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生日有讲究吗?(农村习俗,年纪大的老人为什么不轻易过生日,有啥说法吗?)

老人 0 56

老人过生日有讲究吗?(农村习俗,年纪大的老人为什么不轻易过生日,有啥说法吗?),第1张

农村习俗,为什么有些年纪大的人不轻易过生日?


有些年轻人,说话轻描淡写,喜欢开玩笑,说老年人不轻易过生日的原因是怕死。


说这话的时候,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没有多少人喜欢听。你怎么能这么说?虽然没有人喜欢听到这些,但却道出了这种习俗中一些老年人的真实心态。人说不爱听,但心里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当然,年纪大的人,除了怕死,也有很多空闲暇,还有一些其他的烦恼。其实这种担心也可以说是一种“恐惧”的心态。



老人过生日有讲究吗?(农村习俗,年纪大的老人为什么不轻易过生日,有啥说法吗?),第2张

1、农村过生日的习俗

农村的老人通常指七八十岁以上,70岁以下。他们还不够大。他们曾经是劳动力的一半,但现在他们是劳动力的全部。现在的农村,种地的主力是60到70岁的老年群体,70岁的老人也不在少数。


过去,一个村子里出生的人被分为“等级”、“阶级”或“行程”。所谓“年级”、“班级”、“行程”,是指出生年份大致相同,但上下相差只有一年。放学后基本都是同一个班或者年级。平时玩的时候,因为年龄相仿,语言相同,兴趣相投,可以一起玩。比如一个家庭有三个兄弟,和村里老大同年出生的,去年出生的,或者明年出生的。这些人被称为I类(类,类)。以此类推,村里的老二老三也有自己“班”里出生的人。过去,在农村,孩子出生的时间间隔是三到四岁。一般来说,孩子在找玩伴的时候,大三四岁的人不能一起玩,小三四岁的人也不能一起玩。所以,对于同村的人来说,同一个“阶层”(阶层、行程)的人经常会看牛、割猪草、砍柴、玩耍等。在一起,并且在他们学龄的时候一起上学。


也正因为如此,同村的人往往以“阶级”(阶层、行程)来区分人的年龄,包括后来妻子的年龄(以前农村要改年生日,要举行相关仪式,嫁进来的女人年龄都是公开的)。这样,当村民们过生日的时候,人们就会知道他们的一切。农村的人通常喜欢说自己记性不好。但是,对于村民的出生日期,几乎不可能记住。



老人过生日有讲究吗?(农村习俗,年纪大的老人为什么不轻易过生日,有啥说法吗?),第2张

生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家境越好,越精致。人越老越精致。当时在农村,孩子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长跟孩子说了几句话。生日那天,不要和别人吵架打架,也不要闹事,防止被别人骂,不然过完生日就要被别人骂一整年了。北方孩子生日,母亲给孩子煮面,南方孩子生日,母亲给孩子煮一两个鸡蛋。和现在孩子过生日比起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生日在农村通常分为“大生日”和“小生日”,每十岁生日为“大生日”。办寿宴庆祝生日,亲戚朋友上门庆祝生日,范围比较大。每过十岁就是一个“小生日”,不举行大的生日聚会。但是,也有一些农村的习俗。结婚的人一般过个小生日,自己的兄弟姐妹,老婆兄弟,教父母,教子女都要上门给自己过生日。范围比较小。所以,在农村,不管是“大寿”还是“小寿”,只要办酒席,就叫“寿宴”或“寿宴”。而不是举办生日聚会,不接受亲朋好友为你庆生,不接受任何生日礼物,叫做“不生日”或者“不生日”或者“不生日”。


老年人不能过生日的习俗通常不是某些地方独有的习俗。然而,生日因人而异。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主要是个人喜好和禁忌,以及子女的看法。有些老人喜欢热闹地过生日,所以喜欢过生日。有些老人因为一些禁忌和顾虑,不想过生日,即使子女想也没用。有的地方,老人过生日,特意出门去亲戚朋友家。人们称之为“生日躲”或“生日躲”。其实这也是不愿意过生日。



老人过生日有讲究吗?(农村习俗,年纪大的老人为什么不轻易过生日,有啥说法吗?),第2张



正是因为这两种情况,每当村里的老人到了每十天的生日(生日),人们就问老人过生日不过,然后就可以祝贺了。如果老人们不活了,他们来过生日的时候会很不开心。换句话说,人们问老人是否在家。如果老人一大早出门“躲生日”,人不在家就过不了生日。


2、年纪大的老人过生日“怕”的说法

年纪大的人是否忌讳过生日,民俗上没有明确的说法,也没有统一的习俗(一些地方习俗除外)。纯属老年人心态问题。


比如过去的农村,无论老人过“小生日”,还是过“大日子、小日子”,子女都要庆祝一下,以示孝顺。老人要过生日,子女不管,不问,甚至不理。以前在农村,通常被村民认为是不孝。如果子女想给老人过生日,征求老人的意见,但老人不愿意或者出去躲了,也不能怪子女。尊重老人的个人意愿,也是“孝”中的“顺”字。这样的事,如果你不听话老人坚持给老人过生日,也是孝顺的表现。



老人过生日有讲究吗?(农村习俗,年纪大的老人为什么不轻易过生日,有啥说法吗?),第2张

老年人过生日“怕”什么?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我害怕失去生命


老年人就像秋天树上的黄叶,或者树上成熟的果实,随时可能掉落。本来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有些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年龄越大,求生欲越强,心理也变得越敏感,尤其是对“死”字。按照农村人私下的看法(不是在老人面前),年纪越大的人越怕死。也有人说老年人越老越迷信。其实求生欲是人的本能,可以理解。年纪大的人认为过了一个生日,就失去了一个生日。他们有些悲哀,不愿意面对残酷的自然法则。


比如在农村,村里的一个老人通常身体都很好。然而,在家里过了一个热闹的生日后,老人突然生病,甚至猝死。有些人常常把老人的突然生病或去世归咎于子女的“生日”。农村人口多,老年人多,这样的特例总不在少数。对于一些老人来说,村里的老人过了生日,大部分还是健康的,一般不会记得这些事情。但是,只要有几个老人过完生日就出事,他们就很敏感,认为是过生日的错,害怕过完生日就死了,最后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有些老人不愿意过生日。


其实过生日和生老病死没什么关系,就是不过生日的老人会生老病死,只是有些老人在这方面比较坚持。作为孩子,他们是无助的。



老人过生日有讲究吗?(农村习俗,年纪大的老人为什么不轻易过生日,有啥说法吗?),第2张

在农村,有的孩子想给年长的父母过生日,但老人不想过。所以,子女反复做老人的思想工作。老年人对子女感到厌烦时,常常会说:“你想让我早死吗?”让孩子无话可说,只好跟着。


第二,害怕浪费


我国农村有一些习俗,过生日办酒席。虽然要收一些亲戚朋友的生日礼物,但一般只收东西,不收钱,回报较重。按照这些地方的说法,生日办酒是不可能盈利的,也就是说办酒的费用必须大于收礼的费用,最多只能保本。按照民间的说法,跑酒赔的钱越多,寿星的寿命就越长。如果费用和收入结算后还有盈余,那你就丢了命,倒霉了。


也是因为当地的这种习俗,一些老人不希望子女为他们做大事。尤其是过去农村,一般家庭经济不富裕,办寿酒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平时生活比较艰苦,办寿酒就更负担不起了。所以,一些老人找各种借口拒绝子女过生日,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子女省钱,为以后的生活着想。


这就是农村常说的。年纪越大的人越吝啬,越节俭。从老人的角度来看,这没有错。



老人过生日有讲究吗?(农村习俗,年纪大的老人为什么不轻易过生日,有啥说法吗?),第2张



第三,怕引起家庭不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是家里人不对外宣传,外人不知道。


以前农村的老人都是爷爷奶奶,有的成了曾爷爷奶奶(曾爷爷奶奶),儿子大多成家立业。有些家庭,兄弟之间矛盾很多。但碍于礼节和父母面子,也是过去农村“家丑不可外扬”的规矩。这些矛盾不公开,外人很少知道。况且各家各有各的方式,“从小就是兄弟,长大就是邻居”。只要没有太多的经济接触,就不会产生积极的火花。但是一旦给老人办生日会,就会涉及到经济方面的事情,那些隐藏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导致兄弟之间公开的争吵。


其实,知子如父。父母很清楚儿子之间的矛盾,每个儿子贤惠的父母也很清楚。所以老年人不想管闲事,不想过生日,眼不见,心不烦,耳听,肚里,为了保证“家丑不可外扬”,保全面子。


第四,我害怕成为孩子赚钱的工具


无论是过去的农村还是现在的农村,有些孩子平时不讲孝道,遇到老人过生日就爱排场,父母成了他们往脸上贴金的工具。还有一些老人的子女,在一个地方有一定的小权力或者社会影响力,要充分发挥这种权力和影响力。平时,他们喜欢以各种借口举办宴会,邀请各地的客人和朋友,以此作为赚钱的工具。父母的生日,对他们来说,不用找任何借口,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做特别的事情。



老人过生日有讲究吗?(农村习俗,年纪大的老人为什么不轻易过生日,有啥说法吗?),第2张



有些老人不喜欢孩子的这种行为,也因为年纪大了,管不了,但还是能管好自己的生日。所以,他们不想成为孩子赚钱的工具,拒绝孩子过生日。[/s2/]


为什么有些老年人不轻易过生日?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地方习俗,比如命理、信仰等,大多与迷信有关,这里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