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姓名林心如 出生1976年1月27日 体重46kg 身高166cm 血型B型 星座水瓶座 三围32B,22,34 眼晴色深黑色 发色深黑色 初恋: 17岁 谈过几次恋爱1次 学历圣光幼稚园、日新国小、静修女中、中兴高
姓名林心如
出生1976年1月27日
体重46kg
身高166cm
血型B型
星座水瓶座
三围32B,22,34
眼晴色深黑色
发色深黑色
初恋: 17岁
谈过几次恋爱1次
学历圣光幼稚园、日新国小、静修女中、中兴高中
嗜好睡觉,看电视
专长唱歌、演戏
最喜爱颜色白、灰、红、黑
家庭状况两个弟弟
最喜欢吃的东西日本料理(好吃,营养又不发胖)
最喜欢的饮料白开水、清茶、葡萄柚汁
最讨厌的食物没有讨厌的食物
喜欢中餐或西餐中餐
拿手菜玉米浓汤
最喜欢做的事睡觉,看电视
最满意的部位眼睛
最不满意的部位脸(容易胖)
喜欢的异性类型成熟又带点坏的稳重男人
喜爱城市洛杉机
喜爱歌曲王菲的歌
喜爱男歌手张国荣
喜爱女歌手玛丽亚凯莉
想去的地方纽西兰
最想实现的梦留学
最喜欢的影片不挑,都喜欢
最喜欢的女演员梅格-瑞恩,张曼玉
最喜欢的男演员基努-李维斯、安迪-嘉西亚
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抒情、舞曲、轻快音乐
最喜欢的动物没有
最害怕的动物蛇
最喜欢的季节冬天
最喜欢演什么角色任何有挑战性的角色
平常的休闲活动唱歌
自认是什样个性的人大而化之、不拘小节、率性自然,安静时稍嫌孤僻
平常的衣著风格牛仔裤 T恤
最喜欢自己在哪一部戏的扮相食神
曾去过哪些国家日本、美国、大陆
最欣赏什么个性的人率真、诚恳、开朗
座右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幸运数字7
车红色CORSA(自动波箱)
最喜欢的花香水百合
最喜欢的节日是生日
最喜欢台湾的哪一部连续剧哑妻
演戏的原则平实、自然
恋爱的哲学自然、平实
最喜欢的生活方式简单
喜爱收集什么小东西Hello Kitty和My Melody
近年主演影视剧
2001《生死速递》
2000《大赢家》
2000《雷霆战警》
2000《鹿鼎记》
2000《情深深雨蒙蒙》
1999《古镜怪谈》
1999《还珠格格》
我不是科班出身,我在一天天长大
采访林心如是在一家五星级宾馆的客房里进行的,晚上10∶00开始,11∶30结束。笔者来到林心如的房间之后,著名导演唐季礼便离开了。采访过半的时候,唐季礼走进来,看到采访还未结束,再次离开了。由于这次采访是被单独安排的,所以事前要求不能拍照,理由是在林心如没化妆的状态下最好不要拍照。坦率地,林心如在没有化妆的状态下非常好看,所以不能拍照应该理解为采访的前提条件。
生活靠自己的收入独立置业!
没化妆的林心如非常好看,肤色白皙透明,一身休闲打扮。用“悦耳”来形容她的语音绝不为过,如果不是话语中偶尔夹杂着“国语”词汇,她完全就是一个邻家小妹。
林心如家在台北市一个叫“五股”的街区。由于日、韩和中国台湾的大都市比较重视住所的位置,并以此作为推断人的气质和教养的某种依据,所以笔者特地找到熟悉台北市的朋友询问,得知“五股”是台北市一个普通的街区。用北京作参照,既不像建外SOHO,也不像城南天桥,倒像北二环外的和平里。林心如成名后,自己买了一套房子,也在“五股”,她没有选择高档社区安家。
“新房子三室一厅,三年前买的,离原先家里的老房子不远。室内装修以米色为基调,搬家的时候我正拍戏,爸妈搬的,现在我和爸妈住一起。家里的老房子给大弟弟住了,二十几岁的大男孩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很高兴。小弟弟正在服兵役。”林心如。
“我出生于中等小康人家,排行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爸爸是生意人,做很普通很一般的投资生意;妈妈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子女们都大了,她的家务也不多,经常和邻居朋友喝喝咖啡。”
在台北市,即使普通街区,三室一厅的房子连装修带家具,全部下来也要近2000万台币,合四五百万人民币。出身中等家庭的二十几岁的女孩子,能靠自己的收入独立买房置业被看作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台湾不论现金还是贷款购房,一般把产业记在男人名下,女孩子的归宿大都是出嫁当家庭主妇。林心如把购房的话题艺术地回避了,她挣的钱都交给了爸妈,一切都由爸妈办理,自己也不清楚购房到底花了多少钱。这怎么可能?以林心如上述答话的智商,绝不至于底价尚未弄清就贸然“接戏”。显然她不想给人以寻常女孩“暴富”的印象。但有一个推断还是必要的三年前买房时,正是她连续出演琼瑶作品走红之后,如果这个普通女孩不算“暴富”,至少也算成功得异常迅速。那个阶段还有一批“林心如”相继成名,她们都出身于普通家庭,最终成为“名旦”,这应该算是一种“林心如现象”吧。
“我最终学历是高中毕业。从小学到高一成绩都还不错,高二高三差了一些,主要是高二被星探发现以后陆续拍了一些广告片。现在很多观众认为我是个清纯的乖女孩,这其实挺符合我的性格,我从小到大都是个乖女孩。初中在一所教会女校,学校学生的操守和仪容有严格的规范,所以我性格有些内向,比较乖。高中在普通中学,男女同校。高三毕业就去拍**了,真正涉足影视圈应该是20岁的时候,正式与经纪公司签约。”
“我虽然当姐姐,却不常帮妈妈做家务。我长得像爸爸,小弟弟像妈妈,大弟弟像爸爸也像妈妈。大弟弟很乖,小弟弟比较调皮。大弟弟在一家公司做外务(在外跑业务,与内勤相区别);小弟弟在金门服兵役,半年了,每隔两三个月他就有假期,回家呆上十天半月的。每次回来都能感觉他成熟了一些。过去要服两年兵役,现在刚改为一年十个月。”
林心如,自己挣的钱都给了爸妈,一切大的开销都由爸妈来支配。笔者认为,林心如这么,主要不是为了表现她的孝心和亲情,而是为了面媒体有关她收入的敏感问题时,有一个进退自如的托辞。
唱片受到的瞩目多于卖座?
“我不爱去迪厅和舞厅,以前爱逛街和看**,现在经常去卡拉OK。朋友们一起去‘钱柜’,北京、上海、台北都有‘钱柜’连锁店。一是觉得‘钱柜’音响好,歌新;二是在卡拉OK包房的独立空间,不会受人打扰。在北京就去朝阳门外的‘钱柜’,那里的顾客大都是年轻人,也不会有谁留意林心如。我爱唱卡拉OK,排行榜的歌曲基本都会。”
林心如在上海拍电视连续剧《男才女貌》期间,有时和陆毅他们去“钱柜”唱歌。林心如以前正式出过两张专辑,音质相当好。她评价自己“受到的瞩目多于卖座的成分”,意思是专辑的销售借了“星光”,歌唱的实力或许还不能达到专辑销量的水准。林心如评价陆毅他们唱歌时,显示出外交家般的机智,她“有时拍完戏,大家喝了酒,觉得唱得都可以,也分不出谁好谁坏。”
关于个人情感问题,林心如稍作迟疑,语气平和地道“我有很多相处得不错的男性朋友,目前还没有结婚的打算。我想我弟弟肯定要比我先结婚,他和女朋友交往好久了。弟弟要是结婚,妈妈就比较安心了。至于我,不结婚可以陪妈妈呀,妈妈不会为我发愁的。”
能够如此准确把握分寸,又不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来回答问题,不是每个女明星都能表现得如此出色。由此想到和林心如同时成名的一批人,她们或平平静静,或热热闹闹,或打打杀杀,迫使张扬的“腕”们出局、身陷囹圄,最终由“旦”们取而代之。她们也许不如前辈美艳,但绝有胜出一筹的机智。当人们感叹林心如们命运的造化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她们安身立命的智力因素,进而忽略了容貌与头脑之间平衡的悄然改变。
她们来自普通家庭。她们有特质。
“我喜欢读书。我眼睛近视,400度,平时戴隐型眼镜。上初中时,总是躺着看书,不太注意,近视了。喜欢散文、小,喜欢村上春树。每个月都去几回书店,买些书回来。习惯睡觉前或拍戏的间隔看书,看到哪里就算哪里,看不完也不太在意。遇到特别喜欢的吸引人的书,也会一气看完,《哈里·波特》就用一个晚上看完了。”
“我还喜欢旅游,经常去日本。有许多中学同学在日本留学,妈妈的一些朋友也在日本。去大阪的次数最多。去东京主要是逛街,东京的涩谷街区卖的衣服很‘酷’,我觉得有些低龄,适合十几岁的孩子穿,我没什么吸引力。爱吃日本料理和烤肉,平时不吃牛肉,可去日本吃烤牛肉就不忌讳,因为太好吃了,就不那么抗拒牛肉。京都的寺庙,比如清水寺、金阁寺,很有日本的感觉。还去过美国、英国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将来有机会会去欧洲大陆看看。旅游真长见识。”
“上中学学过英文,基本上每天都有英文课。现在能用英文简单会话。日文差一些,上学时每周只有一次课。去日本购物没有问题,吃饭会有麻烦,有些饭菜叫不上名,就跑到陈列橱窗指给店员看,比比划划。法语会些礼貌用语。拍《上海探戈》时,我演一位混血儿,父亲是法国驻上海领事。台词有整段的法文,读得很熟。为了拍戏,一边学法文,一边学跳探戈舞,剧组请了一位国标舞老师教我。”
“没有天生的演员,演员都是训练出来的。”
“我不追求名牌和奢移品。喜欢休闲服装,名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一些银行为了吸引顾客,把刷卡消费的条件放宽了,每月还款数额很低,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可以轻易买到名牌用品。这不是好现象,年纪轻轻就追求浮华,不好。”
“我挺注意饮食。我属于稍微一胖就胖脸的那种人,喜欢清淡食品,有时也吃辣。平时喝水、可乐、果汁。没有什么特别的运动,来也许不信,我有时会举举哑铃,转转‘呼啦圈’。”
“妈妈有个朋友开咖啡厅,那家咖啡厅被当作她们交往活动的固定场所。我有时陪妈妈去喝茶,她挺以我为骄傲的,话里话外的自满溢于言表。妈妈和街坊邻里关系很融洽,他们都把我当作邻家女孩看待,而不是当作明星。”
“我和朋友们去卡拉OK唱歌,唱完一般都会把卡拉OK免费赠送的笔、打火机带走。我还喜欢小装饰品,比如手机吊饰、小工艺品之类的东西。”
林心如此次来北京,是为了配合刚刚开播的电视连续剧作宣传,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戏却是在上海拍的。在北京和上海的印象进行比较时,她很注意措辞,她,北京来过许多次了,第一次来是1997年冬天,印象中北京特别大,从住的饭店打车去燕莎购物,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上海比较集中,如果打算在内地买房,她会首选上海。上海和台北的气候比较相似,环境和人文条件也接近,如果把爸妈接来住,他们会很习惯。谈到自己在内地的发展前景时她,内地的工作环境和行业规范越来越进步了,其实现在拍戏的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内地进行的,内地的市场很大,机会更多。事业的重心已经逐渐移过来了。
“在上海拍《男才女貌》期间,剧组订立了罚款规定,迟到罚100,手机响罚100,不认真准备台词也罚。因为演员都是年轻人,所以剧组的吃喝经费总是很充裕。如果谁被罚了,就必须请客。有一次大家商量好,吃晚饭时让导演蒋家骏喝了好多酒,陆毅他们也喝了不少,看上去都有些喝多了。大家满以为第二天能睡个懒觉,谁知导演第二天按时来了,迟到的演员都被罚了。罚款并没有把剧组的气氛搞紧张,反倒让大家觉得挺开心的。”
林心如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是个高中毕业的女孩子,不是科班出身。我在一天天长大。”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其实挺耐人寻味的。(孙侃,北京青年周刊)
文 | 张图图
编辑 | Anita
最近一段时间,林心如因为电视剧 《华灯初上》 ,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尽管没有在内地上线,但这部豆瓣开分81分的悬疑剧,在如今众多连6分及格分都没有的国产影视剧中,还是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林心如在电视剧中饰演一个30多岁的妈妈桑,剧情也围绕她和相伴多年的姐妹之间的命运纠葛展开。
对于不太关注林心如的人来说,这绝对算是一次惊喜。
毕竟在林心如淡出公众视野的这些年里,围绕她的评价还是 “酷爱演玛丽苏的中年少女”“丫头派的一员” 。
那些玛丽苏神剧距今已经有十多年,这样的标签早就应该从林心如身上撕掉。
林心如也已经不是以前的“紫薇”,她被奉为“全民女神”的日子早已消逝,变成了遥远的记忆。
如今的林心如,更像是被舆论反噬的神话。
人们将她供上神坛,又在愤怒中用更残忍的方式,将她推下去。
如果非要找一个确切的时间,那么林心如女神形象的坍塌,是从2017年1月份,周杰作为嘉宾的《吐槽大会》播出时开始的。
而围绕周杰的争议,自然绕不开他和林心如关于“舌吻”的恩怨。
2004年,因为 《还珠格格》 爆火而跻身一线的林心如,参加综艺《康熙来了》。
在这里,她坦言自己只喜欢和帅哥拍吻戏,如果对方不帅,她会建议导演要不要换一个表现方式。
她的银屏初吻是一个广告,当时她只有18岁,但听说对方是一个帅哥,她立马答应了。
聊到演吻戏的方法,她说演员会咬着牙演,不会吐舌头。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她还是变相承认了周杰和她演戏时吐了舌头,但她嘴巴闭得很紧。
当年,《还珠格格》还在湖南卫视轮番播放,那个柔弱善良,我见犹怜的“紫薇”深入人心。和紫薇长着同一张脸的林心如,也因此更被深爱紫薇的人们怜爱。
于是,在那个信息闭塞,电视还是人们信息主要来源的时代,关于尔康演戏“吐舌头”这件事,还是跨过海峡,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当时的林心如自然想不到,她一贯的敢说,会在十几年后,被人们剪成合集,成了印证她是 “心机白莲” 的证据。
而周杰在微博上否认“强吻”后,关于她毁了对方事业的传闻,似乎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大众对于她的厌恶情绪,夹杂着被紫薇“欺骗”的愤怒,由此推上了高潮。
被追着骂了好几个月,林心如在微博发文反问“你们骂够了吗”之后,彻底关掉了微博评论。 随之一起关掉的,是看着《还珠格格》长大的一代人对于她的女神滤镜,还有她在内地影视的野心。
时间拨回到20多年前。
1997年,《还珠格格》 (点击可查看) 选角的时候,经纪公司根据林心如的性格,给了21岁的女孩塞娅公主这个角色。
但因为剧组一开始定好的“小燕子”演员的退出,反复斟酌之后,便决定让林心如饰演紫薇,一开始定角“紫薇”的演员饰演小燕子。
在正式开机之前,湖南卫视一个领导来场地视察,看到了十几岁、还长着虎牙的林心如的视频, 觉得她太丑,不适合演紫薇,要换掉她。
抱着即将分别的心情,晚上剧里的人正在给林心如办欢送会的时候,经纪人打来电话, “紫薇”一角,最后还是争取到了。
当时的林心如并不会演戏,哭不出来,台词也背不好,经常被导演骂,又因为年纪小,剧组里的大人总是动不动就批评她两句。
林心如一直记得当时她臭美总是补口红,化妆师便臭脸说她: “再补也画不成林青霞。”
在这样小心翼翼,总是害怕做错什么的情况下,剧组里的女孩们成了她唯一的慰藉。拍摄条件艰苦,每天都要拍摄十几个小时,几个人为了省时间,便经常一起洗澡。
本来以为自己一定演得不成样子,但没想到播出后,她灵动的大眼睛,温润的长相,倒把紫薇这个角色的气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尽管林心如一直说自己的性格是和紫薇完全相反的,但这部火遍两岸三地的电视剧,在湖南卫视轮播了十几年里, 人们终究无法将林心如从紫薇的气质里剥离出来。
所以很多人都刻意忘记了,在综艺里吐槽周杰演戏吐舌头后,林心如补充说道 是尔康太投入,想带她进入情绪。 也同样吐槽了和张卫健演一场边亲吻边说话的戏——演得“好想死哦”。
只不过是因为,这种率直敢说或许适合林心如,但绝对不适合紫薇。
而林心如成为紫薇后,很幸运地拥有了一个极高的起点,也不幸地一直被人们贴上了紫薇的标签。
1976年,林心如出生在台湾一个优渥的家庭,调皮捣蛋,是他们那片的孩子王。她最喜欢领着一群孩子爬树上房,跑去不远的海边打闹。
虽然父母经常吵架,而且后来离婚,但这些并没有给林心如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们都深爱着林心如,给了她一个快乐的童年。
初中在女子学校,林心如因为长得漂亮被推选为班长。但这个班长从来不会管秩序,而是带着一群学生“调戏”老师。
上课坐在第一排,她用书本挡着吃泡面。老师看得一清二楚,问她在干吗。她直冲冲顶撞老师说: “我在吃泡面啊怎么样?”
后来这群跟着她闯祸的同学,成了她的助理、经纪人,陪伴她做演员,做老板,做制片人,十几年后在综艺节目里吐槽她是“女人中的男人”。
上高中后,也因为漂亮的脸蛋,林心如被不少导演邀请拍广告。但妈妈只允许她在寒暑假参加拍摄,不能耽误学习。
有一次她为了去拍广告,让经纪人给学校请假,结果回家忘了卸妆。顶着一张化着浓妆的脸回答妈妈自己去了图书馆,妈妈直接扇了她一巴掌,这是林心如长这么大以来妈妈第一次打她,也是唯一一次。
19岁在同意参演** 《学校霸王》 之前,家里人给她设计好的人生之路是出国留学。经纪人百般请求,认为林心如这样的外形不在演艺圈发展太可惜,后来林心如的发展也证明经纪人没有看错。
此后,林心如在很多影视剧里饰演一些小角色,围绕这些角色的关键词一般都是 丑、土 ,林心如也常常是素颜出镜。
直到1998年《还珠格格》播出,林心如才被加上了“女神”光环,之后开启了清纯女主之路。
然而不管是她的另一部成名作 《情深深雨濛濛》 ,还是收视率极高,与蒋勤勤搭戏的 《半生缘》 ,还是之后十年间她作为女主的大小影视剧,她一直逃脱不了类似紫薇的女主气质,她们大多灵动单纯,惹人怜爱。
这些形象都符合林心如的长相,但没有一个,和林心如相似。
2004年,作为演员的林心如开始困惑。
或许是因为饰演的角色大多同质,或许是因为身上的光环为她屏蔽掉了太多的批评, 林心如发现自己演戏不再需要动脑。该怎么推动情绪,该怎么哭和笑,像是早就设定好的程序一样,这让她万分恐惧。
于是这一年,28岁的林心如,放下手中的一切,孤身一人前往美国纽约**学院进修表演。 在这里,她重新做回了学生,一个人漫步校园,一个人感受一座城市,那段时光成了她人生中最快乐的岁月。
修学回来后,林心如开始刻意避免出演与以前类似的角色,以寻找突破。她们或许搞怪,或许野蛮,甚至是恐怖片里的女鬼,但她们会让林心如觉得自己开始认真演戏了。
与霍建华第一次合作的 《地下铁》 ,她饰演一个盲女。
合作的时候,霍建华是林心如眼里的孤僻少年,只会在她与所有人开玩笑的时候,一个人坐在阳台沉思着什么,这是他们十年友谊的开始。
林心如再一次声名大噪,是出演 《美人心计》 中的女主窦漪房。从16岁到窦漪房去世,从宫女到奸细到皇后,横跨一个女人的一生,挑战很大,不过林心如把握得很好。
少女的娇羞,掌握权势后的周旋与心狠,都是大众对林心如固有印象的突破。
此时林心如35岁,不再甘心只是作为演员等待好剧本,她想去创作自己满意的剧本,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这一年,她开始成为制片人林心如。
2011年,林心如工作室出品的第一部电视剧 《倾世皇妃》 播出,也是林心如从女神变成 “中年玛丽苏” 的开始。
在这部剧中,35岁的林心如扮演一个少女,究极圣母玛丽苏,全世界所有男人都爱她。 而人们更为津津乐道的是,这部剧里,只有帅哥才配爱她。不帅的,被林心如改剧本去爱女二。
此后她制作的影视剧大多是这个风格,作为女主的林心如永远是所有男人的心头爱,甚至在 《16个夏天》 里, 除了男一男二,连大美女许玮甯饰演的女二也“爱”她。
从17岁到37岁,林心如确实没变过,一如既往地喜欢帅哥,40岁也如愿嫁给帅哥霍建华。 但不一样的是她在演员这条路上的野心。
她曾接受采访,说自己想做出能传播中国文化的影视剧,像人们看到韩剧想吃拉面一样,外国人能因为看到中国的影视剧而想吃麻辣火锅。
林心如也一直在这条路上努力。《16个夏天》之后,她制作的影视剧总是好评如潮,获奖无数。《华灯初上》在网飞独播,也是好评不断,算是跨出了她想要的文化传播的第一步。
回想起来,1998年火遍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陪伴一代人长大的《还珠格格》三美,一个因为贪心不足,被彻底封杀;一个总想在文艺界得到不属于她的名声,而被当成弃子。
也只有林心如,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一直在自己能掌控的领域,掌控自己的人生。
一直以来,林心如都是神秘的。
除了19岁时和林志颖的绯闻,再到40岁忽然和霍建华结婚,林心如暴露在公众视野中的都是她作为演员的部分。
她不喜欢参加综艺,想保留作为演员的神秘感。但作为演员的林心如,演技却从来不是她被大众讨论的部分。
但变的从来都不是林心如,而是这个明星从神坛上坍塌的时代。
作者:张图图,读者人物原创作者,普通的码字人。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值班编辑:胡甜月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