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也许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经历,给孩子报了一个兴趣班,明明是孩子喜欢的也是孩子吵着闹着要报名的兴趣班,为什么上了几节课孩子就不想上了? 还记得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如果自己孩子这样对您说,您该怎么回答呢?我想大多数家长都
也许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经历,给孩子报了一个兴趣班,明明是孩子喜欢的也是孩子吵着闹着要报名的兴趣班,为什么上了几节课孩子就不想上了?
还记得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如果自己孩子这样对您说,您该怎么回答呢?我想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因为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当孩子说不想去的时候,父母也就放弃了,于是孩子长大后就会后悔!
但是也有一部分父母坚持下来了,我有个朋友家孩子就是这样。当初给孩子学习钢琴,后来由于中途学校布置的作业比较多负担太重,渐渐地对钢琴产业了厌恶感,并且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是我朋友却逼着孩子坚持下来。也许有的人就会疑惑,孩子是被逼着、硬着头皮去学习的,那么长大后会不会十分讨厌钢琴?
其实大多数都不会的,因为这个过程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 放弃只是一瞬间,坚持却是一辈子。
现在大学生大多数都会做兼职,那么有钢琴底子和没有钢琴底子收入是完全不一样的,有钢琴底子可以通过钢琴家教,轻松一个小时就赚几百元,没有钢琴底子就要靠各种各样兼职,而且收入还低!
另外,学钢琴的孩子经过无数次的舞台表演,可以锻炼其过人的胆量同时经常参加表演或者考试,会磨练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家孩子也是学钢琴的,十二岁开始学,越学越感兴趣,最后决定一直走下去。从高中开始请音乐学院的教授一对一上课,一节1000元,三年下来花了五十万。用光了所有积蓄,去年艺考时临场发挥的不好还落了榜,全家人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最后儿子还想考音乐学院,咬紧牙又补习了一年。今年发挥的很好,荣幸的考住了浙江音乐学院。
所以从几岁培养是非常正确的,尤其是视唱练耳,三、四岁学最好。到十岁以后再学进步非常缓慢。今天跟朋友们说出来,对你们培养孩子很重要。
我儿子就学的太迟了,要是再早一些,他会更优秀。当然也辛苦,那么小的孩子都得了腰肌劳损(弹琴所致)!
其实每个人都要有吃苦的经历,小时贪玩,不好好念书。大了没有好工作你会更苦。
就拿我来说吧!父母亲是农民,不懂的培养孩子,当然也没那个资金。小时天天玩,不好好学习。当时是很快乐,可现在我一天工作十四个钟头,没有礼拜天,也无节假日,苦不堪言……
今天把这些心得、经历写出来,希望对朋友们有点帮助!
姐姐的女儿今年12岁,今年春节后快要参加钢琴十级考试。印象中孩子学钢琴一直是家长”逼着“学的,我不止一次见过孩子为了逃避练琴和姐姐姐夫吵闹哭泣的场面,当时我也觉得孩子太小,强迫她练琴有点残忍。但是今年过年,外甥女和我的对话让我深深觉得 练钢琴这个事情与其说是锻炼孩子的毅力,不如说是考验家长的坚持 。
我和外甥女的对话从我打算今年开始让四岁多的女儿练钢琴开始,我让外甥女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讲对妹妹学琴的建议。外甥女首先告诉我——练琴很枯燥,如果不是她爸逼着她(我姐心疼孩子中途几度想放弃),她肯定练不到现在。但是她”长大懂事“之后,觉得自己会弹钢琴是一件”挺酷“的事情。我问大概什么时候她觉得自己”长大懂事“了,她说大概三年级,学校演出时她可以出一个钢琴表演的节目。外甥女说她觉得最不想练的时候是刚上小学那段时间,跟父母关系最紧张的也是那段时间。她急切地告诉我:小姨小姨,一定告诉妹妹,最不想弹的时候不要哭;她要是哭了你不要骂她,要多鼓励她,但是练习不能停。
问她考完十级还打算再练吗?她说不练了。马上又补充说:不是不弹钢琴,只是不想天天弹考级的练习曲,要弹”自己喜欢的曲子“。
和外甥女的闲聊持续了一个下午,她”小大人“一样的总结回顾让我看到貌似内向的外表下非常丰富的内心活动。从外甥女的体验看,有这么几条建议可以提给即将开始练琴的孩子:
1孩子都很享受钢琴考级通过的成果,但是觉得练习的过程非常痛苦;
2最想放弃的时候,希望父母态度好一点,多鼓励她;
3适当安排一些演出,让孩子享受在众人面前展示才艺的荣耀,可以增加练琴的内在动力。
亲妈:留英双硕士,传媒经济学博士在读,高校媒体专业教师,致力于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坚持下来的,无一例外温饱不愁,走上职业或半职业道路。 未坚持下来,在自娱自乐之外,拿着业余考级证书教其他的小孩子,挣高薪外快。 实例一:李燕宏:熬过头三年,坚持十三年,富裕半生;
李燕宏,1991年出生,1994年三岁时开始学钢琴。
在一个周六的下午,妈妈带回一名南艺毕业名为 胡婷 的女老师。从此燕宏每个周六的下午,跟随着胡老师开始进行一个小时的钢琴练习。全年无休。
平常日子里,妈妈和爸爸会监督燕宏练习一个小时钢琴。
燕宏是个乖宝宝,虽有时哭哭啼啼小情绪,但在爸妈的呵护教导下,每日练习。
燕宏八岁时,爸爸把胡老师辞退了。带着燕宏坐火车前往上海,拜上海小有名气的钢琴师何松为师。从此,燕宏每天的练琴时间从1小时提升至2小时。并且每半个月前往一次上海,接受何松指导。
燕宏渐渐长大,开始有些不听劝,顽皮嬉戏。爸爸的头发开始有些秃顶,终于从不打人的爸爸,第一次打的燕宏哭爹喊娘:“作业可以不写完,琴不能不练完!”
燕宏的初中全然在于爸爸妈妈的斗智斗勇之中度过,会在练琴时上一个二十分钟长的厕所。躲在厕所里看《火影忍者》漫画。然后被爸爸再打一顿,评价一周被打34次。
就这样,燕宏逐渐长大。去了国外交流,去了政府活动、去了当地县市级的钢琴比赛。
学到15岁时,已经学琴12年的燕宏,凭借着钢琴特长,考上了南艺附中。高中三年,爸爸妈妈开始逐渐防守,只是提醒,但是同学的艳羡与老师的称赞,已然让燕宏开始对钢琴有了习惯性练习。燕宏就这样长大了。
18岁时,燕宏艺考,凭借钢琴特长,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
考上上海音乐学院后,燕宏开始不太喜欢钢琴。因为学校里比他厉害的人太多太多,自己对于钢琴而言并没有太多天赋。但钢琴却是自己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
“不去琴房练琴么?阿乐?”
“不了!我找了份兼职,一个小时100块呢!教小孩的,拜拜!”
燕宏第一次知道,钢琴考核不过64分的阿乐竟然能挣这么多钱。自己可是89分。
燕宏想起了自己的启蒙老师胡老师。
第二天找到了一份兼职,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问爸妈 要钱。还时不时带礼物回家。
毕业后,燕宏成为上海当地的一位职业钢琴演奏员,没有那么出众,也没有那么平庸。他很努力,2017年月薪13000,七个半小时工作。双调休。放假后,燕宏找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女朋友,一起去 旅游 。
两年后燕宏结婚了,自己在上海开了一个钢琴培训班。准备存钱生孩子。
燕宏回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嘿嘿一笑说:
“ 钢琴嘛!熬过三年就是血赚!”
例子二:胡婷:我有天赋,但是爸妈离异了我跟了妈妈。琴在爸爸家,我就生疏了。85年鄂城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蕲春县惊现一位钢琴小天才”的报道,让胡婷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关注感。
爸爸87年下海前往深圳,胡婷和妈妈每餐没有少过猪肉。有一天,爸爸差人开着东方牌大车,给胡婷带来了一架全新钢琴和一位钢琴老师。
一月之后,胡婷展现出 ,无与伦比的钢琴天赋。全家人都很高兴,说着老胡家祖上冒青烟,要有一个音乐家出世。
但妈妈不是很高兴。爸爸已经两年没回来了。
终于,当胡婷高中入学时,妈妈跑到深圳去。随后第二个月,爸妈就离婚了。胡婷成为了单亲儿童。
妈妈对着出轨养小三的爸爸分文未取,直接把爸爸拉回去离婚后,带着胡婷回娘家上海。
胡婷再也没有见过哪家钢琴。
年代匮乏,三年未曾弹琴的胡婷,在最后三个月依旧是考上了南艺。在南艺读书的日子,她成为了一个名为李燕宏男孩的钢琴老师。
胡婷:“我是有钢琴天赋的,但是没一个好爸爸。”
学钢琴(乐器)对孩子的真正意义改变在于,努力大概率成功,试错成本很低。
从小培养钢琴,越早培养,孩子的接受能力越强,学得越多。
抛开天赋,单纯的演奏,便可以在这个时代以媒体变现的能力 ,获得相当不错。
我的孩子从五岁开始学习古筝,六岁开始学习钢琴,到八岁的时候我发现晚上练两种乐器用的时间太多,不如让她出去打打球、和同学玩一玩,就让她选一种乐器,她选了钢琴。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孩子不爱练想放弃,为这事娘俩没少吵架,我让她练琴一是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二是锻炼坚持到底的意志,三是考出十级证书以备将来可能有用。
十二岁时考出了十级,本来可以十一岁考的,我怕她考出十级就彻底不练了,所以又坚持了一年!
现在看应该让孩子坚持,现在学习成绩很好,遇事能够坚持到底,平时空闲的时间也能弹一些大众比较熟悉的曲子,自娱自乐!所以在孩子想放弃的时候家长要帮她们坚持,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
好在我的女儿是自己爱好,主动学习、练习的钢琴。由于全是发自内心的学与练,所以仅仅考了三年就过了十级。
我想那些自己不喜欢弹钢琴、又没有好的音乐天资的孩子,尤其那些父母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孩子的学生,像这些被逼着练习钢琴的孩子,当时的心情一定是反感的、崩溃的!这些孩子考级结果不会很好,即使勉强考过了,那也便是最终的结果,以后便彻底放弃!像这一类的孩子现在要么把钢琴忘的一干二净,要么工作学习与钢琴没任何联系。
即使个别孩子坚持下来了,走了音乐道路,不用想,孩子的音乐之路必是异常艰难,因为他们开始的音乐之路就是畸形的!所以这些坚持下来的孩子,现在也只能是工作平平,生活一般。
所以,学习钢琴首要的是孩子要有音乐天赋,其次是孩子喜欢它。最忌讳父母或孩子跟风学钢琴,或凭一时的冲动就去练钢琴!更不能逼迫着孩子练钢琴!
我是逼孩子学习钢琴的妈妈,孩子四周岁开始学钢琴,小学毕业时通过10级。我不懂音乐,当时就没想让孩子走专业,所以逼得不是很紧,我规定每天半小时,刚开始孩子很有兴趣,以后就有反感了, 但我说既然决定学琴就必须坚持,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妈妈陪你学。孩子比较配合,每天真的看着闹钟弹半小时,呵呵!等到考九级时,她自己差不多就开始喜欢弹琴了,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去弹琴,都不用我督促。当时周围好多认识的孩子学琴,能坚持下来并考出10级的就她一个,可以说学琴的经历给了她很大的成就感,并懂得做事必须坚持的道理。后来我们决定让她出国留学,开始英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瓶颈,成绩老是不能突破,但她坚持下来了,最终拿到好几所世界前100大学的offer 。现在她趁学校开学前的几个月学习笛子,进展迅速,大概得益于钢琴底子吧。让我欣慰的是,孩子对我说:辛亏妈妈当时逼她弹琴!让她多一点爱好。我们从没有考虑要从事音乐,现在留学方向也不是音乐,音乐是爱好,是陶冶性情的方式,当然如果能以自己的爱好谋生是再好不过了!
我女儿,在我的软磨硬泡,刚柔并济的逼迫下,终于考完了业余10级,然后立刻马上投入的中考,然后再接再励高考中,现在即将于本年度九月荣升医学临床大4级老生了,花了我3万7千元的钢琴一直躲在杂物间里沉默了十年[泪奔]它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它了
身边有两个自小学钢琴却走向完全不同方向的例子。
朋友A出身于钢琴世家,家里曾有长辈因为钢琴移民美国成功,于是爸妈也为她安排了同样的道路。从5岁起,每天早1小时,晚2小时的练习,整栋楼早上在她的练琴声中醒来,晚上从她的练琴声中睡去。小孩子都好动,长时间重复的练习让她痛苦不堪,而一旦她表现出坐不住或者弹错,就会被戒尺打手。后来她考到了10级,然而却在考上了寄宿中学,脱离父母控制以后,以后完全放弃了钢琴。她更喜欢和擅长数学生物和化学这样的学科,她现在从事的,也是偏数据分析类的工作。用她的话说,现在看到钢琴都会产生生理性厌恶,更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学。
朋友B从小就对音乐舞蹈影视非常感兴趣,她妈妈就送她去学了钢琴。但态度是,你有一个爱好和特长就好,也就学了1年。但却是那一年让她在长大后也念念不忘。工作后,她自己去报了钢琴的课程,买回了属于自己的钢琴。她现在从事的是**行业的工作,钢琴给她带来的对音乐的敏感和理解,为她的工作锦上添花,也是她繁忙生活中的一个美好的出口。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她表示,是怪她妈妈当年没有逼她坚持学下去。
综上,想说的是,在逼孩子学钢琴,或者安排任何的道路之前,做什么样的决定才是最重要的,它考验着父母对孩子是否真的尊重和了解,而这种尊重来源于首先要放下“大家长”的权威和“过来人”的经验,了解则需要我们耐心去观察和倾听,ta喜欢什么,ta擅长什么,ta能不能从这件事受益一生。
首先说,所有的事情只有自己想做了才能做出深度,听风就是雨或者靠别人逼迫只能让自己的处在压抑的情绪中。
那我来举例,我家以前楼下就是个钢琴教室也是幼儿班,我的命运就从这里开始了。当时家里觉得幼儿班没什么用,听人家推荐上幼儿班又顺带学钢琴,一举两得的心态我就入了坑!
小时候的事情记得不多,能记住的就是不停的弹琴,同学之间比较谁弹得好。那个时候啥也不懂,就是家里让学,我就学不让学那就不学!老师让弹什么就弹什么,学了几年只会弹,一些乐理知识都不太懂。后来到了小学,班会老师总让我弹,男孩子总得要点面子,那时候我才真正懂了一点我为什么要弹琴!原来是为了展示自己。
到了初中,通过小学老师推荐,我进了中学乐队当了键盘手,老师们也能高看我一眼,在学校老师见到我都能认出来我,虽然我不知道他是哪个班的老师,但还是有礼貌的说声老师好。
高中之后,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因为学习都放弃了,我就放弃了三年。直到大学。加入了艺术社团,社团经常有一些活动,经常需要演出,我就总是带头去跟着演出和做活动。感觉大学因为会钢琴这项技能而丰富了许多!逐渐老师和同学也都比较看好我,整个人自信满满。
现在,在上海工作了,尽管没有从事钢琴有关的活动,但是我自己买了琴,每天都坚持弹,甚至公司年会我都表演,刚毕业找工作这些经历很重要。
现在有时候在想,如果当初家里没有逼我弹琴,那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变化大吗?我觉得很难说,人的一生可能就因为小事情而改变,家长逼迫是因为他们觉得好,我们就应该理解他们,并合理的利用资源来提升自己。没有人知道自己以后会做什么。不逼自己一下又怎么会知道?
今日话题:
有小伙伴留言说:自己从小就有学钢琴的梦想,但是农村出生,也没上过大学,现在在城里打工,每月三千块薪水,日常开销房租水电就已经压得自己基本没有用于休闲娱乐的钱,更别说学钢琴的学费了。听说学钢琴一节课就要一百多,好点的要更多,感觉对自己来说很不现实……
丁丁租琴:那么,穷人学钢琴是不是不现实呢?
对于网友的这个问题,小编突然想到韩寒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中说过一句话:“不能因为跑步跑不过刘翔就不跑步了,不能因为开车开不过舒马赫就不开了。”韩寒的这句话告诉大家,我们不能因为“穷”就放弃自己的梦想。还记得去年小编为大家分享过一篇文章:
“偷鸡腿妈妈”住垃圾场送娃学钢琴!再穷,也要有追求!
没错,再穷,我们也有权力去拥有追求。因为,梦想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和改造。既然是梦想,就必然是对现实的一种突破和提升。如果没有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也许人类至今仍然活在原始社会,没有工业文明,没有发达的信息,当然也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娱乐工具。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树立梦想和实现梦想。有了梦想,我们就有了改变世界、改变生活和自己的动力,生活才能更加精彩。
丁丁租琴:穷人学钢琴现实
在困境中最能考验一个人。当你相信明天会变得美好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计较今天所遭受到的痛苦。因为当你有了梦想时,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进的步伐。
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共享经济时代,只要您肯坚持自己的梦想,没有什么是实现不了的。比如,我们买不起一台钢琴,却可以去用一件衣服的钱租一台好的品牌钢琴去学习,去坚持你的钢琴梦想。
结语:
为了不断的满足大家的钢琴梦想,丁丁租琴坚持创新,让钢琴梦想者用琴更加便利化、专业化、创新化,从而给大家提供创造有钢琴的机会,为每一个渴望音乐梦想的人插上翱翔的翅膀,让购买钢琴不再成为钢琴梦想者拥有音乐梦想的障碍。
作为一个从小被逼弹钢琴的孩子,我觉得这事我挺有发言权。
四岁半开始练琴,练了8年,钢琴7级。
我觉得孩子学琴就得逼 !
来说说我的经历
1
我的钢琴是姑姑家姐姐的,当年姐姐不学了,爸爸就问我,要不要把钢琴拉过来,让我学琴。我大声的回应好!然后满脸期待,每天都催我爸赶紧把琴拉回家。
这应该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了吧, 也就是一般大家口中说的“孩子感兴趣” 。
2
催了一个月,我爸终于把琴拉回了家,当时我兴奋的不行。 可真正开始学琴,我才知道,这事究竟有多无聊!
其实,想要练就任何专业技能,前期都需要大量重复性简单劳动,学琴就是如此。从音阶、琶音到《哈农》,再到《车尔尼》, 每天的基本功练习实在是枯燥又无趣,很多时候,我说是练琴,其实更像“砸琴”, 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完成爸妈规定的“遍数”。
只要弹完就万事大吉,一溜烟跑掉去玩。
3
小时候的我特别调皮,练琴完全坐不住。 作为女生,学琴之前从不挨打,学琴之后没少挨打。
还记得有个挺不靠谱的叔叔,当时跟我说,琴必须得练!要是不想练,就拿头往琴上砸,要是能砸坏,你就可以不用练了……
别说,练琴练得太烦的时候,我还真试过……后来发现,想把琴砸坏太难了,还是乖乖练琴吧
然后就这么苦苦坚持了8年, 不论风吹日晒,不论刮风下雨 ,妈妈都会骑自行车带着我去老师家学琴。
冬天能练到出汗,夏天开着空调依然汗流浃背。 每天练琴,妈妈都坐在旁边陪(ding)着我。暑假考级之前,更是每天保证至少4小时的练琴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后来因为转学,学校实在离家太远,学习又越来越忙,时间来不及,才不得不放弃。
现在的我,很感谢当年的父母。 感谢他们逼我弹琴,练出“童子功”。现在我即使很久不练,也可以轻松弹些世界名曲。曾经练过的考级曲目,更是形成了机械记忆,信手拈来。
现在的我,也有点后悔。 后悔当年没有继续坚持,没能一直练琴,考更高的级,练更多更难的曲子。
——————————————————————————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从一开始, 遵循孩子的兴趣肯定没错 。要确定他的喜好,确定他是真的想练琴。
但一旦开始学琴,就一定一定要坚持下去 !
不管孩子最初喜不喜欢学琴这件事, 后期真正需要练习大量基本功的时候,999%的孩子都不会喜欢 。因为简单重复的枯燥劳动本身就是件反人性,反孩子天性的事!
孩子没有“自制力”,当孩子坚持不住的时候,就要靠家长逼,无可厚非,更无所谓对错。
如果仅仅因为孩子的一句“不喜欢”,就选择放弃,真的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让父母和孩子都后悔终生!
所以一旦确定了喜欢,选择了学琴,开始练琴,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就像没有当年郎朗爸的逼迫,哪有今天的郎朗呢!
你好,我是一名乐器从业者,每天的工作都是面对乐器。我自己的女儿也一直在学钢琴。
孩子学习钢琴其实父母逼孩子的很少。但是都是告诉孩子的一点既然你选择学习了钢琴或者其他乐器就不要轻易放弃。
我来说说我女儿接触乐器的开始吧,她从胎教到出生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乐器的发声。幼儿园大班下学期他学了几次尤克里里,毕业会上表演了两首儿歌“当我们同在一起”“小星星”。当时班上的小朋友看她会弹琴挺羡慕的。
快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最开始每次课30分钟。准备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就告诉她一定要坚持,有可能别的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但你在练琴。你要能坚持,就有收获。到现在整整学习了3年了。有时候练琴也有懈怠的时候,但我不当面戳穿她。只要有空时间我都配她练琴,过后和她交流,因为的确是学习了钢琴给她带来了一些变化。
比如合唱比赛,她是女生领唱,音准比较好。参演语文主题活动的话剧表演。她更喜欢的是自己会哼唱的歌曲,在钢琴上找旋律弹奏出来。
我想你说的逼孩子弹琴。所谓也就是想她长久的坚持学习吧,在孩子学习钢琴或其他乐器时,我们要多鼓励,初期也要多多激发兴趣,有时候可以陪她一起练琴。你也会发现学习乐器也不是那么件容易的事。鼓励和兴趣是孩子最大的老师。
为什么不要逼孩子学琴?从一生的发展来看:
1 逼了后,孩子会厌恶学琴,导致学琴效率极低,废材率很高,不合算。
2 逼了后,亲子关系受损,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价值感,导致不自信,失去对未来的希望。
3 即便因为怕父母而学习,到了青春期大概率会叛逆,代价高昂。
4 会导致部分孩子抑郁,自闭,甚至反 社会 。
5 学了也没用,因为大概率会终身不再摸琴。
6 根本无法提升音乐素养,因为痛苦的存在。
总结:大概率会导致半途而废、终身厌恶钢琴、低自尊和仇视这个世界而成为废材。一将功成万骨枯,别梦想光鲜的日子。
虽然我家孩子没有学琴,但是对于逼孩子去学某一种兴趣,我觉得不好。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是不同的,对于没有兴趣的事情,被人逼着去做,而且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而且如果是自己不愿意而且不喜欢做的事情,被人逼着做,那也做不好啊,被逼无奈之下勉强去做,本来就不喜欢做,就一定会有心里抵触,做也做不好,不仅做不好还给孩子带来痛苦,没意思。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让孩子自己去培养兴趣爱好,你只需要引导即可,只要是正当的,积极的,有价值的兴趣爱好都应该得到支持,而且当孩子自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他心里是有干劲的,有钻研意识的,这时候你在支持一下,会事半功倍。
比如同等情况下,孩子喜欢画画,你逼着他学钢琴,他有可能也学不出什么好的成绩,但是你如果每天鼓励他画几幅画,可能一个月之后,他的画画水平就有明显的提升。
没别的意思,就是我个人的话,就是不愿意逼着孩子去做自己不愿意,内心排斥的事情。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我家的孩子从六岁开始学习钢琴,一直学习了六年,直到考了业余钢琴七级,因为学业的繁重才暂停。
我来说说我家孩子学钢琴的经历吧,我家小朋友四岁开始上幼儿园,那时幼儿园的主打理念是培养孩子的幼儿才能。
学校专门聘请了专业的音乐老师来任教,每周有舞蹈课,声乐课,还有乐器课。孩子从中班开始学习吹竖笛,也许是天生对音乐比较敏感,当老师教大家吹竖笛的时候,她吹的特别好,是班里的优秀分子,没过多久就被挑选加入学校的竖笛队,并参加了许多的竖笛表演活动。
印象比较深的是,因为我工作的关系,她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幼儿园,八点到九点,这段时间小朋友还没到来,老师们经常聚在一起学习吹竖笛,我家孩子便站在边上听,听了几遍,她回家便能把曲子流畅地吹出来,而老师们仍吹得断断续续。
打那时开始,我便觉得孩子在音乐方面有一小点天赋,是否可以学习钢琴了。于是找了一个周末,带她到琴行参观,并且上了一节体验课。
回来之后她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我要学钢琴。”,我自然举双手赞同,下一个星期就带她去报课。
刚开始学习是一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钢琴的入门课比较简单,只是弹几个单音,注意手型,孩子学习的兴趣很浓。
这样愉快的学习坚持了半年,随着曲子越来越难,孩子的情绪开始有了变化,由开始的欢喜到渐渐地不耐烦,到后来的反抗。
此时家里已经买了一台钢琴,又报了半年的课程,怎能半途而废呢?于是一场母女间的战争便开始了。
从那时起,孩子学习钢琴几乎是妈妈逼着往前走的,有时候甚至是威胁她,“如果再不弹,我就把琴卖掉。”
孩子自然是不愿意的,从 情感 上她是喜欢弹钢琴的,就是吃不了弹琴的苦,于是既想坚持,又想放弃,弹钢琴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此时,我不愿放弃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做一件事情就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这是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因此,战争不断上演,后来为了缓解矛盾,我们把一周四节课改为两周一节课,我也不再要求他每天必须弹多长的时间,只是跟她说:“每天必须把这周所学的曲子弹一遍。”
渐渐的,孩子开始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再反抗,我们一直坚持了六年,直到考过了业余的钢琴七级之后,因为到了小学六年级,学习压力比较重,我们才暂停了。
弹钢琴必须以孩子爱好为前提,如果从一开始孩子就不喜欢,反抗激烈,那就不要再逼孩子去弹了,毕竟能够成为钢琴家的人不多。
别为了一块姜,丢掉了一只鹅。为了不可期的钢琴梦,而让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你说是不是呢?
我是一位钢琴老师,从事钢琴教学28年了,我来回答……
自律、耐心、良好的记忆力和集中精力、有目标的行动等素质的早期培养,与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和能力开发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这种能力的开发为儿童今后的成功提供了可能性,投资于孩子的早期音乐教育,从钢琴弹奏开始,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所以从小选择学习钢琴,应该是终生受益的……
但因为孩子存在个体差异,还要因人而异的……孩子小学初中阶段,文化课如果跟不上的 还有五音不全没有节奏的孩子,还是建议您别选择学习钢琴,因为学钢琴需要脑子,更需要学音乐的资质,所以音乐学院招生都会有面试,特别是视唱练耳的考试不合格,会一票否决……当然,如果单纯的从学习一门技能,培养综合素养来说,是没有特殊要求和限制的,但是的确有学的快慢之分,有的孩子会进的很快,半年弹完拜厄,一年弹完599……也有的孩子,进的很满,一两年都弹不完拜厄……学琴的快与慢,好与坏,基本与文化课的学习成正比……
"从小学钢琴的人,90%的人没有爱学的;但是学成之后没有后悔的,后悔的都是中途放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坚持,我们永远别指望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孩子靠自己去持续、勤奋地学习,钢琴如此,文化课也如此,每位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足够坚持和专注的家长在支持、鼓励和督促……所以,老师 家长 学生,需要三位一体,共同努力!
我不知道这里的支持 鼓励 督促,和今天问题里的“逼”字,是否理解为一个概念?其实,我个人觉得,学钢琴和文化课是一个道理,如果孩子上学,突然不想上学了,要辍学,老师和家长是不是也需要找找原因,适当的“逼”一下下呢?不能就放任自流,顺着孩子,让孩子辍学吧……
刘诗昆大师曾经透露,自己从3岁开始学琴,但在12岁之前,最讨厌的就是钢琴……由此看来,只要选择了钢琴,不是因为智力和自身音乐素质的原因,就不要怕孩子没兴趣,老师不要轻易灰心,家长也不要轻言放弃,要哄着,同时给点压力……
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一个自律的学霸,同样是一个优秀的琴童!所以,训练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管理时间的能力,做时间的主人……这也就不存在逼迫学习的问题了……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大家一起努力吧……
随着 社会 的发展,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总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所以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父母这样的选择,是真的在成就孩子么?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琴之后,孩子不愿意练琴时,很多父母棍棒相逼,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
学钢琴对于家庭的经济支出是很大的,很多家长真的是花了几万买了一台昂贵的钢琴,让孩子学琴,结果很多孩子无法坚持。这些情况中,很多孩子本身对音乐没什么兴趣也没什么天赋,是被家长硬逼着学钢琴的,这些孩子不仅让老师辛苦、孩子自身痛苦,对于家长更是烦恼和经济的损失。
学琴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起初孩子三分钟热度是正常。这个时候做父母该逼还是要逼,只是看逼的方法了。比如,父母也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学,当孩子的忠实群众,而不是苦口婆心讲道理,因为和孩子讲道理,有时候是没用的,用父母的行动影响孩子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感兴趣就坚持学下去,如果不感兴趣的话,就不要强求孩子去学习,勉强学下去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弹钢琴这个过程更加辛苦,家长都要跟孩子做好充分的沟通,不要强加大人的意愿,孩子虽然小,但是还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形成对抗,事倍功半。但是如果达成共识,要学习某样东西,那就要坚持!
如果经名师评估孩子有音乐天赋,逼孩子好好练琴是可以的。
你好,我是爱音乐的鲁某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初中开始我就在学习音乐,一直到现在也在从事乐器培训行业,所闻所见还是很多的,所以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逼孩子从小弹钢琴,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答案,谁能保证一定对或者一定不对呢?
先来说说我所看到的吧,我是架子鼓培训教师,接触过很多学生和家长,什么样的都有,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有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幼儿园小班就开始来学打鼓,一开始上课就坐不住,不听。后来就开始哭,然后她妈妈说:你今天就是哭也要在教室把这节课给我哭完!这种状态持续了大概三节课,真的是看着他一点一点的进步和变化,现在已经是明星学员了,也拿了很多奖。 这种就是逼出来的。
还有一种就是作为老师都会觉得很可惜的,孩子很有天赋,但是家长不够重视,考级、路演、比赛都不参加,学到一定的程度练习也跟不上,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能够逼一把,或许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钢琴的学习是有难度并且很难坚持下去的, 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说只是让他随便玩一玩那就没啥说的,但是真的想要有所收获 作为家长可能就得逼一把了。
最后,我得告诉大家兴趣太重要了, 所有的所有必须建立在他不排斥的基础上,我也即将为人父,夫妻二人都教授乐器,如果以后我的孩子对音乐没有兴趣,我绝对不会强迫,但是,一旦选择绝不可半途而废!
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说说我的观点吧:
题主用了一个“逼”字,我想此时此刻题主应该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明明知道逼迫是不对的,另一方面自己可能不知道除了逼迫还能做什么?我的座右铭是“教育,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个可以从我的主页看到),我觉得父母教育孩子,不是要教育成另外一个自己,而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他们心目中更好的自己,过上他们喜欢的生活,成就他们想要成就的梦想,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对于工作,很多人知道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去完成,那为什么不能给教育孩子,也做一个计划呢?一个适合孩子自己的计划。我看到很多爸爸妈妈,别人家的小孩学什么,自己家的小孩就要学什么,别人家的小孩买什么书,自己家的小孩就要买什么书。教育,真的不是随大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需要被“因材施教”,马云的爸爸,发现小马云喜欢英语,因此每个周末都会骑车带马云去参加英语角,朗朗的父母也是,也是发现了朗朗的音乐天赋并加以放大。如果朗朗的父母当初让朗朗去工地搬砖,马云的爸爸让马云去研究微生物,那可能现在他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发现了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加以放大!
因此,回到题主的问题,你说了一个“逼”字,说明宝宝并不喜欢钢琴,我想问,你非要让宝宝弹钢琴是为了什么呢?是觉得弹钢琴优雅,可以训练宝宝的气质?还是可以把宝宝会弹钢琴当成是可以和亲戚朋友炫耀的资本?还是因为你会弹钢琴,想让宝宝继承你的优点?还是钢琴已经买好了,不弹就会浪费钱?还是。。。你不会弹钢琴,但是一直有一个梦想,因此,想让宝宝帮你圆了你的梦想?不管是什么原因,那只是你认为,并不是宝宝认为!
所以比起逼迫宝宝做一件不喜欢的事,题主更应该想想,宝宝喜欢什么?去发掘宝宝的兴趣点更重要,如果宝宝喜欢画画,那为什么非要让他学琴呢?但是如果宝宝兴趣就是音乐,只是不喜欢钢琴而已,那题主是可以引导的,毕竟钢琴是乐器之王嘛,学会了钢琴,其他乐器也就基本水到渠成了,可以换一个方法,强攻不行,来软的:
1平时宝宝玩耍的时候,就放点钢琴曲,慢慢洗脑,人都是喜欢优美的东西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钢琴曲。
2然后如果家里已经有钢琴,那没事的时候,题主自己坐上去弹几下,然后故作舒服状,就好像音乐给你带来了第二次生命,让宝宝觉得,他也想试试。
3如果宝宝会点基本动作,那可以假装你很想学,然后请宝宝帮你,让他产生成就感,心理学表明,请别人帮忙,比直接命令别人做某事,更容易达成。
总之一句话,让他体验到学钢琴是快乐的,或者是有成就的,那他就会主动去弹了,而这个快乐感或成就感,家长完全可以通过逗比 搞笑 ,或者装可怜求助让宝宝感受到。
最后告诉题主一个小秘密:练习钢琴的时候,比起一练就一两个小时,利用碎片时间练习,效果会更好哦!比如早晨起床排队等厕所的时候,练习个5-10分钟,晚上幼儿园放学回来后,练习个10分钟,然后吃饭前练习个10分钟,饭后来个10分钟等等,时间打散了,让手指少量多次的记忆和锻炼!
有很多家长是非常想知道,为什么说后悔让孩子学钢琴,学钢琴放弃的人多不多,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后悔让孩子学钢琴的原因
当初,觉得让女儿学一门乐器,熏陶一下音乐之美,学会弹奏几首优美的钢琴曲,就心满意足了。但自从女儿学了钢琴,才知道学乐器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感觉总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考验我们的耐心,磨练我们的意志。现在都学了两年了,放弃总觉得付出的努力全打了水漂,但继续坚持吧,真不敢想象继续学下去,还会付出多少。
特别是练琴时听到小区里其他孩子玩耍时的欢歌笑语,内心对孩子很有些愧欠的感觉。学钢琴最大的难点在于,必须每天坚持练习不低于一小时的时间量才能平稳的进步。而这点对绝大多数家庭很难做得到,想想谁家没有一些事情要耽搁,而这造成的问题就是学琴起伏不定,练习量形成积压。特别是越往后曲目越难。
现在想让家长学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真心的奉劝很多想让孩子学钢琴的家长们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踏进这条漫无止境的,充满艰辛的学琴之路。
学钢琴的放弃的人多不多1、接触过很多中途放弃学琴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为太多余枯燥了,现在的孩子都很有性格,说不练那就一下都不想碰了,所以教师在教的时候寓教于乐很重要,至于方法,以后会逐渐和大家分享一些,也欢迎大家互相学习交流。
钢琴大多的学习室为了兴趣,中途终止真的很可惜,希望家长通过各种方法避免。
2、琴行里认识的一个弹得不错的小姑娘不见了,问老师,答曰:家长不让学了,说让孩子学一两年琴目的只为了长大以后可以讲她曾经学过琴,默……
女儿以前的一个同学学了一年多停学,家长说上学以后所有兴趣课通通停掉(女儿读的是混龄班,该男孩已上小学),全力以赴搞学习……
另一个乐理班的同学停学是因为一个假期的偷懒,孩子学不下去了,觉得痛苦,干脆放弃了……
还有一个转了学打鼓,说学钢琴的太多人,机会不多……
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原因各有不同,结果都是放弃。
学钢琴的利弊
任何事物都是有双面性的,学钢琴也是一样,不是在于好处或者是坏处,主要还是在于您怎样的来看待学钢琴这件事情。
1、钢琴在西乐界有乐器之王的美誉,骄傲啊!
2、钢琴声音纯洁美丽,使人心旷神怡!
3、钢琴可以用来玩躲猫猫!哈哈哈哈!
4、钢琴上可以放点东西!嘻嘻嘻!
5、钢琴容易学,(把键按下去,三岁小孩子也能弹出哆来咪发梭!)不像小提琴,半天连一个音阶也拉不出来!还杀了半天鸡!(指初学者)
6、钢琴不易丢,不像其它乐器,打开乐器盒子,会发现乐器不在,但是你打开钢琴,不会发现琴键不在!哈哈!
7、学钢琴乐趣多多!(本人对钢琴的看法!)
看是什么水平以及地域 ,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会高很多如果以成都为例子。
如果是一般的师范系音乐学系等等毕业的,一节课至少50以上,学生多的话银子就多了。
如果是钢琴系专业毕业的,私人学生一节课没下100的,至少没听到下了的。
如果是钢琴系的老师,私人学生一般至少两三百,如果是单独一两节课的找老教授,收得会更贵。但是人情学生另议哈,初步估算一个月上万是没问题的,只要你教的好,学生就源源不断的来,
但是外面的艺术学校比较黑, 陪练给的很低很低 我们叫压榨苦力,我的同学很多被压到陪一个小时才二三十,教课的大概也就五六十了。所以如果有资源来时单枪匹马的干钱来得更快。
4种赚钱渠道:
1 钢琴教学
2 小场合的钢琴演奏录音
3 作曲编曲
4 大场合的演奏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但是学钢琴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显然不是。那到底要不要让学生学习钢琴呢?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1 为什么说不要轻易让孩子学钢琴
我有很多同学是学习钢琴的,要说辛不辛苦,他们说,当然苦,每天不弹琴是不行的。随着日复一日的练习,他们已经将这份辛苦变成了习惯。
其中一个同学,每天中午回家现做的事情不是洗手吃饭,而是坐在钢琴前弹钢琴,一篇篇的翻着乐谱,还有那些都要弹烂了的曲子,但尽管如此,还是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她的眼睛也是近视的,听她说,在不断弹琴练习的过程中,时时刻刻盯着钢琴的黑白键子,让她的视力越来越不好,可能很多人觉得夸张,但让任何一个人一直盯着钢琴键也会受不了吧。
不过现在她在一所著名的音乐学院,我想这也是她这些年努力的成果,还有她妈妈一直以来的督促。
有一次我问她,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弹钢琴这条路吗?她说会的。我很诧异,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重来,她说,因为她爱上了钢琴。
所以,基于兴趣,出于热爱,会让再辛苦的一件事情都变得很幸福。我想钢琴对于她来说可能更像是一种陪伴,成为了她一生热爱的事业。
1 这么辛苦还要不要学钢琴
钢琴学习对手的灵活性要求很高,因此在不断的练习中,增加手指的柔韧性也很重要。每天不断的练习是很无聊和枯燥,但是在自己的手指下演奏一首又一首的钢琴曲还是很快乐的。
我建议那些想要让自己孩子学习钢琴的家长,或者自己对钢琴很感兴趣的学生们,在下定决心学习钢琴之前,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熟能生巧,如果仅靠自己的小聪明,不勤加练习的话,也不会有很大的进步,更不会在钢琴上有所作为。
另外,学习钢琴还是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的,所以同学们想要学习钢琴还是要有心理准备,了解清楚之后再决定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弹钢琴!
小孩学钢琴好处有:可以锻炼耐力和信心,还可以开发智力,培养身体协调性。
演奏钢琴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所以,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
钢琴的练习和演奏都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灵敏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等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