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菲律宾客户的圣诞礼物(送给菲律宾朋友的礼物)

客户 0 87

送给菲律宾客户的圣诞礼物(送给菲律宾朋友的礼物),第1张

本文目录一览:

菲律宾的圣诞节怎么过/有什么传统习俗/圣诞节应送什么给菲律宾人

在天主教的世界里,菲律宾无疑享有最长的圣诞节,从12月16日黎明前的弥撒开始,到新年第一个星期日的三王节结束。

其实,当东北季候风带来微凉的早晨时,菲律宾人就已经有圣诞节的感觉了。

当无线电台播报员也感觉到风中的凉意时,他也就顺手播放诸如《我梦想白色圣诞》、《铃铛》、《圣诞节来临时》等圣诞歌曲。

作为一种传统,菲律宾的圣诞节是土著、西班牙天主教、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合成物。

菲律宾庆祝圣诞节最早可以追溯到西班牙统治的首10年,改信天主教的菲律宾人于1570年左右接受这个宗教庆典。

如果说有什么能够加速菲律宾人的天主教化,那应该是那些象征性的物品,如伯利恒的星星、三王、上帝之子马槽出世等。

圣诞节刚好是收割时节

菲律宾的圣诞节刚好落在稻米收割的时候,农民在6月季候风雨来临时,就只有一种农业作物被播种,然后经过漫长的6个月才能收割,到时举行盛大的庆祝。

黎牙溜弥撒通常都被认定始于18世纪初期。根据老人家说,这个仪式是以感恩形式开始的。

有一个时候,收获实在是不错,有个地方的教堂神父灵机一动,就把它当做上帝的恩赐。他招来教徒,通过一连串的弥撒感谢上帝的守护神,以确保年年有今朝。

大家同意弥撒定于圣诞节的9天前开始,以充分表达该项仪式的价值。这个试验果然对喜爱节日的菲律宾人具有无比的吸引力。它不但流行起来,还传遍了附近的市镇,甚至全国。

从12月16日到24日,教堂的钟声从鸡啼时响起,提醒人们到教堂做弥撒。父母亲把孩子们从床上拖起来,准备全家上教堂。

钟声响过,大家便拎起一件毛衣,投入12月冰冷的风中,穿过每家窗口都点着灯笼的街道,到教堂去。

平安夜吃“年夜饭”

弥撒结束后,人们在教堂四周的小食摊吃菲律宾点心,如米糕和苏曼(菲律宾粽子),再加上一杯热腾腾的姜茶。

12月24日的亚银那洛弥撒是9天弥撒的最高潮,亲吻圣婴基督神像的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午夜弥撒将近完毕时,西班牙传教士所教的催眠曲《维惹辛戈斯》跟着响起,两个神父站在神坛前抱着圣婴神像,供上前的人们亲吻。

从教堂回家后,人们开始平安夜的传统习俗———吃年夜饭并交换礼物和纪念品。

挂灯笼也是菲律宾传统之一,没有人记得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照推论它可能是象征引导东方贤人找到圣婴的伯利恒星。

圣诞节也是孩子们拜访亲戚,尤其是干爸干妈的时候。他们在25日穿上最漂亮和最新的衣服,拜访干爸和干妈,亲他们的手,然后接过礼物或红包。家人大团圆可以在圣诞节当天,也可以在该季节特选的其中一天。

各地的节庆重传统

就算在地方的节庆里,传统似乎是一个关键的词语。在大家乐地区里,有一种传统叫“苏拉”。在圣诞节的集会里,大人小孩争先恐后地抢着那仙女散花般落下的钱币。

在南甘马仁省的武希镇和描斯镇,唱诗者穿上色彩鲜艳的西班牙服装,头上戴帽插花,在屋子前面跳着称为“巴斯多礼斯”的西方舞蹈。

被相信源自法国,西班牙人把这种习惯传入米骨区和吕宋的南部省份。到19世纪为止,这种西方舞蹈在一些内湖市镇非常流行,直到它进一步向南推移,最后在南甘马仁省南端的市镇生根。

北甘马仁省巴拉加礼市的仪式则有很大的差别。圣诞节9天前,小孩子从床上爬起来,推着装有轮子的神像在街上游行。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路线,最后一起抵达教堂,在钟声中准备开始黎明弥撒。

菲律宾朋友圣诞节送我杯子,我应该回什么礼品呢

菲律宾朋友圣诞节送杯子,应该回礼。

1、一支好的钢笔,书籍。

2、工艺品,苹果,圣诞树。

送给菲律宾客户的圣诞礼物(送给菲律宾朋友的礼物),第2张

我们的外教是美国与菲律宾混血,请问高人:圣诞节送什么好?(最好和菲律宾某些习俗有关) ???????

菲律宾也是基督教国家,圣诞节的时候送礼也很普遍。

礼物的选择不必太过拘泥,最好送一些实用性强,但能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东东,比如真丝手帕、苏绣、杭秀,我国的茶叶是许多老外钟爱的物品,也可作为圣诞礼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