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外购赠送给客户的礼品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了联系业务或促销、处理社会关系等目的经常发生的业务,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改变了以前的扣除比例,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税法规
外购赠送给客户的礼品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了联系业务或促销、处理社会关系等目的经常发生的业务,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改变了以前的扣除比例,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税法规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不得扣除。
企业申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提供证明真实发生的足够的有效凭证或资料。不能提供的,不得在税前扣除。其证明资料内容包括支出金额、商业目的、与被招待人的业务关系、招待的时间地点。
企业投资者或雇员的个人娱乐支出和业余爱好支出不得作为业务招待费申报扣除。
扩展资料: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业务招待费
1、企业送礼品给其他单位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如果企业送礼品给员工:
企业购进礼品时: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企业送出礼品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根据相关税法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时,应当作视同销售处理,需确认对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1、公司购买的礼品送给员工,那么需要将此笔费用计入到福利费,发生时做:
借: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如果收到购买此礼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不允许进项税抵扣的,,若已抵扣需要做进项转出。
企业以其生产和外购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按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同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其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
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按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实际购买时冲销应付职工薪酬。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当期应计入成本费用的非货币性福利,以准确确定企业人工成本。
扩展资料:
1经济性福利
A.住房性福利:以成本价向员工出售住房,房租补贴等。
B.交通性福利:为员工免费购买公共汽车月票或地铁月票,用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
C.饮食性福利:免费供应午餐、慰问性的水果等。
D.教育培训性福利:员工的脱产进修、短期培训等。
E.医疗保健性福利:免费为员工进行例行体检,或者打预防针等。
F.有薪节假:节日、假日以及事假、探亲假、带薪休假等。
G.文化旅游性福利:为员工过生日而举办的活动,集体的旅游,体育设施的购置。
H.金融性福利:为员工购买住房提供的低息贷款。
I.其他生活性福利:直接提供的工作服。
J.企业补充保险与商业保险:补充保险包括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
参考资料:
企业过节给员工发放礼品,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进行核算,并根据费用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具体账务处理是什么?
过节给员工发放礼品会计分录
1、发放实物福利的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发放其他形式福利的账务处理
1、现金福利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库存现金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2、购物卡福利的账务处理:
企业购买购物卡时:
借:预付账款——购物卡
贷:银行存款
企业发放购物卡给员工时: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根据费用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同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预付账款——购物卡
应付职工薪酬是什么?
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类科目,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其明细科目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义务”、“辞退福利”等。
企业馈赠的礼品代扣个税怎么做账
1购入礼品
借:低值易耗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赠送非公司员工礼品并代扣个税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营业外支出-代交个税
贷:低值易耗品
其他应付款-代扣个税
3赠送公司员工礼品并代扣个税
(1)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营业外支出-代交个税XXX
贷:低值易耗品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XXX
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2)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营业外支出-代交个税XXX
贷:低值易耗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XXX
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企业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包括网络红包,下同),以及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个人取得的礼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企业赠送的具有价格折扣或折让性质的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礼品除外
前款所称礼品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第三条规定计算
综上所述,个人取得的具有实际价值的礼品,需要按照"偶然所得"项目适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馈赠的礼品代扣个税怎么做账
赠送的礼品、物品如果是企业购进的商品在计入促销费用同时,要注意两点涉税问题: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二要将购进物品的进项税转出并转入促销费用,不准作为销项税的抵扣。
1、赠送礼品、物品进促销费用(包括进项税转出)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库存商品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代缴个人所得税(企业赠送礼品不可能向受礼人索取个税,只能自己垫付)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银行存款
二、赠送的礼品、物品如果是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归入促销费用的同时将其作为视同销售处理。
1、赠送的礼品、物品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款)
2、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
扩展资料:
销售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二)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销售费用
企业买礼品送客户,应该遵守相关税收规定,将礼品费用计入当期成本或预付账款,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增值税,同时需要保留好相关票据和凭证。
企业在进行营销推广时,常常会采用赠送礼品的方式来增加客户黏度。如果企业想要通过礼品成本进行税务计算,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礼品必须与企业业务有关;二是礼品的价格不得超过100元/份;三是礼品不得重复赠送给同一客户。具体操作上,企业应该将礼品费用计入当期成本或预付账款,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增值税。如果礼品价格超过5000元,还需要提前向税务部门备案。此外,企业发放礼品的同时,需要保留好相关票据和凭证,以方便后期的财务核算和税务申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将礼品作为营销费用计入当期成本,那么礼品不得列为固定资产或库存,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企业采用现金购买礼品,如何处理入账?如果企业采用现金购买礼品,需要及时记录相关票据和凭证,以便后续财务核算和税务申报。同时,企业应该开立银行存款账户,将现金存入账户后再进行礼品购买,以便纳税申报。
企业买礼品送客户入账,需要遵守相关税收规定,注重礼品的计量和申报。只有合理合法地处理赠送礼品的成本和税务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礼品在营销推广中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对顾客或者使用人免费提供样品,经国家税务机关认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企业赠送礼品给客户属于无偿提供财物,若符合相关条件,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企业过节给员工发放礼品,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进行核算,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1、企业过节给员工发放礼品,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进行核算,并根据费用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过节给员工发放礼品会计分录发放实物福利的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银行存款。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发放其他形式福利的账务处理,现金福利的会计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贷库存现金,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物卡福利的账务处理,企业购买购物卡时,借预付账款购物卡,贷银行存款。
3、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类科目,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其明细科目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义务”、“辞退福利”等。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