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老师为什么不收礼物(教师节礼物,收还是不收,这是个问题)

老师 0 61

教师节老师为什么不收礼物(教师节礼物,收还是不收,这是个问题),第1张




教师节老师为什么不收礼物(教师节礼物,收还是不收,这是个问题),第2张





工作的前两年,我教的是小学五六年级,没有什么经验,更谈不上什么思考,如何和父母相处,界限在哪里。



逢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父母总会送些礼物,他们也往往是客气就收下了。那时候我虽然大学刚毕业,但是留了很长的胡子,为了看起来更成熟,很久没有刮过一次。那两年,我收了五六个剃须刀,手动的,电动的。但是我的胡子还是那么长,我很少刮。



有两件有趣的事值得记录。



首先,那个学生给了我三张演出票。我先谢了她,然后告诉她老师太忙没时间,我真的去不了。孩子诚恳地对我说,老师,请您收下,带您的孩子和他妈妈一起去看。在小学生眼里,也许我的孩子已经很大了,但实际上我那时候连女朋友都没有。



还有一件事,有一天我一个人在办公室看书,一个学生家长敲门进来找XX老师。这位家长看了我很久,然后突然笑着对我说:“你是XXX的爸爸吗?”他说的XXX是我们年级的学生,我赶紧站起来跟他说:“对,对,我是XXX的爸爸。”看起来我确实有点焦虑。在你结婚之前,你已经被认为是一个有十几岁孩子的父亲了。





教师节老师为什么不收礼物(教师节礼物,收还是不收,这是个问题),第2张




回到礼物上来,接受别人的礼物。一般家长总会说,请多关注我们的宝宝。但现实是,我刚开始工作,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对每一个宝宝都特别关注,感觉自己不能再给他们什么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记不清是谁送我的礼物了,但是一想到好像有人问过我,我的心里就会有负担,总觉得自己欠了别人什么。



这种感觉很不好。有了这个天赋,并不代表生活会有什么大的改善。没有这份礼物,就不会缺衣少食。为什么要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心理困境?



后来换了新工作,来到新学校,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坚决不接受正在支教的学生及其家长的任何礼物,哪怕是一个钥匙链。



我接手的时候一般是九月初,马上就要教师节了。为了避免因为收礼再次陷入这种心理困扰,我一般会提前打预防针,在课堂上说这两句古文。



有一句话是出自《庄子·山姆》。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花;君子轻吻,小人愿拒。无缘无故结婚的人,也会无缘无故离开。



另一句出自警句对联。



游戏与食物的友谊不会持续一整天,势利与势利的友谊不会持续一整年,但道德与道德的友谊可以持续一生。



我告诉学生们,我们之间的这种师生关系应该是最纯粹的,一种淡如止水的君子之交,而不是一种小家子气的友谊。君子之间的友谊虽然淡如止水,但会更长久,小人之间的友谊则像甜酒一样甜,但往往因为太甜而断绝。那些无缘无故建立起来的所谓友谊,往往无缘无故就破裂了。



不要为了利益,为了吃喝玩乐,为了权力,去交所谓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不会长久。只有那些依靠道德,真正志同道合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才是一生的真朋友。作为老师,我希望能和你们每一个同学交道德上的朋友,而不是和游戏、酒肉或者势利的人交朋友。



所以,教师节到了,请不要送我任何礼物。我不收任何礼物,也请你回家告诉你父母,老师不收任何礼物。你好好学习,成长为一个贤惠的君子,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如果你以后事业有成,还会偶然想起你的老师,感激老师当年的教育,你会偶尔回学校看看你的老师。当时我接受了车或者房子,因为当时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你来看我,给我礼物的时候,我对它们没有兴趣。那是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交流。



刚接手一个新班级,难免让人觉得320没有银子,似乎在暗示教师节要到了,要给老师准备礼物。所以还是会有家长或者同学想办法送礼物,说只是一点小心意。请老师收下。无论如何,我都会坚决拒绝,绝不破例。



我不想让正在进行的师生关系沾染任何利益,同时也不想再次陷入“被信任却不忠于他人”的心理困扰。



未来一两年,家长和同学赶上教师节,想着要送老师什么礼物,就会自动“屏蔽”我,我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了。我相信不仅是我自己,还有家长和学生都会觉得很放松,特别自然舒服。



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同学真的只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感谢,给老师一点小礼物。坚决拒绝似乎有点不厚道。但问题是这个口子一旦开了,有时候尺度标准就不好把握了。



另外,有的家长就是觉得别人送不合适,所以有被套牢的感觉,心里很纠结。更何况还有一些人,真的是抱着更大回报的希望去送礼的。





教师节老师为什么不收礼物(教师节礼物,收还是不收,这是个问题),第2张




这是唯一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几年前,一个初中生的家长,在初中的“榜样”面前,跟我说了好几次,老师,请给我们孩子单独辅导,每周固定时间,一次多少钱都没问题。我回复这位家长,他是我的学生。帮助学习是我的职责。怎么才能额外收费?在我上班时间,随时欢迎小朋友来找我解答问题。



虽然他多次表明态度,但这位家长还是不甘心,还是想让我为他的孩子提供个别辅导。既然付不起,就送礼物吧。他打电话说给了我一个笔记本,放在学校接待室,让我有时间去取。



虽然一再声明我从来不收任何礼物,但是对方说点小事你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收下。我让他自己拿回去,不然我就让孩子拿回去。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是出了校门,传达室的保安拦住了我,说有家长给你送东西来了。这时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不是我以为用铅笔和钢笔写的笔记本,而是一个真正的笔记本——笔记本电脑。



然后呢?我不接受钥匙扣,更不用说这么贵的礼物了。请打电话坚持让家长把东西拿走。



过了几天,刚考完试,教研中心领导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有家长向市教委反映我在给学生校外辅导。我当然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因为初三的模拟成绩关系到很多同学能否为一架直升机行走的问题,而且他们在参与命题的时候都签了保密协议。



然而,我没有任何担忧。我还是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如果你不接受瓜田的所作所为,你就不会得到你应得的。我跟这个领导说,可以让他们随便调查。我从不做这种可耻的事,我问心无愧。



调查结果不了了之,因为我没有给任何人任何口实。不知道报道的这件事和之前的事有没有关系,但是从那以后,我更加注意和父母保持距离,更加坚定了不接受任何家长和学生礼物的决心。



我想,比这些礼物更珍贵的是家长和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和认可。我的一个同事几年前退休了。百度贴吧上有几百页往届学生和家长回忆他的课和他的人格魅力的文章。这难道不是比任何礼物都珍贵的东西吗?


我也保留一些学生写给我的最简单的小卡片或者写在白纸上的一段话,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每次整理文章都舍不得扔掉,因为那是我教学生涯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教师节老师为什么不收礼物(教师节礼物,收还是不收,这是个问题),第2张




近年来,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各种文件,一再禁止教师接受家长和学生的礼物。不知道是因为互联网的日益发达,问题的严重性被无限放大了,还是师生关系被扭曲到了与利益联系如此紧密的程度,这是真的吗?



不过,确实有家长无意中提到自己帮某老师报销了旅游机票。虽然他家的孩子确实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但是家长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老师的不屑和不屑。



且不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且不说这样的老师都做了些什么,对更多努力工作、行为虚浮的老师造成的恶劣影响,且不说违法乱纪的问题。



只为自己着想,一个老师,因为几十万块钱,出卖了自己的人格,毁了自己在学生和家长眼中以身作则的光辉形象。我觉得这样真的不划算,收益和风险严重不成比例。[/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