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

婴儿 0 94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1张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是父母的骄傲。在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了一生。父母对孩子的喂养,从来不等于后来孩子对父母的喂养。一方面是父母“爱孩子”,另一方面是孩子“过度消费”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无法与孩子对父母的无限要求相匹配。


我们常说,孩子是出生的太阳,朝气蓬勃,是父母的希望。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会不断茁壮成长,最终通过自强自立成为有用的人才,把自己的快乐回馈给父母。


但是我们身边也有不懂得感激父母恩情的人。他们虽然成年了,但心理还停留在婴儿阶段。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没有规则感,不道德。一旦受到外界刺激,他们往往会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他们用一些非理性的方式,比如婴儿般的行为来反抗,最终给自己,给父母,给家庭,甚至给社会带来伤害。这样的人就是“巨婴”。


"武志红的《巨婴国》这样阐述到:依赖、自私、脾气大,而当婴儿成长为成人,心理状态却还处在母婴共生 、全能自恋、偏执分裂状态下时,就被江湖人称巨婴、妈宝男。"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短片《巨婴》


01短片《巨婴》用夸张的手法,映射出一个可怕的现实:巨婴正在一步一步吞噬整个家庭

最近看了一部动画短片叫《巨婴》,7分56秒,但是映射出来的问题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不得不深思。


短片开头,镜头走在一面照片墙上,墙上挂的都是孩子们每年生日的照片。这时,孩子起来了,随着“啊”的一声,伸了个懒腰。孩子叫了声“妈妈”,于是妈妈进来帮孩子穿上毛衣外套。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巨婴:小孩子玩游戏,妈妈喂,爸爸看报纸。


孩子拿出游戏机,一边玩游戏,一边走出卧室,走到饭厅,用脚踢了踢凳子的腿,然后坐下继续玩游戏,而孩子的爸爸坐在一边,埋头看他的报纸。当孩子觉得饿的时候,妈妈拿出食物,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妈妈喂孩子,而爸爸似乎总是有看不完的报纸。看着孩子脸上的胡子,妈妈拿出刮胡机给孩子挂胡子,而孩子还沉浸在他的游戏中。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巨婴:母亲在给正在玩游戏的孩子剃毛。


时间过得很快,作为家里唯一养家糊口的父亲永远离开了他们,家里只剩下孩子和母亲。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妈妈吃力地推着家具,不小心把电视挡住了。孩子马上示意妈妈把它推开。母亲推着家具到家里和别人换钱维持生计。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巨婴:孩子小的时候礼物泛滥。


当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一款游戏机的广告时,激发了孩子对这款游戏机的欲望,但此时母亲又不好意思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回忆说,小时候,他想要什么玩具,父母总能满足,但现在为什么母亲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孩子越想越生气,大吵大闹,生气了。这位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肾拿出来给孩子。孩子眼睛一亮,欣喜若狂,拿妈妈的肾换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游戏机。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巨婴:妈妈走了,孩子一个人。


当孩子沉浸在游戏带来的快乐中时,母亲却躺在沙发上,慢慢的飘走了。孩子饿了,习惯性地叫一声“妈妈”,妈妈却一直不醒。孩子孤身一人,无法承受饥饿和黑暗带来的恐惧,来到母亲身边。他想起小时候在妈妈温暖的肚子里,于是一头扎进了她的肚子。至此,家没了。


看完巨婴的整体感觉是:讽刺,可悲,可怜。


短片用夸张的手法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母亲盲目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另一方面,父亲不关心孩子的教育。最后,孩子们就像婴儿一样,无法照顾自己。一旦父母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大发脾气,像“吸血鬼”一样吸干父母的血,最后吞噬原本幸福的家庭。这是一件既可惜又可悲的事情。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02究竟是什么原因催生了"巨婴",并让"巨婴"一步一步摧残父母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娇惯、宠爱、百依百顺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享受和依赖,没有独立成长的能力,他们不仅不会对父母的付出有丝毫的感激,反而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首先,你对孩子的“满溢的爱”让“巨婴”向你靠近


父母关爱孩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孩子们沐浴在父母的爱中,茁壮成长。养孩子就像种树苗。如果给树苗太多的养分,它的根系就不会深入地下太多。强风一吹,树苗可能会东倒西歪,甚至拔地而起,完全失去成为好树的机会。所以如果父母太爱孩子,就会“泛滥成灾”,导致孩子的耐心很强,性格不好,缺乏独立锻炼,逐渐成为“巨婴”。


什么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溢出”?


所谓父母对孩子的“爱溢出”,就是父母没有原则,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用“爱的积累”淹没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总是用“爱”来抱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是为了不让孩子发脾气,伤心,还是为了控制孩子。但是孩子长大了,父母发现自己“抱”不住孩子,对自己的要求远远大于自己的想象。


有些父母也喜欢被孩子需要的感觉,并为孩子付出。这种心态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对自己孩子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孩子沉浸在你的“溢出的爱”中的同时,对方变成了向你靠近的“巨婴”。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二。孩子不做自己的事,父母勤勤恳恳“跑腿”为孩子“代劳”、“包办一切”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往往家长热衷于为孩子“跑腿”。他们做着孩子该做的一切,让孩子在家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享受着父母随时满足他们各种欲望的极度幸福。如果孩子长期沉浸在这种享受中,会滋生不良的性格和习惯,会慢慢想当然地认为父母那么爱他,对父母的付出毫无感恩之心。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孩子就会发脾气,甚至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父母“跑腿”去“代表”和“安排”他们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会让孩子缺乏对生活的锻炼和理解,感受不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无法独立,永远离不开父母对父母的“俘虏”和“寄生”。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三。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在给孩子建“温室”


某种程度上,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就是孩子对父母的“过度消费”。孩子一旦遇到困难,只会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庇护”。


孩子的成长需要接受环境中的各种事物来锻炼自己。然而,父母的“过度保护”正在剥夺孩子这样的锻炼机会,反而是在给孩子建造一个“温室”。


“温室”里的环境舒适,孩子们也乐于置身其中。终于有一天,孩子长大了,他要离开“温室”了。当孩子走出“温室”时,他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无法适应外界环境,孩子只好回到“温室”,继续生活在父母的“襁褓”中。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03父母要学会对孩子"放心"和"放手",从自我做起,让孩子拒做"巨婴"

“巨婴”对父母的要求是无限的,但父母的能力是有限的。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巨婴”,“巨婴”的根源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所以父母要从自己做起,让孩子不成为“巨婴”。


首先,家长要学会“放心”,让孩子自由成长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很多父母放不下孩子。父母总是为孩子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也总是为孩子担心。正是因为父母的“不安”,孩子总是被局限在父母爱的范围内,无法走出父母的期待,导致孩子成长的路上有父母的影子。


父母的“心安”,其实就是放下对孩子自由成长的干扰和束缚。父母常常因为孩子“不安”,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无形中受到父母的影响,不利于孩子的自由成长。所以家长要放下心来,让孩子有独立的锻炼,让孩子对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二、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勇敢挑战生活


我们都知道,孩子终究会离开父母,父母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孩子失去了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即使有再多的财富留给他们,也无法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父母要学会放手,引导孩子做好自己的事,让孩子在生活中锻炼自己,学会独立。让孩子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从而珍惜当下,不断前进。


三。父母要从我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生活态度还是个人风格,父母都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自强自立的精神,让孩子意识到靠自己的能力吃饭才是真的。



父母是巨婴,自己怎么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巨婴”?父母早知道这些很重要),第2张

“巨婴”是一个家庭的“无底洞”,深不可测。只有家长从我做起,教育好孩子,才能真正让巨婴远离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