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百万定期存款在银行,是什么水平?

老公 0 99

有一百万定期存款在银行,是什么水平?,第1张

有一百万定期存款在银行,是什么水平?
导读: 首先要说存款超过一百万指的是实实在在的有一百万的人民币,票子、存款、股票、基金、理财都算,但是房产、地皮、车辆、家居、家电、家里的锅碗瓢盆啥的不能算。 一百万资产或者是很多人都有,随随便便家里住的房子都值个一百多万吧。但是一百万存

首先要说存款超过一百万指的是实实在在的有一百万的人民币,票子、存款、股票、基金、理财都算,但是房产、地皮、车辆、家居、家电、家里的锅碗瓢盆啥的不能算。 一百万资产或者是很多人都有,随随便便家里住的房子都值个一百多万吧。但是一百万存款还真的没有。

在国内你要是拥有一百万以上的存款,那绝对可以领先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据我国啊二零一六年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 当时我国的人均存款那只有两万元, 其中只有037%的人存款超过五十万元。又经过今年的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影响。我估计存款能达到一百万的人,恐怕仍然不会超过015%,也就是说肯定不到160万个。

我们就拿北京地区一个统计数据来讲,我刚刚在网上查过,2019年在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67756元,那么按照这个标准,一百万人民币的存款, 足够一个北京人要存十五年。 如果是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常州,常州这里也算是经济相对来讲比较发达的地区啊。

2018年的可支配人49839元。 一百万元的一个存款需要你攒二十年才行。 而在咱们中国西部还有很多发展中的、欠发达的一些省份、地区的这样一个人均可支配收入,我查了一下,平均下来的话大约只有28000左右。那么对于这些省份的这个人们来讲, 一百万这个存款要想存下来,那得要三十六年才行。

当然如果要这样子算,那也是大错特错了,家庭成员你得要吃,你得要喝、你得要穿,你得要上学,你生病了得要去医院。一个家庭挣这些钱。勉强支撑家庭的开支算是很节省的,哪能存得下来呢?而且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了, 咱们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元这个水平, 不吃不喝想要攒够一百万,差不多得要一百年才行。

我记得曾经有一年,有一只新闻说在广东有一位身家几千万的工厂企业老板,在过年的时候放烟花不慎去世。他老婆是一位全职太太,这位太太后来将老公的公司进行清盘计算,结果发现资产清算下来, 反而倒欠银行、供应商、员工工资、遣散费等等八百万元。 这就是没有现金流,资产负债的一个生动写照。你别看那些好像身家好多钱的那些大老板,我告诉你把他的资产算一算,还不一定比得上你呢。

所以说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有一百万存款的人,我觉得真的可能不是太多。 其实你现在有几千万,你投资后也有可能会变成负翁,负债的负。 还有很多的经济发达地区,我们在新闻上面也经常可以看到,因为做生意做到最后失败了,资不抵债被逼跳楼的老板也不是一位、两位了。

目前我国有139亿多人,也就是说存款能够超过一百万的人,不会超过160万。而且这些家庭目前看来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上广深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当然如果你说你的家庭有一百万存款算不算富了,这个也要视情况的。如果你是在北上广深这些超一线大城市, 那一百万存款恐怕也只能给房子付个首付。 但如果你是在四五线的小县城,比如说像我的这个小县城常州市金坛区,那基本上来讲的话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土豪了。

而且我所在的这个金坛小县城的房价还是很便宜的,那最多也就是一万五千块钱左右。不过话再说回来,如果单纯只有一百万元存款,你家里没有车子、没有房子这些资产的话,那其实也只能算是普通家庭了。 你买了房子、买了车子,那你还有那一百万吗?还不够呢。

存款不管是多还是少,只是代表了你人生财富的一小部分,身体 健康 、家庭和睦、夫妻恩爱,这才是最重要的,大家说是不是呢?

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从两方面谈谈有一百万定期存款在银行,是什么水平:

一从银行层内看:

银行一般将个人客户分成两类:大众客户和中高端客户。在银行资产(主要是存款)小于20万元的为大众客户。资产大于20万元的为中高端客户,这又分成三类,资产大于20万元小于100万元的为理财客户;资产大于等于100万元小于600万元的为财富客户;资产大于等于600万元的为私行客户。

从银行对客户的分类来看,存款100万元的客户在银行排在中上等,距离顶尖的600万元的私行客户差距还相当大。

二从 社会 层面看:网上有数据显示中国有14亿人,54亿人的银行存款为0,而银行存款超过100万的人,不足千分之一,那就是总人数不超过140万,而且,这些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这样看来,在银行有100万存款的人也算是凤毛麟角。

三从收益层面看。按现在三年期存款利率385%来计算,100万元存款利息每年38500元。根振国家统计局:2020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折算成全年人均为31708元。

因此,要是一个人生活有三四线城市,有车有房有医保,只靠100万元的利息生活也只能是中等水平。

一百万存银行其实看目的是什么,还有自身条件是什么?

如果自己是步入老年,那所有的理财目标都应该为流动性考虑,因为老年人经不起风吹浪打。

如果是青年人那应该做点资产配置尤其是30岁以上的男人,如果有一百万实际上按照标准普尔法则应该拿出接近30万出来理财。

而理财目标最好是股票和基金。

如果是30岁以下人群恭喜你已经跻身百万富豪之列。

最好的选择就是巩固自己事业,然后自己事业更进一步,切记年轻人不要轻易买房。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颁布实施,2019年5月24日作为执行存款保险条例的专职机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宣告成立,这些都为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及时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按照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境内所有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必须为吸收存款缴纳存款保险基金,为存款投保。当银行业金融出现重大风险时,需要对存款进行偿付时,按照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本金和利息合计不超过50万的进行全额偿付,超过最高限额部分,在破产银行清算财产中受偿。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两口子在银行存款100万,银行破产该如何偿付呢?假如夫妻俩人分别在一家银行都有存款100万,那么按照存款保险条例解释,夫妻二人属于不同的存款人,因为存款保险条例偿付只针对存款人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所以当银行宣告破产时,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分别偿付夫妻二人各50万(含本金和利息),不足部分则在银行清算财产中受偿,也就是说有多少算多少,并不保证能够受到足额偿付。一般情况下,银行破产重大原因都是严重资不抵债,导致无法继续经营,所以能够清算受偿的概率不大。假如夫妻二人在一家银行共有存款100万,那么按照存款保险条例偿付标准,至少有一人受到全额偿付。比如夫40万,妻60万,老公肯定是全额受偿,老婆本金和利息最多受偿50万,不足部分可能会出现损失。如果夫妻各自50万,那本金都会受到全额偿付,最多损失一些利息。

如果分别存入多家银行,且每个人在每家银行存款余额都未超过50万,那肯定是全部全额偿付,不会有任何损失,这就是分散存入的好处,有效规避风险。话又说回来,因为银行业属于特殊行业,涉及面广,影响大,从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来看,对于银行宣告破产都是慎之又慎,不可能轻易走破产程序,兼并重组是最优方案。近期不断有信息显示,个别问题银行正在通过合并或股权变更等形式化解风险,虽然股东、老板变了,但银行依然正常经营,存款人的权益就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哪怕是超过50万的存款,仍然存取自由。

50岁左右的夫妻,到底有多少存款,这个真不能一概而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和我的好朋友刘颖聊了这个事儿,结果差异很大,我先介绍一下我和刘颖我们两个家庭的两家的资产情况,大家先看看一下面的表格,就会发现我们两家的人员结构,工资收入大体相同,为什么资产和存款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呢,原因有三个:

一、我家老公喜欢投资。大概就在90年代的初期,他就开始玩股票了,而且挣了一笔钱。然后房改开始,可以自由买卖房子了,我们先后买房,卖房,再买房,中间赚了不少差价。另外我们买的房子都选择的市中心的,不但保值而且增值快。二,刘颖两口子属于比较踏实过日子的那种人,挣工资剩下的才是攒的。虽然也置下了两套房子,但是房子都在重污染的矿区不值钱,她家的两套房子也就市值五十万的样子,而我们家的房子在市中心区,虽然平米都不大,但是加在一起价值200多万了。三、刘颖她们比较保守,从不投资理财,所以这个也多少制约了资产增加的速度。那么攒不攒养老钱,我们的想法相同,不刻意攒,这个岁数了,先保重自己身体,喜欢啥就买啥,想 旅游 ,抬腿就走,不再多想。总之,无论钱多钱少,我们都要快乐的生活。

我一个邻居,今年正好50岁,夫妻二人人都是在编事业单位人员,有一对双胞胎儿子,都是明年大学毕业,天天为钱的事发愁。

他们都是农二代,家里父母也要靠他们养老,两个孩子学习还可以,将来参加工作不用愁,他们比较担忧的是孩子结婚买房。

按他们的经济条件,在当地算是不错的,两人月收入15万元左右,孩子每月生活费4000元,自己每月开销2000元,满打满算每年能积蓄10万元,手里大约有100万左右的存款,公积金贷款还有十几万就还清了。

现在他们有两套房,孩子毕业回当地的话可以考虑每人一套,自己租房或者买套二手房,这样虽然有点压力,但是可以承受。

现在的问题是,两个孩子可能都不回本地工作,他们想在大城市发展,如果买房预算要在400万以上,但是家庭积蓄根本达不到。

关于自己养老的问题,现在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老人都80岁以上了,好在身体还不错,基本不用他们花钱,但是怎么也要考虑一点备用资金。

他们认为50岁左右是最难过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而且都需要照顾,等到孩子毕业后,解决了工作和房子问题,两人压力就小了,毕竟都有退休金,只要身体好,养老金足够了。

虽然有两个孩子压力很大,他们还是希望两个孩子将来都要二胎,我问他们孙子哄不过来怎么办,他们很坚决的说,老两口给他们花钱请保姆,看来在孩子面前,自己养老根本不算问题。

朋友们好!

50岁的夫妻,当然是要为养老做准备了。一般情况下,50岁的夫妻如果能够有100万左右的存款,然后又养老金,还有医保,那么就能够过上较好的养老生活了。

一般来说,50岁的夫妻,也工作20多年了,应该能够存下来一笔不小的积蓄了。一般来说,如果能够达到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那么应该能够存下来50万左右的存款了。

2018年,全国人均存款是517万元,全国住户存款余额是7244万亿元,全国总共有大概43万亿个家庭,因此,全国家庭平均存款余额是1685万元。

也就是说,2018年,全国家庭平均存款是1685万元。

作为50岁的夫妻,已经工作将近30年了,那么存下来50万元存款,也应该算是比较正常的了。

一般来说,50岁的夫妻负担还是比较重的。50岁,正式知天命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家里面老人需要伺候,孩子可能还在上大学,也真是花钱的时候,因此,50岁的夫妻可以说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时候。

而且人到了50岁,也要注意锻炼身体了。人到了50岁,一般都是比三四十岁的时候容易得病的,因此,身体 健康 还是比较重要的,这个关系到今后养老生活的质量。

因此,50岁的夫妻负担较重,而且也要注意锻炼身体,为了以后养老做准备了。

到了50岁,还是应该为以后的养老做一定的准备了。养老准备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金钱方面的准备,还有一个就是心态的准备。

50岁的夫妻,还是比较能干的时候,在这个年龄段,也还是要想办法多赚钱,这样一个是为了今后养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能够让自己的养老生活更加的好一些。

还有就是要做好心态的准备。50岁了,人生过了一半,这时候从心态上也要慢慢调整,这样让自己心情比较平静,然后积极锻炼身体,这样就能够让自己的退休生活过的更加好一些。

一般来说,50岁的夫妻大概能够有存款50万元左右,这是工作将近30年的积累。到了50岁,也需要为养老做一定的准备了,一个是多赚一些钱,还有就是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快五十了,还欠着100万房贷,因为自己太好强,因为儿子儿媳不替分担,大不了把房子卖了,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老话说,满床的儿女不如半床的夫妻,我是没有修到丈夫,儿子也不心疼我。日子还是要过,揪心的事情时常也有,上有老,下有小,老的要你养,小的还在啃我这个老。活着有的时候觉得是受罪,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就是心情不愉快,是不是更年期的表现还是抑郁症的表现。就这么着吧。

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也是当前需要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那么面对50岁的夫妻一般有多少存款?他们就可以养老了。

接下来我们就对50岁夫妻养老问题做一个详细的阐述。我们通过平均加权的算法,计算一个适中,在三四线城市养老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国老龄化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寿命在80岁左右。如果我们按照80岁来计算,对于50岁的夫妇来说,还有将近30年的时间用来养老。

面对50岁的夫妇,想要通过养老维持基本生活,相信每天只需100元左右的现金就可以生存。也就相当于一个月3000元一年不到4万。

如果按照一年4万来计算,那么30年就是120万,这就是对于50岁夫妇养老,维持基本生存的金额。

我们活着不但要解决生存的问题,还要解决生活的问题。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包括了衣食住行。尤其是以看病和 旅游 ,消费支出大头。

那么对于50岁的夫妇,如何利用120万进行更好的生活。首先考虑到的是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在银行选择定期存款是最为稳健的理财方式。因为如果选择其他市面的产品发生风险或本金难以拿回,对于想要养老的人来说是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那么将120万存在银行,选择5年期定期存款,可以协商到大概5个点左右的利率。也就是,一年将近6万的, 历史 收入分配的平均每个月有5000元左右。

我68年的老婆72年的,我们俩手头也就三十万存款吧。但是孩子还没有结婚,不过在长春我们有两套住房一套122平的,另外一套66平的,一辆代步车,感觉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至于养老我们没有多想,都有养老保险,医保也有。感觉最重要的就是身体 健康 ,所以我坚持运动,争取老了不给儿子太麻烦。

就快50了,一个儿子9岁。

我自己国内有存款,存死期,一套房空着,我爸给装修的,装了他也不去住,只是偶尔去看看。

国外两套房,都是老公出钱买的,欠银行房贷500万,10年还清,马上快要还完了。

老公给儿子每月存3000块教育保险,给我买大病全险,我感觉未来应该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吧。

家庭用车就是个消耗品,不能算财产,我们差不多5年换一次。

我从驾照上看是06年的老司机,其实从来没敢上路。有没有车对我来说都一样。

就是感觉身体 健康 大不如前,还是年轻好啊。

我是已退休10年,全职看娃。老公继续干,未来还将继续干,除非失业。如果他干到80岁并且每月工资不减少,那应该够他花的了。

因为他总觉得钱不够,他的追求比较多,又要度假,又要 娱乐 ,又这又那,我就得过且过。

我一直认为他是个相当矛盾的人,出国大把花钱,买这买那,衣服鞋子一个房间装不下,在家里就节省的如同《两根灯草》中的严监生,吃完喝完的瓶瓶罐罐都舍不得丢,刷干净收起来。

我这个人除了吃,别的都很节省,衣服首饰都是我妈给买,每年都买成箱的衣服。

再就是儿子是个消费品,花钱的日子还要20年。

儿子继承了我的贪吃,是个小胖子,幸好成绩不错,不用操心。

来说说自己吧,我73年,老公68年一女大学在读。自住一套110的楼梯房,另在我们当地(三线小城市)购置了一套143的电梯房,当时买花了50+现价大概值100w。家里存款理财450+股市还有个30多万有一台20万的车。我们夫妻两都有五险,双方老人也都有退休金和医保经济上不需要我们负担,按理说家里日子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总觉得没有安全感。现在建筑行业明显感觉不如从前,如今收入比较之前是大幅度地下滑,总在担心钱贬值太快,我们的设想是给女儿在省会城市买一套房(女儿毕业后想留在那)以现在的价格大概需近200w,还想到昆明去买个小户型考虑到气候问题想着以后去那里过夏冬两季,这样一来家里的存款就所剩无几呢,想要老年生活质量高一点还得努力呀,心累!

这个话题,每家的情况不一样,我来说下我了解的一些普通家庭的情况吧。

我一个堂叔,69年的,家里农村的,女儿已经嫁出去生孩子,农村里面是这样,别指望女儿养老的,然后儿子刚参加工作,基本上也是挣多少花多少的,堂叔除了早年年轻的时候挣了一点钱,在家改了两层楼的房子和一个大院子以外,基本上就没什么钱了,堂叔也喜欢喝酒,身体很糟糕,基本丧失了出去打工挣钱的能力和愿望了,然后也离婚了,带着儿子过,就一个大院子改造成了厂房租给了别人,一个月2、3千的租金吧,也是花的多,存的少了,家里的田也包出去了,吃的喝的都得靠钱买。像他这种情况,手头别说5万的存款,就是让他拿1、2万出来都很困难了,这种情况下,你说他为养老做好准备了吗?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农村也没有什么社保养老的支持,只能靠着吃家底,等着儿子有出息了给自己养老送终,难啊。

然后我认识的另外一个长辈,67年的,90年代末的时候所在的工厂倒闭了,从此开始了打散工的生涯,因为也没有多少专业技能,一直干的很低技术含量的活,做过保安、长途货运司机,也干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私家车拉客(跟现在的滴滴差不多了),然后因为老太太健在,身体特别不好,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人专门照顾,所以他的爱人一直在家照顾老人,只能靠着他微薄的收入和老太太的退休金支撑着一家四口的生活,然后孩子之前一直读书,学习成绩也不好,勉强混了个大专出来后,也没正经找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做过杂货店的伙计,干了几年的快递员,这几年终于找了一个工厂的职位能够稳定下来了,然后去年结了婚娶了媳妇了,好在前些年老厂区拆迁,长辈和老太太的两套筒子楼的房子拆迁补偿了30来万,除去给儿子买了一套婚房之外,自己换了一套30多平的老楼梯房,然后手头的积蓄也就花的七七八八了,现在两口子就指望着挨到退休的年龄能够拿退休金,至于存款,就压根不想了。不过,我也一直不敢问他们,有给自己买养老保险吗?毕竟,他们不属于正常退休的“老人”,一定是要缴满15年的社保才能享受退休金的待遇的。

其实这样的家庭,在很多城市都很普遍,尤其是那些中年下岗的60后家庭。

然后,另外一位长辈,65年的,早年在部队干了20多年,正团职转业到了地方,现在是处级,太太现在在事业单位工作,待遇挺高的,两口子一年的收入50W+吧,省会城市两套房子,女儿在德国留学,准备结婚了,像他们这种家庭,开支不多,能够存的下钱,手头应该至少有500W+的存款,然后退休后的退休金也不会低,应该说应对养老的生活已经完全没有压力了,像他们这种家庭,更多是那些收入稳定的中产阶层,也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快五十岁了,省会城市,房产加起来现在值400+,一辆代步车,手头存款400+。我俩只有职工医保和社保,没买商业保险。

孩子要去国外读研究生,大概还要拿出120-150左右,毕业以后肯定不能回这边工作,是留在国外还是在北上广工作,这买房还有结婚,还是需要多少帮衬些。

而且,现在生意不好做,基本上只出不进,等退休我们的工资也很低,大概一个人就二千出头,还得想法再挣点养老金。

怎么说呢?!以前省吃俭用,给女儿在自己所在城市买了个130平的,自己住着95平的,还努力的兼职,打算存个一二百万,一半给女儿,一半留着自己养老或以备不时之需!再后来,孩子去了一线城市,有了工资,天冷了天热了你依然操心,还筹划着在一线城市给她弄个窝!再再后来,一年见一次面,有时候电话里说着说着就生气吵架,逢年过节她从来都不会主动问候你,礼物更别想了,你不主动打电话过去,她从来都不会想想,父母是不是身体欠佳?为什么没有消息?不会的!!!我自问,爱她如命!生活上没有亏待过她,本科研究生一共给她二十万,不包括衣服车马费,从小到大她都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突然心里很失落………再再再后来,淡然了,不失落了,就这样吧,打算把给她的房子卖掉,钱自己留着养老,其他的听天由命吧

另外也会给自己留个几十万的应急储备金,作为自己的养老专款。年龄大了很多病都会找上门来,不得不防范于未然,出发点同样是为了减轻女儿的压力。自己能承担的就自己承担,尽量不给儿女增加负担。

现在的年轻人生存压力和消费水平都远远胜过我们。给女儿多少,永远取决于我能给她多少。除了自己必须资金,剩下的都会留给女儿,会分批次的给她。

如果我退休,有100万财产,看是房产还是现金,或者两者都有。

100万全部是房产,而且不是一处房产,那我在她结婚时,给她安置一套小公寓楼,足够她安身立命,足够她有底气生活。

100万全是现金,我会给她拿出来20万,用她的名字存个死期。剩余的钱全部留在我跟前。毕竟老公和我要预防有重病。真那样,不拖累孩子。自己的钱花着也理直气壮。

如果两者都有,那她出嫁时,尽自己力量,给孩子拿出来些嫁妆。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自己不疼,谁还会疼?但是,我也会把自己安排好。

孩子有她自己的人生,父母在她出嫁时,会斟酌再三,适当给一部分嫁妆,不会让孩子在婆家抬不起头。

身后财产,看老了之后她是否养老。国家规定了父母和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只要她养老了,财产一定和她有关。

我还有儿子,所以,考虑问题,不会把一筐鸡蛋放一个地方——来日方长,谁好,财产谁得的多。

女儿结婚,按照当地风俗一般陪嫁就是。

儿孙自有儿孙福,让她们自己奋斗,不干涉小家庭。

临近曲终,办理百万遗产手续给女儿即可。

女儿更不要惦记这百万遗产,惦记就会懒惰。百害无利。

首先我没有女儿,所以我只能就我个人观点发表一下意见!

首先,女儿的房子我会准备好,小点也无所谓,但是她必须有个保障。

其次,夫家给多少彩礼我全给她带回去,同时给同等的嫁妆,别说什么等下你女儿找个亿万富豪人家给的彩礼你陪嫁不起这种不现实的话,我不觉得我真生女儿的话她会有嫁入豪门的本事!

剩下的钱,在支付我不低于 社会 普遍水平的养老支出以后,剩下的钱全部留给孩子,但是这得等我百年之后再说吧。

十几二十吧。

一方面结婚时有太多财产并不是好事,尤其是拥有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财产以后,容易膨胀、虚浮。你给她50或者100,几年花完没了呢?她习惯了大手大脚,要么嫌弃父母没钱,要么嫌弃老公没钱,问题是你还解决不了这么问题。

另一方面,给她十几二十,她的生活有了保障即刻,人要为自己活着,你都给了她,你想买点东西呢,想出去旅个游呢,看病需要多花点钱呢,即便孩子每次都给你,你好意思一次一次去要吗?别说你不花钱,不花钱就留着等人没了再给她。

最后说点难听的,子女对父母和父母对子女真不一样,父母可以无私奉献给子女,子女却不行,他们有他们的配偶,有他们的子女要考虑,当然还有些子女压根不是人。所以,钱捏在自己的手里,给自己一份保障,也让某些坏了心的子女夹紧尾巴。(如果她逼你,那她的良心早就坏了,你给了结果一般不会太好)

首先,那一百万财产是现金还是资产呢?如果是现金,大概不会太现实。因为如果有100万的话,我可能会早早地考虑先购一套房给她,房是最大保障,至于以后,剩多少钱给她做嫁妆,我是一个反向思维的。她能干,多给点,她值!如果不能干,少给点,多了浪费[捂脸][捂脸][捂脸]。

我个人观点是:“适可而止,送一辆车和一些家电等即可,大部分财产还是留给自己养老吧”!

原因:无奈之举!现在的小夫妻,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四个老人,甚至还会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加上自己的的家庭和子女,还要工作等等,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所以养老还是得靠自己!

我们这里的一个农村,有两对老夫妻,在对待子女和自己的未来的问题上,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儿子或女儿结婚,套路一样,儿子大头,女儿要少许多,这也是这里的千年传统了。

这两对老夫妻村子拆迁了,两家都拿到了一大笔拆迁款,也都住进了养老院,在银子的分配问题上,两家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一对老夫妻,还是老规矩,大头都给了儿子,女儿给的极少,结果老夫妻俩在养老院里几乎天天以泪洗面,儿子嫌银子没全给自己,女儿更是怨气冲天,子女都不来探视了,无疑是花钱买罪受!

另一对老夫妻高明的多,银子全部牢牢捏在自己手里,儿子女儿,谁来养老院探视就给个几百或千把块钱,现在儿子女儿的“孝心”不要太好!

所以说,智慧决定一切。儿女自有儿女福,该尽的义务责无旁贷,老人自己的将来也要从长计议最妥,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就是最好的礼物!

大部分60后都是一个孩子,我正好也有个女儿。现在女孩男孩都一样的,她结婚也要给她买房子的,这样她有安全感,而且有了房,就有了家的感觉。如果有一百万,在四五线城市买个不算太大的房子还够用。但是在一线城市及准一线城市那就先给她付首付,首付比例稍微多点,这样她的经济压力会小。

现在孩子也不容易,每天上下班也是早出晚归的,在郑州给女儿买了个不算大的房子,她省去了租房的烦恼,也体贴父母的不易,总是说以后要好好孝敬我们,我们还没到60岁,不算老呢,孩子爸爸没有退休,我退休了公司又返聘上班,这样还可以多一份收入,自己也得留些过河钱。

反正她结婚尽我们两口最大可能多给她,因为我们百年后财产都是她的,为什么不早给她呢,她落得个高兴。我们只要身体好,有退休金、有医保,老了开销也小了,略有积蓄就好啦。

利用这一百万元在女儿新家附近买自己的房子,原来住的房子出售或者出租,作为自己的养老金,百年之后,房子留给女儿,平时跟女儿互相照顾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