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诗词的背景故事与赏析

领导 0 146

《菊花》诗词的背景故事与赏析,第1张

菊花》诗词的背景故事与赏析
导读: 菊花 早年黄巢参加科举考试,想考取进士,通过做官来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但是由于当时的唐朝已走向没落,朝廷腐败,贿赂成风,考取进士的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纨绔子弟。黄巢因不愿贿赂主考官而落选了。 发榜的那天,考取的进士们一个个春风得意

菊花

早年黄巢参加科举考试,想考取进士,通过做官来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但是由于当时的唐朝已走向没落,朝廷腐败,贿赂成风,考取进士的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纨绔子弟。黄巢因不愿贿赂主考官而落选了。

发榜的那天,考取的进士们一个个春风得意,都到了长安城南的曲江游春赏花。黄巢心里十分压抑,他独自一人走着,不觉来到了一处菊园。这里满园种的都是菊花,一株一株青翠茂盛,遗憾的是现在不是开花的季节,满园里看不到一朵菊花,也看不到一个游人。园子冷冷清清。黄巢触景生情:“这菊花和自己多么相似呀!菊花不是不开花,只是还没到开放的季节。等到中秋重阳的时候,它们必然会齐开怒放,那时候,百花都已凋落飘零,独占长安风光的就只有菊花了。自己本想考取进士,为国效力,为百姓做好事,可天不如人愿,但这没什么,只要有抱负、有理想,还可以另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把那些欺压百姓、巧取豪夺的官僚、地主,甚至皇帝都打倒,让天下归属于老百姓。

想到这里,黄巢激动起来,于是提起笔,沉吟片刻,在菊园的墙上题写了这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后来,经过艰苦的奋斗,黄巢领导农民起义军攻占了长安城,赶走了皇帝,实现了自己的志向。

  晋代诗人陶渊明曾以酷爱菊花闻名,他的“秋菊有佳色”、“芳菊开林耀”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后人尊称他为九月菊花之神。

  明朝嘉靖皇帝当朝理政期间,宫廷中有一位能歌善舞的宠姬“菊夫人”,号“菊部头”,后来因得不到宠幸,便称病回内宫静养。太监陈源用重金将她聘去,以供自己耳目之娱。有一天,嘉靖皇帝即兴要看歌舞表演,有人上奏道:“非菊夫人不可。”于是菊夫人又被请进宫内,一曲歌舞升平之后,菊夫人再一次得到了皇帝的宠幸,陈源对此无比伤感。后来,有人写了一首《菊花新》的曲子献给陈源,陈源听后非常高兴,并以田宅锦帛相赠。

  明末名儒陆平泉初入仕途时,与同僚去见宰相严嵩,众官员争先恐后向前献媚。陆平泉见庭中陈列着许多盆菊花,便冷冷地说道:“诸君且从容一些,不要挤坏了陶渊明!”语中含有讽刺且十分隽妙,争宠者听后都面有愧色。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描写一篇关于菊花的故事。有一个叫马子才的人,性好菊,不辞千里之遥来南京寻求异种,路上结交了一位对菊花很内行的陶姓少年……后来,马子才娶了陶姓少年的姐姐为妻。有一天,陶喝多了酒,醉卧在地,变成了一棵大菊花,第二天才恢复人形,不久,陶第二次酩酊大醉,又变成了菊花,可这一次再也没有变回来……姐姐痛哭了一场,把它的根茎掐回来栽培,待到秋天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还带有浓浓的酒香。后来人们将这种菊花冠以“醉菊”的美称。

《卿卿日常》第二集。

第二集中,李薇以为尹争命不久矣,为尹峥准备了许多**菊花,还将尹峥的画像挂于画前。

《卿卿日常》讲述了新川六少主尹峥与霁川少女李薇因意外结缘,共同开启了一段状况百出却又相映成趣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