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在很多家长都要操心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这件事情,第1次把孩子送到了陌生的地方,还是会有很多的顾虑。想到孩子哭的时候不能及时给他安慰,而且还要靠宝宝自己吃饭、睡觉、如厕、穿衣,家长就会非常的担心。尤其担心的是孩子不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为也在之
在很多家长都要操心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这件事情,第1次把孩子送到了陌生的地方,还是会有很多的顾虑。想到孩子哭的时候不能及时给他安慰,而且还要靠宝宝自己吃饭、睡觉、如厕、穿衣,家长就会非常的担心。
尤其担心的是孩子不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为也在之前了解过,很多孩子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会有非常大的情绪起伏,对幼儿园的生活非常不适应,哭的撕心裂肺都是常有的情况。
所以说很多的家长也是一边高兴,自己的宝宝终于要进入人生当中的一个新阶段,一边很担心,如果在幼儿园发生各种问题的时候,孩子能不能应对的了?
突然要长时间离开家长,然后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长时间生活的话,孩子肯定是会产生分离焦虑的,那么这个焦虑有可能是体现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不过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刚进入到幼儿园,会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新奇,好奇心很重,那么等到新鲜劲过去之后才会表现出焦虑。
所以说家长在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的时候,一定不要只在孩子的入园初期。家长也可以试着用这三个方法来缓解孩子的焦虑。
用接纳的语言来分担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在最开始的时候读幼儿园不适应,在回来的时候说不喜欢上幼儿园,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认真的倾听孩子说的话,而不是反驳他,更不要讲一些大道理,
家长此时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尽情的分享在幼儿园当中感受到的一切,告诉孩子,你明白他的感受。然后可以用你的正面情绪来为孩子解压,例如可以分享一下你小时候到新环境不适应哭鼻子的事情,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家长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觉得幼儿园是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家长要做的应当是帮助还解决负面情绪之后,多说一些在幼儿园开心的事情,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给足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正确面对分离
其实很多孩子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会哭闹,就是因为对于分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家长为了能尽快抽身而骗孩子说自己出去出去一会儿或者是几分钟之后就回来,但是孩子之后整天都没有见到家长,这就会给孩子带来一种自己被抛弃的感觉,那么就对幼儿园产生了恐惧。
家长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定明确告诉他妈妈会来接你,将具体的时间告诉他。当然在这之前家长也提前做好演练,慢慢的让孩子适应分离的过程,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在最后到几个小时,家长每次离开之前都告诉孩子具体的时间,孩子知道到了时间就会见到妈妈,那么孩子内心的恐惧邮件减少了。
提前演习幼儿园生活
在幼儿园里毕竟和家里不一样,孩子要守很多的规则,有很多的规矩,也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吃东西就吃东西。
所以这也是孩子很不适应的一个点,不知道自己同样是吃东西,在家里没事但是到了幼儿园却说我做错了。
所以家长提前孩子演习在幼儿园的生活,可以像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一样,这样就可以把幼儿园的规则转化成游戏规则,孩子也会更愿意遵守,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也会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在这个时间内吃东西。
当然,平时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一些关于幼儿园生活的一些绘本,通过绘本的讲述提前了解幼儿园生活。推荐大家《宝宝入园绘本:我爱幼儿园》,通过小男孩米勒上幼儿园的视角描写了幼儿园生活。以及《儿童安全教育指南》,用图画的方式帮孩子做好安全教育,让孩子不在家长身边的时候也能保护自己。
由于孩子从小都在父母身边没有离开过,突然要孩子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生活,孩子难免有所不适应,所以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但是孩子之所以在幼儿园会遇到各种问题,其实是因为他们在上幼儿园前,家长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才导致的。
闺蜜小宁家的宝宝是去年上的幼儿园,在上幼儿园前半年,小宁就曾带宝宝上过一些早教班,觉得孩子应该能够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可是让小宁没有想到的是,她家孩子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各种大哭大闹,死活不愿去幼儿园,花了好长时间,才让孩子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结果孩子去幼儿园还没两个月,又开始出现厌学情绪,每天早上不愿意起床,只要提到幼儿园几个字孩子就开始哭,因此让小宁非常崩溃。
那么像小宁家的孩子出现的这些表现,在头次上幼儿园的孩子身上,可能都会出现,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家长也需要额外留意,这样才能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01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可能会出现哪些状况?很多孩子在初次上幼儿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有的状况会在孩子去的第一天就暴露出来,有的状况则需要两三个月才出现。
所以自家孩子在上幼儿园的头几个月时,如果出现了以下这些状况,其实都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不用太过紧张。
1)孩子出现各种哭闹
通常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会和小宁的孩子一样,出现哭闹的情况。孩子之所以出现哭闹,大多数是因为内心出现了不安与恐惧感,不知道家长为什么要送自己上幼儿园,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那么有的孩子则是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所以也会跟着出现哭闹的情绪,但这种是比较好哄的。
通常孩子的这种哭闹,会持续几天到半个月,直到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这种表现才会逐渐消失。因此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只要找到导致孩子出现哭闹的原因,通常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2)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性格也就存在差异。有的孩子会比较外向,在班级里面比较讨人喜欢,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比较顺利。
有的孩子性格较为内向,可能不太善于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因此在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可能就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就使得有些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会出现不合群的情况,甚至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冷暴力,没有孩子和自己玩,所以家长一定要留意这一问题。
3)孩子不适合幼儿园的生活
那么有的孩子在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后,大约是两三个月左右,会突然出现对幼儿园的抗拒情绪,不愿意去幼儿园,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导致的。
因为幼儿园与家里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例如吃饭、上厕所、午睡等,都有可能出现变化,所以有些孩子并不能完全适应,甚至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痛苦。
之所以孩子在两三个月后,才会出现这种不太适应的表现,其实是因为很多孩子在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会对许多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很有新鲜感。
但是当新鲜感过去后,他们可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表现,从而产生一些抗拒情绪。
02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需要提前做好这些准备,不然孩子难入园因为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所以家长想要避免的话,就一定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
而以下这几个准备,家长如果能够做好,那么将会让孩子更加适应幼儿园生活,减少很多问题的出现。
★心理准备
很多宝宝之所以会在入园的第一天各种哭闹,其实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这才使得他们会有这一表现,所以家长需要提前做足准备。
有好多次陈先生都问我:你为什么坚持每天自己送儿子去幼儿园呢?我看你也挺累的,早上时间又紧张。让我妈来送不是也一样嘛
其实我何尝不想多睡会儿,但是每天早上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是养成一些作息习惯的黄金时间,我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偷懒。
这之后陈先生也就不问我了,但是我公公婆婆还是纳闷:你早上起来弄好了我们来接也一样的,你管你上班去,孩子我们送到幼儿园,这路上没多少时间能做什么呢?
我就来告诉你们,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的每个早晨,可以做些什么:
06:30 am
每天我固定在这个时间起床(预计孩子读小学了要提早到6点)
06:30-06:50 am
20分钟做瑜伽,这已经是12年的习惯了
06:50 am
我叫醒孩子的方法是放音乐,音乐不要太刺耳,然后拉开窗帘
儿子这个时候一般就会醒了,然后他会在床上躺一会儿
06:50-07:00 am
在儿子躺在床上听音乐的时候,我会去洗漱、化妆
07:00-07:10 am
如果儿子没起床,我会轻轻揉一下他耳朵和手背,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冬天(夏天基本孩子就会自己起来了)
因为现在天气冷,他起来后会有点小情绪的,这很正常。我不会说什么,因为他很快就会自己平复情绪的(主要是他肯定会着急先去一下厕所)。然后自己穿衣服裤子,把被子翻个身。
07:10-07:20 am
儿子会自己刷牙洗脸,也包括自己拧毛巾,洗完脸把面池擦干、把牙刷牙膏归位。
这个时间段我会用来自己去换衣服,整理一下包。
07:20-07:25 am
儿子会去自己叠被子穿外套、叠好睡衣。然后我帮他一起抬着叠好的被子放到床头。
07:25-07:35 am
这个时间我是留给儿子自己玩的(有时候也留给他拖沓用)
在上述事情已经做完的情况下,他有时候会在画板上画两笔,有时候会去玩一会儿乐高。我利用这个时间去发早上的新闻(就是工作上需要发的微信)
注意:上面所有的习惯,都是从2岁开始循序渐进培养的,一直到3岁半基本养成,遇到季节转换或特殊情况的时候再灵活调整。
此外,有两点是隐含的习惯问题:
1我一般不太在意孩子偶尔的小感冒,也不会一有点不舒服就给孩子吃药,更不允许找借口不去幼儿园。
2前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就会让儿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
3偶尔会发现突然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了解到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慢慢把孩子引到愿意去幼儿园的想法上去
如果让老人送孩子上学,很多习惯基本是难以养成的,甚至是会被纵容坏的。
07:35 am
出门时我会让儿子丢垃圾,并且不断示范给他看:出大门的时候先看左右车辆,不能横冲直撞的原因。
现在这个季节,丢完垃圾后我会和儿子一起跑步到吃早饭的地方。家里距离早餐店基本是两个50米。运动能帮助人身体暖和起来,而且小子自己也很乐意这样跑一跑。
在这个过程中,是教会孩子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规则和突发情况应变的好时机。我注意到过很多老人送孩子去幼儿园/学校的路上,要么是抱和背,要么是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或者家里距离远的父母会开车送过来。这些其实都是破坏习惯的,也剥夺了孩子肢体活动的权利。
07:45 am
我会让儿子自己去点餐,这是鼓励孩子和不同的陌生人沟通的好机会,也是教孩子清点零钱的好时机。可以先给他硬币,然后换成5块钱纸币,再换成10块钱纸币,然后是20、50、100
点餐完之后,让孩子自己拿着小票去找座位、拿餐具、给服务员小票。然后我们说好在早餐上来之前玩一会儿游戏(比如:用桌子上的写着座位数字的夹子来做数学游戏)
08:00 am
早餐时间一般就是15分钟,根据不同月龄用餐时间相应增减。
08:00-08:10 am
吃完早饭去幼儿园的路上,别小看这10分钟,能跟孩子互动的内容可多了。下面我就例举一些我平时的做法:
1唱儿歌
中文儿歌或英语儿歌都唱,看孩子自己喜欢唱什么或听什么
一般这段路可以把1首儿歌唱3遍
2聊天
什么都可以聊。聊幼儿园的朋友、幼儿园里的老师、幼儿园里做的游戏
3讲故事
主要是帮孩子回忆幼儿园讲过的故事、在家里讲过的故事、睡前故事
4互动
如果孩子某一天不想说话,就安静地走到幼儿园即可
孩子跟你讲话,就算没听懂也要把孩子的话耐心仔细听完,并且要给予回应
5告别
当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今天你会几点下班、几点去接他,或者是今天有事需要加班要晚回来,或者是需要出差可能几天后回到家等等(自从换好工作以后,晚上加班和周末出差的情况基本是没有了的)
08:20 am
送完孩子后,我去坐公交车上班,一般路上需要50分钟,我们公司是9:30 am上班
所以说,能不能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上学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父母的上班时间,公司距离家的时间。在这个基础满足的前提下,剩下的不过就是愿不愿意早一点起来、愿不愿意合理安排时间送孩子了。
从早上6点半到8点,看似1个半小时,父母的时间确实紧张,但是真的能带给孩子很多宝贵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习惯!
一般在宝宝3岁之后,父母为了孩子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会考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让孩子在大集体中学会独立生活,并且还能学到一定的新知识。那么,幼儿在入学前需要做些什么呢?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