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结婚要不要给红包?

员工 0 27

同事结婚要不要给红包?,第1张

同事结婚要不要给红包
导读:行政统一礼金,一般是公司为了让同事们感到温馨和关爱,由企业代表向新 人转交的礼物。但是,礼金这件事并非企业规定,而是个人的行为。如果你自己并不想给行政统一礼金,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企业无权强制要求员工的私人财务行为。作为同事来说,不论关系

行政统一礼金,一般是公司为了让同事们感到温馨和关爱,由企业代表向新 人转交的礼物。

但是,礼金这件事并非企业规定,而是个人的行为。如果你自己并不想给行政统一礼金,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企业无权强制要求员工的私人财务行为。作为同事来说,不论关系好坏都是应该随礼的。

因为为人这是起码的一种礼节,但是礼金的多少可以根据你们之间关系的远近来确定。如果是关系比较亲近的同事,那么就可以随礼金随的稍微的多一些;如果关系并不是那么亲近,礼金少一点也是没有关系的。这只是向新人表示的一种婚礼祝福而已,但如果公司统一收礼金,我就不会给,本来是表达心意,搞成强迫就接受不了。

1、不熟的同事没有必要发结婚请柬大家要注意在给同事发结婚请柬的时候,其实就应该根据对方和自己的人脉和关系,因为有些陌生同事根本就不想给你随礼,也不想参加你的婚礼,所以如果你还要发请柬,对方只会凭空抱怨,而且在私下里也会认为你不懂规矩,毕竟每个同事在进入社会以后刚刚毕业,可能很多工资都需要养家糊口,根本就没有多少钱给你随份子,如果你还要强制要求对方随礼,那么你们的关系可能就会有一定的隔阂,确实很不利。

2、对方委婉拒绝就不要再强求在职场中有些员工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和一些同事自以为关系不错交情很深,于是便发出结婚请柬,可是最后却碍于面子和同事产生了很多矛盾,因为对方已经委婉拒绝,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再强制要求对方随礼了,最好要量力而行,逼着有位同事在此前发结婚请柬的时候便招惹了领导,因为领导确实有事情需要到外地出差,可是同事却觉得领导应该到现场说几句贺词,于是便再三恳求,可是却没想到把领导惹怒了。

3、准备离职的老员工,或者刚入职新公司不久的新员工,就没有必要发结婚请柬了大家和同事天天打交道,低头不见抬头见,发请柬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可是有些老员工或者新员工在公司里确实因为特殊情况,那么就没有必要随礼,因为老员工准备辞职,你和老员工的关系又不怎么样,那么如果还要随礼,老员工便会觉得很唐突,而职场新人刚进入公司不久,可能在这份岗位上工作没有太长时间便会离开公司,那么作为年轻人在发放结婚请柬的时候,也应该考虑清楚。

在职场中,同事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在一些公司,同事之间互相礼尚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同事之间的关系,维护了公司的和谐局面。但是对于一些个别行为来说,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和矛盾。比如最近流传的那位宁波同事结婚行政统一收礼金的消息,这种方式是否合适就成了讨论的重点。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先从法律层面分析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任何单位都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禁止用任何形式强迫或限制劳动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因此,行政部门向其他同事收取礼金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是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其次,我们可以从职场道德的角度考虑社会行为的合适性。在一段时间内,同事之间互相送礼也是常见的行为,但是如果从公司层面来看,是否应该让每个人都强制参与到这个行为中去?一些网友评论表示,如果只是发红包的话,大可不必收集其他员工的礼金[1]。因此我们不妨思考:在公司内部出现同事结婚这种类似的事件时,每个人是否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而不是强制要求每个同事都参与到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地区,已经明确规定公司内不得实行强制收礼制度。比如在2016年7月份,深圳就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经营行为的实施意见》,要求企业要合理管理各种机构和资金,规范企业内部行为,并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宣传。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公司文化,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类似的职场事件。在公司文化的建设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强调一人一己,共同发展。而在谈到公司内部的礼仪时,也需要统一规范和管理。如果大家之间互相赠礼已成为公司内部惯例,那么我们必须要注意礼品的选择和价值,并对采用的方式进行协调和沟通。

当然,在具体的职场行为中,我们也需要将其与个人价值观结合起来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某位同事因某种原因无意间做出了不当行为,我们则应该从一个宽容、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来看待他们。同时,在公司内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别人的选择,以提高公司内部的和谐程度。

总之,在公司层面的礼仪和礼品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公司文化和职场道德,共同推动公司的健康发展。而对于拒绝或参与收礼的问题,则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判断力,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处理这种类似的职场事件。

以上就是我对于同事结婚行政统一收礼金,公司同事结婚统一收礼金你会给吗?的一些个人思考和观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虽然现在的新闻都说没有人肯结婚, 不过寻常日子里常常还是常常遇到亲朋好友办喜酒的时候。在中国参加喜宴一般都是要包红包随份子钱的,然而对于给多少钱,有相当多的人都心里没数。那么,同事结婚红包300合适吗,同事结婚给多少红包?

结婚酒宴喝喜酒红包给多少钱很多时候要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自己的经济条件以及和举办婚宴人的亲疏程度来给。要是当地盛行给大额红包,那么你最好也在按照当地风俗行情相对地给多一点;要是你的经济条件不好,那就不用给太多;和新人亲疏程度不同也会影响红包额度,通常关系好一点的亲友会相对多给一些,关系比较一般大概意思一下就行了。另外,要是过去有收到过这次举办人的结婚红包,可以对比那一次收到的红包相应地回个数额比较接近的红包。

不同亲疏程度亲友结婚红包推荐

1、普通关系的朋友、同事、同学、远房亲戚

如果是这种关系的话,大部分人选择给200-500左右。如今的酒宴200是最少的红包,平常比较少走动的亲戚和朋友这个数额的红包也是可以的。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话,还可以往上增加一些,建议200-1000元之间。

2、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同学、同事和亲戚

假如和邀请人的关系比较好,平常走动比较多的,建议数额是500-1500左右。要是和邀请人的关系是死党、多年老友的那种关系,可以给800以上,888、999、1314等都是合适的。

3、平常常联系的亲戚

关系好的亲戚比如阿姨、叔叔、舅舅以及表堂兄弟姐妹这些,整体上会比好友高那么一点,600-2000元都比较合适的,特别是长辈,建议给1000以上。

4、亲兄弟姐妹

亲兄弟姐妹是很亲的关系了,对方结婚的红包一般会给得非常大方,一般都是1000以上,建议金额在1000-6000之间。这种关系一般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决定,经济情况好的话给多一点,不好的话就给少一点。

结婚红包吉利数字

对于红包给多少钱,现在很多人会喜欢给整数,但也有许多人想吉利一点,所以会选一个寓意好一点的数字。那红包有哪些数额是比较吉利的呢?

阿拉伯数字中2、6、8、9这几个数字都是比较吉利,因此可以从这些数字挑选来组合,比如199、218、299、368、388、666、800、888、999、1080、1280、1680、1999等。

但是也有人说给红包要避免单数,要给双数,特别是结婚红包很适合用双数,所以有人会忌讳给300或500的红包,尤其3字还和“散”字谐音,在结婚宴上更是不能给,但是现在很多人送红包都喜欢整数,因此大多数的人都不会介意这个数字的。要是实在怕介意,建议在300和500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点,好比368、518、588等数额。

婚宴的话特别适合2和9,所以可以用这两个数字来组合,比如199、699、999、2999、9999,还有像520、1001、1314,这些有特殊寓意的红包数额也有很多人在用。

-1-

我的作者后台,在同一天收到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一个是这样说的:

公司来了新同事,入职也就三个礼拜吧。

这周一来上班,突然高调宣布:结婚了!

办公室里都发了请帖,邀请我们去参加她的婚宴。

关键是她才入职三个星期,关系一点也不熟,甚至还有些同事连话都没讲过。

这种情况,一定要随份子才可以吗?

另一个是这样说的:

我呢,刚入职新公司一个月左右,还有一星期就要结婚了。

不是故意要挑选刚入职的时候结婚,实在是七七八八各种原因,赶巧了。

现在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

要不要给现在公司的同事发请帖?

不发吧,到时候人家知道了会觉得我不礼貌;

发了呢,又想会不会有人说我借着结婚的名义敛财……

emmmm……允许我做个官方吐槽先:

这两个问题,堪称镜像姐妹问题啊,你们俩不会在一个公司吧?……

-2-

关于同事刚入职没几天就宣布结婚这种事,我身边也发生过。

今年上半年,我司有个新人同事是这么操作的:

首先,两个人各自安排好休假,回到老家,邀请双方本地的亲朋好友,在老家当地举办了正式的结婚典礼;

其次,假期结束后,二人返杭,在杭州这边各自办了答谢宴;

第三,答谢宴只请了同部门的同事,并且提前跟大家打了招呼说不需要包红包。

这种处理办法,小伙伴们觉得如何呢?

我站在老员工的立场上,觉得两夫妻的处理方式还是比较稳妥不出错哒!

既避免了让别人认为借收红包敛财的嫌疑,又能充分照顾到职场上人际关系,一举两得~

-3-

在现代职场上,每个人在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可能都要经历几次跳槽。

每次跳槽,都意味着要跳出舒适区,挑战新的业务领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对于那些性格本来就外向的职场人来说,适应新环境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职场上还有很多人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人际交往;就连应对一般的同事关系尚且觉得头痛,更不要说刚入职就结婚要不要通知新同事这种没有正确答案的话题啦。

所以,新人入职,如何正确处理跟公司老员工的关系呢?

这篇文章,和你分享三个保证不出错的方法!

一、先学会套路

跟很多人一样,别看一天到晚在网上叭叭叭滴活跃得很,现实中其实我也有灰常严重的社交恐惧——点了外卖都叫小哥放到门口离开,五分钟后我鬼鬼祟祟做贼一样自己开门取的那种。

社交恐惧这种病啊,治是治不好的,只能每次入职新公司之前,先把套路准备一下这样子。

什么套路呢?

提前,提前,还是提前!新人入职,不打无准备之仗!

比如:

1️⃣提前准备好自我介绍——

准备一次,跳槽三五回都不用变的,背下来就好;

2️⃣提前想好跟新同事的破冰话题:

明天要入职了,今晚看看有什么公共话题,什么观点,第二天跟同事吃饭的话可以顺利接上话茬,这样,至少你可以显得在众同事面前不那么僵硬而自闭;

3️⃣提前练习一个你收藏很久,并且经验证明有奇效的笑话或者段子;

把自己放在一个轻松的位置上,讲笑话对别人发出的信号就是:

我很软萌的!快来搭讪我!

相信我,不会有人讨厌这种新同事的。

二、要接受善意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

当别人送你什么东西的时候,比如小零食小水果,很多人都是条件反射地先拒绝,然后对方再劝你收下,你才会面露难色地收下礼物。

这都是小时候埋下的性格种子啊!

你一定记得,小时候去别人家串门,父母是这样叮嘱你的:

“到时候叔叔阿姨给你红包,你不能直接要啊!你得推辞一番才能收下,否则就是不礼貌!没教养!”

然鹅,在现代职场中,如此“虚情假意”的礼貌,又还剩下多少意义呢?

总是“不要不要”,别人不会觉得你很有礼貌,只会觉得你莫名其妙,不识抬举……

所以,到了新环境,当老员工对你表达善意和亲近的时候,礼貌接受,道声谢,并记得回馈对方的好意,就可以啦!

三、 别“把天聊死”。

你发现了吗?

那些社交场合的万人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特别会聊天。

跟本来就会聊天的人,聊得愉快不算什么本事;那些真正的狼灭,跟性格内向的人也能聊得很开心。

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聊天对象的互动性。

职场上,跟同事聊天也可以从工作上的内容开始,进而发展到个人领域。

这是职场中,最自然的沟通方式,既可以解决问题,又可以拉近距离。

比如你去问一个老员工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问完了之后,观察下他桌子上有什么摆设,可以带着新奇的语气问:“这是什么呀”或者“这个我有同款哎巴拉巴拉”——看,无形间,距离近了。

围脖上常说的一个梗:

“如果你也XXX的话,我就当你是自己人了。”

职场上也一样。

人际交往中,很多时候,就差那么一点认同感。

你给人提供认同感,自然会提升亲密度。

-4-

其实,关于刚入职的新员工结婚,要不要给同事发喜帖要份子钱这件事,表面上是人际关系问题,本质上,还是情商那些事儿。

我们平时所讲的情商,大多绕不开什么会不会说话呀,会不会来事儿呀,有没有眼力见啊这类话题,但情商究竟是什么呢?

情商,并不是花言巧语,更不是狡诈滑头,而是:

有选择性地让身边人物喜欢你,在乎你,信任你,从而,获得实现自我成长的能力。

真正情商高的人,不会仅仅局限于某种话术、或者某个人际交往的技巧。

哪怕遇到棘手的问题,也可以做到,真正站在他人立场考虑,也不损失自己的利益,最后得出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

令自己和和他人都获得好处——一个win-win的局面,才是最好的结局啊。

谢邀。

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比较尴尬,因为下属结婚给红包多少合适的确需要慎重考虑。给少了可能会被认为不尊重新人,给多了则可能会带来经济压力。

从我作为一个资深职场人士的角度来看,红包的金额取决于你的经济状况和与新人的关系。

首先,如果你的经济条件比较宽裕,那么可以考虑给一个相对较高的红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红包的金额最好不要超过你的职位级别和与新人的关系程度。比如,如果你的下属是普通员工,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1000元左右;如果是中层干部,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2000元左右;如果是高层领导,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3000元左右。

其次,如果你的经济条件比较紧张,那么可以考虑给一个相对较低的红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红包的金额最好不要低于你的职位级别和与新人的关系程度。比如,如果你的下属是普通员工,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500元左右;如果是中层干部,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1000元左右;如果是高层领导,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1500元左右。

最后,如果你不确定给多少红包合适,那么可以考虑询问其他同事或者上司的意见。同时,也可以考虑与新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总之,给红包的金额需要慎重考虑,既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与新人的关系,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职位级别和社会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