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左右的宝宝,究竟要不要送去幼儿园托班

孩子 0 83

2岁左右的宝宝,究竟要不要送去幼儿园托班,第1张

2岁左右的宝宝,究竟要不要送去幼儿园托班
导读: 1、2岁左右的宝宝,究竟要不要送去幼儿园托班2、幼儿园老师说托班没必要上,为什么老师不建议孩子上托管3、要不要送孩子上托班?4、小学生上晚托班有没有必要?晚托班发展前景怎么样?5、幼儿园有必要上托班吗6、孩子晚辅导有必要上吗?Baby_J
  • 1、2岁左右的宝宝,究竟要不要送去幼儿园托班
  • 2、幼儿园老师说托班没必要上,为什么老师不建议孩子上托管
  • 3、要不要送孩子上托班?
  • 4、小学生上晚托班有没有必要?晚托班发展前景怎么样?
  • 5、幼儿园有必要上托班吗
  • 6、孩子晚辅导有必要上吗?

Baby_Jing:“如果把宝宝2岁半送去学前班不太妥当吗?艾玛,好纠结”

misuzu:“我的孩子两岁半,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最近都打算去报早教让他学习融入集体了。请问有没必要呢?”

以上两个问题是我昨天所发的那篇《资深幼儿园园长告诉你:如何为孩子做好身心准备,更快适应幼儿园》的文章后,两位妈妈所发的留言。

孩子2岁左右,很多家长开始考虑让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先送进托班。有些家长实在是因为平时工作太过繁忙,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或是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只能将孩子早早送进幼儿园减轻负担。还有的家长则是觉得让孩子先进幼儿园有助于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自己也能轻松很多。

那孩子两岁多就送到托班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先分享我身边几个真实的例子。

轩轩刚刚2岁,爸爸妈妈就为他找好了幼儿园,周围同龄宝宝的父母都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早让宝宝去幼儿园,对此,爸爸妈妈的解释是早点让宝宝入园,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容易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但轩轩进幼儿园没多久,家长发现不仅没有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反而倒退了。比如轩轩很早就学会小便自理,但进幼儿园后,每次周末,都要尿溼好几条裤子。去幼儿园查看才发现,老师为了图方便,给每个宝宝都兜上了纸尿裤,看着习惯越来越差的轩轩,爸爸妈妈只好放弃了让他上托班。

乐乐户口对口的是一所重点幼儿园和小学,为了让乐乐顺利在小学就读,乐乐妈妈早早的帮乐乐在托班报了名。因为户口对口的幼儿园与他们家不在一处,为了照顾乐乐,爸爸妈妈特意在幼儿园旁边租了房子。但入园第一天,乐乐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大哭不止。没几天,乐乐突发高烧,好不容易在家养好身体,一进幼儿园,因为交替感染,又生病。几次之后,乐乐的身体越来越差,动不动就生病,打针。最后家长只好让她待在家。

类似轩轩、乐乐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少小朋友在2岁进入托班时都有严重的不适现象,尤其男孩子,更容易出现各种状况。

当然也并非完全没有正面的例子,有些心智发展较成熟、自理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期后,慢慢适应下来,在吃饭、睡觉等方面确实比没进入托班学习的孩子做的更好。

不过整体来说,我不主张不足3岁的孩子去上托班,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适合。

生理上,多数2岁左右的宝宝自理能力还不够,吃饭、睡觉、大小便等各方面都是问题,2岁左右的宝宝,语言能力相对也较差,如果宝宝这些方面都不能自理,话又说不清楚,去了幼儿园以后会很受罪的。

幼儿园一般都是3个老师,即使一个班只有10个孩子,每个老师也要看3个孩子,有时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如果宝宝尿裤子或睡觉起牀后,老师很难即使发现和更换,宝宝就特别容易受凉生病。

心理上,2岁的宝宝正是自我构建的关键时期。出生时,宝宝都认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2岁时,他们刚刚认识到妈妈和自己是不同的个体,正处于自我的构建形成中,但这个时候的宝宝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依然粘着妈妈,不乐意分享玩具,与周围的小朋友也没有互动。

一直要等到宝宝3岁后,自我构建完成,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与同龄人交往的渴望,他们更愿意离开妈妈,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享受集体生活。如果这个不让小朋友进幼儿园,又会养成他们孤僻的性格,这就是国家希望3岁以上的小朋友能足岁就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原因。

最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上托班还是上幼儿园,孩子都将面临生命中的第一次“分离焦虑”,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因此,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让他上托班。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饭吃的很好,不要人哄就能安静入睡,入睡时、起牀后能自己把衣服穿好,小便能自理,大便会告诉老师,可以考虑让孩子去托班。如果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够,那么还是等孩子再大一点,各方面自理能力更强一点了再进幼儿园。

如果家里确实没人看孩子,爸爸妈妈自己要工作,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或没有老人帮忙照看孩子,提前把孩子送入托班是无奈自举,那也无可厚非。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好,父母上班时,家中有人照看孩子,最好不要送孩子到托班。

有些家长送孩子入托班是为了孩子养成好习惯,或是希望孩子能提早系统的学一些知识,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送孩子上幼儿园,完全没有必要。

孩子在托班中是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知识的,并且对于2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对学习完全没有概念,无论是大脑还是身体都尚未发育好。而幼儿园老师主要的任务也是带领孩子们玩。所以不要指望宝宝能在托儿所或者幼儿园中学到多少实际的知识,并且在孩子儿童期就是应该让他们尽情地玩耍,享受玩耍中的乐趣。

现在的社会,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在新婚家庭生完宝宝之后就会出现没有人陪伴宝宝的情况,这时候有些家长就会将小孩送去托班进行学习但是幼儿园老师说托班没必要上,为什么老师不建议孩子上托管?

幼儿园老师说小孩子上托班是没有必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小孩的免疫能力比较差,如果太小了上托班的话很容易因为抵抗力较差就被别的小朋友传染 感冒 或者其他病毒,有损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2、小孩子在小的时候是离不开父母的,如果被送去托儿所很容易对父母不产生依赖,有些人会觉得是好事,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跟父母之间感情淡了,就很容易影响宝宝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3、小孩子在突然离开父母的时候会对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焦虑,对于某些内向的小孩很可能会影响其心智的健康成长,将来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4、对于托班来家长要缴纳一笔不菲的费用来让宝宝进入托班,而且托班教授的东西都是父母在家能直接教授的,比较浪费钱。

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如果太小的话最好还是不要上托班的,宝宝还是需要父母多加陪伴才能健康成长的。

    近几年,托班不知不觉成为了刚需。似乎孩子上幼儿园前必然有托班的过渡。常常有家长咨询我们:孩子2岁了,要不要送托班?我们来解读解读。

一从三点考量你的娃要不要上托班

1 、孩子的发展情况和家庭的照顾力量

      2岁的宝宝正是自我构建的关键期,出生时,宝宝都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15岁之后,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不同的个体,要到3岁他们的自我构建才能完全形成。所以2岁这个阶段,尤其对于刚刚进入叛逆期的他们来说,情感无法独立,他们依然会黏着妈妈,不乐意与小朋友分享,情绪的稳定程度也不高,社交技能也不够成熟。

      所以如果家里有人能够照顾到宝宝,我们推荐是不用去托班的。有妈妈会说,两岁了,是不是该让他去托儿班学习一下与人相处,尽管他们还是自顾自玩,但是他们需要和外界多接触啊,要不然到时候怎么和小伙伴相处?是的,确实是,但是这个阶段的他们更多的只是感受与同龄人在一起的氛围,观察并模仿别的小朋友的一些行为,在信任的人的带领下学会合作和社交互动,这个需求不一定是去托班才能满足的。

      如果平日里,孩子有同龄人环境,且有早教中心这样的高质量社交环境,不断由最信任最亲密的陪伴对象帮助孩子建构自我能力,为3岁真正独立建立基础,其实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就像一棵大树,根基越牢,成长越好。

2、孩子的安全感建立的如何以及孩子的特质

      去托班也就意味着孩子朝独立迈出了一步,他们需要自己去面对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所以必须内心有着满满的安全感以及能和老师交流才可以。

      如果两岁前,我们和孩子的亲子依恋关系建立的还不够充分,孩子听指令能力不足,且无法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反而让孩子倍感压力 (压力无法带来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自主感和胜任感)

      如果孩子本身就是高需求宝宝、特别敏感黏人,分离焦虑特别强烈,我们稍微一离开,他就会魂不守舍,那么爸妈还是别送托班了,再加大他们的压力了。因为想要孩子独立,最好的办法和前提就是给足安全感,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从分离1-2个小时到分离半天到带孩子外出过夜等等。

3、孩子和父母自己是否准备好?

      很多父母会说孩子想和其他孩子玩,孩子自理能力还可以,托班也正好放手可以让孩子去锻炼成长。实际上家庭环境和托班环境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家庭环境是高看护、低竞争的环境,托班环境逐步进入高竞争、低看护的环境,这种情况下对孩子挑战最大的是孩子心理的成熟度。(有压力和无压力下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因此,对于孩子,建议渐进式分离,心理上的独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这比送托班的独立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意义更大)

    父母和孩子一样也是有分离焦虑的,父母的分离焦虑会影响孩子的分离焦虑。父母是否认为自己准备好,很坦然的从内心完全放心孩子可以独立面对新的环境也需心理准备和建设。

      最后,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人生很长,不用太着急。健康的依恋才会带来积极的分离,3岁左右孩子自信、独立的和你主动说再见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3岁看大,为孩子积累一生的力量。0-3岁值得高质量的慢慢来!

是不是一定要上晚托班?

我先举我家女儿的例子,她只上过一天的晚托班,后来我们就退了。因为发现,同时去的孩子其实是从一至五年级,每个年级都有,老师有限,没法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当然,那是一个开在我们小区的晚托班,我们当时也就是希望能有人接一下。后来,我婆婆来接了一两个月,后来看孩子比较乖巧,就直接挂钥匙给她了。当然,因为学校就在小区对面,除了过马路要看一看外,其他的还可以。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因为要接送的话,低年龄的孩子没必要上晚托。

上晚托班的孩子学习情况怎么样?

很多家长送孩子进晚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让老师辅导孩子作业,让孩子学习提升。我们当时开的那一期晚托,很不幸进来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是问题孩子。孩子从小学习习惯没培养好,一做作业就要哭。而且有一个孩子拉着老师从头到尾在他身边,连老师给另一个孩子默写,他都不愿意。最终,我们礼节性地告知我们下学期停办晚托,并推荐他去了另一家晚托机构。据说,后来,孩子奶奶又来找过我们,还是要在我们这里。我们基本没有老师敢收。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有些专门做晚托的机构,相对有足够的师资和管理人员,他们对孩子也有基本的测评和分班。所以有一些因为父母忙没时间辅导作业的孩子,确实在晚托班获得了进步。所以,建议如果报读晚托班,可以实地考查下,并让孩子试学一个月。

综合个体因素决定孩子是否入托

每个宝宝都不一样,若非实属无奈,入托前,家长还是有必要综合考虑孩子的个体发展情况再做决定。总之,过早把孩子送进托班最大的硬伤,就是不利于孩子的情感发展。

0-3岁的幼儿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如果宝宝在这么小的年龄段就长时间生活在没有父母陪伴的大集体里,那么这对孩子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情感的剥夺。

宋远辉老师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小、语言滞后,或许你看着他在集体里和小伙伴玩得很好,也很独立,但很有可能是他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情感已经十分丰富,他们有强烈的情感需求,这样的情感需求若长期得不到满足,他们的个体发展就会和其他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产生明显的区别,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毕竟再专业的老师也无法像父母一样。

此外,有些家长因为孩子淘气就把孩子送托,希望交给老师教育,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或者至少说明了这样的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孩子到了两岁左右会出现第一个反抗期,具体表现为淘气、任性、有主见、难以调教、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但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父母耐心引导和教育的时候,而不是送进集体“一托了之”就可以解决的。

若家长实在无法自己照料孩子,那么至少在刚把孩子送进托班时,要有个循序渐进,让孩子逐步适应的过程,而不是让孩子第一天入托就从早到晚都看不见父母。

孩子晚辅导没有必要上。

分析晚托班的利与弊

一、利

1有学习氛围

晚托班最大的优势就是比家里更有学习氛围,在晚托班里有老师监督,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学习,这种学习氛围是家里没有的。

2 保证孩子安全

很多家长下班晚,孩子都是自己回家,在路上很有可能会遇到危险,如果给孩子报了晚托班,那么晚托班的老师会负责接孩子,并且负责孩子在晚托班期间的安全。这比让孩子自己在家安全很多,家长也能更安心的工作。

3 让孩子不再孤单

很多家长下班到家都已经是八九点钟了,从孩子放学到父母回家这段时间里,孩子都是一个人在家,很多孩子都会觉得孤单害怕,但在晚托班里有很多同龄的孩子,会减少孩子的孤单感。

二、弊

依赖性强晚托班里有专业的老师辅导作业,孩子有不会的问题都可以问老师,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依赖性,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去问老师,不自己主动思考,这对孩子的学习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缺少父母的陪伴许多晚托班课程都安排得很晚,到了八九点钟才放学,让家长接孩子回家,每天孩子从早上出家门到晚上才能见到父母,虽然一整天的学习生活很充实,但终究少了父母的陪伴,缺爱早早的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种子,一点一点的影响着孩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