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雪天路滑导致人死亡?他来到事故现场转了几圈发现端倪,“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

爸爸 0 63

(因雪天路滑导致人死亡?他来到事故现场转了几圈发现端倪,“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第1张

我长大后会成为你。


——记全国优秀警察李宁。


今年5月25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宣读了受表彰的“全国模范公安单位”、“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名单。还有鲜花和掌声,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的彝族青年、38岁的江苏淮安青年警察李宁,不禁想起了远在3000里外云南的老父亲,想起了他奋战在刑侦技术岗位上的日日夜夜...


一个


李宁的父亲也是一名警察,一辈子守护着家乡的青山绿水。多次受到云南省森林公安局、文山市森林公安局表彰,荣获全县林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但在李宁童年的眼里,父亲是那个经常早出晚归的匆匆背影;警察和其他孩子的爸爸一样,是一份挣钱养家的工作。直到上幼儿园,孩子们知道他爸爸是警察,投来羡慕的目光。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李这个“警察”居然这么吃香。晚上,他静静地看着刚刚下班回家的父亲:笔挺的警服,威武的身影。他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独特,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警察,爱上了父亲。


小学之后,李宁知道了警察工作的危险和艰辛。那一年,父亲在办案中手部骨伤,脑部严重受伤。看到因公受伤卧床的父亲,李宁哭了。父亲擦去脸上的泪水,严肃地说:“勇敢的警察不相信眼泪,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哭。”从那一刻起,李宁对父亲和警察的敬佩油然而生。“长大当警察,做一个像我父亲一样的警察”的梦想,就像一颗种子,静静地埋在李宁的心里。


2004年,高中毕业的李宁考入南京森林公安学院学习刑事科学技术。2007年,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成为刑警大队技术中队的一员,从事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工作。


就业前夕,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在刑侦中,很多时候没有捷径,最好的捷径就是认真。”李宁把父亲的教诲牢牢记在脑海里,决心借助“认真”二字,开辟自己警察生活的新天地。



(因雪天路滑导致人死亡?他来到事故现场转了几圈发现端倪,“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第2张


李宁是在技术中队创建公安部一流技术室的时候入警的。李宁感到高兴和压力。难能可贵的是,他是一个不怕吃苦的人。于是,大家上班,他上班,大家下班,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每次夜深人静上班,他都直接住在值班室,和衣而睡。凭着这股威势,他很快掌握了各种业务知识。次年,他的技术室被公安部成功命名为一级技术室。从此,他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了这个园子,他坚持把“早上班,晚下班”作为自己的“工作生物钟”。这种坚持到现在,有人问他,如果要为这个“工作的生物钟”加上一个期限,他的愿望是用余生。


就这样,当了15年警察,李宁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超负荷地搜索提取痕迹物证,打捞作恶线索,废寝忘食,乐此不疲。


2008年1月28日上午,工作仅半年的李宁奉命来到辖区宁联路,重新勘查一起经交警调查认定的因雪道湿滑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到了现场,他转了三圈,指着电动车的把手肯定地说:“车把手的长度大于护栏和地面的高度。电动车被扔了出去,应该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犯罪分子先打死受害者后,再把尸体搬到路边,伪造交通事故现场,试图用大雪掩盖罪行。”破案后,嫌疑人所犯罪行与李宁的判断如出一辙。这是李宁工作后侦破的第一起案件。同事们印象深刻,李宁深受鼓舞。



(因雪天路滑导致人死亡?他来到事故现场转了几圈发现端倪,“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第2张


指纹在法庭科学中被称为“第一证据”,是侦查破案的直接手段。对指纹比对李宁情有独钟,几乎痴迷。每周、每月、上月、每季度调出历年未破案件的指纹进行滚动查询。他紧紧握着达摩克利斯之剑,努力工作,让罪恶无处可逃。


2009年3月5日晚饭后,他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将案发现场的指纹与十指指纹卡片清单中的指纹进行比对。不要小看一个1 cm的指纹,但是要经过上千次的搜索和比对才能识别出来。已经是凌晨一点了,近一个月他几乎每天都这样。但是,四千多现场指纹和手头两万多十指指纹卡仍然没有任何结果。在眼皮直打架的情况下,李宁依然不肯放弃,他点开了下一个斑点指纹查询。奇迹发生了。我看到屏幕上的指纹和十指卡里一个指纹的纹路和流向很像。他突然感到困倦。经过几轮比对,差异为非本质差异,最终他认定现场指纹和十指卡上的指纹是同一个人留下的。面对这枚来自某医院电脑盗窃案的指纹,李宁疑惑道:“这枚指纹的主人朱,2005年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2004年辖区未破的系列电脑盗窃案会不会也归咎于此人?”李宁立即导出了朱的十个手指指纹,并在现场库中进行了核对。逐一核对,反复比对清单后,他惊讶地发现,2004年的8起电脑盗窃案,指纹都是朱留下的。李宁激动得差点喊出声来。这并不容易!此前,他已经努力了一个多月,对比了从1989年到2004年的数万个指纹,但一无所获。到案后,朱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当你失败100次的时候,不要放弃,再试一次。也许你会成功第101次。”带着这份热情,李宁不断收获惊喜,创造奇迹。2012年,江苏省公安厅将该年定为刑事技术受益年。活动中,刚满28岁的李宁在现场提取指纹数和破获案件数均居全省第一。他是淮安唯一的“双榜”民警,也是全省最年轻的。短暂的警察服务经历使省级办事处的专家感到困惑。他们派人实地查看后,也是惊叹不已。原来时间是李宁的制胜法宝,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今年,李宁被省厅聘为全省刑事技术菜单培训讲师。他的“七多”工作法(多探索、多细心、多提炼、多询问、多思考、多方法、多努力)在全省刑侦系统推广学习。随即,“青年刑侦专家”、“刑侦技术王子”、“警界黑马”、“王牌战士”的赞誉此起彼伏。之后在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多次专项行动中同样表现出彩。通过指纹比对,李宁先后破获上海、山西、天津等省10余起杀人抢劫大案。他的工作能力和成绩得到了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公安部刑侦局的高度评价和认可。2017年7月,借调公安部。期间表现优异,被评为全国刑事技术破案会战优秀刑事技术警察,被授予“站台之星”荣誉称号。经过十年的努力和拼搏,李宁的名字在淮安、全省乃至全国刑侦界都是响当当的。



“技术活是良心活。如果你有任何微量物证,它会;如果你说不,那就不会。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责任感。”李宁的座右铭是他的师傅在他刚开始工作时教给他的。为了这份责任感,他几乎“绝望”了。在工作中,他常常不顾个人安危,置自己于危险之中。


2013年3月,辖区某小区同一单元楼4楼以上6户被盗。奇怪的是,现场没有明显的盗窃入口或出口。通过观察,李宁确定嫌疑人从空作案,出入口是东边的阳台窗户。为了证实猜测,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他沿着窗户围栏爬到外面进行侦查,最终在五楼阳台窗框外的上缘发现了一枚嫌疑人的指纹。为了提取指纹,他让同事抓起自己的外套挂在五楼的阳台空上做作业,艰难地提取了一枚半残缺、略变形的指纹。事后,同事心有余悸地对他说:“当时我心都悬在嗓子眼了!”


2014年12月14日,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地下车库被盗。李宁赶到现场,发现犯罪嫌疑人已经通过窗户作案。为了寻找物证的痕迹,他亲自模拟,从窗户钻到外面,蹲在窗台外不到1米高的地方探寻痕迹。由于他专注于痕迹,没有注意脚下的情况,身体突然一歪,右小腿掉进了排水沟里。破损的水泥板划了一道20厘米长的伤口,他的血流如注。但他只做了简单的处理,全身心投入到实地调查中。


“物证的每一个痕迹都可能被质疑和推翻。我的结论必须像铁板一样无懈可击。”这是李宁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屡屡破案成为常胜将军的关键。


2012年4月,新都乡一位80多岁的老太家中被盗现金1万余元。然而,在现场,没有提取到任何有价值的物证。之后辖区发生多起类似案件,由省政府挂牌督办。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李宁终于在其中一起盗窃案的现场提取到了微量物证,比中国籍犯罪嫌疑人李更胜一筹。归案后,李交代了40多起系列盗窃案,包括新都镇的这起。


"严惩犯罪、保护人民是警察的天职."李宁说。只要案子没破,他就会一夜无眠。甚至在公安部被抽调参加专项行动的时候,他还一直牵挂着淮安的旧案,何不利用好这个机会。趁还来得及!在完成专案组布置的任务后,他利用部里资源库的优势,在大数据的海洋里分析全国的同类案例,对比碰撞。2016年以来,、皖、苏、浙、闽、湘、鄂、鲁等省同类型案件40余起,为省厅督办的“白氏系列跨省盗窃案”侦破提供了清晰线索。当年11月22日,冒充厨师的湖南岳阳男子白某在山东莱州被抓获归案。


据不完全统计,15年来,李宁公司参与现场勘查5133起,成功提取痕迹物证5850件,通过技术比对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635人,破案2818起,为群众挽回损失200余万元。


数字很枯燥,但最有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李宁是一个踏实、认真、有思想的优秀刑事技术警察。



(因雪天路滑导致人死亡?他来到事故现场转了几圈发现端倪,“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第2张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属于一个个体,他的背后一定站着一群非常有实力的人。”李宁在谈到自己的成绩时总是充满愧疚。


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亲因公负伤,母亲服药多年。工作以来,他回到云南老家的屈指可数。女儿1岁时被送到老家,3岁上幼儿园时被接走。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和妻子两地分居。“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不会有今天。我欠他们太多了。”说到感情上的事,李宁的眼圈红了。


每到父亲节,李宁都会给父亲送礼物,但总是被父亲“好好工作”的叮嘱婉拒。我父亲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李宁想不通。这个父亲节,李宁决定为父亲制作一个特别的电子相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苏公安青年警星、江苏省刑事科技优秀个人、江苏省文明工作者、淮安市道德模范、淮安市首届最美警察、淮安市十大执政者、淮安市优秀青年模范、全市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淮阴市首届最美警察、淮安市


70页,却有70个荣誉,体现了李宁从警15年的闪亮足迹。父子合一。这一次,父亲没有拒绝,而是欣然接受,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这一次,李宁开心得像个孩子,马上回了一句:“我长大了就是你了!”片刻之后,父亲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也是一个老警察对晚辈的认可和鼓励。李宁觉得自己在未来的警察生活征途中会更加勇敢,更加坚定,更加执着...



(因雪天路滑导致人死亡?他来到事故现场转了几圈发现端倪,“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第2张

作者简介


董磊,中华全国公安文联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淮安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