力。
没错,能力的培养应该大于分数,孩子努力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收获,是不是不应该比最后的结果更值得重视呢?
说起我国比较有名气的中学,那一定绕不过衡水中学。衡水中学最近几年如日中天,凭借出色的高考成绩而闻名全国。那么衡水中学到底是靠什么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呢?有人说是衡水中学的生源好,学生本身就强,“掐尖”来的学生高考自然不会差。
于是,有人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把全国最差的学生,送到衡水中学会怎样?”
首先,我想大家应该简单了解一下,衡水中学到底有哪些是其它学校没有的呢?
第一、优质的生源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清楚,衡水中学的生源非常好。衡水中学集聚了本地最优秀的学子,而衡水一中又招收了来自省内甚至省外大量的高分学生。这些优质生源的学生,本身学习成绩就非常好,这是衡水中学一次又一次创造神话的根本。
第二、优质的师资除了拥有一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衡水中学另一大优势就是拥有一支超强的师资力量。衡水中学的老师主要有几大特点:
一是责任强,当老师就得爱教育,把这份工作当成事业来对待。衡水中学的老师就是把教学当成了自己一辈子的事业,他们热爱在衡水中学的教学工作,拥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将所有的精力和心思全扑在了教学上。
在衡水中学有着这样一道风景,每到期末或关键考试,很多老师都会将办公桌搬到教室外的走廊上,方便帮助学生随时答疑。
二是水平高,要教出优秀的学生,老师自己就得有着过硬的业务水平,这是衡水中学老师一直在坚持的一件事情。衡水中学的老师每天都在学习,学生会的,自己要先会;学生不会的,老师也要会;发给学生做的试卷,老师自己要先做一遍。只有自己水平高,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第三、严格的管理
衡水中学除了学生和老师本身素质高以外,学校管理严格也是远近闻名。衡水中学是全国最早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中学之一,学校原则上要求学生住校。每天学生的日常安排都是精确到分钟,从清早起床到晚上关灯睡觉,每个环节学校都有严格的管理。
正是在这种严格的管理模式下,衡水中学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每个学生都是在“疯狂”地学习。在这种氛围下的学生,想偷懒都不好意思。
因此,如果将全国最差的学生送到衡水中学,在拥有优质师资和严格管理的衡水中学里,这种最差的学生耳濡目染,也会跟着奋发图强,加油学习。所谓近朱者赤,这样一个全国最差的学生,在衡水中学里,也有可能会慢慢成长赶来,最后考上大学的概率也会提高不少。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为什么很多家长挤破头也要将孩子送到重点中学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看中了那里的学习环境。一个好学生,在差的环境中有可能会堕落;而一个差学生,在好的学习环境中,还是有很大可能性提高成绩,何况还是在衡水中学这种地方呢。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差的学生。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交流。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