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书下乡工程的主要简介

孩子 0 16

送书下乡工程的主要简介,第1张

送书下乡工程的主要简介
导读: 工程目标是自2003至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向300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图书馆和3000个乡镇图书馆(室),赠送农村适用图书390万册。每年为每个县图书馆送书1000册,3年合计3000册;每年为每个乡镇图书馆(室)送书330余

工程目标是自2003至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向300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图书馆和3000个乡镇图书馆(室),赠送农村适用图书390万册。每年为每个县图书馆送书1000册,3年合计3000册;每年为每个乡镇图书馆(室)送书330余册,3年合计1000册。财政部每年为送书下乡工程安排专项经费2000万元,3年共安排6000万元。

送书下乡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直接面对老少边穷和中西部地区,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县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室)藏书贫乏、购书经费短缺的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工程采取专家选书、集中采购、统一装帧、直接配送的实施办法。配送图书将使用统一设计的封面,印有“文化部、财政部送书下乡工程”字样及专有标识。配送图书的选书原则为内容健康、实用性、可读性强、适合农村读者需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思想道德建设、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科普知识、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医药保健、生活百科、文学艺术、历史知识、体育娱乐,如:《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百姓法律一点通丛书》、《中国科普文选》、《农民快速致富丛书》、《家庭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等。为了保证书尽其用,送书下乡工程对受赠图书馆(室)条件进行了特别规定。县级图书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图书馆馆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3.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8小时。乡镇图书馆(室)必须具备五个条件:1.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辖的乡镇;2.有保存图书、提供借阅的场地,不低于50平方米;3.有接受过县以上图书馆业务培训的专(兼)职工作人员;4.有图书借阅、保管等规章制度;5.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20小时。

为推动送书下乡工程的顺利进行,文化部、财政部联合成立了全国送书下乡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文化部社图司。同时,建立了送书下乡工程全国图书配送中心,设在国家图书馆。 工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各地按照受赠图书馆(室)条件,根据分配名额,选定接受赠书的县图书馆和乡镇图书馆(室)名单,填写《受赠图书馆(室)申报表》,并确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接收、发送图书的单位,报送全国送书下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经全国送书下乡工程领导小组审定后,确定接受赠书的县、乡镇图书馆(室)名单。

(二)专家选书组通过调研、论证,于每年3月底之前推荐图书350种,备选图书200种,经送书下乡工程领导小组审阅后,确定配送图书书目。

(三)全国图书配送中心根据确定的配送图书书目,与有关出版社联系,订购图书、印制封面,并统一装帧。

(四)全国图书配送中心按照确定的受赠图书馆(室)名单,将图书发运至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接收、发送图书的单位。

(五)各地负责接收所配送的图书,并发送到本省的县、乡镇图书馆(室)。

(六)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应于每年12月将本地送书下乡工程的实施情况,有关县、乡镇图书馆(室)接收、利用图书情况等报全国送书下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图书馆起着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的重要作用,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最佳场所。通过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使文化扶贫真正落到实处,送书下乡工程为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乡村学校的衰退,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看到了。但真实的面对时,还是感觉非常的震惊。一个学校孩子越来越少,一个村子孩子越来越少,怎能不让人震惊呢?那么乡村学校为什么会衰退的这么快呢?国家均衡了教育,提高了乡村补贴,为什么还留不住孩子们呢?实际原因非常简单。

第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到处都在进行城市化建设,大城市越建越漂亮,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人没有收入,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也有限,所以就算农村比以前条件改善了很多,但与大城市比起来,差距还是更大了。以前的农村虽然穷,但大城市也不是太繁华,大家的差距没有像今天这么明显。

第二:大城市教育发展太快,乡村根本追不上。这些年,各地都在打造自己的名校,扩大当地的影响力。所以我们的名校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城市私立学校的兴起,更加速了城市教育的发展。当北京的幼儿园都在学英语时,乡村的学校可能还没有一个专业的英语老师。大城市教育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乡村的学校怎么追也不可能追上。差距已经确立了,已经没办法再缩小了。

第三:农村人除了外出打工,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以前的农村人基本都在家务农,但现在的农村人如果不外出打工,可能没有任何生活来源。所以目前的农村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大家都出去打工了。父母在外面干的好的,把孩子也带出去上学了。只有一部分父母实在带不出去的,才在农村上学,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是农村学校的主力军,因为常年没有父母陪伴,没有任何家庭教育,所以教育的责任几乎全依赖于学校教师,但教师的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农村的教育质量始终难以改善!不是人们不愿呆在农村,而是不得不外出打工!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生活!

第四: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提高,大家比以前更重视教育了。现在人基本都知道了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都在尽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农村人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农村稍微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了。只有那些实在送不出的才会留在农村继续上学。教育已经成了底层人民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了,能抓住的都在尽力抓!

很多人说,乡村教育的衰退是因为老师,优秀教师都走了。实际留在乡村的未必就是不优秀的教师,关键是孩子能走的都走了;有人说,乡村教育衰退的原因是因为学生,优秀的学生都走了。实际那么多留守儿童未必就不优秀,关键是这些孩子受不到任何的家庭教育的支持。而乡村之所以留不住优秀的教师,留不住那么多的孩子,主要的原因还是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太快,在历史向前发展的大趋势下,谁能阻挡?谁也阻挡不了?所以我们看到,尽管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均衡教育,提高乡村教师补贴。但仍然无法阻挡乡村学校学生的流失,也不能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也不要想着让城里的孩子再回到乡村。但乡村目前的这部分孩子,希望国家一定要留住,无论如何要留住。农村没有了孩子,就没有了希望!所以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刻不容缓,我们一定要让一部分人心甘情愿扎根在乡村,只有如此,农村教育才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