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结婚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所以有关结婚方面自然也就会有很多的讲究,尤其是对于给结婚红包方面,不管是参加婚礼或者是不参加婚礼的人对此都是小心翼翼。那么,去参加婚礼怎么给红包? 参加婚礼怎么给红包?
结婚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所以有关结婚方面自然也就会有很多的讲究,尤其是对于给结婚红包方面,不管是参加婚礼或者是不参加婚礼的人对此都是小心翼翼。那么,去参加婚礼怎么给红包?
参加婚礼怎么给红包?
1、在登记台给:现在很多人办婚宴的话都会在宴会厅入口设置一个登记台,前来参加婚宴的客人可以在这里签名并且送上结婚红包和结婚贺礼。
2、新郎新娘来敬酒的时候给:如果婚宴没有设置登记台或者因为迟到错过登记,可以选择在新郎新娘给你敬酒的时候给。在这个时间给新人红包的朋友不少会在给红包的时候为难一下新人,顺便带动一下婚宴的气氛,不过这个为难新人的话要注意一下尺度。
3、临别之前给:如果既错过了登记台,也错过新郎新娘敬酒的时间,最后还可以在临走之前、新郎新娘来和你作别的时候给。
4、除了以上三个方式,还可以通过新郎新娘的亲友转交,比如你是新郎新娘父母的朋友,那么通过新郎新娘父母转交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既然来参加婚礼,还是建议尽量亲手把红包交给新人,而不要通过转交。
另外,因为现在社交通讯发达,所以很多人就算去参加婚礼也会想通过微信发红包。不建议这样做,如果有参加婚礼,还是建议现场给红包。
伴郎伴娘怎么给红包?
给新郎新娘当伴郎和伴娘的话一般都是会收到新郎和新娘的红包和伴手礼,但是这不代表伴郎和伴娘不用给新郎和新娘送红包。事实上,伴郎和伴娘很多都是新郎新娘非常要好的朋友,作为好朋友自然要给新人送上红包以及祝福,而且好朋友的红包一般会比普通朋友要多,建议500打底,然后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适当增加,建议金额是500-3000元。
因为伴郎和伴娘很多都是从结婚前一天就开始陪在新人身边,所以可以在婚宴前一天陪在新郎新娘身边的时候就给他们送上红包;就算不是前一天就陪着新人,伴郎和伴娘通常也会比较早到,所以也可以在早上的时候给;另外新娘化妆的时候很多伴娘会陪着,这个时候也适合给;除此以外,也可以和其他客人一样在登记的时候、敬酒的时候、或者临别的时候给。
在我们国家结婚是需要非常注重习俗的,每个地方的结婚习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各位新人们在筹备婚礼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当地习俗,那福州结婚风俗是怎么样的呢?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禁忌呢?下面就随着本网站一起来看看吧。
订婚
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现在交换红帖,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下聘礼
男方父母、媒人带着新郎去女方家订婚。现在可以在酒店内订婚,大家吃顿便饭事情就定下来了。
聘金
聘金:3万3,5万3或10万3,13万3。议定的聘金尾数必为三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多生儿女。
喜庆十色:喜糖5斤2包、2个大猪腿、2只大鱼、2头目鱼干、线面5斤2包(线面要用大红纸包好)、红蛋若干、苹果或桔子若干、红酒2瓶、10只脚脚健全的煮熟后变红的2只大螃{意为十全十美}、一对活鸡、黄金若干。
回礼
须回送:新郎内衣一套、新郎西装一套、新郎衬衫一件。新郎男袜一双(不能是白色的袜子)、金戒指一个。其中的“袜金裤”,寓意新郎以后发展为:“活金库”。至于女方要回送多少礼金给男方,可以在订婚仪式时当场返送,也可以在结婚时,当嫁妆给新娘。
嫁妆
1置办些新家需要的电器:根据各人情况,按需办理。如女方有条件,现流行置办“轿车一部。
2红皮箱:(个数一般2个,取好事成双之意) 皮箱里装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办给女儿嫁妆物。
3红伞:接亲时,伴娘为新娘撑红伞出门,上车,下车,露天。这把伞要求要崭新的而且没有商标,颜色红色和粉红均可。这也是旧时讨吉利的说法,比如挡灾,辟邪。
4红塑料桶1个:需用3尺3的红布(男方提供)包裹 (意为新娘马桶,桶内要放上红枣、花生、莲子、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
5喜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对,讨吉利的说法,多子多福之意。(最好是女方朋友送的,千万不可是新娘本人去买的)。
6儿童澡盆1个,红色化妆箱1个,镜子一面,红毛巾2条,红牙杯一对,牙刷2把,2把角梳,红脸盆2个。
7塑料花和花瓶(男方提供);塑料花白色百合花和红色玫瑰花2种颜色各九朵,代表男生和女生,也寓意百年好合和富贵荣华。
接亲
结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备两辆以上装饰好的婚车来女方家接新娘与嫁妆,也叫接亲。当新郎的婚车到女方家时,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后新郎方可进入女方家。新郎还要带上新娘手捧花与上等香烟来新娘家。接亲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切勿走回头路。另外接亲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开一些不吉利的场所,例如医院,监狱等等。
吃面
新郎到女方家时,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里后,同样还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为保平安。按福州传统,新人在见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鸡面,新郎吃鸡头,预示着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鸡翅膀,鸡脚,这个要用福州话来讲,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太平面里还有两个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颗留一颗,意思为大家一起平安。
安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长辈铺新房的床,长辈要选父母,儿女齐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这位长辈那样幸福。然后找1至2个乖巧,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几个滚,意将来会生漂亮的男宝宝。如果喜欢生女宝宝,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来打滚好了。还得记得给每个小孩包红包。
见长辈
下午3到4点,新人就要开始拜见祖宗,及长辈,老人和亲戚,讨红包。按先直系后旁系,先父系后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至亲长辈多赠以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礼物。
设酒宴
差不多5点新人们就要到酒店迎宾客了,最后就是酒店常见的礼仪了。新人的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在酒桌上见过与自己同辈的亲戚,那时候也还是可以拿红包的。
回门
按福州习俗,结婚时,第一天是男方家办酒。第二天,女方家办酒,也叫办回门酒。婚后第二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给小舅子钱。然后新郎备礼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见,当日需返回。
旧时,青年男女婚姻皆由父母包办,并须奉行繁琐礼俗。
提亲 男家托媒向女家提亲,如女家父母同意,便取得姑娘的生辰八字,俗称起帖。请星相或算命的合婚,如男女二人的生辰八字合符结亲缘分,则男女两家通过媒人来议亲。
议聘 由媒人传递信息,双方议定聘礼,择日定聘,俗称“下大帖”。女方要求男方重聘厚礼,以示女方门户高贵,淑女美丽端庄。议定的聘金尾数必以“三”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多生儿女。女方嫁妆,通常是日常用品、家具、服饰、鞋帽等。豪富女家还以田地、果园、树木、房屋、金银珠宝等作为嫁妆。妆奁厚薄多寡视女家贫富而定,男家不得索取或挑剔。但马桶、梳妆箱和大脚盆则为必备妆奁。
送定 俗称定亲、订婚。男方择定吉日,将聘金财物的一半(俗称上半礼)送往女家,并给女方长辈送见面礼,给祖母的谓“妈杠”,给母亲的谓“奶杠”,给舅父的谓“舅杠”。女方则回送粿,并将男方送来的礼饼、鸡、肉等分送亲戚长辈。受礼者要于姑娘出嫁前用衣料等送贺,俗称“添箱”。内外要宴请姑娘一次,俗称“起轿胶”。
送日子 男家择定迎娶日期,写好红帖,由媒人送往女家以确定婚期,并送下半礼。如有一方筹备不及可延期;有的因父母之丧,则提前在百日内完娶。
迎娶 结婚前一日,男方发花轿、金鼓班、礼书帖、“过门担”、礼鸡等到女家。女家回送礼鸡一合,鸡用红绳扎脚,俗称“红线羁胶”。金鼓班留女家吹奏。翌晨,新娘开容,又称“开颜”,用线将脸上汗毛捻去。新娘临嫁跪拜(后改为鞠躬)父母及至亲长辈,受拜者给磕头礼,多少不拘。上轿前新娘哭泣,赖在床上不起,俗称“赖床”,以示难舍之意。吉时将至,由喜娘催促梳妆上轿,头盖红巾,胸挂铜镜,由其父或长兄背入花轿。有的农村还有哭唱嫁歌的习俗,其意大多是规劝、教导新娘孝敬公婆、和睦伯叔(新郎兄弟)、友待姑嫂、乡邻及勤俭持家等内容。路上如有轿相遇,要互换礼物、放鞭炮,以取双方吉利。
婚礼 婚期前夕,男女两家均张灯结彩,张贴吉庆对联。迎娶之日新娘身着蟒袍,腰围玉带,凤冠霞披,属于明朝装束。新郎则红顶小帽,长衫马褂,俨若清朝命官。传说,当时吴三桂降清,与顺治皇帝有所谓“降男不降女”的约定,故而从清代至民初,婚嫁时男穿清装、女着明服。正日,男方亲族持高照、火把、金鼓班往女家接花轿。轿接来,停厅堂,一对男孩提灯笼分立轿的左右,喜娘挽新娘下轿。随后拜堂,先拜天地祖先,再拜公婆,后夫妻交拜。拜毕,由“福寿双全”的一对夫妇持凤烛引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坐床沿,名为“坐床”;饮“合欢酒”,名为“合卺”;由一父母双全、兄弟众多的男孩在马桶小便称“开桶”,取早生男孩之意。午后,亲族宾客毕至,喜娘扶新郎新娘出厅,先跪拜公婆,由公婆授簪;再叩拜亲人长辈。按先直系后旁系,先父系后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至亲长辈多赠以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礼物,此谓“见厅”。拜见毕,由喜娘扶新娘到厨房走一趟,称为“拜灶神”;动一动厨具,名为“出灶”(农村第二日先出灶后出厅);礼毕开宴。当晚摆宴席,席间上“太平燕”(称为“大菜”)时,由新郎父母率新婚夫妇至各酒桌向亲友致谢并敬酒,对未曾叩拜的亲族要补行拜礼。
闹房 在婚前一夜,择定吉时请有“福寿”的人“安床”。结婚当晚,亲友不论老幼都可闹房。闹房前,新房门紧闭,闹房者要在外高唱闹房诗,直到守门人感到满意才开。入房后,还要取预先摆在床上的物件,由闹者结合物品内容唱赞诗,逐件取完后才能看新人,要求新郎新娘表演戏谑性节目,取得皆大欢笑。闹房可以增加新婚的欢乐、热闹的气氛,是婚礼的最高潮。闹房节目,又叫“戏出”,内容有文明与粗俗的,有高雅含蓄与情趣低俗的。常见的有“穿草心”、“姜太公钓鱼”、“双龙抢珠”、“挟泥鳅”、“水底捞月”等。“穿草心”是用两支大小不同的空心稻草,新郎新娘嘴上各衔一支,新娘坐着,新郎站着,将嘴上的稻草穿进新娘嘴中的稻草。闹房者在周围起哄。新娘口衔的稻草不停地抖动,新郎的稻草要穿进,确是颇费功夫的。“姜太公钓鱼”是用一个面盆,盛半盆水,水面浮动一块小木板,板上放块蛋糕,上面插几个小炮仗,新娘站在高高的椅子上,手提一根钓竿,下垂一支点燃的香,用这香去点燃下面的小炮仗。“水底捞月”是用面盆盛些浅水,盆底放一枚硬币,令新娘用力吹气,把水吹向两边,迅速地将硬币衔上来。虽然新娘用尽气力,还未来得及衔硬币,水又复原了,常常弄得满脸水渍,犹如梨花带雨,煞是好看。闹到更深夜静,“戏出”做完,宾客散去。喜娘领了“花彩”(即红包)退出新房,新婚夫妇始上床安寝。翌日清晨,夫妇须早起向父母拜见请安。
回门 旧称回鸾,又叫请回门。新娘小弟乘轿到男家邀请姐姐、姐夫回家。男方要备“太平面”请郎舅,并给红包,然后新婚夫妇乘坐女家来接的轿子回娘家。回门的礼节与新婚典礼的大体相同,要叩拜祖先、岳父母、亲友长辈,并参加饮宴。新婚夫妇多在酒席结束前赶回男家。新娘要亲自下厨,象征性地烧一两味菜(仍请厨师主厨)答谢结婚之日前来帮忙的亲友,此谓“试厨”。
童养媳 旧时,劳动人家生活贫苦,无力承受正常婚姻的经济负担,怕儿子长成后难以成亲,为父母者便及早抱养女孩,待到婚龄便可结婚。如家境宽裕,同样举行隆重婚礼;如经济拮据,便在除夕夜,让儿媳共拜祖先、公婆、灶神即算结婚,俗称圆房。
招赘 室女招夫,男子就婚于女家,称入赘、招上门、招亲。招亲时在女家办酒席,举行婚礼。订立特定婚约,约定男方改名换姓(从女性的辈份),婚后所生子从女性,财产继承,赡养女方父母等问题。50年代后,男到女家成婚,男方多不改姓,婚后所生子女归属、财产继承、赡养等问题,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协议即可。
再嫁 旧时寡妇再嫁受人歧视。寡妇再嫁多由公婆、族亲作主,不愿再嫁的则将其骗至村外,男方叫人劫持而去。有的经寡妇及其父母同意,约定身价、嫁期,嫁前回娘家或仍在夫家,悄悄到村外脱下旧衣鞋,换上新装,由男方接去,不带嫁妆,不举行仪式。寡妇招进男子为夫,俗称上门。
再娶 男子亡妻而续娶的称填房。如娶再嫁妇女,礼仪酒席从简,仅请长辈作证,拜祖先、公婆即可。
换亲 两家互换姐妹成亲为姑换嫂。这多系贫困之家不得已而为的方式。由于互换成亲,婚后夫妻感情多不融洽。
冲喜婚 未婚夫病重,医药无效,男家父母抱着“一喜压千灾”的一线希望,要求女家提前完婚。婚礼时,由未婚夫的姐妹替代与新娘拜堂。婚后有的病情转好而至康复,有的却因此加重病情而死亡。
冥婚 男女定亲后,若婚前男子死亡,女子也要出嫁成亲,拜堂时由亡夫姐妹抱“神主牌”和新娘举行婚礼。新娘从此终身苦守空房,称上门守节、未婚守孝。有的女子不愿上门守寡,另嫁男人,但人们认为是第二次婚姻,是“断线女子”。婚后年节要为她的所谓“前夫”祭祀亡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颁布《婚姻法》,从法律上保障青年男女婚姻自由的权利,废除封建婚姻制度的一切不合理的繁琐礼俗。50年代起,机关、企业率先推行新式婚礼。青年男女经过体检、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各做一套蓝色或灰色的卡叽布列宁装、中山装,置一张床铺、一套被褥,届时请领导主婚,举行简单的婚礼,分吃喜糖,就算结了婚。60年代,结婚者要购置“三大件”,即手表、自行车、收音机。手表最好是上海牌的,自行车是永久、凤凰或是飞鸽牌的。70年代后期,结婚者开始讲究排场。新房要大立柜或五斗橱一类的新兴家具,后来又要多少腿的家俱,少者要32条腿,多者要46条腿;还要有“三大件”即电视机(黑白的)、缝纫机和自行车。送礼的要根据结婚者的需要,新房布置缺什么送什么,并开始兴办结婚喜酒。80年代,结婚的要求进一步复杂化、高档化。结婚照由传统的双人合影发展到新郎着西装、新娘披婚纱的大型合影照片。男方要有经过鲜花装扮的轿车到女家迎接新娘。“三大件”也变成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男女两家都操办喜酒,少者几桌,多者十几桌,甚至二三十桌。90年代,操办婚事又有新发展,新房要装修得如大宾馆,贴墙纸、铺木地板、装吊顶等,新婚之日大办酒席,婚后旅游度蜜月。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宣传提倡婚事从简从俭、引导组织青年参加集体婚礼等新风尚。
1、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2、男方下聘礼
男方父母、媒人带着新郎去女方家订婚。(现可约在酒店内订婚,后大家吃顿便饭。)男方要送聘金:3万3,5万3(美金)或10万3,13万3(议定的聘金尾数必为三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多生儿女)。
3、吃太平面
新郎到女方家时,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里后,同样还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为保平安。按福州传统,新人在见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鸡面,新郎吃鸡头,预示着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鸡翅膀,鸡脚,这个要用福州话来讲,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
4、铺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长辈铺新房的床,长辈要选父母,儿女齐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这位长辈那样幸福。然后找1至2个乖巧,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几个滚,意将来会生漂亮的男宝宝。如果喜欢生女宝宝,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来打滚好了。还得记得给每个小孩包红包。
5、见长辈
下午3到4点,新人就要开始拜见祖宗,及长辈,老人和亲戚,讨红包。福州人叫“见厅”。按先直系后旁系,先父系后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至亲长辈多赠以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礼物,此谓“见厅”。
6、回门
按福州习俗,结婚时,第一天是男方家办酒。第二天,女方家办酒,也叫办回门酒。婚后第二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给小舅子钱。然后新郎备礼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见,当日需返回
—福州结婚习俗
摘要:福建,简称“闽”,省会福州。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福建身为一个沿海地区,大家都是了解的。但是大家对于福建结婚习俗又了解多少呢了解福建订婚有什么习俗、结婚有什么习俗吗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福建福州结婚习俗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帮助大家了解福建的婚嫁习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福建结婚习俗有哪些吧。福建婚嫁习俗介绍:
1订婚
男方下聘礼:男方父母、媒人带着新郎去女方家订婚。(现可约在酒店内订婚,后大家吃顿便饭。)
男方要送:聘金:3万3,5万3或10万3(议定的聘金尾数必为三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多生儿女)。喜庆十色(喜糖5斤2包、2个大猪腿、2只大鱼、2头目鱼干、线面5斤2包(线面要用大红纸包好)、红蛋若干、苹果或桔子若干、红酒2瓶、10只脚脚健全的煮熟后变红的2只大螃_{意为十全十美}、一对活鸡{要用三尺三的红绳将两只鸡的脚绑在一起的,得打活结哦。男方回去的时候要把母鸡带回去,这时候母鸡的两只脚用那根红绳绑好。)黄金若干(注意:不一定要订婚时送,黄金何时送双方可以协商)以上这些东西都要用红纸外包装,或者在送的东西上放上四方的小红纸。
女方回礼:可备一只母鸡,以便与男方订婚送来的母鸡交换下,让男方带回一对鸡(包括对方原来送来的那只公鸡也返还)回去。有的女方家里不事先备母鸡,只是把男方送来的母鸡留下,让男方只带回公鸡去。须回送:新郎内衣一套、新郎西装一套、新郎衬衫一件。新郎男袜一双(不能是白色的袜子)、金戒指一个。其中的“袜金裤”,寓意新郎以后发展为:“活金库”。至于女方要回送多少礼金给男方,可以在订婚仪式时当场返送,也可以在结婚时,当嫁妆给新娘。(备注:上方所说,订婚时男方所送“喜庆十色”,女方可将十色中所有的一半返给男方带回。不过,这“喜庆十色”,也是可以商量的,现在许多人都没有送十色,只是随便意思地送点。)
2女方置办嫁妆
一、办些新家需要的电器:根据各人情况,按需办理。如女方有条件,现流行置办“轿车一部”。
二、红皮箱:(个数一般2个,取好事成双之意)皮箱里装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办给女儿嫁妆物。
三、红伞:接亲时,伴娘为新娘撑红伞出门,上车,下车,露天。这把伞要求要崭新的而且没有商标,颜色红色和粉红均可。这也是旧时讨吉利的说法,比如挡灾,辟邪。
四、红塑料桶1个:需用3尺3的红布(男方提供)包裹(意为新娘马桶,桶内要放上红枣、花生、莲子、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
五、喜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对,讨吉利的说法,多子多福之意。(最好是女方朋友送的,千万不可是新娘本人去买的)。
六、儿童澡盆1个,红色化妆箱1个,镜子一面,红毛巾2条,红牙杯一对,牙刷2把,2把角梳,红脸盆2个。
七、塑料花和花瓶(男方提供);塑料花白色百合花和红色玫瑰花2种颜色各九朵,代表男生和女生,也寓意百年好合和富贵荣华。
3新房布置
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
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新房正中悬彩灯;
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
窗户两边贴对联;
墙壁四周挂字画;
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
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4接亲
结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备两辆以上装饰好的婚车来女方家接新娘与嫁妆,也叫接亲。当新郎的婚车到女方家时,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后新郎方可进入女方家。新郎还要带上新娘手捧花与上等香烟来新娘家。见到新娘时,把手捧花给新娘拿着。同时,把香烟大方地分给女方家人抽。新人在女方家里,拜见完祖先后,要吃太平面(注意:太平面的汤料必须是鸡。而且新娘要吃得慢点,最好不要比新郎吃得快)。新人吃完太平面后,带上嫁妆准备出嫁。在新人出门前,新娘家还要放鞭炮,放完后新人才可出新娘家门。新娘迈出女方家后,千万不可回头,要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即使是忘带了东西,也不能回头,要叫别人去拿。新人从迈出家门一直到上车前,新娘接出门的时候伴娘要为新娘打伞,车门则有伴娘负责开。当婚车启动准备开走时,女方家人还要再放一次鞭炮。福州女儿出嫁,一定要在上午12点到男方家,一般新娘上午9到10点前就出发接亲了。
吃太平面:新郎到女方家时,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里后,同样还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为保平安。按福州传统,新人在见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鸡面,新郎吃鸡头,预示着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鸡翅膀,鸡脚,这个要用福州话来讲,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太平面里还有两个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颗留一颗,意思为大家一起平安。
铺床: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长辈铺新房的床,长辈要选父母,儿女齐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这位长辈那样幸福。然后找1至2个乖巧,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几个滚,意将来会生漂亮的男宝宝。如果喜欢生女宝宝,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来打滚好了。还得记得给每个小孩包红包。
5见长辈
下午3到4点,新人就要开始拜见祖宗,及长辈,老人和亲戚,讨红包。福州人叫“见厅”。酒店设酒宴:差不多5点新人们就要到酒店迎宾客了,最后就是酒店常见的礼仪了。新人的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结婚时在酒店里的仪式可请婚庆公司进行安排。在酒桌上见过与自己同辈的亲戚,那时候也还是可以拿红包的。
6回门
按福州习俗,结婚时,第一天是男方家办酒。第二天,女方家办酒,也叫办回门酒。婚后第二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给小舅子钱。然后新郎备礼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见,当日需返回。至此,整个结婚仪式算是结束了。
7结婚禁忌:
(1)忌于鬼月完婚即农历七月。
(2)忌于农历六月完婚,有半月妻的意思。
(3)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
(4)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如肖龙者。
(5)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6)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7)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8)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越厉害越好。越哭越发,不哭不发的意思。
(9)结婚当天,新娘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不吉利。
(10)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
(11)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直到晚上就寝。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12)结婚当天,新娘子不可躺下,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13)因小孩容易哭,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14)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槛,应要跨过去。
(15)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不可观礼及进新房。
(16)新娘子小心,不要踏到新郎鞋,会有羞夫之意。
(17)归宁当天,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夫妻二人要分开睡,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18)新婚四个月内,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19)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送亲是一种婚嫁习俗。女儿出嫁时,娘家邀请两位男性护送女儿到婆家,俗称送亲。大家知道结婚送亲红包给多少吗其实这还是看主人家的经济实力,切不可大众脸充胖子。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 结婚送亲红包给多少 ,结婚送亲的相关习俗。
送亲红包给多少
结婚时给送亲的红包,首先考虑的就是司机了。现在结婚比较喜欢讲究排场什么的,那么司机可能不止一个人,在送亲的队伍里面一般都会考虑六辆小车,也就是六名司机。那么,给司机包多少红包比较合适呢这个其实也需要看实际呢,人数又比较多,一两百块就好了。现在一些独身子女,都流行不娶不嫁,那么结婚时也只会安排两辆车,一辆为摄影的,一辆为接送新郎新娘的。那么,这个司机肯定是关系比较好的人选,这个时候,适当的也可以多封点。
首先,还是得看家庭的经济情况。结婚要花费,而且还不是个小数目,除去开支之类的零零种种,在能力范围内看着给,既要考虑不失礼,又要考虑到自己不吃力。多多少少按着当年结婚的行情来办,总是不会出错了。
然后呢,再考虑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有些地方,结婚时,送亲的队伍里每个人都是给的100~300的红包,无论是大人或者小孩。也有些地方,除了给红包除,还给香皂、毛巾、袜子、鞋子之类,相对的红包里包着的份子钱也就相对的少一些。还有的地方,给两包喜糖,或者一些小礼物就行了。
其实送亲的都是女方同一辈份的兄弟姐妹嫂子或者是晚辈,如果被安排送亲的家庭里面还没有同辈份的就会由长辈来送。有些地方送亲的是整个家庭的小辈都出动,而有些地方则是派个代表什么的。通常婚礼给送亲的多少红包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多的500往上都有,少得20元加上小礼物也是有的。
因为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所以根本不可能拿出一个具体的字数来认论。婚礼给送亲的红包,重在心意,多少其实并不重要。总而言之,结婚是件喜庆的事情,有礼啦送礼网送上祝福,祝愿幸福美满,长长久久。
女方送亲的人的选择的
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
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送亲者到男方后,要等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吃饭时两人一般分座两张桌子,男方派人陪宴。送亲者一般少喝酒,少吃饭,吃后嘱咐嫁女几句就走。送亲走后,男方客人继续婚宴。 送亲的长辈是个重要角色,他代表着新娘家的权威和体面。女方选择谁送亲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由女方直系叔伯担当。实在没有直系叔伯,就找最亲的、最近门的长者。但也不是谁都能送亲,这个人要长相端庄,举止大方,有权威地位,能端得住架子。不过,如果女方确有至亲叔伯,不管此人相貌如何粗俗,举止如何猥琐,这时也得出面送亲,否则会被人耻笑,一生抬不起头来。而这种人就要进行短期培训,教他各种规矩,直至烂熟于心。真到出场那天,也能撑得住台面。 送亲时,离娘肉是一定要带的。
关于接亲送亲的有趣习俗
通常在迎娶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去一袋面和一块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把肉用红色纸包好,再拿上两瓶红葡萄酒和一根芹菜。面叫离娘面,肉叫离娘肉,表示新娘子要离开娘亲,另立门户了。送亲时,女方要将肉砍开,将带有三根肋条的猪肉给男方带回。同时,找一个空瓶子装上绿豆和一根并蒂的大葱。带回离娘肉,寓意女儿尽管出嫁了,但一半还在娘家,不能分离,名曰“肋骨不离”。绿豆可生豆芽儿,意思是告诉亲家,俺家女儿能生养,名曰“生根立后”。
送亲的要走在新娘车轿的后面,穿着大方得体。现在社会进步了,娶亲的一般要给送亲的单备几辆车。等到了新郎家附近,送亲的就止步了,因为送亲的要等男方派人来接。这等贵人,自然是不能自己走到男方家的。而男方也一般早早地就在附近等上了,送亲的一到,就有人响起鞭炮,告诉男方家人送亲的到了。 不过,男方并不把送亲的接到自个儿家,而是离男方家不远的邻里家。因为新娘子下轿或下车后,男方的小辈儿、姊妹们要耍笑,而送亲的是不兴看人们耍笑新娘的。另外,送亲的进门也有讲究,迎亲的要站在大门左边,伸手做出请进的姿势。若这时门右边正好有人,送亲的是绝不会进的,因为那叫“黑狗钻裆”。 送亲的被迎到大方桌的正位坐下,陪客的就会不停地散烟,说些溢美之词,生怕哪句话不当,搅浑了这场喜事。当然,这陪客也是有讲究的,都是男方家的头面人物,穿着长相出众,能说会道。这也代表了男方家的尊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