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其实不用带礼物也没有问题,很多中国留学生走的时候处理当年带来的那些东西,三四年都没送出去。但如果真的要送,像那茶叶,手工艺品都可以,如贴花,编织,或者扇子什么的。千万别太贵。太贵重的东西送同学没必要,送老师不敢收。。还有你来了就会发现,你所
其实不用带礼物也没有问题,很多中国留学生走的时候处理当年带来的那些东西,三四年都没送出去。
但如果真的要送,像那茶叶,手工艺品都可以,如贴花,编织,或者扇子什么的。千万别太贵。太贵重的东西送同学没必要,送老师不敢收。。
还有你来了就会发现,你所带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在百货公司都有;还有很多中国学生送不出去的礼品常年在学联论坛上出售。所以给行李省出点地方,带上钱就行了,来了觉得非送不可的时候现买都来得及。
随着人才竞争的愈演愈烈,为了增强自身的优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远赴重洋留学。在这里就留学生容易忽略但是至关重要的几个问题,给已赴英国和准备去英国留学的莘莘学子提个醒。
行李忌超重:
各个航空公司对行李的额度及行李箱的大小都是有明确要求的,超重不仅会遭受巨额罚款,而且会给旅途带来不便。2009年9月入学的一个男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临走时带了两个大行李箱,超重达几十斤,罚款6000元。打开行李箱一看,皮鞋五六双,腰带三四条,牛仔裤六七条,被子、枕头,无所不有,就差把家搬过去了。殊不知6000元,可以在英国买到更好品牌的皮鞋、腰带和牛仔裤。拿Levis举例,在国内买,至少要1000多一条,而在英国只要几十磅甚至十几磅就能买到。还有运动服、鞋之类的,英国也要比国内便宜的多。至于被子、枕头,根本不用带,大多数学校宿舍都提供。即使在当地买,花几磅就能买到质量很不错的。行李箱最好一大一小,没有人甘愿做你的搬运工。
给家长报平安:
家长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孩子提供留学的费用,因此到达英国后,千万别因迷恋异国的风景而忽略等在电话旁的家长。孩子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也算是对父母的回报。不过学生到英国几天后,家里没得到音讯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是孩子烦家长罗嗦或者对家长有意见,故意不和家长联系;也有的是年龄小,没有这个意识。有的家长等不及,就给孩子打电话,却被告知已关机,家长只好不断给中介打电话。殊不知,英国和国内有八小时时差,加上英国上班时间晚,要打电话也只能等到下午五六点才能和学校取得联系,但是和学校取得联系后,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查到孩子的情况,因为孩子可能还没来得及去学校报到注册。
看病取药需要预约:
英国人时间观念很强,做什么都需要提前预约,看病拿药也不例外。如果是感冒,在你拿到药之前,可能病都好了,这并不夸张。所以,建议从国内带一些常用药。
警察局注册:
到达英国后7日内必须到警察局注册。住址、课程、学校、婚姻状况、签证长度等发生变化后,也需要到警察局注册。我接触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本来申请的Sheffield University,却被黑中介蒙骗,到学校后,才发现是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于是自己在英国不惜花费重金,找中介重新申请学校,最后成功拿到华威大学法律硕士课程的录取通知书并顺利入学。但是他变更了学校和课程后,却不知道需要去警察局注册。在他最后一学期的学习期间,得知母亲身患重病,便请假回国一周。当母亲病愈后他重返英国时,因为没有去警察局做变更注册,提供的材料与签证不符,因此被拒绝入境。留学之路就这样被断送了,真是遗憾终生。
学校注册:
学生一定要填写自己常用的Email,学校大多与学生通过Email保持联系,包括住宿检查通知、课程通知等。有些一旦错过-比如领取课程表的通知没收到,会非常麻烦。
和老师经常沟通,保持联系:
人,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有感情的。经常和老师沟通,偶尔送老师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比如茶叶,在英国生活和学习方面,我想老师也会给一些适当的建议。
更多的留学生活,还有待大家去体会。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去英国后,一切要靠自己。相信自己,自强自立,多学多问,努力提高语言水平,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止你。
真的很有帮助哦,很实用的生活信息!
注意事项:安全,过马路要小心这边和国内相反,钱财放好,来了以后先去银行开户,警察局注册还有就是注册医生这些一般学校会组织的手机可以从国内带卖卡就好了因为刚到英国没有银行账单是不能签手机的
我小学一年级在英国上的,但记忆已模糊。
帮你找一些其他人的建议吧!
"我曾经在University of Durham念过MA in Management和New Castle非常近。那边的天气很好,冬天也会下雪,4-5度吧,夏天平均20度吧。不用带什么东西,买东西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多带些证件照片,很多地方需要的。调味品可以带些。另外,念书的话有医疗,日常需要的药,如:黄连素、感冒通什么的,可以带些,有备无患吧。"
"好的雨伞,因为英国多雨,且风大。防雨的风衣必不可少。"
"保暖衣物,电子词典,录音机(上课录下老师讲的内容),药品及处方(要有包装哦),证件,电源转换器,下饭菜,洗发水等(那边太贵),现金,护照,雨衣雨伞,梳洗袋包括防晒液,闹钟,数张巴士通行证用的护照"
"我现在在英国的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去new castle的话得多带冬天的衣服,应为你夏天会回国,还有就是得带一些你喜欢吃的东西,喜欢吃辣椒,辣酱,花椒大料之类的民族食品的话带一些,我的同学都带很多吃的,我刚来的时候还带了一只电饭煲。最好多带药,因为英国看病很麻烦,对了,带一些喜欢的**电视剧的碟子,还有相关的教科书,因为国外的正版会很贵而且你刚去,读英文可能理解得不会太好。"
"衣服建议还是在那里买。
介绍大家一些日常标语
Public Places公共场所
Central heating throughout中央暖气全部开放
Children and senior citizens free儿童与老人免费
Do not enter,alarm operating装有警报,禁止入内。
Do not obstruct or chain cycles to the railings请不要把自行车靠到或锁到栏杆上。
Do not put(place)bicycles against the railings请不要把自行车靠到栏杆上。
Do not use this lift as ameans of escape in the event of fire遇火警时,严禁使用此电梯
Dog waste only只存放狗的粪便
Fire construction points to note注意消防设施
Fire door,keep shut消防门房,保持关闭
Fire escape to be clear of obstruction安全出口,保持通畅
Fire escape,asked to be cleared off obstruction安全出口,请保持通畅
Fire escape,keep clear安全出口,保持通畅
Fire exit only仅作火警安全出口
Footpath closed步行路关闭
For public use公用
Free of charge免费
Fully air conditioned空调全面开放
Gates in use night&day此门昼夜使用
No admittance禁止入内
No bathing,fishing allowed in this pond此池塘禁止游泳,垂钓
No bicycles,police will remove禁止停放自行车,否则警察拖走。
No charge不收费
No entry for general public公众不得入内
No unauthorized access prohibited,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No unauthorized entry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No way out无出口
Non-smokers only仅供非吸烟者
Obstruction of the door can be dangerous门口堵塞,危险
Open all year daily全年每天开放
Open all year round/Open all year全年开放
Open daily每天开放
Open to the public on selected days only仅限规定的日期,对公众开放。
Opening hours:开放/开门/营业时间:
Particulars of membership会员优先
Pick pockets operate in this area本区域内注意小偷
Please do not chain bicycles to these railings请不要把自行车锁到栏杆上。
Please do not lean on these barriers请不要靠防护栏。
Please do not leave rubbish here请不要在此倒垃圾。
Please do not obstruct entrance请不要堵住入口。
Please feel free to smoke in the lounge休息室允许吸烟
Please keep clear of the door请保持门口畅通。
Please telephone for opening times and admission charges打电话询问开放时间和门票价格。
Please use other doors请走其它门
Please use yours with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请在你使用时,也为别人着想。
Police notice:bicycles will be removed警察特别提示:自行车将被清走。
2022英国留学要带什么物品
英国留学生活中必备物品:
1证件
必须携带的证件:护照、录取通知书、获得签证时的资料复印件、携汇证、国际旅行健康证、照片。
2衣服
英国气候湿润、多雨,一年中气温在-5C--28C。学生的主要穿着为牛仔裤、运动衫、T恤、毛衣外套、运动鞋、羽绒服等。深色西装套装在重要场合会使用。
3费用
一般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自费留学读语言期间,不能换取外汇,但可以以出国名义换取,读本科可以按照录取通知书所标明的收费换取。学生应当按照第一年的费用标准,带足够。并办理携汇证明。英国机场海关会询问学生所带资金数量,虽然发生过移民官点查学生现金数目的情况,但确实很罕见。
4礼品
在英国送礼品的时候很多,如:圣诞节、赴宴、同学、老师、房东等,但是并不需要贵重物品。可以作为礼品的东西有:贺卡、书籍、玩具、丝绸、装饰品、香烟、酒、陶瓷、鲜花等,如果从国内带去,应该有中国特色即可。
5书籍文具
根据第一年学习的情况,可以适当带一些英语参考书,如:IELTS考试题解答、语法、各种练习题等,词典(电子)、笔记本电脑(可以方便使用中文)、几只笔等
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1、英国学校开学时间不同所对应的申请时间也不同,在英国春季入学的时间是在每年的1月份和2月份,学生最好是提前一年的1月份开始申请。
2、秋季入学的时间是在每年的9月份和10月份,学生最好是提前一年的9月份开始申请。
3、秋季入学是英国的主流入学时间,有很多的学生会在这个时候入学,特别适合大部分的学生。
英国学校申请流程:
1、专业选择。
2、获得相应的语言成绩。
3、背景提升联系推荐人。
4、准备申请材料。
5、填写网上申请表格。
6、收到录取学校的通知书。
7、申请CAS。
8、办理英国留学签证。
9、购买出国机票。
10、行前准备行装。
11、登机出国。
英国学校申请截止时间:英国大学申请一般要提前一年,一般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份,截止时间一般在开放申请后的1个月左右。
英国的主要节日
英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与活动。据统计,英国全年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节日有106个,其主要节日有:
1 New Year's Day (元旦)
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女王发表新年祝辞,各种教堂在除夕夜都做守岁礼拜。
2 St 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每年2月14日,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华伦泰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称“情人节”。
3 St Patrick's Day (圣帕特里克节)
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4 Holy Saturday (圣星期六)
是Easter的前一天。
5 Easter (复活节)
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约在3月21日左右。该节日是庆祝基督(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时人们多吃复活节彩蛋(Easter eggs)。
6 Easter Monday (复活节次日)
是Easter的第二天。
7 Good Friday (耶稣受难日)
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教堂举行仪式纪念耶稣受难。在英国这一天是公假,人们吃传统的热十字糕(hot cross buns)。
8 Ascension Day(耶稣升天节)
是Easter第40天之后的星期四,也称为Holy Thursday。
9 Pentecost(圣灵降临日)
是Easter后的第7个星期天,也称为White Sunday。
10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
每年4月1日,该节日出自于庆祝“春分点”(vernal equinox)的来临,在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April Fools)。
11 Queen’s Birthday(女王诞辰日)
每年4月21日,该节日是庆祝女王的诞辰。
12 May Day(五月节)
每年5月1日,该节日是迎接春天的祭典。
13 Commonwealth Day(英联邦纪念日)
每年5月24日,该节日出自于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
14 Queen’s Official Birthday(女王法定诞辰日)
英国在6月10日或前一个星期六放假,以取代4月21日女王的生日。
15 Michaelmas (米迦勒节)
每年9月29日。
16 Hallowe’en (万圣节前夕)
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化装成鬼尽情嬉笑、玩耍、吓唬别人。
17 All Saints’Day (万圣节,或众信徒日)
每年11月1日,该节日是纪念殉教者之灵。
18 Guy Fakes Day (烟火节)
时间为每年的11月5日,为纪念火药阴谋案(Gunpowder Plot)举行的群众性庆祝活动。现在此事件的历史意义已经淡忘,当晚的活动实际已变成篝火夜或烟火狂欢节。
19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每年的12月25日,基督徒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是英国最大的节日。圣诞期间人们不仅能经常看到圣诞老人(Santa Claus或Father Christmas),而且还能吃到圣诞正餐(Christmas dinner)和圣诞布丁(Christmas Pudding),亲手装饰圣诞树,尽情欢度圣诞夜。
20 Childermas (婴儿殉教日)
每年的12月28日, 纪念殉教幼儿的日子,也称Holy Innocents’Day。
美国的主要节日
(注:凡有记号的是国定节假日,政府机构和银行均放假)
1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十一月二十八日
地球上很多国家每年都有一天是用来感谢上苍恩赐人间美好生活的。他们所选择的表达方式或因各自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不同,目的却是一致的。美国是多民族的大熔炉,很多移民将各自的传统节日带了过来。比如日本人带来了元旦的欢庆,中国人带来了春节,犹太人带来了哈努伽节日,圣诞节则是基督教徒的重大节日,如此等等不可胜诉。唯一属于美国民族自己独特的节日,只有每年十一月第四个星期四的感恩节。类似于中国的重阳节,感恩节是美国家庭亲友团聚的日子。特色食物是吃烤火鸡。感恩节过后就是冬季,所以这个节日有迎接冬季意义。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感恩宣言是在1620年,是由第一批乘五月花号船从英国来的清教徒向上帝做的祷文,原文仍在。他们早年在新根据地落户,经过了半数死亡的惨痛生活,后来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生活开始稳定,所以集体聚在一起向上帝祈祷和感恩。1676年6月20日,麻省查理斯镇的政府官员,代表民众感谢上帝所赐予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经过无记名投票,选出6月29日这一天作为感恩日。美国国会于1782年正式宣告每年的11月28日作为美国全国的感恩日。美国人吃火鸡,其象征意义类似中国人喝腊八粥开始感觉过年。感恩节是美国一年一次全国过年气氛的开始,一直到圣诞结束。
2 元旦(New Year's Day),一月一日
除夕之夜,是美国人聚会之夜,各个饭店和俱乐部都会有特别晚宴和节目推出,个个别出心裁。如过说感恩节和圣诞节是属于家庭和熟人之间的团聚,元旦则是属于认识和不认识人之间的欢娱。电视会播放各个州的大型晚会盛况。当午夜钟声敲响,新年晚会进入高潮时,人们的欢呼声汇入放焰火、燃鞭炮、抛彩练、洒彩纸、喷香槟酒的各个活动中,令人们突然觉得世界已经大同,人人是兄弟姐妹。晚会上的人们,认识与不认识的都互相拥抱,祝贺彼此有个美好的新年。
3 马丁路德金的纪念日
新年的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纪念日,全美国假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碑前有个跨世纪的演说:"我有一个梦。
4中国春节(Chinese Spring Festival)
随中国农历,一二月期间。这是美国华人去旧迎新,家人团聚的节日。大型的庆祝活动仅在华人多的城市举行,地点多在各个州的中国城里。舞狮,放鞭炮,父母给小孩红包等,一如在中国。但因为不是国定节日,除了念旧的长者和新移民,很多人过年流于形式或纯出于商业动机。
5情人节(Valentine's Day)二月十四日
不光是有情人对心上人表示爱意的日子。孩子制作卡片给父母兄弟,也寄给老师。丈夫、妻子或情人除了送写满情意绵绵章句的卡片外,还互赠礼品,多数送红色的心形盒子装的巧克力以及红玫瑰,象征爱情的甜蜜。
6 总统日(President's Day),二月的第三个星期一
纪念林肯和华盛顿的生日。全国放假。
7圣 派确克日(St Patrick's Day),三月十七日
圣 派确克是爱尔兰圣人,这一天,所有的教堂和爱尔兰人都热烈欢庆,爱尔兰人身穿绿色的服装游行庆祝。三叶草是该节日的象征。
8复活节(Easter Sunday),三月或四月的某星期天
美国人半数以上是基督教徒,复活节是基督教徒的基督复活日,所以也是全美国性的节日。从星期五到星期日,很多教堂有耶酥受难和复活的陈列供教徒膜拜;教堂,学校,购物中心等公共场合,会有各种可爱的活的小兔子、刚孵出的小鸡等给小孩抚摸、把玩。大人们把鸡蛋染成彩色、或在塑料鸡蛋里放小玩意或零钱,埋在院子里让小孩找出来的游戏,就是所谓的Easter Hunt。
9母亲节(Mother's Day),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为感谢母亲一年来给家庭的付出而让母亲停做一天家务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家庭的丈夫和孩子会主动做家务,送母亲卡片和礼物,带母亲上饭店吃饭等。很多饭店在这天一定会备有母亲节特餐,各商场也有母亲节大降价的活动以招揽生意。
10 国殇日(Memorial Day),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国家假日,以纪念在各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勇烈士。许多人去墓地扫墓。
11父亲节(Father's Day),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为感谢父亲一年来给家庭的辛勤付出,这一天美国家庭的太太和孩子会送父亲卡片和礼物,带父亲上饭店吃饭。很多饭店在这天备有父亲节特餐。各商场也有父亲节大降价活动。
12 国庆节--独立日(Independent Day), 七月四日
这是国旗飘扬的日子,以纪念美国于1776年7月4日正式脱离英国的统治、取得独立。民众白天外出的聚会多为烧烤和野餐,晚上则大放焰火和鞭炮。
13 劳动节(Labor Day),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纪念工人的节日,类似于中国大陆的五一劳动节。许多家庭外出做两三天的短途旅游,也有很多家庭全家去爬山或去海边游泳。
14 哥仑布日(Columbas Day),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纪念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
15万圣节(Halloween),十月三十一日
也称鬼节,是个晚上才开始的节日。聚会以化妆舞会为主,也有中小型游街活动,有兴趣参与的老老少少都画鬼脸,或带面具、穿古怪的服装,以扮演巫婆、鬼怪,黑猫为主。小孩子最开心,沿街乞讨,不给糖果就恶作剧,一般家庭这天都备有糖果以接待"小鬼"。
16 老兵节(Veteran Day),十一月十一日
纪念美国士兵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7哈努卡犹太人节(Hanukkah),十二月月底
犹太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各犹太学校和商业都停业、各社团都有聚会活动。虔诚的犹太信徒会带全家上庙堂听教长讲述犹太历史、唱圣诗,颂扬上帝。犹太教的神是没有肉身的,因此犹太教不崇拜任何偶像。哈努卡节日持续八天、犹太家庭有可以插九根蜡烛的烛台,中间一根天天点,其他的八根烛台按节日的天数第几天就点几根,点蜡烛有一定的规范,全家要围着烛台唱圣诗。小孩会连续八天收到父母给的礼物或零用钱。
18圣诞节(Christmas),十二月二十五号
基督诞生日。圣诞的节庆气氛从十一月下旬的感恩节开始,到圣诞这一天达到高潮。人们互相赠送礼品和卡片。家族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生意之间、甚至平时不来往的人们,这时都寄名片或打电话问候。公司和单位都有举办圣诞晚会。圣诞节是小孩子一年里礼品收到最多的时候,所以小孩子都向往过圣诞节。按传统礼节,圣诞期间要寄卡片的对象有:家庭成员:父母亲和配偶、孩子要好的朋友和亲戚经常见面的人平常很少联系,但是常年往来的人每天一起工作的同事、家庭医生和牙医师寄圣诞卡片的时候,如果收件人已经结婚,哪怕你并不认识收件人的配偶,在卡片上也要注明是给夫妇双方的,以示对全家的问候。如果收件人是犹太教徒或穆斯林教徒,卡片上不要有'圣诞快乐'的字样,而要选写'节日快乐'的字样,以免犯忌。很多美国家庭用自己家庭的全家福照片制做节日卡片送给亲友,使收件人感到很温馨。圣诞节也是送礼的季节。公司的同事或秘书,常年工作在一起,少不了互相帮助,趁此机会感谢彼此一年下来的愉快合作,请对方吃饭、送花、赠送礼品等。公司老板为感谢员工的勤劳,也会视公司经营情况,在圣诞期间给员工加薪,给红包或给些其他福利。圣诞期间也是送小费的季节。凡是为你个人或为你家庭常年服务的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你要给小费。比如说家庭保姆(一般给100块),你寓所的看门人、邮差、孩子的老师等(一般给5至20美金)。至于个人美容师,平时剪完头发你就给小费的,过年期间你要多给一点。
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一些幼儿园也以此为包装,请几位外教,用一些高档玩具,挂几面外国国旗,打造“在本土留学”的概念。会说几句外语就是国际化人才了吗?下面是一位家长在英国感受到的幼儿教育,异国的教育方法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首重人格塑造和自信心的培养
英国的幼儿园老师努力创造有利于儿童建立自尊和自信的环境。
上课第一天,老师就要叫出全部学生的名字,以此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老师还经常鼓励孩子们站到舞台中心表演,介绍自己及自己的家庭、祖国,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我的女儿刚到英国上幼儿园时,我曾想给她起个英文名,但老师马上说,名字是孩子自我认知的重要符号,改名会让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怀疑。她让女儿教全班同学读她的名字,帮助她在陌生环境中建立自信。
在英国的幼儿园里,老师会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做好记录,及时对学生好的表现作出表扬,并鼓励学生突破性格局限。老师从不在孩子间作横向比较,而是将孩子与他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以体现孩子的点滴进步。
启示:这样做是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孩子塑造自身特点。中国老师和家长总喜欢向孩子灌输伟大理想和崇高志向,英国的老师却只是鼓励孩子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培养其为此努力的精神。
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拓宽孩子的视野
英国的幼儿园通常设有室外活动空间,那里有沙坑、游乐设施、花圃、草坪等,每个班级都要打理自己的自留地。在天气晴朗时,幼儿园会组织孩子们到公园开展活动,享受明媚阳光,亲近大自然。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幼教中心的老师还在班上孵小鸡,让孩子们了解鸡蛋是如何变成小鸡的。幼儿园还养了一只兔子,孩子们轮流和老师一起照顾它。幼儿园还不定时组织孩子们到附近的图书馆借阅图书、观看展览,请消防队、警察局、交通局等单位到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相关知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对社会生活的兴趣。
英国幼儿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除知识课外,每周都安排有绘画、音乐、电脑游戏、做饭、手工等课程。女儿的老师曾告诉我们,别看孩子乱涂乱画,在他心中其实有一幅幅美好的图画,涂画的过程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意。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开发创意,老师绝不强迫孩子要做得多好。
英国将国际视野纳入启蒙教育。女儿所在的幼教中心每月教孩子认识一种语言,老师说,教的外语很简单,不是要让孩子多精通,而是要让他意识到世界的多元性,认识到语言是通往另一种文化的窗口。通过美食、歌舞、戏剧、影视、讲座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每逢中国春节、印度新年、东正教圣诞等节日,幼儿园还会出专栏介绍,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形成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意识。
启示: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既能为生活创造活力,又可使自己的生活富有情趣,更有利于发明创造。把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扩展视野、开展创意活动等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学生、家长和老师是等边三角形关系
在英国幼儿园,学生、家长和老师是等边三角形关系,家长和老师结成紧密伙伴关系,能给学生创造最佳学习环境。
每个月,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把幼儿园的家校联系简报带回家,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动态。每个幼儿园都有家长委员会,负责家校联系,每个幼儿园的董事会里都有家长代表,幼儿园的重大决定都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
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召开一次家长会,而且是一对一的家长会。虽然每个家长只有十分钟时间可以和孩子的班主任交谈,但全部时间都是讲自己孩子的情况,老师从不横向比较学生,而是把每个学生的现在与过去及潜力相比较,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每学年结束时,学生不仅会得到一份班主任和校长的评语,还有一两本厚厚的粘贴簿。粘贴簿记录了学生这一年的成长经历,有学生的文字、绘画、手工作品,有老师的点评、心得和思考,还有老师抓拍的学生精彩照片。每学年老师还会给每个学生记下一篇观察日志,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学生在幼儿园里的点点滴滴、所做所思。
启示:幼儿园不但要教育学生,也要教育家长,目的是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这有利于家长教育孩子时更加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
德国幼儿教育
德国提倡的口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孩子是一个活泼的、完整的人。德国幼儿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 任归之于父母。认为婴幼儿阶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
德国宪法明文规定: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力和义务。政府对幼儿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真正担任教育责任 的是父母。幼儿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 还未纳入学校教育系统, 由少年军领导管理。他们认为:
1、孩子是一个人, 但他需要时间去发展成为一个人;
2、孩子是一个历史的人, 他总是出生在某个空间, 社会的某个阶层以及某个时代背景, 他还面对未来不断变 化的历史;
3、孩子是生活在一个与他互动的社会空间, 他需要与同伴、成人、社区以及乡土文化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非 常重视幼儿的社会性;
4、强调孩子生活在一个与他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 海水、太阳、石子、树林、沙子等等都是他所要探索和 利用的(所以很重视孩子发展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德国的幼儿教育突出的有两点:
1、家长是教育的主人;
2、孩子就是孩子,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地方, 要对孩子提供帮助, 支持、鼓励,引导孩子用自已的方式来获得 自我发展的能力。
日本: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报纸和媒体都曾报导过一次中日中学生夏令营活动,其中两国学生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引起了国人关于中国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在活动中,艰苦的训练使不少中国学生半途而废;而面对同样的困难,日本学生却全部坚持下来。
活动结束后,日本一名带队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日本的家庭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远远胜过进行天才教育,因此日本孩子的韧性很强。"对于生活教育,中日家庭有什么不同认识?
(中)陈晨,是北京某区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陈晨父母亲都是小学教师。
(日)山井泽二,是东京一所中学高一学生;山井父亲是一位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
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中)陈先生:我对陈晨教育的目标是把他培养成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能够独立谋生的人。我觉得孩子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教育里可以完成,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帮助他学会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视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学会照顾好自己并且照顾好生活中需要照顾的人。我教他能自己做饭、打扫房间;教他能和同学一起过集体生活;教他能在压力下保持健康的心态。我觉得这是他今后人生必不可少的训练。
在自立中学会生活
(中)陈先生:我认为陈晨和很多独生子女一样,最欠缺的就是独立能力。他小学时候的手工课作业都是我帮他做的,对于他们来说,很多培养动手能力的工作他们都不自己亲自做。陈晨高一参加军训,从收拾行囊到打背包都是他妈妈和我帮他干,结果到了营地,他自己连蚊帐都支不好。现在的孩子因为缺乏这些训练,所以生活能力普遍都差。
(日)山井先生:山井5岁的时候,我就让他去买牛奶和啤酒。上小学开始,他自己学着收拾自己的房间。上中学以后,他每天洗晚餐餐具。日本家庭的地板都要跪在地上一点点擦,他上小学以后就这样跪着擦地,只有这样他才知道父母的辛苦,才理解生活不容易。
在礼仪中进行生活教育
(中)陈先生:因为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孩子受到更多宠爱,因此家教中都不太重视礼貌教育。陈晨对我和他妈妈说话的时候,很少用"您",他都是"你"这样称呼,他觉得这样更显得亲切。还有,平时我们家吃饭也都是我们给他做好、盛好饭端上桌他只动筷子吃就行了。
(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比如在家里,他母亲做好了饭只有告诉他可以吃了,他才能上桌吃饭,而且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还要等长辈先动筷后才能自己吃。孩子出门和回家的时候有一套固定的礼仪: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家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
重要的防灾抗险教育
(中)陈晨: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天都对同学进行安全教育,听广播讲怎样防雷击、防火灾、遇到地震怎样避险等等,但我们很多人都不认真听,有的当时觉得有趣,听过也就忘了。现在如果我遇到这样的灾害,我真会手足无措。
(日)山井泽二:日本是多地震国家,火灾发生机会也多。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防灾教育,告诉学生遇到危险后第一步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我们觉得最有趣的是模拟训练,在特制的房间里模拟地震发生,大家学习怎样有条不紊地逃生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正确理解挫折教育
(中)陈先生:陈晨这一代人很幸福,从小到大没有赶上什么大的挫折。陈晨他们军训的时候,只是在太阳底下站几个小时,很多同学就委屈得大哭,还有给家里打电话要父母来接。现在也有家长特意把孩子送到山区去进行"挫折教育",这个做法我也不赞成,毕竟那里的教学质量和条件都跟不上,为了"挫折教育"而刻意找挫折就没意思了。
(日)山井先生: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日本的挫折教育。日本的小学生很多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的腿冻得都发紫了,但父母支持孩子那样做。这就是挫折教育,关键是让孩子面对困难,不逃避,不退缩,想办法克服。日本小孩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比如山井小时候学走路总是摔跟头,他妈妈从来不去抱他,我们只在他身后鼓励他自己站起来继续走。山井中学有一项传统独轮车运动,刚开始他练习时摔得腿都青了,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心疼,坚持要他继续练习,日本家庭和学校都教育孩子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学校通过这样的小活动来磨炼学生的意志。
日本小学的"微笑餐桌"
日本千叶县本城小学校方调查学童饮食习惯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只买自己喜欢的食物吃。常见的早餐为海绵蛋糕、便利店的肉包、巧克力、香蕉和乳酸饮料等;晚餐也常以微波食品--炒面、饺子、猪排饭等为主。这种营养不均衡的饮食,对儿童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统计显示,日本儿童糖尿病患者20年来增加了27倍,每100位小学生中便有一名罹患高血脂,比15年前增加了15倍。
2005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了《食育基本法》,并将每年6月定为"食育月",旨在培育国民从小学习正确的营养知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食育白皮书》揭示,"所有饮食相关的文化、知识、生活习惯、食物安全等,都属于食育范畴。"
由于父母忙碌,加之缺乏足够的知识,在家庭中实践食育有一定难度。于是,就有了日本小学的"微笑餐桌"。
什么是"微笑餐桌"?以东京千驮谷小学为例,除了将食育纳入各科教学外,也结合小区及家庭,从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对孩子传达"食"的知识。千驮谷小学的营养午餐,随餐都附有基本的营养知识、当天所用的食品原料、营养成分分析、烹调技巧等。此外,有时还会设计一些与食物相关的小问题,如"鹿尾菜、昆布、海带芽,哪一个和褐藻是同类?"学生们通过讯息单和营养师交流,逐渐积累食品和营养的知识,颇为受益。
千驮谷小学的营养午餐菜单也充满趣味。例如,一周三次的"午餐自己选",会提供两种不同的主菜供孩子选择、;而"咬咬菜单"则是以有益牙齿的食品原料为主,让习惯柔软食物的孩子练习咀嚼;每个月还有"生日午餐",当月寿星可以享有特制的甜点,在午餐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庆祝生日。学校还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生鲜蔬菜,体验从种植到摘下来清洗与烹煮的全过程。
营养午餐毕竟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为了改善家庭的饮食,校方还举办"营养午餐试吃会",让父母通过品尝,了解食物常识,也学到健康均衡的食谱,以便回家做给孩子吃。
澳洲幼儿生活随感之一: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在我最初到澳洲时,有很多不适应,由于我来这里要做幼儿教育,要办幼儿园,我就在很多时候来关注孩子,关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我不禁大吃一惊,如果用中国的家长育儿观念来衡量,这些家长简直就是对幼儿漠不关心,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没有“爱心”,但是这里所有的家长都这样,我很是为孩子们感到委屈,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呢?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的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再观察。
那天我和女儿在公园散步,看到有几个孩子在玩耍,就停下脚步,澳洲的孩子合作能力很好的,大家能商量着玩,如果你想加入正在玩着的游戏中,要很有礼貌的请求,得到允许了才能参加,如果得到的是ON,那你就不能生硬的进入。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习惯,也是人做事的原则。
正当我想得入迷时,听到很强烈的争论声,就见一个小男孩很气氛的样子,由于我存在语言障碍,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争执,好像要打架的样子,我很紧张,并四处寻找他们的父母,只见不远处有几个老外在哈哈大笑悠闲的聊着天,就像没有发生什么事,连看都没有看一眼,但我相信他们肯定听到这里的争吵了。这时女儿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对我说,没有事的,在澳洲这样的事经常发生,父母是不会管的,他们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要自己来处理。也怪,过了一会那边的争吵也平息了,我再看这群孩子,已经很和谐高兴的玩了起来。原来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噢,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原来中国一直喊得最响的是:给孩子留下成长的空间----给孩子自己做事的空间、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可是外国人从来没说,但他们却在做了。中国的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了,是在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我永远记住了:那是孩子他们自己的事!
“美国人教子法则”值得借鉴
美国人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一起来学学他们的“教子法则”吧。
●希望法则:即永远要让孩子看到希望。
评:孩子就是未来,就是希望。当然要让孩子看到希望。但我们在平时是否有意无意让孩子失去希望。当孩子的成绩不好时,我们有没有对孩子施以粗暴的打骂行为?我们又没有对进行"心灵施暴",给孩子冷言冷语?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评:这做得到吗?在某个问题上,孩子冒犯了我们的尊严,我们是与之讲道理,还是以家长的身份来压孩子?我们是不是经常想把孩子压下去,让孩子无条件服从你,以满足你作为家长的自尊心?
●管理法则:就是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评:管非强制,要管而有放。我们掌握"管"的原则了吗?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评:我们都知道,健康家庭环境对教育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孩子需要在健康家庭的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可是我们扪心自问:我的家庭是健康的吗?
●声言法则:指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评: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高度为孩子想问题?我们学会了吗?更多的时候,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高度去为孩子"想当然",这孩子岂能高兴!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评:最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他们也是个大写的人。理当尊重他们。而尊重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孩子的心思难猜,如果猜不透,先尊重了再说。
●后果法则:就是要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评:后果自负,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当然仅靠说教是不够的,让孩子吃吃苦头,还是必要的,这样容易使孩子长记性。
●结构法则:教会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评: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多大的作用。而这一点被我们绝大多数所忽视。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评: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这是孩子的呼声。让孩子拥有隐私,这是现代孩子的起码要求。我们给了他们了吗?我们不要以崇高的名义剥夺他们的自己空间。不客什么理由,孩子都是不喜欢的。
●四W法则:父母在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是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回家。
评:这很重要。现在的社会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动向显得尤其重要。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
评:宽以待自,严以待孩子,怎么能让孩子心服口服?言传身教这道理谁都懂,而做起来很难。但为了孩子,为了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还是该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国外从小培养儿童理财理念
有一句话叫做“投资致富胜过勤劳致富”。东亚银行理财师介绍说,儿童财商教育是一项极为细致和庞大的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教育方式上,要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故事性,从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性方面入手,引导儿童亲身体验、观察和认识金钱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各种作用,唤起儿童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对理财的兴趣和热情,以小见大、由浅及深。同时也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尝试,让他们在家庭财务中拥有自己的角色,逐步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发儿童的理财能力可以以如何打理压岁钱和零用钱为切入点,逐步在实践中扩充理财知识。
英国:1/3儿童有银行账户
英国人的理财教育方针是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并且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下一代。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英国政府最近又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英国儿童事务大臣保尔斯说,儿童从5岁开始就要接受理财教育,搞清楚硬币和纸币的区别,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到11岁的学生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学习如何管理银行和储蓄账户,如何做预算。
以色列:更重视智慧与责任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据介绍,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按年龄段划分为小孩子专门开设的理财课程,但是在犹太家庭教育中关于钱的教育有几大基本原则是要遵循的:
首先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侵占要付出代价。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
犹太人的理财教育最为重要的还是教授孩子们关于钱的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责任。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也就更进一步地知道了节俭。不光要节俭,还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不光是为个人,也是为社会。
美国:号召孩子从幼儿园学储蓄
美国儿童的理财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同时也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由美国教育部资助,全国34个州的3000所中小学生参加了一项储蓄计划――“为美国而储蓄”计划。
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最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在美国,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另外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或者捐赠,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剩余物品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此外,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其中捐赠免税的理论也在课程中体现。
在英国,针对3到4岁儿童的家庭,每周可以享受英国15小时免费上幼儿园的福利,所以为了不需要额外支付教育费用,很多父母都会选择让孩子每天上3小时(上午或下午)幼托服务。个别低年收入或父母双方每周上班时间超16小时的家庭可以享受每周30小时免费幼托服务。
根据相关研究,孩子们上高质量的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上半天幼儿园和上全天幼儿园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区别。
幼儿园半天课程的流程如下
(以上午班为例)
早上9点前抵达幼儿园,脱下外套,换上室内鞋子,挂上孩子的木质小名牌,以示孩子已经抵达园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会鼓励家长让孩子们学习自己脱下外套、换鞋子等等。
小朋友们挂外套、换鞋子的地方
老师们从挂上的小名牌
就可以一眼看到有哪些孩子今天来上课了。
9:00 问好时间:课程正式开始,和老师同学相互问好,并分享特别的消息。
9:10 大组活动时间:一起唱歌、跳舞、或者玩其他游戏(随着音乐甩绳子,活动、锻炼身体各个部位)
9:30 小组活动时间:老师主导,小朋友们自己拿起各种彩色笔随意给gingerbread man上颜色。当孩子们画好之后,老师会逐个问他们都画了什么,然后老师针对孩子们的回答做学习记录。
(注:gingerbread man 是该周的学习主题,每周的学习主题都会不一样。)
9:50 一起分享食物:先一起洗手,或者上洗手间。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大家一起吃东西的时间,而且发现水果都是只有一个,心里还暗想这怎么够几个孩子一起吃。但后面发现,原来老师们是特意这样安排的,用意不是让孩子们吃很多食物,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分享、等待、团队合作,同时利用这个环节引导孩子们学习很多生活中的技能和一些知识。
比如老师会让孩子们分别帮忙拿杯子、零食、饮料等等,孩子们都会很高兴自己能为团队贡献力量。接着老师会拜托一个孩子帮忙给大家分发杯子,在孩子分发杯子的过程中,老师会带领大家一起数一共分了几个杯子“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当所有的食物和工具都准备好了之后,老师就会询问孩子们各种食物的名称,一起数数一共有多少种食物,询问孩子们最喜欢的食物分别是什么等等。
然后老师开始切水果,老师一边切,一边和孩子们一起数数切了多少刀。所有的水果都切完之后,老师将水果都放进一个盒子里,然后让孩子们轮流每人拿一片吃,自己拿完之后就要主动传给下一个同学,如此往复,直到所有的食物被分享完。等食物和饮料都分享完毕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帮忙收拾、清理桌面。
在短短的十分钟分享食物过程中,可以看到在老师和孩子们之间会进行很多对话,这充分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孩子们会进行很多次数数,锻炼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同时,孩子们会学习如何在团队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会分享、排队等候食物等等。
10:00 计划时间:副园长说,孩子们需要从小培养自主做计划的能力,这是一项重要的人生技能。所以孩子们每天都需要为自己决定和计划要在自由活动中玩什么。在计划时间里,老师询问每个孩子打算今天要玩什么,然后做记录,以便后面检查孩子们是否真的按照自己的计划完成了今天的玩耍活动。
10:10 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自由活动,老师在旁边提供支持和引导。孩子们可以随意走动到不同的教室中玩,五个教室是相互连通的。
11:25 收拾时间:玩完之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收拾玩具、整理收纳。老师们说,每个孩子都一定要参与收拾,这不仅会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也学会了分类摆放、体谅他人, 更学会了独立和自我管理。收拾结束后,老师会让孩子们轮流换上回家的鞋子,然后开始下一个环节。
11:35 回忆时间:一个班分两组,每组8个小孩左右。老师让孩子们逐个回忆和分享自己今天在自由活动时间做了什么,同时老师会做记录。没轮到自己的时候,小朋友们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不能打断别人。
11:45 故事/唱歌/音乐/游戏/识字时间:
诺斯福利特在这个环节有一个从2012年便开始使用的极具特色的讲故事教学方法—— Helicopter Stories。
副园长还是2016年全英Helicopter Stories比赛的冠军,在她的带领下,全幼儿园的老师都非常擅长Helicopter Stories教学,诺斯福利特幼儿园还拥有培训其他幼儿园和机构使用Helicopter Stories教学的资质。
一、证件及材料类
去英国留学证件是一定要带齐的,有些证件忘记了别说入学了,可能连海关也过不了;在准备行李的时候我们可以随身携带护照和签证原件、学校offer原件、CAS原件、体检证明原件、住宿证明、照片以及部分现金或者信用卡,可以将这些文件放在随身携带的小包或者文件夹中,最好是在出发前几小时就检查清楚。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一寸和二寸彩色照片若干、offer、学费收据或汇款单、学术材料原件(毕业证、学位证、大学成绩单和雅思成绩单)、肺结核报告等等,大家最好也是放在一起,用的时候一起拿出来也比较方便。
二、生活用品类
生活用品就包含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了,我个人觉得日常药品最重要的,其他的衣服鞋子、餐饮原料、电器啥的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行李箱的大小来带了,另外携带行李箱的时候主要看看航班的规定,每个航班规定了可以随身携带的行李尺寸以及托运的价格,如果不想花冤枉钱或者打乱自己的节奏,还是先提前了解吧。
日常药品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携带一些常用药过去,不过在整理药品清单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检查一下成分表,因为有一些药品是禁止携带的,例如含麻黄碱类的药物、含士的宁类药物、含吗啡的药物、含双氢可待因成分药物、中草药类,推荐携带的药物有999感冒灵、江中键胃消食片、霍香正气丸、牛黄解毒片、复方草珊瑚含片等等。
其他日用品:对于其他的日用品我觉得就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了,带几套当季的服饰和厚外套、正装礼服、中式转英式插头等等,另外也可以携带一些喜欢吃的调料和酱菜,对刚去英国不适应当地饮食的小伙们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