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鼻烟壶是用来干嘛的啊?

领导 0 33

请问鼻烟壶是用来干嘛的啊?,第1张

请问鼻烟壶是用来干嘛的啊?
导读:盛装鼻烟之容器。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系将烟烘烤、去茎、粉、发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用鼻嗅服。鼻烟17世纪期在欧洲开始流行,后期传入中国。中国最初并无特制容器,自清代道光年间由宫内养心殿造办处特制鼻烟壶,壶盖内附小细匙,以便舀取烟粉。康熙年间

盛装鼻烟之容器。

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系将烟烘烤、去茎、粉、发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用鼻嗅服。鼻烟17世纪期在欧洲开始流行,后期传入中国。中国最初并无特制容器,自清代道光年间由宫内养心殿造办处特制鼻烟壶,壶盖内附小细匙,以便舀取烟粉。

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玻璃、铜胎画珐琅等各种鼻烟壶。清宫造办咸丰、同治以后,官办作坊用贵重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显著减少,多为玻璃、瓷制品。这时民间作坊的产品大量出现,造型较单调,装饰图案中出现历史人物、戏剧情节、市井风俗等题材。清末出现内画壶,在玻璃或水晶烟壶磨砂的内壁上反画人物、山水、花鸟等,堪称精品。20世纪70年代后,内画壶发展迅速。

鼻烟壶之所以受重视,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还具有著送礼馈赠、身份象征等功能,自清代发展至今虽然只有三百年的历史,因其小巧精致、宜於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馆及收藏界的青睐,成为中国近代文物的重要项目之一。

本文为特产第一篇,将会写尽全中国的地方特产。

目前按照吃、喝、老物件进行分类。后期东西多了,再进行合适的分类。

将近春节,带点工作地方上的特产,给老家人图个新鲜。

一、北京特产之吃

1、全聚德·烤鸭

提起老北京特产,全聚德烤鸭最为知名。如今全聚德也有了真空包装版的烤鸭,方便网购或随身携带。

特产分类:熟食。

烤鸭味道:五香味规格:1380g(烤鸭1000g+卷饼200g+烤鸭酱180g)。

自营店有两种烤鸭礼盒,都是五香味道,只是重量不同。

2、月盛斋·五香酱牛肉

因为全聚德烤鸭的知名程度,盖过了其他老北京特产,所以说起月盛斋的牛肉,很多人还真不知道。

月盛斋是一家专门经营清真酱牛羊肉的老字号,诞生于清乾隆年间,比全聚德早了100年左右。

月盛斋酱肉组合礼盒款

特产分类:熟食酱肉味道:五香、香辣规格:红烧牛腱200g、清香牛肉200g、香辣牛肉200g、五香酱鸡550g,五香酱羊肝200g。

3、天福号·酱肘子

天福号的成立时间比月盛斋更早。月盛斋主要做酱牛肉,天福号主要做猪腿肉,也就是肘子。后来酱肉品类更多,包含了鹿肉、鱼肉、猪肉。

天福号酱肉组合款

特产分类:熟食酱肉规格:酱肘子200g、酱猪蹄200g、牛肉丸子罐头200g,米粉肉200g,香辣鸡翅200g。

说完了肉,再说点糕点类。

4、稻香村·糕点礼盒

稻香村,传统糕点的代表品牌。和全聚德一样,不需要多做介绍。

特产分类:传统糕点规格:枣花酥3块、山楂锅盔2块、墨子酥2块、状元饼2块、绿豆饼2块、黑芝麻椒盐2块、牛舌饼2块、豆沙饼2块、南瓜饼2块、抹茶酥1块、杏蓉饼2块、香芋饼2块、相思红豆饼2块、莲蓉饼2块、紫薯酥2块、黄油枣泥饼2块、蜜瓜酥2块、凤梨酥2块。

5、御食园·果脯

宫廷秘方,为的是让皇宫内的人可以吃上新鲜的水果,所以就有了果脯蜜饯。传统甜食,非常好吃。

说完了吃,该说喝的了。

二、北京特产之喝

1、信远斋·酸梅汤

同样是宫廷秘方,而后流传民间。现在冬天不太适合购买来喝了。夏天买来送人是非常不错的。

2、红星二锅头

提起老北京的酒,那就是红星二锅头。价格相对实惠。酒和上面的肉类、糕点不同,你送的人如果不喝酒,就不要送了。

3、恩济堂·秋梨膏、蜜炼膏

恩济堂非常知名,很多超市礼都可以看到其秋梨膏、蜜炼膏的身影。冬天干燥,给老人、小孩喝挺合适。

特产分类:传统饮品。

规格:蜂王浆蜜炼膏3瓶共1200g。

三、北京特产之非遗/特色老物件

特色老物件有很多,北京绢人、兔儿爷、内画鼻烟壶、荣宝斋文房四宝。

1、北京绢人

天津泥人、北京绢人

用丝、绸、绫、罗做成完美精致的绢人,太美妙了。

2、兔儿爷

啥叫兔儿爷?把广寒宫害羞的小兔子,用泥做成各种各样的大将军。兔儿,成爷了。

3、内画·鼻烟壶

鼻烟壶上作画。错,是在鼻烟壶的内部作画!

这需要高超的技艺,是非常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4、荣宝斋·文房四宝

荣宝斋,一听名字就是中华老字号。诞生的时间比全聚德晚一些,是在光绪年间。

对于文人墨客来讲,送一套老北京荣宝斋·文房四宝,非常合适。

鼻烟壶作为一种精湛的艺术一直流传至今,不仅盛极一时,而且被誉为 "集中了各国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在这些鼻烟壶中,"十三太保 "是最显眼的。所谓 "十三太保 "就是十三个不同的瓶子,整齐地摆放在盒子里,瓶子的样式也不一样。中国的鼻烟壶,作为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利用瓷器、铜器、象牙、玉器、玛瑙、琥珀等材料,采用青花、五彩、刻瓷、套料、巧夺天工、绘画等手法,吸取了区内外各种工艺的优点,很好地作为一种珍贵的文玩,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世界上,中国被称为 "鼻烟壶之乡",其中鼻烟壶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被誉为 "集各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鼻烟是在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传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万历皇帝赠送了鼻烟作为贡品。万历皇帝非常喜欢鼻烟,以至于它成为西方使节送给中国皇帝的重要礼物。

清朝康熙年间,开海禁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频繁,大量的鼻烟进入中国。在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统治时期,皇帝经常将鼻烟送给他的大臣们。鼻烟逐渐被介绍给人民。由于鼻烟非常适合满族、藏族、蒙古族和其他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它在这些民族中广泛传播。直到现在,蒙古族和藏族的许多牧民仍有闻鼻烟的习惯。鼻烟不仅不易失味,而且便于携带和嗅闻,造型也十分美观。于是,清宫办公厅开始在小药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样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鼻烟壶。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盛装鼻烟之容器。

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系将烟烘烤、去茎、粉、发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用鼻嗅服。鼻烟17世纪期在欧洲开始流行,后期传入中国。中国最初并无特制容器,自清代道光年间由宫内养心殿造办处特制鼻烟壶,壶盖内附小细匙,以便舀取烟粉。

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玻璃、铜胎画珐琅等各种鼻烟壶。清宫造办咸丰、同治以后,官办作坊用贵重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显著减少,多为玻璃、瓷制品。这时民间作坊的产品大量出现,造型较单调,装饰图案中出现历史人物、戏剧情节、市井风俗等题材。清末出现内画壶,在玻璃或水晶烟壶磨砂的内壁上反画人物、山水、花鸟等,堪称精品。20世纪70年代后,内画壶发展迅速。

鼻烟壶之所以受重视,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还具有著送礼馈赠、身份象征等功能,自清代发展至今虽然只有三百年的历史,因其小巧精致、宜於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馆及收藏界的青睐,成为中国近代文物的重要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