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上坟烧头七,三七五七都怎么算(“人死忌讳三六九,烧七上坟忌犯七”,是什么意思?)

老人 0 88

民间上坟烧头七,三七五七都怎么算(“人死忌讳三六九,烧七上坟忌犯七”,是什么意思?),第1张


民间上坟烧头七,三七五七都怎么算(“人死忌讳三六九,烧七上坟忌犯七”,是什么意思?),第2张

世间四味:老、病、死。


生活就像一个沙漏。每过去一次,就渐渐离老病和死亡更近一步。一天中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似乎最后都是同一个结果。


中国一直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所以也是把生死放在第一位,“死”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结束的最美好的祝愿。


还记得电影《相爱相杀》里,外婆提前给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人直挺挺地躺在里面,宽窄刚好,放在正房里。这是许多老人在旅途结束时给自己的最后一份礼物。


人是具有丰富感情的高级动物,比如语言交流、文明举止、思维能力等。所以不仅重视死亡,家里老人去世后,孝顺的儿子们也会尽最大努力举行隆重的葬礼,表达哀思。


这从自古流传的丧葬习俗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民间的说法“人死,禁为三六九;当他们烧七座坟墓时,就禁止犯七宗罪。”这是什么意思?


人死禁忌369


在老人死前,人们会根据民间死亡时刻的经验进行推测。在农村,农历正月初一和十五不吉利,每个星期三、星期六和九月都不是好日子。


古人受灵魂观念的影响,认为人的肉体可以死亡,灵魂可以永生,所以主张对灵魂高度重视,灵魂的最终归宿就是人们所说的阴间。


俗话说“阴阳不同。”在死者中,三、六、九是幸运数字。人们常说“369出去。”但在冥界,情况正好相反。如果灵魂在这三天内前来报到,将会受到惩罚。


所以流传“三六九带人走”的说法,意思是死者会拿一个人当坐垫,一起走。平时他们会尽量让老人远离这些日子。如果不能,他们会选择杀一只大公鸡来表示自己抢走了种群。


当然,人的死亡日期不是人的意志问题,而是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理状态。



民间上坟烧头七,三七五七都怎么算(“人死忌讳三六九,烧七上坟忌犯七”,是什么意思?),第2张

为了避免犯第七个把第七个烧死在坟墓里


民间常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日去一灵,三年终,七年终,所以要经过“七期”和三周年。


另一种说法是,死者自死亡之日起49天内,每隔7天就要审问死者一次,所以“七期”也叫“七灾”。


按照丧葬习俗,人死后每隔七天就要去坟前祭奠,民间称之为“燃七”。按照死者去世的日期,需要烧7次,共计7749天。


通常“17、27”以女儿和儿子为主,“37”以死者的儿子和儿媳为主,“57”最大。


不仅儿女要上坟,家里的其他亲戚也要到场,因为这是逝者下葬后的祭祀活动。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死者家属会准备食物、饮料和娱乐。


之后的“六月七日,七七”,只要有家属可以上坟,七七过后已经过了四十九天,再上坟就要过百天了。


所谓“七宗罪”,是指农历七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在“烧七宗罪”期间相撞,对已故亲人不利,阴间会有灾祸。生者要为死者举行“浇七宗罪”仪式,以避灾。


“浇七”的时间应该在第七次作案前的下午,用无根水浇。所谓无根水,就是从井里取一桶水,但桶不要碰到地面。取出后,放在坟前。


除了准备无根水,还要准备一张烧纸,然后用剪刀剪成一把圆伞和一面小旗,用桔梗分别夹住圆伞和小旗,插在坟前。


然后用无根水浇,直到把小伞和小旗倒掉。同时,你要背诵公式:你犯七,我浇七,一屋子的孩子来救你。铁旗重,纸旗轻。拿起纸旗就跑。


纸旗伞旗全部倒完之后,剩下的无根水倒在坟前,浇七的仪式就结束了。


结论


民间有很多丧葬习俗,但没有科学依据。


以前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对一些数字偏爱或忌讳。这些只是人们的心理问题,希望死者的灵魂得到安宁,他们的家庭繁荣昌盛。


当然,千里不同,风俗不同。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不同。但是,即使这些先人留下的丧葬习俗被抛弃了,我们还是要尊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