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最大的压力来自家庭的关系的处理。退休在家没有工作上的压力了,一门心思带孙子,都知道带孙子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累是应该的,但是,受到儿子儿媳妇的说这说那,这也不是那也不对,真的是心里一肚子气,压力山大。爷爷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几千年的传统
我最大的压力来自家庭的关系的处理。退休在家没有工作上的压力了,一门心思带孙子,都知道带孙子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累是应该的,但是,受到儿子儿媳妇的说这说那,这也不是那也不对,真的是心里一肚子气,压力山大。
爷爷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华美德。没有那个没事干的爷爷奶奶,敢于不带孙子而逍遥快活的。带就带吧,累就累点吧,好在孙子挺可爱,聪明伶俐,能说会道,说是你带他玩,其实也是他在逗你玩,让你整天像注了鸡血一样的兴奋。只有晚上躺在床上,才知道一身都在痛,翻身都感到困难。
孙子与我们呆的时间比与他的父母呆的时间多,感情自然也深,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平时只能通过视频聊天,看看孩子,说说话。可是,孩子不与父母在一起久了,感情自然变得淡了,没有什么话可说,于是,他们就生气了,说是爷爷奶奶教的不好,不会带孩子!孩子这样不懂事,将来上幼儿园怎么与人相处呢?自己不投入感情,不用心教育孩子,不反思,反倒怪起爷爷奶奶的不是了,我们有怨何处申?只能忍气吞声,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
过年过节儿子儿媳回家,买了很多孙子爱吃的零食,还有衣服、玩具等等,也许是因为觉得平时照顾孩子少,怕孩子不与他们亲,就买了很多的零食玩具哄孩子。小孩见到玩具、零食,玩的不知白天黑夜,不吃主食米饭,作息规律、饮食习惯完全被打乱了,连每天正常的大便、尿尿次数都被改变了。你说小孩不能吃零食,儿子儿媳妇说:现在哪家孩子不吃零食,还以为是你们那个年代没钱,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啊!
这个年代,都说压力大,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压力,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房子车子,拼命的工作加班,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时间照顾,也确实情非得已。老年人以为退休了,该享享清福了,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了,外出旅游,找几个朋友一起打打牌,钓钓鱼什么的。实际上,没有几个老年人有那么快乐,绝大多数人都是困在家里,带孙子,接送孙子上学,甚至为了儿孙操持家务,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累了还不能说,压力只有自己心里知道,身体知道!
一个小康家庭,夫妻平时忙于工作,就把三岁的宝宝交给奶奶带着,老人有个遛弯的习惯,以前还喜欢去跳个广场舞。但是自从照顾孩子之后,广场舞也没空跳了。但是遛弯总是可以的吧,于是晚上吃饭之后就会带着宝宝去遛个弯。
结果这天去公园遛弯,回来正好碰到了下雨,老人没有带伞,而且腿脚不好,只能淋雨回来,结果当天晚上宝宝就感冒发烧了。
夫妻俩很不高兴,儿子对老人说:“这么大岁数了,看天气不好就不要带娃出去了呗!孩子的抵抗力差,哪像大人这样没事啊?!”
奶奶听了心里很不痛快,但宝宝生病了,也是自责不已。
但是如果这事情放到夫妻自己身上呢,两个人又该去埋怨谁呢?
坐月子期间,奶奶亲口讲述:我们那会都是这么照顾孩子的
一个年轻的宝妈,在坐月子时是婆婆照料她的,婆婆觉得儿媳妇一个人嫁到外地挺不容易的,想把她当亲生女儿对待,所以对照料宝宝很用心。
老人还专门自己花功夫用布皮改了很多尿布,结果年轻的儿媳妇很不开心:尿裤这么脏,怎么能给宝宝用呢?奶奶回答:怎么会脏呢?我是用开水烫过的,而且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照顾长大的,现在不是挺健康的吗?
给宝宝冲奶粉的时候,宝妈认为奶奶不按克数来是不可以的,抱宝宝也不应该这么抱,弄得奶奶像个完全不会照顾孩子的人,好像自己没有生过孩子一样。
所以奶奶每天的生活都被打乱了,感觉心里压力很大,时时刻刻被埋怨,不久之后竟然有了抑郁的心理。
照顾孩子到上小学,本以为解放了,奶奶:这简直就是给我生的孩子。
年轻夫妻生孩子却不养,这对许多老人来说是很郁闷的事。有一对年轻的夫妻是开理发店的,平时工作繁忙,顾不上照顾孩子,所以7岁的男孩一直是奶奶照顾长大的。奶奶有时候也会带孩子出去玩旅旅游,当然时间是有限的。
孩子都7岁了,还没有离开奶奶的家。这时老人的腿脚不如从前,身体也不硬朗了。奶奶跟爷爷原本计划,退休之后在海南买房,冬天去那里定居,夏天回老家,然后去趟欧洲,感受人文气息。还可以再报一个老年大学,充实人生的下半场。
但是自从照顾了这个孙子,老人的计划一个都没机会实施,7年过去了,身体也不允许再坐飞机了。
这三位老人的经历,让人觉得老人生活的不易,年轻时为了子女拼搏,晚年本以为能够清闲享乐了,没想到还一直忙碌。
在现实中,太多夫妻忙于工作,需要老人带娃了。毕竟生活压力很大,夫妻如果不出去赚钱,一家人的开支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那么老人带娃,怎样平衡老人、儿媳和儿子之间关系呢?
老人帮忙带娃,年轻的子女要感恩。因为这不是老人必须的,而是老人愿意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儿子跟儿媳妇不应该太多埋怨,因为两代人的生活跟育儿观念肯定是有差异的,需要彼此理解和沟通,而不是吵架埋怨。
老人带娃,别仗着自己有经验,认为自己什么都有理,因为时代变化很快,必须得科学育儿,而且老人带娃时也别太较真,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夫妻也不能把带孩子的责任都交给老人,共同分担才是正确的相处方式。
奶奶带5岁孙子坚持晨跑552天,每天跑3公里。
11月27日,山东淄博一位奶奶每天晨跑3公里的故事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和讨论。奶奶表示,自去年六月中旬开始,她就和5岁的孙子一起坚持晨跑,已经连续跑了552天。视频中,奶奶提到孙子在晨跑中的良好表现,包括自律、体质的改善以及100米跑成绩的提高。
这件事引起了网友们不同的反应。一部分人支持奶奶的行为,认为这是一种励志的表现,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好处。而另一部分人则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认为早起跑步可能对孩子的睡眠和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一些网友提出了改善建议,如调整锻炼时间、室内运动、夜跑等。
奶奶带孙子晨跑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分析:
1、社会关注度提升:这个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视频的传播,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讨论和评论。无论是正面评价还是反面评价,都表明人们对于奶奶带孙子坚持晨跑的行为感到关注和关心。
2、正能量传播:奶奶带孙子坚持晨跑的行为被认为具有正能量,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激励和鼓舞。这一积极的行为能够激发人们的自律和毅力,对身体健康和养成良好习惯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3、养育观念的反思:一方面,奶奶的行为被一些人视为榜样,认为孩子应该养成早起阅读和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一些人则质疑早起时间和跑步距离对孩子的适宜性。这种讨论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养育方式和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










买个智能手机,也就打打电话与用微信视个频。是华为的老年智能手机好还是小米的好啊.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