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给老师送礼?

老师 0 53

如何正确的给老师送礼?,第1张

如何正确的给老师送礼?
导读:大多数家长都热衷于给老师送礼,无非是希望老师对自家的孩子多关注一些,毕竟老师每天需要面对那么多学生,如何让自己家的孩子获得老师的关注,这显得格外重要。其实说到底,这都是因为家长的焦虑心理在作怪。因为家长害怕老师对自家的孩子区别对待,不关心自

大多数家长都热衷于给老师送礼,无非是希望老师对自家的孩子多关注一些,毕竟老师每天需要面对那么多学生,如何让自己家的孩子获得老师的关注,这显得格外重要。

其实说到底,这都是因为家长的焦虑心理在作怪。

因为家长害怕老师对自家的孩子区别对待,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不喜欢老师的课,学习成绩慢慢下降。如果送点礼物,也许会让老师对孩子多加关注一点。

其实,有这种焦虑心理的家长往往忽视了一点,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般都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会因为学生的家长送了礼而区别对待。

还有些家长看到班上其他家长在送礼,也会想办法给老师送礼。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1送礼鸡尾酒法

心理学家建议,送礼物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送礼鸡尾酒法”,也就是所谓的“1+1+1”原则。

比如:选择一个对方需要的清单上的东西,并增加一个档次来送;

如果对方想要的东西实在超出了自己的预算,就可以把这个预算换成购物卡或者红包,加上一点点代表自己心意的卡片,最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来安排一个美好的体验。这才是真正会送礼物的高招!

2、送礼的人和收礼的人心理有区别

心理学家Gino和Flynn曾指出送礼的两种难处:一般送礼的人希望给对方惊喜,所以在选择礼物时往往会送一些不太实用的东西,而收礼物的人则更加看重礼物的实用性。

有些有钱的家长动不动就送老师现金红包,虽然是用信封装好的,但是这对于老师来说,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有些家长送老师名牌包包,觉得这样才算有面子,其实这种惊喜也是让老师倍感压力的,太过贵重的礼物,作为两袖清风的老师,这是比较忌讳的。

都说“礼轻情意重”,如果想要处好与对方的关系,不管是教师节还是平日里,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言传身教才是最为重要的,可以在家多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师,在学校好好表现,帮助老师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问题。

家长们做好家庭教育,让孩子不在学校闯祸,算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了。

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共定下来。礼仪、文明交往等,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就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所以我认为学习文明礼仪,使我们每个人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学习了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内容,过后,我又进行了一翻思考,我认为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问题: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目光、站姿、手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即;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3、与学生谈话: 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通过这次文明礼礼仪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生活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的大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象都没有多加注意。

由于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平常很多教师都会说:“别人都会你怎么不会,笨得像个猪。”“看你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来混日子。”“来这里捣乱!回家算了。”等等恶语在伤害着孩子们,这使得学生产生了不想学的状况。这些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缺乏使用文明语言而引起的恶果,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如果我们使用了文明语言,不仅仅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善表达,还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通过对《教师礼仪》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的礼仪必须规范。

有很多的家长和同学是非常想知道,给班主任送礼说话技巧是什么,怎么说合适呢,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给班主任送礼怎么说话

首先在送礼中一定把握好语言能力的表述,在语言表述中,要看起来大方舒畅,语言要平和舒适,才能让接礼物的人能够有良好的收礼心态,比如有些人送礼的时候就偷偷把礼品放到门角,或者放到窗户旁,让收礼的人怎么看呢,即使礼物很好,对双方的关系也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有时可能还会让收礼人觉得非常尴尬。所以在送礼过程中,一定有两方面舒适的交流接触,这样是正确送礼技巧的运用。

还有送礼的时候,不管是为增进感情,还是求人,还是别的目的,态度上要不卑不亢,营造舒适的氛围,才能在无形之中让双方的感情得到升华,千万不要过分的谦卑,也不要大大咧咧,只有做到适度,并且随机应变,不要让对方觉得不舒服,整个过程中送礼技巧都做好,才能让送礼成为人际关系中好的润滑剂。

1 给班主任送礼要注意什么

1送什么是次要的,送礼的态度要端正。送啥是次要的,送不送也是次要的,但凡你在内心真的尊重老师。真的配合老师教学工作,真的把自己孩子基础素质和学习习惯培养好,现在老师的薪水虽然还不高,但是也不会看重和在意你那三两百的礼物/购物卡。

2送礼这事学校和教委都明令禁止,所以送的要巧妙。这里分享我们采访的几位妈妈的经验,以供参考。给老师送时令的水果和鲜花,通过购物平台直接派送到学校/家,家长不出面,在订单下达之前和老师通个电话/发个微信即可。千万不要手提着多大的礼品袋一大堆东西送到学校,老师即使内心不排斥收礼,但是你这样送让大家感到恐慌。

3班主任很重要,但是一定要做到“雨露均沾”。都说班主任重要这点没错,任课老师难道就不重要吗?要送就要一碗水端平。有经验的妈妈是这样做的:给老师买好的东西,通过快递的方式到学校(一式若干份),由班主任代为转达给任课老师。即照顾了班主任的面子,也顾及了所有老师的感受。

4送礼这事不要让孩子知道。最高明的送礼的家长,不会让孩子知道家长在为他们送礼,这年头孩子的天下和世界都是家长帮他们铺路的(或者多少有点),你给老师送礼是你尊重老师,但是千万不要大咧咧的和孩子讲,也不要去申诉和批判老师的不道德,在生活中你就不收礼了吗?当别人求你办事时你比老师更狠不是吗?

1 给班主任送礼的禁忌

如果想要送老师礼物,千万不要送钟表,钟表的谐音不是很好,可能会有一些老师比较忌讳这个东西,如果你送这个东西给老师,可能也会让老师对你的印象不好,所以如果不是老师很喜欢这手表一类的东西,最好不要送。

也不要送老师鞋子,因为这个谐音也不好,可能有些老师不会忌讳这个东西,但是万一老师要是忌讳这个呢,那我们还不如不送了,所以送老师礼物也是很有讲究的,一定要了解清楚什么东西能送,什么东西不能送。

不要送老师伞,可以送一些老师能够用到的东西,但是伞还是不建议的,送伞你要看是什么情况,如果是在教师节,送给老师,那就不好了,因为伞和散是有谐音的,这个也不要送。

今天已经9月6号了,马上就到教师节了,今年的教师节我该送什么好呢?是像往年一样去小店里买几张贺卡,送老师几朵花吗?

不行,今年我要有新意。可是怎样才算有新意呢。问了几个同学之后,我们决定一起亲手做贺卡给老师,嗯,就这么决定了,相信老师收到后会很开心的,因为这是同学们亲手做的。

既然决定了做贺卡,我就急急忙忙的先完成了自己的作业,然后把所有需要准备的工具都准备好了,开始做贺卡了,有点小激动。

首先,我拿出了那张我准备好的卡纸,在脑海里想着要做多少大小的贺卡。我把贺卡这了两下,左边一下,右边一下,把它变成像一扇门一样,接着把它裁成我想要的大小。

贺卡大概的形状已经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装饰了,还好我还会画点画,我在心里暗暗窃喜着。

在贺卡的正中间,我写了大大的“亲爱的老师”几个大字,下面写了一排小字,写好后我端详了半天,觉得写得不太好,决定重写写过,可是这个字好像弄不掉,只能重新来过了。

我又重新做了一张一样的,这次,我仔细想过后才下笔,连两边的画都是画了好几遍才往贺卡上画的。

终于快完成了!

我在两扇大门上粘了一朵小小的花,刚好可以把贺卡合上。

我拿着这张我自己做好的贺卡笑得一脸灿烂,想象着老师收到这个礼物是的开心表情,最后,我很小心的把贺卡放在了床头柜里,打算到了教师节那天亲自交给老师。

看看外面明媚阳光,顿时心情更好了,期待教师节的到来!

家长给老师送礼,很多时候并非出于感谢,而是有所企图或者迫于无奈。

在送礼的部分家长中,有些人是为了让老师对自己孩子多点照顾,就会千方百计在第一次与老师见面时或者重大节假日的时候给老师送礼。

但也有部分家长并不是为了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加关照,而是担心其他家长都送了,如果不送就感觉自己没有面子,甚至担心老师会对自己的孩子“穿小鞋”。

其实,对于是否给老师送礼,我们不必太纠结。

如果我们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能够自理的孩子,完全无需通过送礼物来让孩子得到额外的照顾。

即使我们的孩子是一个自理能力不强的孩子,家长也希望在幼儿园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让孩子开始学习自理,所以也无需通过礼物来让孩子得到老师过多的关照。

我是不赞成给老师送礼的,尤其是送卡送钱。

虽然送礼已成为这个功利社会的常态,也是人之常情但我觉得教育领域相比其他领域,更有必要保持一方净土。

可能有人会有顾虑,其他家长都在给老师送礼,如果自己不送,老师可能会优先照顾送礼的孩子,会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但从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情况来看,家长的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

女儿上幼儿园期间,我们从来没有给幼儿园的老师送过任何形式的礼。

但所有老师都很喜欢她,也从来没有给我们任何脸色看。

或许有家长会说,那是你们幸运,碰到了好老师。

但我要说的是,天底下的老师从本质上来说都应该是好老师,否则就不配做老师。

很多时候的送礼,其实都是家长送得心不甘、情不愿,而老师也是收得心不安、理不得。

家长要注重对孩子习惯的培养

家长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在生活中教孩子如何做人,这比等孩子长大了给老师送礼重要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的送礼或许就是家长在赎过去的罪。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老师从内心来讲,绝大多数人更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并非收受家长的礼品和礼金等物质性的东西。

教育孩子,绝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到位,老师在学校也会更加省心,这比给老师送礼更管用。

作为老师,内心都希望所有家长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比如平时督促孩子准时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或亲子活动、孩子有事无法到校上课事先请假等等,

毋庸置疑,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不看重物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每个人的素质也是千差万别的。并不排除少数老师会因为不送礼,而给家长脸色看,或者给孩子“小鞋”穿。

遇到类似情况,就会对家长和孩子带来很大的冲击。

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都具有强大的内心,能够承受老师的冷落。

说到底,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只要做好我们自己,只要自己内心坚定,大可不必随波逐流,也不必计较有些老师的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