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事实上,拼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早已在家长中间展开,只不过以前是“私下”,而这次是在交警部门和学校推动下的公开化。既然拼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为了一个公共话题,那么,如何让拼车来得更经济更安全?这是每一个学生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家长支持中流露对安
事实上,拼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早已在家长中间展开,只不过以前是“私下”,而这次是在交警部门和学校推动下的公开化。既然拼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为了一个公共话题,那么,如何让拼车来得更经济更安全?这是每一个学生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家长
支持中流露对安全的担忧
“拼车”虽好,但由于家长与家长之间不熟悉,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这种方式并没有很好地推广开来。
非常支持拼车的周芳就存在一个顾虑。她说,“拼车”行动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就是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毕竟一个家长要接送3~4个孩子,压力也挺大的。
“从接上孩子送到学校或者家里,路途上安全怎么保障?万一发生碰撞、急刹等问题,孩子受伤的话应该怎么处理?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周芳建议学生家长在“拼车”前最好先咨询律师,家长们先签订一个协议,就接送过程的费用、责任等进行详细说明,既保护“拼车”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保护开“接送车”家长的合法权益。
孙如春的孙女在塔小读五年级,对于学校的这个倡议,她也挺支持的。“其实我们小区早就有家长一起‘拼车’接送了,实际效果还不错。”孙如春说,学校对于“拼车”活动的方案可以更细化,例如统计好在同一小区的学生人数、家长,组建拼车小组,每个小组指定老师牵头,进行一些指导和帮助。
黄庆茂的孩子在鲁迅小学读二年级,他对于“拼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一些忧虑。
“初衷是好的,但怎么吸引家长自发参加,怎么让活动更加顺利,接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时间问题、信任问题等都很实际。”黄庆茂告诉记者,负责开车接送孩子的家长责任非常大,工作也很繁琐,又有油费等金钱问题夹杂其中,怎样让家长不怕麻烦自愿参加是个大问题,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活动很可能搞不下去。
责任
拼车
塔小成第一个“吃螃蟹者”
拼车之前最好事先约定
市区塔山中心小学再次成为焦点,这一次是因为它率先在全市倡导家长拼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面对日益拥堵的校门口,根据交警部门的建议,塔小终于下决心正式发文倡导拼车,他们的倡议口号是“绿色低碳拼车行”。
这不是一份流于表面的倡议书,它对拼车提出的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模式。
根据倡议书,有拼车意向的家长以班为单位,在班级QQ群里申报,班主任收集、组建以片区为单位的拼车小组。按照塔山中心小学副校长裘丽的说法,学校在拼车中扮演的是一个“平台”的角色。“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自己的住所周围有学生可以拼车,而学校可以把这个信息汇总,再反馈给家长,让他们参考和选择。”
既然是鼓励拼车,自然也有“优惠政策”的照顾。
塔小在倡议书中明确,学校与交通管理部门对校门口的停车泊位会进一步进行优化,开辟出拼车接送车的专用泊位,并统一发给VIP绿色停车卡。
从这些内容看,让接送学生拼车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可行的基础。
对于这种担忧,东区交警大队大队长于伟云认为不无道理。“任何好的措施实施会有风险,相比之下,拼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应该是利大于弊。”于伟云说,如果两个孩子拼一辆车,校门口的车流量就减少了一半,如果四个孩子拼一辆车,校门口的车流量就减少了四分之三,交通拥堵会大大缓解。”于伟云认为,孩子的安全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采访中,家长们的想法集中到一点,如果拼车中孩子受伤,责任谁来负?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杭州)律师朱永志。
朱永志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分情况来看。如果学生家长集体合议委托第三方接送学生上下学,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学生可以按照运输合同关系找承运方,也可以按照侵权责任找事故责任方。如果由学生家长轮流接送,彼此也不收费用,发生交通事故,接送方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不承担责任;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在朱永志看来,出于安全考虑,家长多半会采用第二种情况,一般不会将孩子交给陌生人“托运”。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家长的孩子也在车中,开车也肯定会高度注意,不会把孩子的安全当儿戏。“事实上,只要拼车之前家长之间签好协议,对责任和费用分摊等问题作出规定,关于责任的纠纷就会避免。”
其实,对于安全问题,塔山中心小学在发倡议书之初就考虑到了,该校在建议书中提了五条小建议,具体包括:自行制定接送制度,安排接送人员,商量召集方式等具体细节;作为小组的一员要有时间观念,如果有特殊情况取消某次搭车,至少提前一天通知其他成员;负责接送孩子的家长应准时,不要自行改变行车路线给他人带来不便;负责驾车接送的家长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为孩子们的安全负责;建议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这些措施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拼车的安全。
现实
拼车早已在“地下”进行
实际上,家长拼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不过以前它还没有进入公众视野。
北海小学地处并不宽敞且是“断头路”的新河弄,上学放学时这里也经常出现交通拥堵,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学校也想出了不少办法。北海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他们也早就在倡导学生“拼车行”了,只不过没有形成文字,而由家长自愿选择。据校方了解,有少部分住在同一小区的学生实际上已经在“拼车”出行了。
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同样处在繁华的人民路上,对于缓解校门口交通压力,学校这些年也想了很多办法,例如通道分流,学生由8个通道离开学校,家长不用再拥挤在大门口,为家长发放接送卡、教师协助交警指挥交通等。
对于“拼车”活动,鲁迅小学的相关负责人特别感兴趣,她说学校其实已经有部分家长自发行动起来进行“拼车”了,他们也会积极考虑推动此事。“我们会尝试建立一个学生资料库,让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学生们能彼此熟悉,互相帮忙,然后由家长商量是否拼车、如何拼车。”
拼车接送孩子之所以早有市场,是因为确有现实好处。
市民周芳的孩子在北海小学读二年级,每天在接送孩子方面都很头疼的她对于“拼车”特别支持,因为在她看来,如果能够“拼车”,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也能够将家长从每天繁重的接送孩子中解脱出来,还能让孩子们在拼车中彼此多接触,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另外一些已经开始拼车的家长看来,拼车接送孩子的确是一个既省油费又省时间的好主意。“如果四个孩子拼一辆车,四天只需要接送一次就行了,油钱和时间都省了四分之三,何乐而不为?”一位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我没有资格怪他们。
我的父母都是农村人,他们一辈子在农村生活。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是一天到晚的在田地里忙活。我们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地里的菜拿去集上出售。
在我的记忆里,我童年要干的活之一就是每天帮父母整理第二天要去卖的菜。有时候为了保证菜的新鲜度,我要凌晨一两点起来打着手电跟父母去菜地里拔菜,并洗净梱绑好。
夏天的时候还好,凌晨凉爽也没觉的有什么,但冬天的时候北风呼呼的吹,水都结成了冰,菜叶上的露水都冻成了冰碴子,每次帮忙摘完菜我的手都冻的没有知觉。
小的时候干农活干累了还为此哭过,问父母,为什么我们要那么辛苦种菜卖,我们换别的方法赚钱不行吗?父母每次都说他们除了会种地,什么都不会,种地是他们唯一会的赚钱方法。并以此告诫我要好好读书,不要像他们一样什么都不会只能在家里玩泥巴。
每次将菜整理好后父母还要骑着车到镇上去卖掉。卖菜也是要靠运气的,也许你今天的菜被菜贩子看中,能全部批发走,那么你就能早点回家还能睡个回笼觉。要是没全部批发完就要到菜市场零售,这就需要到中午才能回家,而且还不一定能全部卖完。
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父母卖菜回来,然后看着父母数手上收到的一张张毛票,看今天的菜能收入几块钱。数完钱就听父母讲卖菜遇到的趣闻。
家里另外一个收入来源就是卖猪仔。我家里养了一头母猪,将没用或卖不掉又吃不完的的菜叶及剩菜剩饭倒给猪吃。照我奶奶的说法,猪就是存钱罐,每天喂点菜叶潲水,养到生了一窝小猪仔卖了就是一笔整收入。这笔钱能救急。所以每当放假不用上学的时候,打猪草,也成了我必须要干的活之一。
我记的非常清楚,每次快要交学费的时候,母猪生的小猪仔就要卖掉了。不管当时猪的价格好不好,都需要处理掉。我至今还记得每次卖完猪仔奶奶都要嘟囔到,要是再晚个把月卖就好了,猪价还能涨。或者嘟囔道要是提前半个月卖也能卖上价,每次父亲都会回,提前半个月猪仔还太小不上称,卖不了什么钱。而且这半个月是猪仔最能吃最会长膘的时候。猪长膘了才上秤,卖的钱才够交学费。
其实每次到快要交学费的时候,猪价都会被压低,因为家里有读书人的都要急着卖猪仔来给孩子凑学费。
这就是我的父母,一辈子在农村,操劳了一辈子,从没离开过家里一亩三分地。他们养活我,供我读完书都用尽了他们全身的力气。他们要尽的责任及义务已经全部尽职尽责的完成了。我怎么还忍心让他们给我买车买房呢。
最后,一家之言。幸福的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双手亲自创造,买车买房是子女自己为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物质需求。
父母为了孩子辛苦操劳一辈子,我们并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再做额外的付出。虽然有些家长自愿提前给他的孩子准备了房与车,但这并不能代表你可以把自己的物质欲望强加给父母,让他们替你实现。
最好的办法是两家一人负责一周,互搭着接送。
对方蹭车送孩子一年多,他不提,只能你提,因为你已经心理有负担,何必这么小的事情,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脸色,让过去的交情都没有了。
有顺路车去上学,肯定轻松,你不提,人家也装傻充愣。
一般的人,会不好意思一直让别人接送,还迟到几分钟让人家白等,可见这个家长非常不会来事。
这样的人家,一说很可能,伤了和气,但是不说,不一定就真的记得你的好,如果体谅你,不会让你等,或者白白送不给钱,不出力的,让你心里不舒服。
遇到这样的事情,虽然对你表示同情,同时也说明你是好人呀!
现在要想不伤和气,最好找他们家脾气好的那个商量,要不大家换着送孩子?
如果对方愿意,那最好;
如果对方不愿意,找借口,也知道你的意思了,肯定会回家商量;
对于孩子来说,和朋友一起上学是快乐的!父母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时候,孩子还会帮你解决呢!
问问孩子,他说不定会帮你搞定!
看到这个问题,想说一说,因为我就是那个蹭了三年邻居家车的人,孩子考上了我们本地的重点高中,她的同学都去了另一所重点高中,就只有我女儿去了这个学校,每一个星期回来一次,很远很不方便,每次休息回来的时候都是几千个孩子赶那个时间段的车回市里,她性格比较佛系,不会去挤车(就是排队到她了,只要后面的孩子先迈腿,她肯定让)所以每次回来到家都是几个小时后了,下午六点下课,晚上十点还没有到家,着急的不得了,有一天去小区里办事,碰到一个原来的邻居,她家孩子跟我孩子同岁,小学是一个学校,初中时,他家孩子考上了重点初中,我家的则进了普通的中学,然后就说起孩子读书的事情,她家孩子刚好和我家孩子去了一个学校,说起孩子每次都是几个小时后才能到家,然后她就让我我家孩子搭他们家的车,可能人家也是就客气一下,但想到孩子每次上下学都很麻烦,特别是下雨下雪天更辛苦,所以我就当真了,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去了她家和她孩子一起去了学校(星期六遇到,星期天下午要返校),我不知题主邻居是如何,但我不会白白的坐人家的车,人家送孩子是正常,我搭车就是人情,所以星期一上班时间,趁中午休息时间去了儿童商店(那孩子爸妈没有车,是孩子舅舅每一个星期五下午去学校接孩子回来,星期天下午送孩子去学校,孩子舅舅有一个男孩)买了一件六百八的棉衣,把发票一起送给了邻居,(带发票的原因有二,一个是怕孩子的父母不喜欢这件衣服的款式,另一个原因怕小了)三年,六个学期每次到开学就买一件衣服送去(夏天送一到两套价格四百左右,冬天就买棉衣或一套,)平时逢年过节必送礼物(礼物是送邻居父母),去年她弟弟又生了一个女儿,生孩子送钱,满月送礼物,一岁生日送礼物,本来就是个简单的邻居,后来慢慢的就来往密切了,现在只要他家有事情,就会去送礼物或礼金,另一个没有搭车的邻居说你这个车费贵哦,单次车费两元,给你坐出了飞机的价格,那没有办法,人家不说带你孩子,孩子就要辛苦赶公交,这样我根本不担心孩子回来晚,所以我不会搭乘别人无偿的车,当然孩子也有题主说的这样的事情,孩子班级有时比那孩子班的事情多(那孩子是理科重点班,我女儿是文科重点班,文科班的老师一般比理科班老师话多),一般我都会事先提醒让孩子短信告知一下,不要人家等,但有时邻居舅舅还不好意思,一直等着,麻烦了三年,孩子们又一起考去了南京读大学,孩子间没有来往(她家是男孩,我家是女孩,那孩子是读书超好的一种,我孩子学习一般,她们是南京大学,我们是南京一般大学,)但我们家长之间一直走动着,现在我们从贵州搬到了嘉兴,但还是会联系
我小时候就是,家里的车要接另外三个孩子,有两个过年过节都没个表示,直到他们升中学。我觉得这种人情没必要,别人不领情,还很耽误事。直接拒绝就是了,就说孩子要住爷爷奶奶家几天,之后就不用再搭理。
以坐车出事扯不清为由
邻居家买的新车不用,送孩子上放学坐蹭车一年多,该怎么办?
这邻居也真够可以的了,不哼不哈。既不给捎脚钱,又不付油钱。不但为自已的孩子安全负责,还得为邻居孩子安全操心。
说句不好听的话,真要发生事故,邻居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不用说死亡,就是重伤,人家让赔偿,乍办?
豁出来,不怕得罪他。早得罪晚得罪,还不如早得罪。
明着,直截了当的说,顺路带一年了,挺安全。开车这玩意,你不撞他,他撞你。真要出事故,赔偿问题扯不清。让你出点,你觉得冤。不让你出,我也觉着冤。这样吧,谁也别觉得冤。各开各的车,我送我的孩子,你送你的孩子。谁也不用等谁,送过孩子我上我的班,你也上班,谁也不耽误谁。关键是真要出事,责任和赔偿都说不清。为自家孩子安全着想,各开各的车吧。再说了,你新车买来不用,干啥呀。孩子坐新车,多有派!
我的邻居也够奇葩的 我一单身女人 邻居男(已婚)跟我一单位上班的 (我们公司有小区门口直达单位的厂车 不要钱的 )有几天天天在小区门口等着我 看我车开过来了就招手让我停车带他 带了几次 我很烦 他天天蹭我车 同事看到影响不好 有一次我就说我要去路过的市场吃早饭 你等我啊?他钻上车说等 于是我吃早饭十几分钟人在我车里等着 我想第二天应该不会再蹭我车了 谁知道我开车出小区门又看见了他的鬼影 十分崩溃 我继续用吃早饭的梗对他已然没有作用 人家说他也吃 我直接改口去单位食堂 跟他个已婚男人吃早饭 还天天坐我车 被传出去还不知道怎样呢 于是他蹭车还在继续 奇怪的是他家有车 天天停在停车场当摆设
俗话说远亲不如好近邻,孩子上学方便,顺带一下也无妨。大度点吧!可以两家商量好,一人送一周,这样心里也平衡了!我的亲身经历,我的孩子和小区一个女孩同校,有一天送孩子上学,她们在小区门口着急的打车,我就停车问了一下顺便带学校去了,从三年级认识到小学毕业,两个孩子一起上学,早上我儿子洗完脸刷完牙就去她家吃早饭,她家负责送娃上学,下午我去学校接回两个娃,负责晚饭和偶尔看学习,一直没有任何怨言,闺女也一直亲热的叫我妈妈,感觉自己多了个女儿。
解决你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怎么办的问题,其他的朋友都回答错了方向。
你真正的问题是你是一个老好人、烂好人的问题,你一点自信一点勇气都没有,以后孩子也会接你的性格,做人做事畏畏缩缩。
人一定要学会拒绝,学会不要为别人而活,你无非就是怕伤了邻居的和气,怕拒绝后别人说你闲话,其实你拒绝了他们家孩子就不上学了?他还不是自己送,无非就是你不提,邻居觉得你好欺负或者邻居也是脑子呆没有察觉你不开心,邻居可能还以为你做好事很开心呢,因为你是一个大家眼中的热心人。
你一定要活在自己的人生中,不要为别人而活,你接送自己的孩子就专心接送自己的孩子,你可以和邻居继续见面打招呼,也可以其他当年继续帮忙,但帮邻居接送孩子不是你的义务,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执行,还有照顾你自己的孩子才是重中之重,该走就走,该按时发车就发车。
你要增强自己的实力,多赚钱,少做赔本买卖。你听过老板去蹭下属车的,没听过下属去蹭老板车的吧,等你实力强的时候,比如等你买宝马奔驰的时候,你看邻居还搞蹭你车吗,随便说句你家孩子把我车垫子弄脏了,麻烦你帮这次帮出个清洗费吧,保证明天他就不会来坐你车了,当然你赚钱了就买新房子远离这种邻居吧,
最后你拒绝邻居肯定会说你坏话,你要有所准备,碗米恩,斗米仇。你不要怕,他骂你你也可以骂他忘本忘恩是小人,骂臭他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遇到他人的请求或帮助,此时,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两个选择:接受或拒绝。
选择拒绝吧,又不忍心伤害别人。既然别人都已经开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然要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我们的一种良善。选择接受吧,自己又为难不已……
在不好意思的心理制约下,很多人过起了“面具生活”,不仅活得累,丢失了自我,常常后悔不已,又因为难以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症”而自责。
一项心理学调查结果显示:一个人的拒绝能力与内心强大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无法拒绝别人、不敢拒绝别人的人,内心一定是胆小的。相反,敢于拒绝别人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强大的。
显然,你的行为是内心的折射,是胆小的外显。
我的建议是,必须拒绝。如何拒绝?可以“先礼后兵”。
一、 礼:找一个理由
电话告知对方一下,下一个星期我不能开着送孩子上学了,因为车爱人要开,所以,我们只能搭乘公交了,你们也自己开车或乘公交上学吧,就这么简单。我想:一周后,对方也不会再搭乘你们的顺风车了吧?如果还要搭乘,就实施第二步计划:“兵”。
二、 兵:直接拒绝。
电话也可以,面谈也行。直接告知对方:不能让你们搭乘我们的车了。因为:现在车太多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出现不测。(当然谁也不愿意),我们真的负不了这个责任。我们不能好心办了坏事。希望对方理解。如若对方不理解,大不了就是损失了友谊,你们也因此不再纠结,不再担心,挺好的!
你的拒绝,是自身强大的体现,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帮助别人。
说说我的一个奇葩邻居吧!
两个孩子在小学时在一个班,补课的时候也是一个学校。每次周五放学补课,差不多都是我开车送两个孩子,等待放学了又一起接回来。
有时候不开车,也是我带着两个孩子坐公交,票也是我一起就买了。我不知道她孩子告诉她没,反正我从没听她说过我买票的事。本来也不是多大点事,一个羊也是放,两个羊也是放,但是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我心里就不太痛快。
后来暑假补课开始了,人家仍然让我带着,说是顺便的事。我每天开车接送,有时候还得在小区外等她孩子半天。男孩子也比较皮,坐车也不安生,大吵大闹,有时把车踢的咚咚响。
我生气只好连自己孩子一起骂一顿,可下一次还是这样。有一次等公交撤,两个在路上打闹乱跑,我骂了一顿,人家孩子生气了还自己跑了。害的我还给人解释半天。其实我也很忙,孩子补课路远只能抽时间送。
又有一次我去接孩子放学,看见她和一个朋友及朋友孩子也在,好奇问了一下,人家说带孩子去玩呀,也没敢说带我孩子一起去。我那天特别忙,是送完孩子又回去,快下课又赶过来。
就有些生气说她:你今天有空接娃,你就把两个孩子一起接了么?不知道我今天有多忙?人家听了不太高兴,我们就各领各人的孩子走了。我还想着以后不用我送了,结果第二天早早就打电话了。
我这人好面子,认识很久了,一个小区住着,就这么忍受了二三年,直到孩子毕业。现在孩子初中不在一个学校,交往也就少了。
跟我家的情况差不多。邻居儿子跟我儿子一个班,我们两家又住一个小区。刚开始是顺路坐下我的车,后来熟悉了大部分是每天我接两个孩子,因为我有车,她出门办点事啥的也总是借我的车,都是邻居其实倒也无所谓。
因为我是河北村里出来的,在北京买的房子,而她老公北京土著,所以她总是抓住能显示自己优越感的一切机会,不露声色地显示她的优越感。开始我无所谓,时间长了就反感的很。你优越别蹭我的车,别借我的车,自己买辆不得了。她说想买宝马,丰田啥的看不上,天天得瑟优雅。有一次她再借我的车,我说钥匙找不到了,我自己今天还是骑膜拜出门呢,后来孩子上社团课了,就有意跟她家孩子的放学时间错开了,再也不想帮她接孩子了。
有些人把你对她的好当成了理所当然,你的善良和忍让再她看来是傻,所以不想傻下去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