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118名弃婴,卖房创建“爱心村”的李利娟,为何却被判20年?

妈妈 0 98

收养118名弃婴,卖房创建“爱心村”的李利娟,为何却被判20年?,第1张

收养118名弃婴,卖房创建“爱心村”的李利娟,为何却被判20年?
导读:59年前,在广袤的杜尔伯大草原上,当地的牧民都贵玛从呼和浩特接纳了28名孤儿,为了让这批“国度的孩子”健壮生长,“草原妈妈”都贵玛的大爱无边,衣不解带地仔细照顾这批无父无母的不幸孩子,把终身都贡献给了草原上的孩子们自历来到云南支教后,“大山

59年前,在广袤的杜尔伯大草原上,当地的牧民都贵玛从呼和浩特接纳了28名孤儿,为了让这批“国度的孩子”健壮生长,“草原妈妈”都贵玛的大爱无边,衣不解带地仔细照顾这批无父无母的不幸孩子,把终身都贡献给了草原上的孩子们

自历来到云南支教后,“大山妈妈”正式把本人的根扎在这片贫穷的大山里,一心想要把山里的孩子放飞到外面的世界,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只为劝说父母放弃由于家境艰难就让女孩退学的想法,把个人积存捐献给了大山的教育事业,却因而众多疾病缠身。在这个社会的无名角落里,还有许多像都贵玛这样无私贡献、大爱无边的“妈妈们”在默默照顾着那些身世不幸的孩子,她们用并不宽厚的肩膀稳稳地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竭尽全力只为给他们摆脱不幸的处境,让他们具有一个完好幸福的人生。

这些“妈妈们”无疑是社会暖和的港湾,为那些孩子们遮风挡雨,也让社会多了一份温度,这是我们平常鼎力倡导与赞扬的好人好事,但是由于我们无法把眼光完整地掩盖到整个社会,难免会有局部人应用此造文章,于是有了“伪妈妈假好心真恶念”的存在。

而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李丽娟便是这样的魔鬼,外表上是天使面孔,收养了118名孤儿,背后里却是恶魔心肠。

李丽娟在家中排行第四,当地的人们因而便给她取了一个叫“四霞子”的名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丽娟便已是腰缠万贯,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百万富翁。

但是由于其丈夫挥霍等诸多缘由,李丽娟从富翁变成了负翁。后两人由于不合离婚,但是其丈夫却由于见钱眼开竟然狠心卖掉亲生儿子,此事被李丽娟晓得后,赶紧筹钱跑去找到买本人儿子的人赎回来,最后以8000元才把儿子救出来。

由于儿子被卖的阅历让李丽娟心有余悸,于是为了感恩社会,她在21年里不断坚持收养弃婴,因而这位爱心妈妈在这些年中收养了118个“孤儿”。

但是我们分明哺育一个孩子尚且需求大量人力物力,何况是118个孩子呢?上学生活等方面都需求不少钱财,于是爱心妈妈为了孩子们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卖掉了本人的房产,在一个矿井边上组建起了孤儿们的“爱心村”。

由于之前儿子被卖的阴影让李丽娟不幸这些孩子们的不幸人生,在21年里,当她看到被丢弃的孩子在饱受温饱疾病时便便动了怜悯之心,以为本人既然有能够抚育他们的才能,便不时收养漂泊街头的孤儿们,由于是本人自愿收养,于是照顾这群孩子们的费用都得李丽娟本人掏荷包,因而不得卖掉了房子。

孤儿们慢慢长大后成家立业,组建了属于本人的幸福家庭,而李丽娟则还在照顾那些身体上有残疾的孩子们。

于是在2006年评选打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李丽娟的感人事迹因而被广为人知,大家也渐渐晓得了这位巨大妈妈的爱心故事。

李丽娟被评选为打动中国十大人物后,许多媒体纷繁采访报道这位爱心妈妈,殊不知这位爱心妈妈是有两副面孔的狼,外表上是感人的天使,背后里却是魔鬼面孔。

由于大家理解一个人都是从多媒体渠道中得知,详细为人如何,我们无从得知,无法把眼光放到那么远的地域。但是要想晓得一个人质量到底是好是坏,唯有与他朝夕相处的人们才干理解。

我们只晓得李丽娟是谁巨大的“爱心妈妈”,但是她所在村里的人却是非常理解她到底是怎样的恶魔。对外界假装成天使,但是在本人村里就卸下假面。

据闻李丽娟在村里以恶霸称号著名,不只霸占了村民的良田,还逼迫他们给本人种地,爱心妈妈不用在田里耕作便能等粮食突如其来,如此恶霸行径,却心安理得地占领着爱心妈妈的称号,真实让人恶心。

由于收养了许多孤儿,并非是真心照顾这群孩子,李丽娟把他们当成了摇钱树,应用收养孤儿的名义敛财为己所用。由于这群孩子身世不幸,意料人们不敢对他们入手,于是李丽娟得陇望蜀地把孩子光明正大地放到群众底下聚财。

李丽娟为了抢夺村里的矿产生意,竟然让孩子们站在发掘机前不让开工,逼迫矿主签字让利。而在某次外出乘坐电梯时她以电梯不稳定做文章,执意要公司赔偿,因而敲诈了17万,后来她又依样画葫芦地敲诈了酒店巨款,酒店为了顾及众多顾客的平安不得不赔。

谁能意料到爱心妈妈哺育孤儿的背后,却是为了满足本人的贪心而作掩饰的幌子,但是外界的我们不能及时晓得这些“光芒事迹”,也让她愈加有备无患。

不只如此,更有大众告发李丽娟涉嫌拐卖儿童的嫌疑,但是李丽娟却不断不敢直面执法部门的调查,平安检查无法停止,公安机关无法采血,李丽娟想方设法地逃避政府的检查,这种可疑的行为让人不得不疑心。

打着“爱心妈妈”的称号,四处坑蒙拐骗,骗取人们同情心来到达讹钱的目的。除此之外,李丽娟以孩子做“挡箭牌”,敲诈企业,四处肇事,对不听话的孩子则采取打骂恫吓、不给饭吃的手腕要挟孩子就范,这样的恶魔真实是过于恐惧,她的这些光芒“事迹”也渐渐被媒体发掘出来。

在2019年,武安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李丽娟等人停止审讯,经调查,李丽娟采取虚拟事实、坦白事实手腕骗取国度低保部门补助资金高达5684932元,应用爱心村的未成年人及残疾儿童屡次聚众拦阻工程施工,扰乱社会次序,作违法立功活动,为非作恶,形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李丽娟因而被判20年有期徒刑并罚金二百六十七万钱。

恶人有恶报,爱心妈妈终于落马,大骗局也终于被揭露,恶魔妈妈的真实面目也被曝光在公众面前。

爱心是无罪的,但是爱心不是作案工具,年幼的孩子们更不应该是敛财的“挡箭牌”。应用孩子敲诈企业工程钱财,骗取国度低保金,应用未成年聚众肇事,李丽娟的行为严重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固然可以瞒得一时,但是一定瞒不过一辈子,更何况众人眼底,恶魔行径无人可逃,就算再三头六臂,也敌不过众人的火眼金睛,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本来的爱心妈妈假如依照本人原来的仁慈用心照顾孩子们,那么就不会因而迷失本心而走上立功的道路,但是后来的她为了钱财而不择手腕,这种行为真实让人鄙弃不已。

那些孩子们却因李丽娟的贪欲而变成工具,才是最无辜的受害者,小小年岁便被当成“挡箭牌”,原以为爱心村是收容他们的天堂,却因李丽娟变成了最险峻的天堂,每日被优待打骂,这曾经严重违犯了爱心村的组建初衷,幸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再恶之人终会被揭露,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今年的3月,河北武安的“爱心妈妈”李利娟涉恶案,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据报道,今年50岁的李利娟曾是武安当地的慈善明星。在媒体此前的表述里,从1996年收养第一个弃婴开始,21年间她共收养了118个弃婴。2006年,李利娟因其善举被评为感动河北人物,并多次被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然而,就在2018年5月4日,当地政府突然以“因连续三年未参加年检”而撤销了福利爱心村的登记,并且将74名孤儿和弃婴全部重新安置处理。也就是同一天,李利娟被警方拘留,理由是涉嫌敲诈勒索、扰乱社会秩序。

此后,武安市检察院对李利娟提起诉讼,在起诉书中这样写道:“为达到非法目的,被告人李利娟、许琪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纠集多人采取威胁、欺诈等手段,实施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敲诈勒索、诈骗、职务侵占等一系列犯罪行为,严重扰乱当地社会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时间来到2019年7月,李利娟案迎来一审判决,李利娟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六十七万元。一审后,李利娟家属上诉,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李利娟家属的上诉,维持原判。

同年11月,李利娟向武安市公安局提交了《返还扣押财产申请书》,希望公安局将被扣押的物品和查封的财物返还给案件无关的人,但是至今都没有返还。事实上,法院判决的罚金只有267万元,再加上各种罚款,也一共只有399万元,但是公安局却查封了2000多万元的财产,始终不解封。在李利娟的赔偿申请书中,其赔偿要求主要包括:对申请人李利娟的爱心村予以解除查封,并赔偿饿死和变卖的147只羊、46头猪、5条狗;500多只鸡,50多只鸭,50多只鹅,2头牛(总计284万余元);解除查封的车辆;解除查封扣押的银行存款及现金人民币2167384675元及其利息,美元现金59500元及其利息。

2020年7月21日,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武安市公安局对李利娟提出的国家赔偿已受理,李利娟的儿子韩某也表示已经收到了通知书,通知书上的日期显示为7月9日,武安市公安局已对李利娟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经审查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决定受理。不过,虽然武安市公安局已经受理了李利娟的申请,但是具体赔偿什么时候能够下来,现在还不确定。

“严格意义上来说,她的做法是合情合理但不合法,也不符合低保的条件。”兰考县民政部门一负责人称,当初考虑到袁厉害一个女流之辈收养孩子不易等多因素,才让其孩子享受低保,以减轻她的生活压力。其实,这并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

网上民间舆论一边倒站袁厉害一边,认为若不是袁厉害收养这些孩子,大部分孩子早饿死了。而政府后期给20孩子每人70元也只是杯水车薪。袁厉害不应为火灾负责,政府对弃婴的不作为是导致悲剧的原因。甚至有网民认为,袁厉害应当选感动中国。 养子说:除了孩子,她一无所有

曾经被袁厉害收养过的男子陈飞(化名)告诉记者,袁厉害收养的小孩,多数是患有脑瘫、白化病、小儿麻痹、聋哑等疾病,多数都是弃婴。20多年来,袁厉害收养过的此类小孩,至少也有一百多个。

一开始,袁厉害的家人对她收养孤儿持反对态度。“家里人后来还是退让了。因为收养小孩,她和老公有一二十年都没住在一起了。”

在陈飞看来,袁厉害碰到的最大难题还是缺钱。那么多张嘴,每天都要吃东西。尤其是有些弃婴,刚收养时只有一两岁,身体还有病。收养弃婴“高峰期”,袁厉害家有三十多个小孩,从早到晚都是一片哭闹声,一个月光尿不湿都能用几箱,一个月起码需要2000多元的支出。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时候,当时还没能申请到低保,所有的支出都要靠袁厉害一个人摆地摊或捡破烂来负担。

尽管日子过得苦点,但身材微胖的袁厉害十分乐观,一见有这么多孩子叫她“妈妈”,她乐得嘴都合不拢。有一次一个孩子说长大了要给妈妈盖一个大房子,把其他小兄弟们都搬进去住,袁厉害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4日发生在河南兰考的一把大火,吞噬了7条可怜的小生命,烧出了世间百态、人间炎凉。有人想办法推卸责任,有人想对袁厉害泼脏水,甚至还有人有单位借机表现。记者认为,没人有资格对袁厉害说三道四,否则只会让自己更渺小。

首先,孩子的家长没资格。这些孩子,原本是有父母的。狠心的父母抛弃了他们,把他们留在冰冷的街头,或者推诿给袁厉害。于是,这些孩子只能拥有一个共同的袁妈妈。日子尽管过得艰难,但他们很多人毕竟活下来了。尽管不幸的7位孩子火中殒命,他们的生身父母,谁能有资格来指责袁厉害?

其次,地方政府部门没资格。这位名满兰考的女人,多年来收养了超过百名孤儿和弃婴,当地政府部门不可能不知道袁厉害的“难”与孩子们的“苦”,却因“无能为力”——没地方、没资金、没机构,只能任由袁厉害苦苦地拉扯着苦苦的孩子们。奇怪的是,火灾发生后,当地却有部门站出来表示,将高度重视,并采取三项措施提高袁厉害所抚养孤儿的生活质量。表态的话、风凉话,谁都会说。关键要看这些年,当地相关部门在照顾孤儿上,做得比袁厉害多吗?做得比袁厉害好吗?

再次,诸位看客没资格。事发之后,网络上对袁厉害的种种指责层出不穷,记者也一时话堵,不知从何说起。然而在兰考县城,袁厉害却拥有极佳的口碑。县城的居民并不觉得袁厉害做错,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袁厉害那里,比送给福利院和救助站更靠谱。作为旁观者,抑或鲁迅笔下那些麻木的看客,遇事都喜欢议上几句,但对于这件事,还是不要披上伪装来装高尚,因为,咱们都没袁厉害高尚。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深刻反思。有专家表示,通过这起惨案,要好好想想儿童福利体制性缺陷,尽快确立儿童福利的概念。记者认为,体制性缺陷会永远存在,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更需要“人”来补缺。所以,我们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良心——我们会像袁厉害那样做吗?就像当初小悦悦被碾压时,我们会像拾荒阿婆陈贤妹那样做吗?

批著外表颐指气使容易,身体力行却相当不容易。我们谁都没资格对袁厉害说三道四。 袁厉害是兰考县的一名村妇,从1987年收养第一名兔唇男婴开始,至今20多年收养的弃婴已超过百名。袁厉害因自费收养这些先天性残疾的弃婴获得了“爱心妈妈”的美誉。但也有人指责她“拿弃婴骗低保”、“利用孩子拢财”,不断向政府部门“伸手”提条件等。

尽管面临种种压力,袁厉害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收养孩子。但是她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收养的婴儿“死亡率太高了”。

“死亡率几乎已经达到了30%。”袁厉害说,由于护理人员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缺乏医疗设施,再加上被遗弃的孩子身体本来就弱,又缺少营养,因此,许多幼儿没多久就夭折了。

“吃的、住的、穿的都好说,不行可以将就一下,但是奶粉和学费就不行了。”袁厉害无奈地说,“小孩主要有两大难题,幼儿得喝奶粉,适龄儿童得上学。因此,最关键的就是奶粉和孩子的学费。”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适龄儿童都上学,幼儿能有奶粉喝,孩子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小床。”袁厉害说。

一路上,腾讯微博知名网友“魔王”,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将随手拍下的照片上传到腾讯微博上,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关注。

V5公益接下来将尽力联系国内的一些公益基金组织和助学组织,希望他们能对袁厉害的收养行为进行一个长期的救助计划。

面对外界的指责,民政部门也苦衷:“在对待袁厉害收养孩子的问题时,我们刚开始的态度也是支持的,有什么福利我们都优先考虑袁厉害,我还多次到袁厉害家里看望孩子们。”兰考县主管救助的一位李副局长称,“因为袁厉害收养的孩子太多,没法保障孩子们的成长,2011年,民政部门已明确告知她,不让再收养弃婴,也向社会声明,希望将孤儿送到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来安排。”

在《收养法》中,袁厉害与收养婴儿的收养法律关系是不成立的。为了向袁厉害表明民政部门的态度,他们从2011年开始就不再资助袁厉害。李副局长表示,民政部门已为袁厉害收养的20多个孩子办了低保,每人每月可以领到70元钱,也会协调袁厉害劝其不要再收养孩子。 兰考县“1·4”火灾事故的情况通报2013年1月5日通过多种渠道公布,在7个幼儿逝去的沉痛事实面前,通报的文风更显怪诞。

一场事故的通报,相当程度成为有关领导的功劳簿。不但有市县领导“高度重视”“重要批示”,还有各级领导“亲赴现场”“亲临兰考指导工作”“亲临一线”,其居高临下、自证有功的味道跃然纸上。

说到袁厉害收养弃婴这个要害,通报难觅当地政府对残弃儿的责任担当,却历数自愿献爱心二十多年的公民袁厉害的三个不符合收养条件。公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政府倒像旁观者了。

正如有人所说,如果没有袁厉害的爱心和持续,她收养的多名弃儿或许不等火灾早已没命。她补充当地公办福利院之缺,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有关方面没有直说默许民间爱心行为是好心犯错误,却清楚地告诉世人,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意宽于管理”是工作的漏洞所在。照此推论,如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不宽于管理,这些孩子很可能无人收养、无人觉察地先后死去,就不会集中死于火灾。这是何等冷酷的逻辑。

文风就是作风,文风就是党风,文风也是各级党政负责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民生问题的试金石。干部改变外在的文风,其实要先有内心的改变;只有真正把自己当成人民的仆人,以为人民服务为自觉追求,而不是当官做老爷,才可能改变八股文风,去掉居高临下的作风。期待有关地方干部意识到自己思想深处的不足,承认工作的巨大差距,担起人民赋予的责任,抓紧学习研究,改文风变作风,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如果见到被遗弃的孩子,我还会抱回家”;“我不担心被追责,只是想送往福利院的孩子们。”10日,满面憔悴与茫然的袁厉害躺在河南兰考县人医院病床上,再次向记者倾诉她的悲伤。  兰考一场大火,将袁厉害推入了公众视野,也把兰考推到了风头浪尖。尽管兰考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处理此事,但一直难平众口。此事既然是围绕袁厉害展开的,而如何安置袁厉害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个人认为,将袁厉害入编是化解兰考危机的良策。  无论是兰考地方政府,民政部门,还是专家,都在讨论袁厉害是不是违法,但他们却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26年间收养上百名弃儿,如今已年过中旬的“爱心妈妈”袁厉害在火灾事故发生后昏厥被送往该县人民医院救治;而兰考地方政府这些年来,在对这些孩子上,显然没有袁厉害做出的贡献大。在袁厉害身上,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毋庸置疑,这些弃婴是袁厉害一口饭一口水的养起来的,在感情上袁厉害视如己出。7个孩子的死亡,打击最大的是袁妈妈,而其他人所谓的指手画脚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的孩子被火烧死,却让母亲去坐牢,显然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何况,袁厉害救助的都是和自己无亲无故的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帮助社会和政府解决了问题,这样的人正是建设美丽中国所需要的。如果让袁厉害坐牢,显然会打击一大批继续和想从事慈善活动的人。  “袁厉害近日情绪波动很大,血压、血糖也高”。这些病和这些年来袁厉害救助孩子的劳累是分不开的,也不适合去坐牢。  还有一点,兰考大火之后,袁厉害的孩子都被送到了民政部门的救助机构,这看起来是一个善举。其实,是让那些已经和袁厉害亲如手足的孩子,收到了二次伤害,因为他们又失去了亲爱的袁妈妈。救助机构的环境和管理员,这些孩子也未必能适应。这一切不仅仅是袁妈妈的错。  另外,据报道,有数百名记者在兰考采访,该县宣传部还派员在宾馆招待记者们。据记者描述,每天晚餐非常丰盛,满满一桌菜,每顿五六百元。因为量实在太多,很多菜几乎都没人动筷。该县宣传部官员称,招待好记者们是责任。尽管地方政府说,但还是无法掩盖他们的纠结。  解铃还须系铃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袁厉害展开的,袁厉害是一个善良女神的化身,是全国的一个慈善偶像,只要把袁厉害安置好,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袁厉害救助的那些也需要袁厉害,政府救助机构也需要管理人员,倒不如让袁厉害去做救助机构的管理人员,这样就是两全其美。  法律的目的是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是调整社会关系。那些为了某种目的强烈要求制裁袁厉害的人,就是和整个社会为敌,道貌岸然的是不会得到好下场的。

因“21年来耗资数百万收养118名遗孤”的事迹饮誉极广,被誉为“爱心妈妈”的河北武安“农民”李利娟,日前被推上风口浪尖。

据多家媒体报道,引发外界关注的李利娟“爱心村”3年未年检遭关闭事件,有了新进展。武安当地政府5月5日通报称,已依法取缔李利娟福利爱心村,所涉孤儿弃婴全部妥善安置。武安官方还披露,经过查证,李利娟涉嫌多起敲诈勒索犯罪、扰乱社会秩序犯罪,目前已被刑事拘留;她名下账户有人民币2000余万元、美元20000余元,公安机关已查封,案情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李利娟被刑拘,其“爱心村”被取缔,让很多人为之惊诧:涉嫌多项罪名勾绘的“恶”跟收养上百名弃婴呈现的“善”之间,反差之大,可以说是“判若霄壤”。很难想象,这两个“李利娟”是同一个人。正因如此,许多人的脑洞又不甘清闲,脑补出很多种可能。

有时候,是非真假没那么简单,隔着棱镜或滤镜看人或许只能是“知人知面”。李利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现在还没法轻易下结论。

《新京报》去年2月份的报道《“痞子”妈妈和她的104个孩子》就讲到,在武安之外,人们赞誉她大爱无边,在武安,很大一部分人称她为“痞子”;很多村民称“这边的人没有说她好的”,称她抢人铁矿占人土地,有网帖也指控其恶行多端。这究竟是“誉之所至谤亦随之”还是确有其事,有待考证,但无疑为观察其人其行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旁证。

李利娟面临的臧否处境很个案化,却也引人思考:“爱心妈妈”的人格脸谱能否是多面的?有道德瑕疵或法律污点者,是否适合收养大批孤儿?而最重要的公共启示就是,让孤儿得到更好的救助,需要制度保障和护航;那些孩子的命运,也不能全拴在个人品行这根“绳”上。

李利娟的风评转向,易让人想起袁厉害。袁厉害24年收养了超过100名弃婴,也曾被称作“爱心妈妈”,但2013年初有媒体披露了袁厉害的“另一面”——将孩子以残疾程度和相貌分等级;自购或自建房20多套;为维持好人形象装穷等,引发舆论哗然。

从袁厉害到李利娟,其可能存在的形象反转,既点出了监督不到位下收养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直指救济与收养方面制度的缺位。

首先,这些“爱心妈妈”收养上百名孤儿,看起来像是在儿童福利机构缺位的背景下“替制度尽责”。这倒不是说要政府包办,而是说不能将公共责任转嫁。要将合理兜底和对民间收养的规范管理监督结合,避免“政府解决不了”、“民间解决不好”。也只有保障得力、监督到位,才能约束“借收养谋私利”,避免孤儿的境遇完全受制于个人德行。

其次,现实中有些真的“爱心妈妈”收养孤儿确系出于善心,那也要为这些人道主义救助行为提供合法化渠道,让其告别“非法而合理式的存在”。有专家就称,家庭寄养优于政府收养,可当下收养门槛偏高;对那些有精力也有心“集中收养”者该提供资金、培训,扶持她们建正规福利院,但这类引导鼓励社会化参与的举措也不足。

如今,武安官方已将“爱心村”孤儿统一安置,这是值得肯定的补救性兜底举措。但毫无疑问,袁厉害、李利娟们从被盛赞到被质疑的背后,显然该有更多“补牢”以防“亡羊”的措施。也只有尽早补上公共保障和收养制度仍存的漏洞,才能避免将孤儿置于个体灰色收养的不可测的风险中。

5月5日晚间,河北省武安市李利娟爱心村被取缔后,孤儿弃婴将由武安市政府出钱解决,将会妥善处理所有孩子的上学就医问题。

爱心村的孤儿弃婴在乡镇卫生院完成健康检查和心理疏导后,将会安置在武安市民政局下设的正规福利机构。

李利娟及其同居男友还涉及到涉恶案件,相关案件目前正在侦办之中。

经过查证,武安市民建福利爱心村负责人李利娟涉嫌多起敲诈勒索犯罪、扰乱社会秩序犯罪,目前已被刑事拘留。李利娟名下账户有人民币2000余万元,美元20000余元,公安机关已查封,案情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5月4日上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河北武安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公安、消防、卫计等部门和午汲镇政府,对李利娟福利爱心村依法予以取缔。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将该福利爱心村内74名孤儿弃婴,先安置到部分乡镇卫生院,接受健康体检,再进行集中安置

鉴于群众举报爱心村收养被拐卖儿童问题,公安部门当场对福利爱心村内儿童采集血样和指纹,随后将录入全国公安机关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帮助他们寻找家人。为保障这些儿童身心健康,有关部门还安排了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李利娟曾是全国知名的“爱心人士”。

此前有媒体报道,李利娟今年48岁,早在八九十年代,她就已是百万富翁。为回馈社会,多年来,她一直坚持收养弃婴。然而,早在2011年时,李利娟就已入不敷出,不得已卖掉别墅,在原来的矿井边上,修建了现在的“爱心村”。2017年的12月,李利娟被诊断出患有早期淋巴癌,但仍努力挣钱养活着这些孩子。李利娟因为其善举,2006年被评为感动河北人物,并多次被媒体报道,21年来她已经陆续收养了118名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