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送灯往自家茔地怎么送

老人 0 21

正月十五送灯往自家茔地怎么送,第1张

正月十五送灯往自家茔地怎么送
导读:我们这儿有一个风俗,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去给祖上送灯,就在祖上安息的地方,他们都在田野里孤寂在躺着,只有到清明、七月七、十月一和过年的时候才能享受到后代的香火,银钱。每当一家人过年时候,总不会忘记祖上筚路篮篓地为保存这个家的艰辛,年三十,

我们这儿有一个风俗,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去给祖上送灯,就在祖上安息的地方,他们都在田野里孤寂在躺着,只有到清明、七月七、十月一和过年的时候才能享受到后代的香火,银钱。每当一家人过年时候,总不会忘记祖上筚路篮篓地为保存这个家的艰辛,年三十,把祖宗们接回家过年,十五,年过完了,我们挑着灯笼把祖宗们送上路。在我们的心里,送祖宗上路,是自己的一份孝心,一份功德。祖宗们会在冥冥之中祝福他们的子孙们,也会监督着他们的子孙。

以前,送灯是萝卜挖空了倒点棉籽油,装上灯捻子点着,灯头又大,烧时间又长。再后来,人们就用蜡烛,怕风吹灭,就建一个纸围子。送上灯后,放烟花爆竹送祖宗上路。

每年十五的晚上,站在村头向田野里望去,远的,星星点点,近的,灯火通明。烟花爆竹此起彼伏,鞭炮声响成一片,很是热闹。死去的人在烟雾氤氲、鞭炮齐鸣和烟花炸开中灵魂得到安息,活着的人也会在这个时候感到生命的可畏。

正月十五送灯的讲究如下:

1 在元宵节送灯的时候,以谁先点燃为吉利。 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

2 点灯时要边点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 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

3 在元宵节送灯的时候,以谁先点燃为吉利。 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

4 点灯时要边点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 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

5 送灯时选择黄昏时分,携带烛台、燃香、纸钱等物品前往墓地。 根据民间信仰,黄昏时分是阳气渐弱、阴气渐盛之际,前往墓地点灯祭拜可以驱走阴气,得到先人庇佑。

6 在送灯时,除了金银元宝等实物外,还可以搭配一些生活用品,例如盐、米、油等,并且告诉祖先们自己的子女会经常来看望他们,让祖先们不要担心。

7 祭拜完毕后,将燃尽的蜡烛和纸钱放在墓碑前烧掉,同时祈愿祖先们能够保佑家族兴旺发达、后人福寿安康。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

一般来讲正月十五上坟送灯是不能提前的,必须天黑了以后,不过具体的还要看你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

相传,每至正月十五天官大帝上元之辰下降,考校大千世界之内,十方国土之中,分别善恶,随福受报,称为赐福之辰。

3个以上。

通常来说,如果是给祖先上坟送灯,只要在坟前送一盏就够了,目的是为了让黑夜里能够看清眼前的路。点灯时要边点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回家后也要把家里的灯笼彻夜点亮。此外还有个规定,就是刚出嫁的女儿是不能给娘家送灯的,应当是娘家给女儿送去,表示早生贵子,家中兴旺的寓意。

送灯,又称送花灯,中国传统民俗。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河南信阳一些地区在元宵节送灯给逝去的先人,以表达哀思和祝愿,是当地祭祀先人的一种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