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你要许愿的话,最好在每月阴历的初一或者是十五去,一般到1岱庙,2山脚下红门的小泰山去许愿,那是泰山老奶奶的行宫,3去王母池(虎山公园下边),4去山顶上的碧霞元君祠。 贡品看所求,如果事情比较大或是免灾,则要带整鸡整鱼等。普通要带上3种
你要许愿的话,最好在每月阴历的初一或者是十五去,一般到1岱庙,2山脚下红门的小泰山去许愿,那是泰山老奶奶的行宫,3去王母池(虎山公园下边),4去山顶上的碧霞元君祠。
贡品看所求,如果事情比较大或是免灾,则要带整鸡整鱼等。普通要带上3种或5种水果贡品,量不用太多,一种只带3个即可,买些元宝,别忘了香。许完愿(要记住所许内容)要些贡品回家吃了,对你有利。
切记,应验的一定要去还愿!
些许建议,敬请斟酌。我就亲眼看见上整鸡整鱼的,而且就是在小泰山。一般许的东西都是香火或者是袍子之类的。
某些人不要乱说话,神自在心中。
好像在升仙坊的一个地方也有烧香的,那是泰山老奶奶升仙的地方。
泰山周围方圆几百里的人们都有这一习俗,据泰安县志载:"泰山为五岳首,而圣田之庙在焉,既有求而必应,亦无感之不通。上山一般在山顶碧霞祠向碧霞元君( 泰山老奶奶 )祈愿。"贫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岁,贾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求嗣。"并向碧霞元君许下承诺,一旦实现就必须要还愿,既落实所许之承诺,若没达到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终满意后再行还愿。许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供奉礼、挂袍送匾、出资修庙,也有植树造林者。 进香 泰山进香有"春香"、"秋香"之分。由于东岳大帝的生日是三月二十八日,碧霞元君的生日是四月十八日,所以香火最盛。进香的准备工作也十分复杂,需要联络会员、收敛会费、购置祭品等。准备妥当后就开始起程上山进香,进香的步骤有"起程、沿路焚祠、冲火、落宿、登山,报号(到泰山娘娘殿前报到)、朝顶、守架、进供、进香、下山、回香、做回、安驾、谢山”。上山进焚的香纸主要有三种:一是黄草纸(当地称火纸);二是印有玉皇大帝为行长的大面额冥币;三是元宝,金银成对。碧霞祠有一方"碧霞之君玺",有钱的可请道士在纸上加盖玺印,增加效力。送子娘娘:近年来到泰山求子嗣又出现了新的风俗,那就是压枝(压子)和全枝(拴子)。所谓压枝是指用石头压在树枝上,谐音“压子” 所谓拴枝是用红布条拴在树枝上,谐音“栓子”。 上山进香求子称作“拴娃娃”或“偷子”。进香的程序是“起程,沿路焚祠,冲火,落宿,登山,报号(到泰山娘娘殿前报到),朝顶,守架,进供,进香,下山,回香,做回,安驾,谢山。”上山进焚的香纸主要有三种:一是黄草纸(当地称火纸);二是印有玉皇大帝为行长,东岳大帝为副行长的大面额冥币;三是元宝,用锡箔、裱糊、金银成对。碧霞祠有一方“碧霞之君玺”,有钱的可请道士在纸上加盖玺印,以期增加效力。进香之后,就可以“拴娃娃”了。据《寿春岁时纪》载,在碧霞元君祠,庙祝在神座前摆放着许多镀了金色的泥娃娃,供人抱取。如果求生男孩就拴一个金男娃;求生女孩,就拴一个金女娃。凡来“拴娃娃”的都必须向庙祝交钱,谓之“喜钱”。日后若赖以神助,如愿得子,就必须为泥娃娃披红挂彩,并送回原处,谓之“还子”,并要向泰山娘娘进香还愿。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关于“拴娃娃”的习俗写得十分清楚,称“拴来的泥娃娃照样要天天喂它吃东西”。并记载了北方民间这样一个传说:有个人家,主妇锁上门出去走亲戚,中午被留下吃饭没回来,邻居突然听到她屋里有小孩哭声,可这户人家并没有儿女,后来才知道是拴来的娃娃饿哭了。 民间向来还有“心到神知”之说。也有些人在向泰山娘娘求子时,并不先进泰山朝拜,而是在当地举行虔诚而隆重的求子仪式。首先,由妻子出面,带上礼品去求当地的“神妈子”择定吉日,安排求子仪式。第二步,购置香烛、火纸、红布条、供品等。其中,必有枣和栗子两种食品,取其“早生贵子”的谐音,红布条上写有求子者的住址和丈夫姓名。第三步,求子妇女点燃九炷香,与“神妈子”一起跪在供桌前,祈祷泰山老奶奶送子,然后将红布条焚烧。求子妇女进香后各取一只枣和栗子吃下,与“神妈子”一起跪至香火全部燃尽。 当然,日后一旦生儿育女,必定要到泰山碧霞元君祠还愿。若求子未成,则再来一次,但“求子不过三”。还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供奉献礼者,有挂袍送匾者,有捐资修庙者,也有植树造林者。现碧霞元君殿内有个黄铜大香炉,高一米多,三足两耳、雕龙、工艺精湛,就是台湾信士陈英杰先生求子如愿,答谢神恩所捐献的。 眼光娘娘(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祛病防疾,在众多的元君庙(殿)中,塑有不小与祛病防疾有关的娘娘,癍疹娘娘(癍疹圣母保佑和慈元君)、痘疹娘娘(痘疹圣母立毓隐形元君)等。天津天后宫的娘娘们,眼光娘娘手托一只大眼睛,象征着明目祛眼疾,雅称“眼光明目元君”癍疹娘娘左手握一形似莲蓬的东西,上有许多癍点,雅称“癍疹回生元君”耳光娘娘作双手捧一个耳状,雅称“耳光元君”。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眼光、癍疹,还是送生,催生,这些娘娘们只分管一个方面,唯碧霞元君名前加“天仙”、“永佑”之类的定语,说明她比其他娘娘高一个档次,或者说是她们的统帅,分管单项工作的娘娘们的职能,泰山奶奶都有。 民众到泰山为泰山奶奶烧香叩头,除为已为人祈求祛病外,还有一种预防疾病的心理。不少人在泰山碧霞祠院内用硬币或石块磨碰“御碑”,口里不停地念叨“御碑磨,御碑碰,磨御碑不生病。”
1、还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供奉礼的、挂袍送匾、拍资修庙,也有植树造林者。2、许愿时一般都到这四个地点:岱庙的遥参亭;山脚下红门的小泰山去许愿,那是泰山老奶奶的行宫;灵应宫-泰山碧霞元君下庙。位于灵山大街蒿里山东侧;去山顶上的碧霞元君祠。因此,还愿也得去这里。也就是说,在哪里许愿,就要在哪里还愿。3、至于时节,是不拘的。许愿灵验,有了时间就可以去还愿。4、许的什么愿,就必须还什么愿。比如说要重塑金身,就得重塑。比如说要披红三丈,就要备上三丈红布。比如说要磕三千响头,就必须一一磕来。5、可以自带供果,三样点心三样水果(不要含有鸡蛋的点心切记,水果中不要有梨、猕猴桃、柿子等),请香根据自己经济条件是决定请高香还是普通香。当然也可以自带放在供桌上即可。
朋友,我是泰山导游,这方面的事见的比较多,俗话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但当时求的要男孩,结果愿望实现了,劝你还是信一回吧让你奶奶回忆一下当时许愿时有没有许过什么东西,比如再来给泰山老奶奶烧纸,上香,送袍布等等当时许的什么愿就还什么愿,如果没有明确许愿,那还是去当时许愿的地方烧柱香之类的算是还一下吧
我虽然也是80后的,接收的新事物比较多,但有些东西你不得不承认的,去还一下愿心里就舒服了
巍巍泰山传说有神灵同在,老百姓常到泰山上向“泰山奶奶”求福,近日有人去泰山,被“泰山奶奶”留下了。
这人同家人也是去泰山,向神灵求福保平安,烧完纸香后,他们去饭店吃饭,刚进饭店门口,这人就扑倒在地,停止了呼吸,经抢救无效身亡,家人都很伤心,回到家街坊邻居们知道这事了,就说这是被泰山奶奶留下了,既然留下跟了神仙当为这件大喜的事敲锣打鼓、摆宴庆贺,为何家人为这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伤心哭泣,妻子三次晕倒?那都是骗人的鬼话。
泰山奶奶为什么要把人家留下?她是想留他作老伴,还是想招他作女婿,或许留他在身边作管家无论留他作什么也当通知他们家人一声,问一问家人同不同意,他本人愿不愿意,这样不明不白就把人家抢走,是不是和犯罪分子绑架人一样的性质?其次泰山奶奶是神仙,她神通广大,什么事不能自己办,什么东西没有?留下个人作甚?
有的人说,这人许了愿,没有还愿,泰山奶奶生气把他的命要了,人尚且有宽宏大量的心,作为神仙怎么小肚鸡肠和人斤斤计较?
若焚纸烧香真让神仙保护,那泰山人就没一个出事的了。仔细想想它们不过是一塑雕像,是人通过泥巴、镀金、石头等打造而成,而人却把自己捏造的小人,称之为神仙,三天两头给他磕头,并给他穿上衣服、鞋子等,这简直与六、七岁的儿童在玩过家家一样,另外倘若你不给它做衣袍,献供物就冻死饿死,那它有什么本事,连自己都保不了,怎可能保护你?再者你给它点钱就保你,不给不保,那它岂不成了贪官?世上一个廉政之官还不如此呢,所以说这全是胡弄人的,根本没一点道理,无非是多浪费一些金钱、物质、时间。“泰山奶奶”这是人们幻想的一个神名,不过是人们“迷信”————-迷迷糊糊的相信,别人说有,自己也随伙说有,别人说灵自己也夸耀说灵,上当的人多了,它也就变成真的了,其它还是虚空的。
但神确实有,他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天爷,而他不图人的钱、物,不要人的袍和酒菜,他公道只看顾好人,惩罚恶人。想让他保护,只要长一颗善良的心,常让别人得好处、得益处就够了,他所喜悦的人,他不会留下他,且是千方百计保护他,让他活的开心,活的顺利!!!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