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给泰山奶奶上香并不需要口诀。泰山奶奶是正神,只要大家虔诚,口中念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心。作为神明都有神通,诚言挚语可入神耳。有的人天生表达能力不行,没关系,泰山奶奶也不是听你的语言,而是听你的心声。所以在拜泰山奶奶时,最重要的是心诚,如
给泰山奶奶上香并不需要口诀。
泰山奶奶是正神,只要大家虔诚,口中念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心。作为神明都有神通,诚言挚语可入神耳。有的人天生表达能力不行,没关系,泰山奶奶也不是听你的语言,而是听你的心声。
所以在拜泰山奶奶时,最重要的是心诚,如果有所求那么就诚心实意的去求,直接讲出你要求的事情,不要绕弯不要啰嗦。建议提前组织好语言,不要所求的事物太泛泛,要有针对、具体的事物去求。
心若虔诚烧一炷香即可。道经云:“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因此,碧霞祠提倡文明敬香,环保敬香的理念。而不是为求一己之私欲来谄媚神明,希望善信能摒弃错误的烧香观念,具足正信。
给泰山奶奶敬香的的讲究
以线香三支为准,点燃香(烧香时不分男女,皆用左手点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之,不能用口吹灭,因口鼻不清净故)。面对神像,持香时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持香双手平举至胸口,香头至眉间相齐,此时垂帘默声祈愿,之后行作揖礼。
然后用左手上香,因为道教以左手为阳左手为净手,而右手操持百事,容易沾染污秽。按先中间、再左(自己右手边)、后右(自己左手边)的顺序分别插入香炉内,三炷要插直插平,插直是要求烧香者心地正直,插平是要求烧香者心平气和。
三炷香平列间隔不过一寸宽,则是寸心感神之义。故有“烧香不过寸,过寸神不信”之谚语。上香讫恭对神像,即行叩拜礼。
以上内容需结合实际情况,仅供参考。
话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靠山村村西有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青年,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不知不觉就到了婚娶的年龄。村东有一个温柔漂亮贤惠出名的好姑娘,早早的就被这青年的父母看中了。于是,这青年的父母托媒人三番五次的跑腿撮合,姑娘的父母最终还是乐哈哈地答应了。 青年娶了美丽贤淑的娇妻,生活顿时变的五彩缤纷。快快乐乐的好日子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就像清澈的小溪,哗啦啦唱着动听的歌儿向前流,流着流着,小娃娃们就降生了。令人惊喜的是,一胎就生了两个儿子,这小两口子的高兴劲可没法说的了。公公婆婆自然更是兴奋的笑开的嘴巴合不拢,天天一人抱着一个串门儿,逢人都夸自己的福气好,一下子就得了两个宝贝孙子。 可是,又惊喜又难堪的是十几个年头里,这对小夫妻一连生了九胎,胎胎都是双胞胎俩儿子。九胎十八子,个个要吃饭要穿衣啊!快乐幸福的小夫妻脸上渐渐地写满了忧愁,还算殷实的家境里,有几个孩子尚且可以勉强过日子,这么多的孩子,如何才能使这个日渐困顿的家庭承受的下去呢?日子穷啊,越来越穷,怎么办?怎么办? 一个大男人能够老是靠借钱借粮凑和着过日子吗?不能,人家会笑话死我啊!那么,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他爹思来想去,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里,一个人丢下家里的十八个孩子和孩子娘偷偷地走了…… 也是该着孩子们有福气。尽管爹爹不管了,天真活泼的十八个孩子却是一下子得到了庄邻乡亲的爱护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的娘更是累死累活无怨无悔。 二十年后,这些孩子先先后后都娶妻生子成人了,并且,孩子们之间团结和睦,心往一处长,劲往一处使,开工厂,建家园,红红火火的日子风风光光。这些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们,致富不忘乡亲们,人人都有着一颗接济穷人的菩萨心肠,深受远近乡亲们的敬佩。 孩子的娘曾经许愿:泰山奶奶保佑,如果孩子们都能够长大成人,我一定带着他们到泰山烧香还愿。实践诺言的时候就这样从容不迫的来临。 于是,选了个好日子,娘领着十八个儿子浩浩荡荡地去泰山烧香还愿来了。 来到泰山脚下,望望陡峭险峻的山峰,看看曲折攀援的登山路,再观观熙熙囔囔的登山人流,孩子们就给娘雇了一顶轿子上山。非常凑巧的是,孩子们雇来的轿夫竟然是自己的亲爹。孩子们不认得,可是娘怎么会不认得呢?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给了自己十八个儿子的丈夫——虽然,在那最困难的时候他是那样绝情的抛弃了自己和孩子们…… 在泰山顶上,娘带领着孩子们烧香,还愿。娘在祷告中除了感激泰山奶奶保佑自己的孩子都长大成人,更感激的是泰山奶奶把自己的丈夫奉送到了自己的眼前。祷告中,娘感动的泪眼婆娑,心却在微笑着。 孩子们在游玩的时候,娘暗暗地向其他轿夫打听孩子爹的现在状况。原来,孩子爹偷偷地跑了以后,一路奔波就到了泰山脚下,为了生计,做了轿夫。他在这里稍有积蓄后,为了生活方便,就又娶了妻子,令人再次惊讶的是,孩子的爹在这里依旧让媳妇生了九胎,胎胎还是双胞胎俩儿子——九胎十八子! 所以,他目前日子过的依旧不是很好,他当轿夫,媳妇一边哺育孩子,一边给人家做些旅游纪念品,艰难的度日…… 下山的时候,孩子们给娘又请了骄夫,冥冥之中竟然还是请到了自己的亲爹,娘在心里微笑着想:这或许是缘分?孩子们也在默默地想:这么多的轿夫竟然还是一个人,缘分那!于是,下山的路上孩子们跟轿夫的话就多了起来。孩子们惊讶的发现,这个人竟然也有十八子。天那!那来的奇缘!孩子的爹麻木了的心一下子激灵起来,数了数围在自己身边的大大小小的孩子共十八个,再看看轿内的夫人,夫人正用哀怨且深情的目光望着他……他的心哆嗦起来,眼神迷茫了…… 到了山下,娘面对着即将分手的面色尴尬不敢多言语的孩子的爹,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过来。你们好好看看这个人。他,他就是你们的亲爹啊……”孩子们一个个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当从梦中醒来,他们一拥而上,把爹团团的围住,不住声地喊:“爹,爹,爹……”激情的爹爹叫喊声响成一片,大家的泪水流成小河。哭够了,老大说:“爹啊,跟我们回去吧,我们现在的日子好过了。我们再也不受苦了。你也不要在这里受苦了啊!”其他17个儿子也异口同声地邀请爹爹回家,娘看着这情景早已是泪流不止…… 爹红着脸,低着头,羞愧地一边又一边地说:“我对不起你们啊!我对不起你们啊!我怎么有脸回家呢?在你们就要饿死的时候,我选择了逃跑哇……”孩子们在娘的教育下,个个很有教养。一个个抢着说:“不管过去如何,你永远是我们的亲爹!我们不养你,谁养你呢?走吧!咱们一起走吧!我们再不要你留在这里受罪了。” 爹继续说:“除了对不起你们外,我,我在这里还有十八个儿子啊……” “知道了啊!”孩子们更高兴了,个个兴奋地嚷着:“好!更好啊!我们弟兄三十六个,力量更大了……我们都回去,都回去……”娘看到这个情景,感动的热泪盈眶,爹就更不用说了,老泪横流……在孩子们的拥簇下,爹带着他们去了他的泰山脚下的那个家。 去泰山的路上是浩浩荡荡的一娘十八子,回来的路上竟然成了一爹两娘三十六子,队伍更大了。 回来后,孩子们同心协力共建家园。他们新划了地址,重建了房屋,独立成庄。孩子们尊重老人,团结兄弟,和睦乡邻。 一娘十八子,三十六郎庄的故事,渐渐地流传开了……
泰山奶奶在堂口管理的事情包括:
1 庇佑众生,主管幸福、财富、健康、子嗣等方面的神仙。
2 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指挥泰山的神兵神将,维护人间的和平与稳定,保护人间生活的幸福。
3 能为众生造福,如“贫者愿富,疾者愿安”,为人们带来富足的生活。
4 满足疾者愿安的想法,身有疾病不得痊愈的人可以祭拜泰山奶奶,祈求健康。
5 被称为“送子娘娘”,人们认为泰山奶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所以是百姓心目中的慈母和圣母形象。
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在道教中地位崇高,被尊称为“天仙圣母”,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极大。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