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我的父亲很穷,到现在也很穷。 那年,一个月内,父亲失去了五个亲人。我的祖祖死了,我的爷爷死了,我的奶奶死了,我的一个姑姑死了,一个叔叔死了。父亲的眼泪再也流不出了。 现在我去上坟,看到的祖坟已经印证了当时父亲的穷和无奈。奶奶的坟很小,就
我的父亲很穷,到现在也很穷。
那年,一个月内,父亲失去了五个亲人。我的祖祖死了,我的爷爷死了,我的奶奶死了,我的一个姑姑死了,一个叔叔死了。父亲的眼泪再也流不出了。
现在我去上坟,看到的祖坟已经印证了当时父亲的穷和无奈。奶奶的坟很小,就像一个箩筐装了泥土藏在草丛中,几块小碎石围着坟;爷爷的坟就夹在两座坟中间,被两座坟抬着,如果不是坟台有一个二十平方分米左右的石头竖在那里,根本就找不到他老人家的坟。祖祖的坟要大得多,因为祖祖死前,是一个阴差,他有不少的干儿子和徒弟,是他们帮着葬的祖祖。但是,祖祖的坟台也全是乱石,哪里像现在的坟台那样整齐美观。至于我那个姑姑和叔叔,就不知道葬在那里了,他们死时,还是孩子呢。
这年,父亲为了请匠人抬死者,把结存的一点稻谷拿到屋后的山上去悄悄舂,被同房子的一个妇女告了,她是当时的妇女队长,说父亲偷生产队的粮食……
好在父亲的两个舅舅,一个在当时的公社,一个在当时的生产大队,他们巧妙地保护了父亲……
也是这年,汉源大炼钢铁需要新招工人,父亲带着破棉絮跟着生产队的男人们走了。走了两里地,父亲突然回家了。家里还有一个12岁的妹妹,一个九岁的弟弟,要死,三兄妹就死在一起。这年父亲16岁。父亲带着妹妹弟弟捉蟋蟀……三兄妹终于活了下来,现在最小的也六十多岁了。这是父亲这一辈子最骄傲的事情。
父亲和我母亲结婚了,母亲得了风湿心脏病住到了医院里。我到了外婆家。父亲背着一岁左右的妹妹,找乡上开证明,找信贷员贷款。父亲从早晨跑到半夜,腿都要断了,求遍了所有的人,终于贷到了款,背着妹妹赶到六十多里外的医院,天已经亮了。
在给母亲拿药中,妹妹不见了。父亲找啊,问啊,找啊,问啊,终于在街上的一条巷子里找到了妹妹。现在说起这件事,父亲总是笑着说:“老三,行啊,真会跑啊,那么大一点点……”
花光了所有的钱,欠了一笔又一笔账,母亲还是走了。幺舅说:“昨天我来看三姐,脸色还那么好,咋转眼就死了……”父亲一听,转身就跑,要找公安来剖尸……这年,三妹一岁半,我五岁,哥八岁,父亲30岁。
母亲死后,在一个又一个忌日中,父亲都没有给母亲烧纸。我外公总是从家里背来纸钱,悄悄地给母亲烧了,然后在我家屋子后面喊几声,算是给我家打了招呼了,然后,就默默地回去了。对于给母亲烧纸的事,父亲总是给外婆撒谎:“制度管着,二爸不准烧纸。”父亲嘴里的“二爸”是我祖祖的弟弟的孩子,我喊二老爷,他是党员,是当时的粮站站长。那时,对封建迷信活动管得很紧。父亲找这个理由,是在遮盖家里的穷,穷得给母亲买不起纸。在我的记忆中,外公外婆也从来没有责怪父亲,他们知道父亲的难,知道父亲的穷。母亲死后,我从外婆家回来了,但我妹妹又被送到了外婆家。吃的,烧的柴,外婆经常接济我家。
有一天,哥去摘后山队里的苹果,被人捉住了,站在那生产队的院坝里,要父亲去领人。父亲是一个要强的人,一个很自尊的人。父亲回来了,他走前面,哥在后面。我和哥都爬上了磨盘,跪在了磨盘上……跟着哥,我学会了生吃。生吃玉米,生吃豇豆,生吃茄子,生吃豌豆,生吃莴笋,刨种下的带着磷肥和干粪的胡豆种子吃……我和哥也经常被罚跪,跪碎瓦片……
七岁半那年的八月,是一个绵雨天。我每天背着斗笠,光着脚,和生产队里的小朋友去上学,跑了一周后,父亲不让我去了。哥在上学,他养不起两个孩子上学。那时学校的校长姜老师,找到劳动的父亲,说了两天,没有说动父亲;我背着小背篼,跟了父亲几天,也没有打动父亲。姜老师为什么那么希望我读书?我后来知道,姜老师是我爷爷教私塾时的学生,想帮我家一把。也知道,爷爷教书腻了,怎么也不去教书,最终的结果是,饿死了。
我九岁了,父亲不得不让我上学了。于是,哥的书包经常被父亲烧掉,烧掉后父亲又含着眼泪,坐在灶膛口,借着灶膛的火光,给哥哥重新缝一个。
每到麦子收割和豌豆胡豆收获的季节,我和哥是上不了学的,要捡掉落在土里草坡里的麦穗、豌豆、胡豆,挣工分。学校就在对面的山头,学生们课间追赶打闹的声音,非常热闹地传到我和哥的耳朵里;课堂齐读课文的声音,大声吼叫回答老师问题的声音,很有气势……每当这时,我就坐在捡豌豆的坟头,呆呆地看着对面的学校。哥总是低头,吼着我:
“快捡,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
即使在能上学的日子里,每天早晨,我都要跟着哥早早起床,拿着狗屎锄头,提着狗屎箢篼,到路上,到地里,到山坡,去捡狗屎,回家后倒在猪圈边的粪桶中,满了,父亲挑到学校,在负责老师清理后,倒进学校的厕所里,抵读书的费用。
到了周末,我就跟着哥,要么扯猪草、捡柴、扯青蒿,青蒿也是卖到学校,抵读书的费用。棉花开花了,就跟着生产队的妇女们捉棉花虫,捉到的虫子装在有水的玻璃瓶子中。到了中午,就在生产队的院坝里,在树叶上把虫子铺开来,由记分员点数……
这段时间里,父亲是不过问我们的,他也没有时间来管我们。那时的吃食,就是牛皮菜,红苕汤,很少有米的。
有一年,我家终于养大了一头猪。有一百来斤了。猪的毛很干净,猪的皮很光滑,腰杆的弧线很美丽,所以我现在都难忘。我也记得,生产队的人不顾猪的吼叫,拖的拖猪耳朵,提的提猪尾巴,我家这头猪就被生产队拖走了……后来我知道了,因为我家要补生产队的钱。
我最喜欢做的是插秧的季节,我和哥负责给父亲放线,抢占更多的插秧田地。占到的田越宽,父亲插秧的机会就越多,能挣到的工分也就越多。在水里跑,在没过我大腿的水中,如同洗澡,父亲是不责怪的。但是,我最害怕的是移栽稻种秧苗。秧苗缝衣针那样长,那样细;半天半天地弯着腰,伸着手,太阳又毒,撒了粪的水又臭……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得做,得帮父亲挣工分。
那时,我和哥做饭的时间多,妹妹还小,父亲总是忙。我家分到了小麦,麦粉总是红白的,总是看不到小伙伴家那白白的面粉。父亲每次磨面,都是磨的麦麸面,因为只要面粉不要麦麸,家里的粮食是不够吃的。记得很长时间,我和哥只用麦麸做馍馍,父亲也从未过问过,总是做什么,吃什么。
母亲死后,我们穿的衣服,都是父亲买的白布,到染坊染成黑色,再做成衣服。这种布很厚,但是很便宜。每件衣服都会补丁叠补丁,都是父亲补的,后来,我和哥也学会了自己补衣服裤子。我初中毕业照中穿的是件蓝色的衣服,但是洗得已经发白了,那肩膀、衣领上的补丁,是我自己补的……
有一天,哥喊脚痛,手痛,下不了地。父亲不知道原因,问哥,哥说,牵羊子到屋后的山上,摔到了后檐沟中。我家后门到后面山坡,是一个两丈高的绝壁,只有一条尺把宽的小路上山。父亲相信了哥,背着哥去找那个专门治跌打损伤的乡村医生治疗。父亲把家里所有的鸡蛋都送给了这个医生,把家里的粮都卖了,治疗了一年,哥的手脚还是不见好。后来,被谁点拨了,才知道,哥不是摔伤,而是得了风湿病。家里更穷了,哥也残疾了。这年,哥14岁。
终于包产到户了,家里有吃的了。那年,我考上了初中,考了全乡第3名。月光的夜晚,整个大房子的人坐在院坝里,父亲说着老师们对我的夸奖,那夜的月光一直是微笑的。
要开学了,我背小麦,父亲挑着小麦,去粮站卖粮。有生以来,父亲第一次让我买了两本书:一本《歌德诗选》,一本《文笔精华》。以后每学期的费用,父亲还是像我读小学时候一样,先求认识的老师,给学校求情,缓交学费。然后,卖了棉花、油菜等,再交上。我家养过蚕,白白的油菜杆上,结了白白的蚕茧,结果没有像收棉花一样收蚕茧的机构。父亲听说县城有收购的,结果父亲挑着蚕茧上县城,找了一天一夜也没找到收购的地方。父亲当时就把蚕茧倒进了县城边的沱江中,从此再也不养蚕了。我也不再被父亲逼着跑很远的地方去摘桑叶了。
我上初中后,父亲打过我一次。那天,全生产队的人都到我家大房子看电视,放的是《霍元甲》。我和本队的几个同龄人在那里吹牛,父亲看见了说:“现在看得到,你不做作业。黑了,又点着煤油灯熬更守夜。”我随口就回了父亲一句:“不要你管。”父亲在阶沿的柴堆中抓过竹耙子就追打我……我知道,那是穷。虽然通了电,可是电费吓人。我每晚还是点煤油灯学习。到现在,父亲也还在说:
“二娃落下鼻子的毛病,是那时煤油灯熏的。”
父亲还说的一句话是:
“二娃子的喉咙坏了,也是那时吃辣椒多了弄坏的。”
我的这些病是不是与煤油灯和辣椒有关,没法考证了。只是,同学们每天到伙食团买菜吃,我是每天用带的辣椒水下饭。就这样读完了初中。
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偷电的人很多,电费分摊得很多。虽然家里不缺吃的了,可是父亲一个人养四张嘴,又没有其他的挣钱路子,家里的钱很紧张。父亲也就做了第一次小偷,去偷电。他拿着家里的剪刀去剪电线,结果他被电弹射到了阴沟中,从此,父亲再也不敢偷电了。记得初三的时候,要买复习资料,是化学的,一共八毛钱,可是父亲不给,哥也帮我要,可是父亲还是没给。父亲拿不出来啊!我母亲当年治病欠了很多人的钱,到那时都还没有还清。
那时,家里总养不起猪。记得有一年,家里养了两头白猪,有一百多斤了,家里正高兴,期盼着时来运转。谁知道第二天早晨,哥去喂猪,猪死了,猪槽中全是红红的辣椒水。其他的时间里,猪总是病,总是喂着喂着就死了。父亲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年,猪病了。去找大队的猪医生,猪医生不想来,怕父亲给不起医疗费。那时,父亲确实也没有现钱,总是欠着,然后慢慢攒钱来还。猪医生说,棉花没捡,捡完了来,要下雨。父亲就帮着猪医生捡棉花。棉花捡完了,猪医生又说猪饲料没加工,天晚了,要先加工猪饲料。父亲又帮着猪医生挑着猪饲料到加工房……把这些做完,半夜,猪医生跟着父亲到我家,可是,猪已经死了。这是父亲这一辈子求人最伤感的一次,还是因为穷。
我参加了中考,考完试后,在等待结果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是在床上睡,就是背书。奇怪的是,父亲没有干涉我,也没有喊我上山帮着干活,他也没有多的话给我说。他总是一早下地干活,中午回家吃饭,吃完饭又下地……后来,父亲才说,他听说考试没考上的孩子,有疯了的,他总怕我也走到那一步……哥哥已经残废了,如果我再……后来,听说我考上了,才放心了。
我考上了师范校。师范校的那个寒假,父亲带着我上县城治疗鼻窦炎,要住院,但没住上。父亲带着我找旅店,一家,问了价格,父亲愣了愣,带着我默默地走了,继续找下一家。又问了价格,父亲又带着我走了……那一夜,我和父亲在阶沿边住了一宿。第二天,父亲厚着脸皮,空着手,去求了外婆家一个邻居的孩子,他在县城政府上班,我才住进了医院。做了手术……这年是1985年。很多家庭已经不是那么穷困了,可我家还是穷。我每个月回家的生活费,都是父亲向我那当生产队会计的叔辈三爸(不是父亲的亲弟弟)借的。现在回家吃酒席,我这三爸喝了酒后,都要说这些事,说他当初帮我帮对了,说我有出息。父亲说的和三爸说的不一样,父亲每次找三爸借钱,三爸总是不情愿,总是给脸色看……
又过了两年,我家房屋的柱头和梁满是虫眼,那木架墙上的篱笆上的泥也脱落完了。老屋的廊檐改建的泥砖厨房,那墙倾斜得要倒了;我和哥住的房间,是父亲挖山后,用泥砖叠的,墙已经被父亲加了不少木棍撑着……这些房屋,如果在今天,是没人敢住的,那肯定是危房中的危房了……
我和哥住的房间,还住着羊,两个角落,一半是我和哥的床,一半是羊生活的地方,中间是房间的过道……
父亲终于把它们推倒了,我家终于住上了泥墙的新房子。这已经是八十年代末了,我也工作了,我的孩子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可是,农村人的日子并不好过,而且一年不如一年了。生产队、村、乡摊派到老百姓头上的费用太高了,所有的收入还不够上交钱。
父亲和哥想尽了办法,还是没法。父亲年龄不小了,不能外出打工;哥是残疾,妹妹年龄还不大。我到现在都奇怪,已经工作的我,父亲从没有让我往家里交一分钱,到现在父亲也没有说原因。就是我工作后结婚安家,宴席和家具钱,也是父亲出的……
1995年后,我的工资稍高了一点。逢年过节,我们给父亲五十元,他总是不要,总是说:“你们养娃子,要用钱。”再强迫他收下,他就说:
“这几年出去盖房子,能挣几个钱。我不缺钱。”
父亲六十岁时,在他的徒弟们的撮合下,他认识了我的后妈。父亲把他积攒的钱全部留给了残疾哥,净身出户,到后妈家去了。哥的天地,父亲给种给收,哥没钱了,父亲给……父亲从来不张口给我要钱,更不要说命令我做这做那了……
父亲过了六十五岁了,这时是2007年了,我反对父亲外出盖房了。我知道父亲的经济来源又断了,我要给他生活费,可是,父亲不要。理由还是那么老,没有一点创意:“娃子要读书,你们要供娃子……”这年,儿子考上了大学。父亲却拼死活命要给我儿子一千元的红包,我们不收,父亲气得一转身走了,回家三天不吃饭,后妈打电话给我,我只得回家拿走了那个红包,父亲笑了:
“这是我李家几代,第一个大学生,我高兴呢。你咋能不要呢?”
儿子工作了,儿子挣钱了,我的工资涨了。我们每月给父亲三百元的生活费。有一天,我们回家,离开的时候,父亲要我们拿这拿那,我说不要,我说难得背,这么远。于是,父亲背着装满蔬菜、米的背篼就走了。走出屋,我要接过背篼,我让父亲回去了。父亲说:
“没事,走吧。”
走出了一里把路,妻子让我去背,让父亲回去了。我伸手去接背篼,父亲不让,他说:
“没事,走走吧。”
我明白了,父亲是想陪我们走走,每次妻子发话让父亲回去,我都使眼色,妻子就把话吞了回去。
走了四五里路,要到我街上的家了。父亲却突然放下背篼,说要回去了。
“你到街上住一夜吧。”妻子对父亲说。
“不了。我去了麻烦,浪费。”父亲说着,从身上摸出我给的这个月的生活费,硬往我妻子手里塞:
“我有钱,磊磊买了房子,你们的钱也紧!”
我们不要,父亲捏着钱走了几步,把钱放在地上,小跑着走了,边走边喊:
“钱我放在路上了,记得拿。”
我和妻子愣在路上,直到父亲的身影看不见了……
父亲七十多岁了,他还在老家种地方。每次回家,他总要让我背这背那;每次回家吃饭,他都高兴地说:
“你拿吧。他们的仓里都装满了,他们不会说什么的。”“他们”是指我后妈的孩子们。是的,到现在,都是我在拿父亲的东西,而父亲从来不问我要东西,我给他钱,他总是不要;就是看病,安牙齿,我把钱给了,没过几天,医生就来退我的钱,说我父亲自己给了……
我知道父亲没有钱,他的钱就是每年的油菜和玉米卖的那点钱,可是,父亲穷着,却不让我——他的儿子帮扶他一点点……
我只能听着父亲讲述他过去的故事,故事中,我已经看不到父亲当年的心情。讲完故事后,父亲总是笑着说:
“还是邓大爷好。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还能过上今天的日子。过去的地主也没有今天的生活好……”
父亲现在还是穷,看着穷却快乐的父亲,我对孩子说:
“我这一辈子就像你爷爷这样过吧,争取不给你们添任何的麻烦,如果我痴呆疯癫了,那就没法了……”
2016年10月5日
父亲过了六十五岁了,这时是2007年了,我反对父亲外出盖房了。我知道父亲的经济来源又断了,我要给他生活费,可是,父亲不要。理由还是那么老,没有一点创意:“娃子要读书,你们要供娃子……”这年,儿子考上了大学。父亲却拼死活命要给我儿子一千元的红包,我们不收,父亲气得一转身走了,回家三天不吃饭,后妈打电话给我,我只得回家拿走了那个红包,父亲笑了:
“这是我李家几代,第一个大学生,我高兴呢。你咋能不要呢?”
儿子工作了,儿子挣钱了,我的工资涨了。我们每月给父亲三百元的生活费。有一天,我们回家,离开的时候,父亲要我们拿这拿那,我说不要,我说难得背,这么远。于是,父亲背着装满蔬菜、米的背篼就走了。走出屋,我要接过背篼,我让父亲回去了。父亲说:
“没事,走吧。”
走出了一里把路,妻子让我去背,让父亲回去了。我伸手去接背篼,父亲不让,他说:
“没事,走走吧。”
我明白了,父亲是想陪我们走走,每次妻子发话让父亲回去,我都使眼色,妻子就把话吞了回去。
走了四五里路,要到我街上的家了。父亲却突然放下背篼,说要回去了。
“你到街上住一夜吧。”妻子对父亲说。
“不了。我去了麻烦,浪费。”父亲说着,从身上摸出我给的这个月的生活费,硬往我妻子手里塞:
“我有钱,磊磊买了房子,你们的钱也紧!”
我们不要,父亲捏着钱走了几步,把钱放在地上,小跑着走了,边走边喊:
“钱我放在路上了,记得拿。”
我和妻子愣在路上,直到父亲的身影看不见了……
父亲七十多岁了,他还在老家种地方。每次回家,他总要让我背这背那;每次回家吃饭,他都高兴地说:
“你拿吧。他们的仓里都装满了,他们不会说什么的。”“他们”是指我后妈的孩子们。是的,到现在,都是我在拿父亲的东西,而父亲从来不问我要东西,我给他钱,他总是不要;就是看病,安牙齿,我把钱给了,没过几天,医生就来退我的钱,说我父亲自己给了……
我知道父亲没有钱,他的钱就是每年的油菜和玉米卖的那点钱,可是,父亲穷着,却不让我——他的儿子帮扶他一点点……
我只能听着父亲讲述他过去的故事,故事中,我已经看不到父亲当年的心情。讲完故事后,父亲总是笑着说:
“还是邓大爷好。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还能过上今天的日子。过去的地主也没有今天的生活好……”
父亲现在还是穷,看着穷却快乐的父亲,我对孩子说:
“我这一辈子就像你爷爷这样过吧,争取不给你们添任何的麻烦,如果我痴呆疯癫了,那就没法了……”
作为孙子女朋友,第一次见面时,送给爷爷的礼物应该是具有传统和尊重的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寿桃:寿桃是中国传统的寿宴礼品,象征着长寿和吉祥。你可以选择精美的寿桃礼盒,这是一个非常传统且表示对长寿的祝福的选择。
2 寿字挂饰:你可以选择一个精美的寿字挂饰,如扇子、挂饰、字画等。这些都是受人尊敬和喜爱的礼物,寓意长寿和幸福。
3 红包:红包是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中常见的礼物。你可以以年长的方式,将一定金额的红包作为礼物送给爷爷。红包也是一种尊重和祝福的方式。
4 健康礼品:考虑到爷爷的健康,你可以选择一些健康食品、保健品或草药水,这些代表了你对他身体健康的关心和祝福。
5 书籍或文化用品:如果爷爷对文化、历史或书法感兴趣,你可以选择适合他的书籍、文化用品或书法笔等礼物。这展示了你对他兴趣和尊重的理解。
无论你选择什么礼物,最重要的是表达你对爷爷的尊敬和祝福,以及对他庆贺寿辰的喜悦。同时,在送礼的时候应该展现真诚和关心的态度,使爷爷感受到你的爱和关怀。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重阳节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重阳节作文1今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的日子。女儿从昨天放学回来就对我说,明天是一个我非常期待的日子,我要为奶奶做一件事,我才突然感觉到重阳节在我们忙碌的日子中不知不觉来临了,没有女儿的提醒,我竟然忘记了这个特别的日子。听了女儿的话,我非常高兴,因为这句话让我觉得孩子长大了。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在老师的教导下,她知道了什么是敬老,什么是爱……
早上一起来,女儿就对我说,今天要为奶奶做什么呢?我为奶奶做一件小事吧,看到奶奶做饭洗菜,女儿就卷起她的小袖管,伸出小手和奶奶洗菜了,看到那绿油油的青菜在女儿的小手中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碧绿,我站在边上看着心里暖暖的,我觉得今天的中午饭肯定很香。
今天的菜肯定很美味可口,因为那虽然是一盘简单的菜肴,但是其中酝酿着女儿对奶奶的爱和敬老爱老的那份浓浓的情感,今天真是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日子啊!我希望天下的儿女都能记住尊老爱幼这个美德,让我们永远和孩子保持一颗纯洁美好的心!
小学重阳节作文2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开始过此节日。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一块重阳糕,一束鲜花,一句祝福语……这些都是重阳节必备的东西。然而在我家中,没有鲜花,没有重阳糕,却依然回荡着亲情的暖意。
我回到家中,第一眼就看见了正在炒菜的姥姥。我想去向她祝贺,可是话没说出口就收了回去。我有些不好意思,还有些紧张。姥姥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并坐下来和我一块吃饭,我这才鼓起了勇气,终于说出了那句祝福语:“今天是重阳节,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你。”
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仍然充满了亲情,表达了我对姥姥的祝福。
爸爸回来了,一听到爸爸的声音,我赶紧回房装着一副写作业的样子。姥姥和爸爸在门外窃窃私语,还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我隐约听到姥姥说:“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小学重阳节作文3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取谐音“久久”长寿之意。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固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菊花代表长寿。在重阳节那天,许多人都和老人一起去观赏菊花。菊花有好多种颜色,有**、红色、白色、紫色、粉色和绿色等等。菊花争奇斗妍,形态各异:像一个个白色的小绒球;有的菊花花瓣聚在一起,只有边上的花瓣才是松散的。有的花瓣细细的、卷卷的,好像许多人都披着卷发;还有的花瓣小巧玲珑,那些舒展的花瓣正在展开。
商场里人头攒动,今天的老年用品销售火爆。很多人在为老人选购商品。有的给老人买保健品,有的给老人买水果,还有的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轮椅。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我明天一定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候他们。
小学重阳节作文4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敬老。尊老。爱老的民族精神。
很多人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或者干点家务活,除了这些爷爷奶奶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不舍得喝留给我们。我从没见过爷爷奶奶很大方得买许多贵重物品,他们能省就省。
今年,我和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帮他们做家务,和他们一起吃顿饭,和他们一起说说我在学校发生的事,因为和他们在一起,我会很开心。
长辈们只是想让我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这一年重阳节让我过得很充实,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为什么呢?应为我是晚辈。
小学重阳节作文5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小学重阳节作文6今天是重阳节,又是老人节,也叫登高节。今天爸爸妈妈打算带我去看望姥姥。
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姥姥家。刚到那儿,我就立即叫了一群伙伴来玩耍。玩得正开心时,一个小伙伴问大家:“今天是老人节,你们都为老人们做了什么?”有的人说:“我帮姥姥洗碗。”有的说:“我帮奶奶拖地。”还有的说:“我帮爷爷扫地。”……大家都异口同声地问我:“你帮老人做了什么?”我一听,羞红了脸,赶紧跑回去帮姥姥做家务。回到院子里,院子里有数不清的叶子落在了地上,还有一些碗没洗,小狗更是随地大小便。我想今天有不少活可以干了。我先去洗碗,不一会儿就洗得干干净净,我心里美滋滋的。接下来,我又去扫院子里的叶子,扫了一会儿,我就累得全身无力,满头大汗。这时,我才明白姥姥有多辛苦。最后,狗狗的大小便该清理了,在远处看,就那么恶心,走到近处,更是臭气熏天,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捏着鼻子,清理狗狗的大小便。
姥姥回来了,我被姥姥表扬了一番,心里是那样的甜蜜!
小学重阳节作文7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取谐音“久久”,长寿之意。因为《易经》中把“久”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有许多习俗:插茱萸,赏菊花,登高远眺。插茱萸,是辟邪的一个习俗,茱萸又叫辟邪翁。人们经常把它插在门上。菊花又叫长寿客,送给老人可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
在中山公园里,很多人陪着老人来欣赏美丽的菊花,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把中山公园装点的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超市里,许多人为老人准备着礼物,有的买保健品,让老人更加健康;有的买轮椅,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我的爷爷奶奶,姥姥都在外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明天一定要给他们打一个电话,祝他们节日快乐!
小学重阳节作文8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也是老人的节日。
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每年九月初九日,人们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重阳节在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到了中午,该做饭了,我想:爷爷最爱吃红烧鲤鱼和凉拌猪耳朵,奶奶最爱吃牛肉炒青椒和凉拌羊肉。于是,爸爸给我了两百元钱,我陪妈妈去农贸市场买了鱼、猪耳朵、牛肉和羊肉。回到家,我和妈妈开始下厨了。妈妈做爷爷爱吃的红烧鲤鱼和奶奶爱吃的牛肉炒青椒。爸爸指导着我做凉拌猪耳朵和凉拌羊肉,弟弟也在旁边捣乱。我们做了十几样菜。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我和弟弟都向爷爷、奶奶敬酒,祝他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所有的孩子在这方面都应该做到、做好。
小学重阳节作文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主要写了作者在重阳节思念家乡的情景。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的重阳佳节,我国过重阳节时有登高、敬老的习俗。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回家看望爷爷奶奶。
我们去超市买完东西后就上路了,路上爸爸开着车,车在马路上飞驰着。正值金秋时节,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路边的田野里,农民伯伯在忙碌着,不时的看见拖拉机和三轮车拉着收获的玉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了奶奶家,因为今天是重阳节,爸爸妈妈决定让爷爷奶奶休息一下他们来做饺子。爸爸妈妈和面、擀皮、做馅,不一会儿一个个圆滚滚的饺子出锅了。我先给爷爷奶奶盛了两碗饺子,双手端到他们面前,并祝他们身体健康、节日快乐!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容,还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今天真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明年的重阳节我还要回来看望爷爷奶奶。
小学重阳节作文10重阳节快到了,老师让我们星期天帮助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一些孤寡老人做些事,我就开始行动了。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我把作业做完后,便开始想:帮助谁做什么事呢?突然,妈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妈妈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帮隔壁的爷爷、奶奶扫楼梯呀!”我立刻赞同了妈妈的说法。我拿起扫把开始扫楼梯,妈妈说:“扫楼梯的时候,人要站在上面往下扫。”我照着妈妈说的去做了,好不容易才把楼梯扫干净。妈妈拎过来一桶水,我问妈妈干什么?妈妈说:“扫完后要用水冲一下才干净。”于是,妈妈就把一桶水洒在楼梯上,看着那水从楼梯的第一阶滚到第二阶,从第二阶滚到第三阶……就像瀑布一样,漂亮极了。
到了下午,楼梯上的水干了,我想隔壁的爷爷、奶奶看见了,心里一定很高兴,看着扫干净的楼梯,我的心里有一丝丝的甜意。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