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

爸爸 0 70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1张

当你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你就是父母了。当你有两个孩子的时候,你就是一个裁判。


——大卫·弗罗斯特


如何维护两个孩子之间的“公平”?


答案很简单:别担心。你做不到的事,孩子不需要你去做。


甚至执着于“公平”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商,让他们成年后的关系变得更糟。


所谓“一碗水端平”,其实是无限再灌的诚意,是必须的通用套路。


一个


比公平更重要的是“特殊”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给你的猪队友发了一个命题:我是你的真爱,还是你相恋十年的前女友才是真爱?


答案1:前女友,爱情的种子,不可替代。-做你的前妻可以不可替代?


斩首回答2:当然是你。以前不叫爱情。-薄情又虚伪。


斩首回答3:都是真爱。—— ……


标准是什么?-这是不同的。她启迪了我的青春,你完善了我的人生。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和你相比。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2张



明白了吗?总对孩子说“妈妈也一样爱你”的你,在你眼里就跟你的猪队友一样。


为什么孩子从小就执着于公平?


研究指出,“公平感”根植于人脑,与生俱来;问题是,“公平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东西:公平也许不难,但要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公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2张



父母也是人,难免对性格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偏好。谈及独生子女本身,每个人的禀赋和特点都不一样,“区别对待”不仅不可避免,甚至是有道理的。


比如一个爱钢琴,一个爱足球。足球男孩说你为你弟弟买这么贵的钢琴是有偏见的。买一个和钢琴一样贵的足球公平吗?


比起物质和时间公平的耗时计算,最有效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处理对Ta的归属感,让Ta感受到独特和被爱。


在热门韩剧《请回答1988》中,德善排在第二位,一直是被忽视的那一个。甚至在半夜烟尘弥漫的时候,父母第一时间抢救妹妹和弟弟,几乎忘记了在一氧化碳中奄奄一息的德善。——这是不公平的典型例子。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2张



▲爸妈想起来的时候,德善已经自己爬出来了。


但是德山一直爱着他的家人。长大后,他性格健全,爱他的姐姐和哥哥。为什么?


因为德善父亲的“聊天”,德善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也受到父母的喜爱和注视。于是她不再执着于和姐姐哥哥“完全平等”,不再执着于攀比。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2张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2张





2


学会这四招,甩掉争宠的小家伙


确实是这样,但是当孩子遇到麻烦,不知所措的时候,就不能心平气和的“说话”了。我该怎么办?


史上最实用的“公平书”来了,共有4个小技巧。肯定有适合你家的。


1。一个被划分,另一个先被选择


上菜、分蛋糕、切水果……两个小家伙无时无刻不在战斗。


承认吧,宝宝是铁了心要把对方撕成碎片的,你也分不开天平。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2张



请放手,让一个孩子负责分配,另一个优先。也出去买东西。只能自己吃或者把对方挑的占为己有。


2。同理心很好。避免争论和解释


把孩子的感受描述出来,会让Ta觉得被理解,会大大的熄灭Ta的怒火。


例如:


辩君:“明明有时候是你先打,怎么能说总是我哥先打!”


感同身受:“你觉得最近好像是我哥先打的。有点难过吧?”


解释:“姐姐年纪大了,可以多看电视。”


感同身受:“麻麻希望你也能熬夜。当你玩得开心的时候很难入睡。但是,麻麻深信,你和姐姐一样大,也可以熬夜!”


3。不用物质“平衡”,用爱


还记得吗,小时候父母给弟弟的西瓜,好像总是比较大。你大喊不公平,我爸妈又给你切了一块——你开心吗?


不,我还是很难过。


俗话说,蜂蜜不会甜。你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小西瓜。“下次爸爸妈妈还是会给弟弟留更大更好的”这种担心,让你吃下半个西瓜就觉得不开心。


正确的做法是:“不可能!麻麻坐在这里,就是为了保证你吃尽可能多的西瓜,但是你又觉得自己吃的少了一点——哪怕你的那一块只有蚂蚁那么小,麻麻也会给你一个大大的补偿——一百个拥抱和亲吻!"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2张



这句话也适合用在孩子争夺一些无法衡量的东西的时候,比如“我姐姐的吊带衫比我的衣服好看!”


相信我,这些拥抱和亲吻更能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


4。时间不应该平均分配,而应该按需分配


这个雷区还挺好踩的,一大堆麻还算公平。晚上“一人出一小时”。


问题是,对于不能和麻麻呆够的孩子来说,这种“被打断”和“被抢”的感觉,比“麻麻真公平”的感觉要汹涌得多。


比如老大要和你讨论家长会的具体事宜,老二不等你说完就把你拉走了,这就很容易让老大觉得“我姐在抢我麻”,老二觉得“只要我想要,麻就是我的。”


这时,我会对老二说:“我知道你一直等得这么辛苦。妈妈和哥哥说话的时候,我会和你一起画赖德吗?”我们一起画吧!"



两个宝宝家庭,不要踩这个雷区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曲云发现,当三个或更多的孩子在一起时,这是一个社会,可能会有各种角色和关系。但是当只有两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三种关系:陌生人,对手,伴侣。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2张



如果父母总是自以为是的主持“正义”,凡事求平均,会对孩子造成长远的伤害。


比如固化“大”“小”“强”“弱”的概念,给自己贴上标签;


比如喜欢攀比甚至攀比,没有足够强大的自我驱动力来实现自我成长;


比如过分坚持“公平”甚至僵化,等你进入社会,成家立业后,就会变得冷漠,只注重表面的、无条件的“平均”。


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不如抛开“当好裁判”的执念。


正如美国育儿教育专家劳拉·马克汉姆(Laura markham)所说:孩子之所以竞争,是为了确保自己能在危险和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生存下来。


所以,你的工作就是爱每一个孩子,让Ta不需要怀疑你可能会更爱Ta的哥哥姐姐。





(大宝二宝要公平对待?别做梦了,不可能!),第2张



永远主动拥抱孩子,告诉Ta你很荣幸成为Ta的妈妈或爸爸,需要的时候大多都在,学会说“对不起”和“谢谢”,用小纸条和小礼物让Ta感受到独特的惊喜...持之以恒,你会发现在一个小家里,“公平”和“爱”相比只是一个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