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是不孝?

老人 0 27

独生子女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是不孝?,第1张

独生子女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是不孝?
导读: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的父母也有老的一天,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养老的重担如大山一般压在肩头,生怕突然之间,大厦将倾,直接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之前看到一则这样的短视频,视频中的小伙子自称90后,并说“90后最怕的事来了,父亲偏瘫住院,24小时看

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的父母也有老的一天,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养老的重担如大山一般压在肩头,生怕突然之间,大厦将倾,直接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之前看到一则这样的短视频,视频中的小伙子自称90后,并说“90后最怕的事来了,父亲偏瘫住院,24小时看护,已经请假5天了,不能再请假了。”

评论中唏嘘声、同情声不断,更有不少人提议,如果实在不行,就送父亲去养老院或者请保姆吧,这一提议立刻炸开了锅。

有人说,送父母去养老院是不孝,有人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要不然不工作了,全家一起等死?

按理说送不送养老院这件事,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不能真等到一家人山穷水尽别无选择时候再做决定,尤其是该听听老年人怎么说。

0164岁,李阿姨:年轻人忙,让他们来照顾不现实

64岁的李阿姨,退休之前是中学老师,现在在家帮忙看孙子,儿子跟儿媳妇在大城市工作,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干脆直接把孩子留给老人看。

关于“独生子女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是不孝?”这件事,李阿姨有她独特的看法。

她说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太大,一心都扑在工作上,为得不是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家庭,既为了孩子以后有好的教育,又为了父母能有钱看病。

以两个人之力,照顾三代人,这已经是极大的孝顺了,已经是用尽全力,怎么能单凭送不送养老院一事,就断定他们不孝顺,没有责任心呢。

再者,父母年龄总会大,两边就是四个老人,总不能真让两个年轻人辞职照顾吧,哪个家庭能有这样的条件,养得起六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开销,总得有人工作去挣钱。

所以说,送养老院这件事,老人们自己心里得有点数,别给子女添麻烦,自己挣钱自己挑个好点的地方去,跟些“老伙计”交交朋友,聊聊天,不也挺好的。

李阿姨还说,自己走访过几家养老院,其中还有不少业余项目,比如学书法,学古琴,环境也不错,完全可以接受。

“让儿子儿媳妇来照顾我们,这件事太不现实了,倒不如作为老年人自己攒点钱,对自己负责,大家都省心,千万不要再给忙碌的年轻人,扣上什么不孝的帽子了。”

可见李阿姨确实想得开,已经将自己的养老方案想得明明白白,确实是一位开明的,愿意为年轻人着想的老人。

0266岁,张阿姨:养儿防老是有道理的,最好还是亲生来照顾

相对于李阿姨的开明,66岁的张阿姨显然不同意送养老院的提议。

她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是传统,小的时候我照顾你,等我老了你照顾我,这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张阿姨之前做过许多服务行业的工作,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对于养老院以及护工她有她的看法。她表示,照顾老人这件事,靠别人不行,太不靠谱,大部分是拿钱不干活,或者是装作人前干活,人后偷懒。

对于有些不能动,不会说话的老年人,护工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基本需求,更别说新闻上看到的殴打与虐待事件,这都是现实存在的,千万不能过于理想化。

但是让自己孩子照顾自己,就能大概率避免这些问题,起码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活得舒服,且内心轻松的。

“年轻人啊,不要光想着自己,谁都知道照顾老人累,照顾老人苦,但这是你的责任,不要试图逃避。”张阿姨这样说。

对于年轻人工作忙,不能辞职这件事,张阿姨不以为然:“现在的年轻人啊,光知道花钱,那衣服一件件的买,大餐一顿顿的吃,有一个想过为父母省钱的吗,年轻的时候省省钱,还害怕辞职一两年照顾父母?他们啊,比我们那时候差远了,不会过日子。”

不得不说,张阿姨的诉求与一般老人的诉求差不多,希望儿女养老,且埋怨年轻人不会过日子,认为做子女的,就应该照顾父母晚年,没有理由能够逃避。

0359岁,方阿姨:年轻人没选择,有选择肯定会自己照顾

方阿姨今年59岁,身体一直都不好,自30岁那年做全职主妇至今没有工作,可以说家里的老人,孩子,都是她来照顾的,明白其中的心酸。

她说,照顾老人这件事,跟照顾孩子一样,做得好是应该,做不好就得看人脸色,太累也太苦,但是没办法,这些都是自己选的,别叫苦叫累,闷着头往前冲就行了。

如果问方阿姨,如果重新选一次,会不会还选择当家庭主妇。

方阿姨说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会,再选一次我也会,因为当年没得选择,我工资最低,可有可无,丈夫外出拼事业,一人养全家,论辛苦,谁不辛苦,但是大家都没得选。”

然后方阿姨又补充道:“关于养老这件事也是这样,按照中国传统来讲,肯定是子女照顾父母最好,但如果不是没得选,谁愿意将父母送到养老院,总的来说还是多理解,少埋怨,谁都不容易啊。”

以上三位老年人的话,统统发人深省,也给年轻人指出了方向。

如果你不想将父母送到养老院,或者不想他们孤孤单单走到晚年,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多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到时候可以辞职尽孝心。

若是实在没得选,送父母去养老院,也不是不孝顺,而是不得已而为之,记得经常去探望,别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其实送不送养老院,从来不该成为评判年轻人有没有孝心的标准之一,而是要看做子女的,对父母有没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可以将父母送到养老院,如果父母也愿意去养老院。

孝顺孝顺,对于老人来说,“顺”就是“孝”的最大体现,老人的意愿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老人自己在养老院被照顾得很好,也有同龄人聊天,子女经常也来探望老人,那么他们自然会接受这样的状态,只要老人自己觉得过得好,子女就算是尽了孝。

光从送不送老人去养老院就判断子女孝不孝顺,这样的想法还是太片面了。

真正的“不孝”是不关心、不过问、不照顾、不倾听。

对送养老院的行为产生偏见原因

把送养老院跟“不孝”联想在一起,这其实也不能怪人有偏见,毕竟国内的养老院质量参差不齐,而很多子女把年老的父母往养老院一送,就什么都不管了。

久而久之,养老院里就多了许多常年见不着子女的孤独老人,让人看了非常心酸。

送养老院的行为本质上不是不孝的,但是很多不孝子将老人交给养老院后的表现却让人心寒,也难怪会有人对这样的行为产生偏见想法了。

送父母进养老院是一个个人家庭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父母的健康状况:如果父母有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和监护,养老院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家庭的经济状况:养老院的费用通常较高,需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家庭成员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家庭成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父母,养老院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护理和照顾。

父母的个人意愿:尊重父母的意愿非常重要,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在家中被照顾,而不是住进养老院。

养老院的质量和服务:如果决定送父母进养老院,需要调查和评估不同养老院的质量和服务,确保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合适的护理。

无论决定是送父母进养老院还是在家中照顾,关键是要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关爱和照顾。有时候,家庭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养老服务,如居家护理、日间照料中心等,以满足父母的需求。重要的与父母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共同做出最的决策。

可以。

生活不能自理老人住养老院有哪些好处:

1能够接受养老院护理人员的特殊护理照顾,避免老人再受二次伤害。先进的医护人员(持证上岗)、安全的照顾、良好的服务是对不能自理老人生活的最好保障。

2能让老人解除内心孤独感,长期呆在家中不见外人,内心会产生孤独感;到养老院后整天有老人、护理人员想陪伴,不会孤单。

3能让老人过上有规律的健康生活,按照老人身体状况,营养用餐。同时又不用经常麻烦儿女、亲属等。

4护理人员会根据长者家庭和长者的需求,持续为长者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配套、心理慰藉、营养膳食、文化交流等服务。如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中风偏瘫、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的老人,自我移动上不便的老人,大便不顺畅就要用开塞露,效果不行就要用手指头抠。

选择养老院,推荐幸福之家。养老服务品牌榜的评选以挖掘品牌价值、优化品牌形象、助力品牌崛起、深化品牌研究为宗旨,将粤港澳地区的养老品牌纳入样本池,经多角度综合得分、行业专家评审、专业综合能力评审、网络大众投票等多层筛选,形成品牌价值榜单。

       首先,我认为送父母去养老院并不是一件不孝的行为,并且我老了之后是非常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的。传统观念下,很多人都认为只有陪伴在父母身边、亲自照顾他们才是孝顺的表现,而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则被视为“大不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养老院养老方式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越来越被提倡。这是因为养老院养老带来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养老院养老都有哪些好处呢?

一、可以给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

       养老院能够给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第一,养老院会配备一些专门的陪护人员,老年人能够得到更好的陪护与照顾;第二, 养老院里会配备一些文体活动室,一方面可以丰富老年人的娱乐生活,同时还可以让老年人生活充实、充满幸福感;第三,养老院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合理的饮食搭配,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更加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图一  专业陪护

二、同龄人围绕,减轻老年人孤独感

       子女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可能回到家中谈论的比较多的还是一些工作中的问题,老年人难以插上话,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在养老院里,老年人可以和同龄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生活节奏、年龄阅历相仿就会有更多的话题可以交谈。老年人之间可以一起下下棋、散散步、跳跳舞,更能带给人以舒适感。

图二 老年聚会

三、缓解子女压力与空巢老人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是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也越来越大,两个子女供养四个老人的现象到处可见。工作、生活、上有老、下有小让年轻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从时间的角度还是金钱的角度。以至于他们不敢失业、不敢生病,毫无喘息的机会。与此同时,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可能会令子女忽略对老年人的照顾和陪伴,更加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这时,养老院养老方式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

图三  子女压力

       其实,大多数人对于养老院养老方式的偏见来自于对于养老院的不信任,以及对于子女将父母扔到养老院便不管不问的担心。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要结合自身家庭状况,同时也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孝有很多种,爱是唯一的一种。

其实我个人是不建议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的,当然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想要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但是自己也有家庭、有工作,每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就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父母。也不能为了父母把工作辞了,所以他们就会认为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是最正确的决定。

我虽然还没有到了中年的那个年纪,所以我父母的年纪都还小,但是我有爷爷奶奶,我就能知道身为中年人的无奈。上有老下有小,想要把他们都照顾好真的是很难的,而且家庭的经济重担都在两个人的身上,辞职照顾家里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对于很多中年人来说就会觉得如果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但是自己没有时间陪伴父母,这对父母也是不好的。但是即便我能理解他们的辛苦,我也不建议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这样的行为。接下来我就说说我反对的理由。

一、父母需要子女的陪伴。

当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无非就是希望能够多跟孩子待在一起,老人就是想要享受天伦之乐的。但是如果孩子把父母送到了养老院,能够一个礼拜去看父母一两次都是次数多的,父母在那个环境中虽然有很多老人作伴,但是没有孩子的陪伴还是孤独的。所以我真的建议当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作为子女就应该多陪伴一下老人,毕竟他们都年纪大了,能够陪伴他们的时间也不多了,千万不要因为这些事情给自己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二、养老院不一定会对老人好。

养老院真的不一定会对老人好,当然那些价格比较高的服务相对来说还是会好一些,但是这个跟家人的陪伴还是不一样的。之所以我会这样说是因为我在上大学期间做过志愿者,去养老院陪伴过老人,我是亲眼目睹了一些人对老人的态度,确实不算好。既然有送养老院的钱,不如把老人接到家里请一个可以照顾老人的保姆,这样即有人一直陪伴着老人,每天下班回家之后也能够见到老人,这样大家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