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上学家长接送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孩子 0 24

高中生上学家长接送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第1张

高中生上学家长接送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导读:高中生上学家长接送是一种不同人群的需求,这和利弊的关系不大。有的学生的家离学校远再加上现在疫情原因,所以家长接送也就不太奇怪。进入九月之后,不少上班族表示,自己的上班路线可能得调整了,因为上班路上有学校,现在学生已经开学,每天早上想要顺利通

高中生上学家长接送是一种不同人群的需求,这和利弊的关系不大。有的学生的家离学校远再加上现在疫情原因,所以家长接送也就不太奇怪。

进入九月之后,不少上班族表示,自己的上班路线可能得调整了,因为上班路上有学校,现在学生已经开学,每天早上想要顺利通过校门口是不太可能了。

本以为只有中小学的校门口会比较堵,没想到高中校门口也没有幸免于难,很多网友表示不解,中小学学生还小,接送正常,可高中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家长每天接送学生是不是有些溺爱学生了。

很多家长看到这样的质疑,也觉得很委屈,的确自己上学的时候,不用说高中,从初中开始就没有家长接送了,都是自己或者和同学结伴一起上学放学。

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从前,家长也想减轻负担,让学生们自己走,但是真的是不放心,不是家长不想是家长不敢。

时代在变化,接送学生很有必要,网友不必过分苛责

时代在变化,现在的情况已经不能和从前相提并论,其实网友也不必过分苛责,接送孩子上下学并不是溺爱,只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

首先来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马上上车水马龙,如果学生和同学一起结伴而行,路上打打闹闹的,很可能无法及时看到来往车辆。

其次,高中的学生们正值青春期,相信大家也都在网上看到过不少起校园暴力事件,如果家长可以每天接送学生,也能有效地避免此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最后,高中的学生都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每天的学业已经让大家精疲力尽,如果每天上学放学还需要自己去坐公交车,那可能就意味着学生要起得更早,到家的更晚。

对于辛苦备考的学生们来说,时间就是最重要的,如果牺牲大把的时间在交通上,不如用在休息和学习上。

所以,家长之所以每天都风雨无阻地接送学生上学放学,并不是在溺爱学生,也上升不到“中国式巨婴”那么严重的程度,毕竟对于现阶段,学生的学业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Many students go to school by bus, some students drive to school by the parent, little to ride a bike or walk to school

父母开车接送孩子好吗?(资料图)

中国近些年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买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然而,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人们的教育观念却显得狭隘落伍。在不少城市,我们发现一个特有的现象,就是名校门口堵车!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每当中小学生上学、放学的时候,校门口接送孩子的豪华轿车几乎排满门前整条街,形成严重的堵车现象!

其实,孩子的童年不应该锁在车窗里,高档轿车不应该、也不能代替孩子的亲身体会、感受。轿车轮子是机械的,童年的成长则需要自然发展,需要孩子们留下自己的足迹,不能用机械去替代。

案例分析:每当我路过人大附中、北大附中这些名校,总能看见一些学生家长开着不同牌子的小轿车停在校门口。在北京的一所学校门口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家长开着奥迪,一位家长开着普桑,两个孩子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放学,两个孩子从学校出来遇到了各自的父亲,一种无形的对比给普桑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我相信这是无意识的偶然。普桑孩子心里很不舒服,他告诉爸爸,以后不要开车来接他了,他要步行回家。从那以后,普桑孩子的爸爸再也没有开车来过学校。

又一天放学,奥迪孩子问普桑孩子:“今天坐我爸爸的车回家吧?”普桑孩子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而是悄然离开了,普桑孩子再次感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无形的伤害。

我是这位普桑孩子家长的好朋友,作为孩子的家庭教育顾问,我从他爸爸那里了解到孩子的基本情况:这个孩子很优秀,爸爸对孩子的教育也得当。于是,我先和爸爸进行了沟通,我告诉这位爸爸:“孩子的选择没有错,错在这个环境的不恰当。”孩子的父亲是一名普通职员,却有一个懂事的孩子,我试图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来教育孩子。

(请给孩子更多经历的机会)

在一次打工子弟学校的互助教育计划中,我把普桑爸爸和孩子都请到了现场。那是一群来自郊区农村的孩子,相对这些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普桑孩子要幸福得多。那天快放学时,很多学生的爸爸骑着自行车,有的家长还是步行来接孩子。

放学前,我故意叫来一位农民工爸爸和普桑孩子一起聊天。我问起孩子放学的事,农民工爸爸说:“很多时候孩子要求自己回家,只是在天气恶劣时,我才会来接孩子。”接着我们又聊到了孩子的路途感受,那些孩子一般都和同学结伴回家。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帮助盲人过马路,也有和同学吵架,还有帮助爸爸妈妈去买菜,孩子的放学时光那么有趣和丰富多彩!

普桑孩子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放学时光都是在车子里度过的,遗憾地失去了这么多有趣的经历。农民工爸爸告诉普桑孩子:“我们平时哪有那么多时间接送孩子呀!工地上下班不像单位那么固定,孩子很多时候要自己回家。”那天下午,我还创造机会让普桑孩子与农民工子弟交流,我想让他们成为好朋友,两个孩子欣然接受了。

之后,我们来到了农民工孩子的家。房子是租来的,这个家很简陋,是一间小屋,孩子的书桌也很简单,小朋友们还一起讨论题目。当天,我又给这两个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篇题为 《放学的路上》的作文。三天后,我拿到了他们的作文。他们让我看到了孩子心灵深处的阳光,农民工孩子写的情真意切,普桑孩子写出了他从没有过的放学路上的感受,但同样的路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想。其实,文章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经历了。

(告诉孩子,人生成长的道路是不一样的)

这个孩子现在上初中二年级,我告诉孩子走自己的路吧,人生的成长道路不是一样的,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去珍惜和分享。把最美好的童年留在自然里,我们享有别人不曾有过的快乐和幸福,更重要的是未来的财富!孩子和我成为了好朋友,也是农民工子弟的好伙伴,伴随着孩子成长的脚步,我和孩子们一起在成长。

当我和普桑爸爸再聊起这段经历时,他欣然笑了。我相信这是开心的笑容,我们留给孩子的成长空间,不是在轿车里而是在自然的路上。孩子的爸爸说:“孩子的成绩很好,还经常主动帮助同学。”

如今,这个发生在名校门口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年了,故事中的三个孩子都已经成长,特别是那位普桑孩子,他踏着青春的脚步度量自己的人生,有了丰富的经历,懂得了社会中难以得到的道理!

写给父母: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如果要让孩子得到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就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吧,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都是孩子的财富,经历才是最好的教育!爸爸妈妈不能开着自己的车接送孩子一辈子,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去走自己的路。人生的道路不像平常的柏油马路那么宽阔平坦,偶尔的摔跤是要让他勇敢地爬起来,让他自己行走。我们应该相信孩子自己也能走得远、走得稳、走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