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觉得这是老天爷也在为袁老的离去感到惋惜与伤心。在袁老去世的前一晚,多地发生了地震,在袁老逝世的时候,很多地方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就下起来雨。“昨晚九州 齐恸震,今朝大星辞九州”。他用一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类免于饥荒;他所创造的物质
我觉得这是老天爷也在为袁老的离去感到惋惜与伤心。在袁老去世的前一晚,多地发生了地震,在袁老逝世的时候,很多地方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就下起来雨。“昨晚九州 齐恸震,今朝大星辞九州”。
他用一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类免于饥荒;他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一一无价。而他自己,却淡泊名利,只躬耕于田地, 心心念念的只有杂交稻。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泥泞的田野上,感受着麦穗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古老故事。做事先做人,只有有勇有谋、心怀天下、大爱无私的人才能为人类事业作出伟大的贡献。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袁隆平院士谦虚、礼让的品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袁老稻穗下乘凉的梦想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美丽画卷,充分体现了一位科学家造福天下苍生的伟大愿望。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袁隆平曾说过,他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如今,这极具夸张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袁隆平的贡献是史诗级的,袁隆平是一个科学家,他知道,要想美梦成真,光是苦干还不行,还得有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科学态度,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才能获得成功。
袁隆平爷爷的逝世,是全人类的遗憾。我们会继续走下去,禾下乘凉梦也会实现。风吹麦浪,就是您在人间的回想;飘向天空的每一缕炊烟,都是我们寄予的思念。我相信未来会更好,梦想也会实现。
对于悼念袁老来说,什么样的方式都不过分,一个可以让全世界都吃上粮食的老人,他的贡献是多么的大,所以他的离去,是我们国家的损失,也是全世界人类的损失。而湖南小伙设计出的稻穗状烟花,可以说深深的表达了自己对袁老的思念。
袁老的一生,可以说天天都在和水稻打交道,而稻穗就是他最好的朋友。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其实种植水稻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袁老却克服了这个困难,不仅种植出了超高产量的水稻,而且还在很多的盐碱地,开发了新品种的水稻,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国缺粮的大问题。在袁老离开我们的时候,他已经91岁的高龄了,但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些时候他还出现在稻田里呢,这就是和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学家,最伟大的袁隆平院士。
很多人都认为放烟花这种悼念方式好像并不太好,其实这种思想早就应该变一变了。烟花它可以有喜庆的意思,但也可以表达哀思。湖南小伙放的烟花,是自己特殊设计的,可不是平时喜庆过节时用的普通烟花,所以袁老看见的话也会非常高兴,因为他最喜欢水稻结满稻穗的样子。但是可惜的是,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努力,袁老再也不会回来了,要种出更好的水稻,只能靠我们后人继续努力,继承他的吃苦精神了,不断再创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悼念方式,湖南小伙这次的烟花,我感觉创意还是很不错的,我想他也是真心的想念袁老,不然也不会花费心思去做这样的烟花。小伙子的心态很正,与其在网上追一些流量明星,还不如把这些给我们做贡献的科学家当成偶像,所以我认为他自己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
说起袁隆平,相信大家已经再熟悉不过了,他一生的成就无数,可谓真正的国士无双,正是有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几代人的终生奋斗,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救命”的大恩德,他把一生都放在了这个事业上,这位解决了全国人民温饱问题的科学家必然流芳百世,值得一生尊重和铭记。
袁隆平1930年,袁隆平出生,十几岁时,仍处于日寇入侵下的中华大地,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饥荒。在袁隆平年近而立之时,新中国又遭遇了建国后的最大粮荒——“三年自然灾害”,亲眼目睹饥荒危害的他深受触动,毅然决定抛下手头红薯、西红柿育种栽培的工作,投身到当时国际上尚处一片空白的杂交水稻研究。
此时的袁隆平,是中国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拥有一份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的体面稳定的工作。为了让大家“有饭吃”,袁隆平放下一切,从头开始,1964年,袁隆平在稻田中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人工授粉后结出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稻种。
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推翻了此前在国际上被奉为经典的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1972年,杂交稻正式被列为中国科研重点项目,1973年,袁隆平团队培育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将产量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超级人口大国。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度来说,粮食就是命,更多的粮食,就能救更多的命,袁隆平,就是那个救命的人。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袁隆平大约得过20多个奖项,除了中国颁发的之外,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或国际组织,给他颁发的。袁隆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袁老一生都遵照着父母对他名字的厚望,既过着平凡的生活,又从事着伟大的事业,一生奋斗在为科学为人类发展的奉献中。对事业的热爱,让一个人驰而不息,永远没有所谓的“暂停键”。
我们缅怀和纪念袁隆平,不仅仅是在纪念他个人,也是在感谢千千万万为中国的粮食事业作出贡献的人。袁隆平在生前也说,他的成就属于团队。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袁老的团队之外还有团队,所有为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奉献出自己青春和事业的人,都是我们需要感谢的人。
袁隆平去世享年91岁在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杂交水稻事业发展中,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还带病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坚持科研工作。他与他的团队人员一起,探讨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项目的实施方案。
老先生带着对他人生中最后一个科研目标的希冀,以及对其钟爱一生的杂交水稻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所有这些科研人员的台前代表、精髓人物。他不仅属于他自己,也代表他的团队,更代表所有千千万万为之奋斗的科研人员,更进一步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即不怕困难、排除万难、追求真理、造福国人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才是我们在缅怀袁老过程中,所获得的最大意义所在。
众星发声悼念:一路走好在袁隆平离世的消息公开后,娱乐圈也有不少艺人发声悼念,尹正发文:“爷爷,您功德无量,说什么都显得薄,连留您都不好意思留。”杨迪发文:“国士无双,袁爷爷一路走好”、“地动山摇,众同胞平安健康”。傅园慧发声:“谢谢袁爷爷让我们都能吃饱饭,爷爷走好”。
李佳航发文:“袁老千古,深痛悼念”。蒋勤勤发文:“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依然不愿相信,感谢您来过,袁老,走好。香港知名影后惠英红说道:”袁老爷子,您的功德将永远流传在世,功德无量,我们永远记得您!您一路走好!
除了以上的明星之外,还有马克、钟楚曦、冉莹颖、贾玲、尹正、潘粤明等人都纷纷在网上发文悼念袁老的离开。除了明星们之外,这一天但凡是上网的人几乎都怀着一颗悲伤的心,面对着不愿意去面对的现状。相信袁老在看到这么多人的送别后,在天堂会感到欣慰吧!
袁隆平一直有个梦想,高产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自己在禾下乘凉,袁隆平爷爷早前的采访中说道:现在不是长命百岁,现在要超百岁。实在令人惋惜。袁老这样的国家功臣才是最值得推崇的偶像。虽说已无法向他说声感谢,但他所留下那份不畏艰难,奋力向前,实干出真知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
首先是通过造纸和稻草屋顶的优质原料。巨大的稻穗大而结实。每秆最大粒数可达500粒,约为普通大米的两倍。具有高产、抗倒伏、抗洪、抗盐碱等优点。普通稻草细,巨型稻草粗,有利于抗倒伏,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又高又粗的稻草还可以作为手工艺品,普通稻亩产800-1000斤,大米可达1200-2000斤。普通大米成熟时,叶子发黄;大米成熟时,叶子仍是绿色的,有利于养殖草鱼等品种。
其次是精选种子。“巨稻”株形高大,适合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可大大提高稻田生产的经济效益。夏新杰和他的团队发明了无抗生素健康分子的育种配方,开创了稻田生态种植育种新模式,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有产品均为绿色优质,平均每亩纯收入2万-5万元。
再者是经过多年的培育和试验,大米终于在重庆试验田成功种植,比普通大米高一倍。由于巨稻个头较大,它们之间的种植间隔也较大,种植密度减半,但分蘖较多,每穗可长出40个稻穗,每穗的粒数为是普通大米的两倍多。总体来看,大米产量不低,亩产有望超过1600斤。大米除抗倒伏外,还抗病虫害,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抗盐碱、抗涝能力优良。
要知道的是能够更好的突破高杂交水稻育种中的高产但不优质、优质但不高产。“巨稻”是在现有优良种源的基础上,采用突变诱导、野生稻远缘杂交、分子标记定向选择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获得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种质。材料。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巨稻”杂交品种稻米品质已达到优质稻三级标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