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先说观点:我可太喜欢了!!和钩织的相识非常歪打正着,过年在家闲出毛病了,就拿妈妈闲置了很久的毛线混时间,找到毛线的时候棒针还穿在织物上,我不敢乱拆,就拿了旁边看起来闲着的钩针。刚开始的时候是在b站上找了一些视频教程,然后跟着勾些小玩意。刚开
先说观点:我可太喜欢了!!
和钩织的相识非常歪打正着,过年在家闲出毛病了,就拿妈妈闲置了很久的毛线混时间,找到毛线的时候棒针还穿在织物上,我不敢乱拆,就拿了旁边看起来闲着的钩针。刚开始的时候是在b站上找了一些视频教程,然后跟着勾些小玩意。
刚开始的时候织的小东西
把一些小花花和小蝴蝶结做成发卡,出去玩的时候送给朋友们,也挺开心的。但是没做多久就觉得b站上的钩织教程有些同质化,而且大多都是针对零基础爱好着,所以难免过于详细和简单,逐渐满足不了我的阶段需求。
于是就上zlibrary找了很多钩织的书,靠散装英语学会了看钩织图解和文字阐述。能做的东西突然多了起来。
如果有同样想尝试一下英语钩织书籍的朋友,可以通过关键词crochet检索到。如果想尝试热本编织书籍,目前我觉得applemints和宝库社出的书都很不错~
跟着日文书做的小草帽。
我是个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能做小东西了就想着能不能做大东西,能做好看的东西了就想着能不能做好看且有用的东西。
飘窗光秃秃冷冰冰的,因为懒所以4年了都没买飘窗垫。都学会钩织了,俺可不能让自己个受这个委屈哈哈哈哈,安排!
快递开了之后,很快啊,就是一个几十块全款拿下的冲动消费。
我想要一张可爱的飘窗垫,我希望它厚实、柔软但依然有一定的硬度,我希望它的色调和我的房间相符,我希望我看到阳光下的它时,能看到生命和春天。
然后就买了冰条线,用一个个泡芙花块拼成了垫子。
完成后的飘窗垫
花花太孤单了,再来只火烈鸟。
比起游戏氪金、旅游、吃饭、唱歌、看**这些比较大众的娱乐方式,玩毛线实在是一个很便宜的消费。十几块买杯奶茶可能只能喝一小时,但是十几块买五六团毛线却可以玩很久很久。然后我就沉迷于尝试各种各样的线材,做各种各样喜欢把的小东西。
卷纸光秃秃的不仅不好看而且容易落灰,给它穿件毛衣。
可以放置在桌面上,也可以挂起来
奶奶看见了之后很喜欢这个小包,也给奶奶整一个。
送给奶奶的钩织手包
小区门禁卡拿手上不方便?用可爱小花花给它包上!
门禁卡在大的那朵花里~
朋友的星黛露和川沙妲己缺衣服缺包包?可不能苦了孩子,姨姨来啦~
小包包
小礼服
天冷了,想偷只大脑斧暖被窝。有点刑,那就自己想办法弄一只8~
觉得有压力的时候还能玩一些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有点幼稚,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刚刚好的小玩意~
可爱的如果玩腻了,就整点“优雅,永不过时”的东西哈哈哈哈哈。
蕾丝
另一片蕾丝
我在冬天的时候喜欢上钩织,在下一个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某天早上睁开眼才恍然发现,我已经被这些可爱柔软的东西团团围住了,而且这些可爱的东西,都是我做的。
过日子有的时候好像真的很难顺风顺水,但是喜欢上钩织之后的这一年是和织物一样柔软又可爱的一年。
疫情之下的焦虑和忐忑、工作的压力、休息时的emo和负面情绪,这些当代社畜所面临的问题一个都没有放过我,然而钩织好像有种能四两拨千斤的小小力量。
钩织的是偶手里是柔软的线,心里眼里只收手里的东西,这个行为能让我短暂地从生活中抽离,但却不会完全剥夺我思考的能力。它让我以一种更冷静平和的方式去思考和面对一些无法规避的困难,它让那些本来无声溜走的时光变得有迹可循。
我的小东西们有的陪在我身边,有的已经送给了我的朋友们。
送这些小东西好像丰富了我对我的朋友们爱的表达,我很爱她们,却可能无法时时相伴。我的时间和爱意能变成可爱的小东西常伴她们左右、让她们得到一丝欢喜,看到小东西时,在不能相聚的日子也能偶尔想起我,
我真的非常非常开心。
关于编织的记忆就是小时候,妈妈总是在空闲的时候织毛衣做手工,妈妈才是真正的心灵手巧,做什么像什么,手工活总是做的又快又好。钩针、棒针、绣花针每样都很精通,家里的各种防尘盖布,还有各种规格大小用玻璃丝钩的包;家里的门帘、枕头、垫子都是妈妈绣的;最得意的还是我和弟弟小时候一直穿的毛衣毛裤,各种颜色各种样式,还有帽子围巾手套。妈妈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会编织,但是妈妈却是手艺特别好的,织出来的样式也新颖,有时候一件毛衣织好了,一个月我穿不上一周,一直被别人借去当样板用。那个时候我和弟弟的毛衣和帽子都是一样的姐弟装,走在学校里也是很拉风的。
记忆最深的就是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钩的一个彩色单元花拼接的马甲;上小学的时候带午饭,妈妈就按照饭盒的大小给我钩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包,用来拎饭盒;我和弟弟一样的红毛衣胸前是一只大熊猫图案;我和弟弟一样的兔子帽子,我的是白色,弟弟的是**;上初中的时候自行车的坐垫套,是红色的上面是一只带着粉色蝴蝶结的小黑猫图案,还够了一朵红色的花当钥匙扣……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我也一直爱做些手工,可是妈妈却不愿意教我,她说太累眼睛。2014年的冬天妈妈来我这里小住,我就央求妈妈教我用钩针,因为我觉得钩针简单还方便,从此就爱上了钩针!
从此就开始了,买毛线,买钩针,查图纸,找视频。第一件成品是和妈妈一起完成的沙发垫,从2014年12月21日--2015年1月4日,耗时15天,共计360个雏菊图案的单元花拼接。用了两年多已经有些旧,也比原来松了好多,却不舍得丢掉,洗干净装到袋子里收好。
毯子篇
玩偶篇
现在比较喜欢钩玩偶,因为没有太多做手工的时间,玩偶出成品比较快,瑶瑶也喜欢。
其他零碎篇
工具篇
钩针的工具也好废银子啊,尤其对限量版几个字不能控制,收了三套限量版,两套广岛和一套可乐,手机里没找到拍的照片(以下钩针均来自网络)。还从日本邮了2本书,一本200片的一本蕾丝方格,不会日语不知道具体的书名。也没拍,明天拍了补上。
手工是一种爱好,一种可以减压的爱好。有人问我你每天不累吗,还有时间钩东西?是呢,也累呢,可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不会觉得呢!生活这般不易,总得找些让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做!
在重庆有一位68岁的嬢嬢,那可是非常厉害,直接把钩针的记忆做成了非遗,这几十年来,这位阿姨一直都没有放过自己手中的线团,而这些作品都像艺术品一般非常宝贵,在这位阿姨身上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有为梦想努力的拼搏。
这位阿姨68岁了,这几十年来钩针和线团已经成为了必备的东西,而且阿姨所编织出的作品,甚至还登上过一些时装周的T台之上,“渝派绒线编织技艺”就是刘一华阿姨创立的,而且这个技艺也已经成为了渝中区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年以来阿姨身上的这些穿的戴的帽子,大多数可都是一针一线所编织出来的,这种方面来说,这其实已经算得上是一种传承了,因为在小的时候,这位阿姨身上的这些毛衣,也都是上一辈的人亲手所编织出来的,非常有意义也会更加温暖,在这位阿姨的家里面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披肩,靠垫,还有一些非常可爱的饰品,这每一个都是阿姨的心血,非常可爱又精致。
其实在这位阿姨的身上,最重要的就是一种坚持的宝贵精神,这么多年来,也算是耳濡目染,所以才让这位阿姨从小对于这些民间的编织记忆就掌握了很多,曾经阿姨也到上海去学习,过去借鉴过那些记忆,而且也非常喜欢去进行创造,很有创新精神,所以阿姨才能够在这种传统的编织技术之上,再加入一些自创的元素,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一种编织技艺。
其实像钩针这件事情,入门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要真正的做出艺术品做出一种风格嘛,那还是很难的。其实作为一位年轻人也得像这位阿姨一样能够去学习能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有创新精神,当然最重要的是坚持。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