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冬天喝姜汤很好,可活血化瘀,“家备生姜,小病不慌”,这是讲吃姜防病的功效。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红糖、大枣、绿茶等不同辅料,妙用无穷。但有时间的禁忌,晚吃姜赛砒霜。不能因感冒晚上发汗而喝姜汤,其姜酚刺
冬天喝姜汤很好,可活血化瘀,“家备生姜,小病不慌”,这是讲吃姜防病的功效。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红糖、大枣、绿茶等不同辅料,妙用无穷。但有时间的禁忌,晚吃姜赛砒霜。不能因感冒晚上发汗而喝姜汤,其姜酚刺激肠道蠕动 白天可以增强脾胃作用,夜晚则会了影响睡眠伤及肠道。
如果想通过喝生姜水来预防感冒是不科学的,但生姜水可以缓解感冒的症状,如低热、乏力、周身酸痛等。
生姜水的作用:生姜水具有祛风散寒、温肺止咳等功效,所以适合风寒感冒患者使用,但对风热感冒患者效果不佳,饮用生姜水会加速血液循环,所以对身体有感染或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饮用,生姜也是一种辛辣刺激的食物,所以对于婴幼儿及本身患有胃病的病人也不适用。
所以喝生姜水只能说是对于已经患上感冒的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没有预防感冒的效果。
想要预防感冒,我们应该通过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注意身体保暖和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来增加机体抵抗力,从而来预防感冒。
1、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还可暖胃,故最适用于冬季,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风散寒。
2、治腹痛、吐泻。盛夏高温,各种病菌繁殖活跃,稍有不慎,就会病从口入,容易引起腹痛、吐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适当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生姜具有类似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抗击沙门氏菌效果明显。
3、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温中止呕、解表散寒。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4、改善体表循环,治疗伤风感冒。
俗话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天用好一块姜,度过严寒不再愁。姜味辛辣,可以有很好的散寒作用,尤其利于祛除冬季的寒气。
1 驱寒:口里含姜胸中暖
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表示,气管不好的人,很易受风寒外袭而出现咳嗽症状,一个简单的预防方法是,经常嚼一嚼干姜。
所谓干姜,就是鲜姜切片晒干,中医认为,干姜为治寒饮痰嗽的要药,其性大热,味大辛,有回阳通脉,温肺化痰等功效。
方法:
一片干姜大约在1~15克左右,晩睡前含一片干姜,晚上咳嗽会减轻。
外出时,也可以随身带上一些干姜片,在咳嗽痰涎不易咳出的时候,嚼上一片,可明显缓解气管不适。
冬天空气特别寒冷,如果早晨起来上班,走得急,有时会吸一肚子的凉气,有的人甚至会觉得胃开始难受。其实可以这样:在早晨出门的时候,切片生姜,在嘴里含着,让唾液慢慢地和姜汁混合,然后咽下,快到地方了,把姜片慢慢地嚼碎,吐掉或咽下,可使前胸保持一股暖气,不受外面风寒的影响。
不过,对于阴虚内热、孕妇,干姜的性质太热,就不适合吃了,容易引起上火等不适。
2 缓解感冒:姜丝干枣茶祛风寒
陈陆泉介绍,冬天,很多人怕冷,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这样的人也更容易感冒、咳嗽,头痛。其实只要记住“睡前姜枣汤”这五字箴言就能解决问题。生姜和大枣配伍能够增强人体抗寒能力,预防感冒,晚上喝碗姜枣汤好处多多。
方法:
取大枣10枚,生姜5片煮汤,每晚临睡前服即可。生姜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大枣长于养心健脾补血。
此外,喝点姜汤苏叶饮对驱散风寒,治疗风寒感冒也有一定的效果。生姜3克切丝,苏叶3克,红糖15克,开水泡服,浸泡10分钟再服用,有温经散寒、养血和胃的作用。但如果是风热感冒则不适用。
3 止咳:生姜加热擦擦背
陈陆泉介绍,如果最近有点感冒咳嗽,请中医辨证后属于风寒咳嗽的,建议用生姜切片擦背。
方法:
切5~6片洗净的鲜生姜,用干净纱布包裹好,放入微波炉中加热1~2分钟,取出后,擦双侧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约3~5分钟,可止咳化痰,治疗风寒咳嗽。
此外,取鲜生姜一块,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一分钟后取出。用刀斜向切出断面,用断面在老年斑部位进行擦拭,直到局部皮肤表面感觉温温为止。每天坚持做2 3次,慢慢就会发现老年斑变淡甚至没有了。这是因为用生姜涂抹老年斑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此外,生姜中的姜辣素有很强的抑制脂褐素和抗衰老的功效。
4 护脚:姜水泡脚足不凉
陈陆泉介绍,在冬季,身体虚弱的老人容易手脚冰凉,泡脚是缓解手脚冰凉很有效的方法。
方法:
在盆中加入42 左右的热水,浸过脚踝,浸泡20分钟,也可加入艾叶、生姜,加强温经通络之效。
如果艾叶不好找,找生姜一块,拍扁,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加一勺盐,暖脚效果也很不错。
5 牙周炎:含漱生姜水能抑菌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临床博士李春深介绍,中医认为,牙齿需要气血的濡养,胃炎上蒸、肾阴亏虚、气血不足都会导致牙周炎,每天用生姜水漱口,坚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明显改善,平时工作压力大,气血亏虚的人坚持用这个方法还可以起到预防牙周炎的作用。
方法:
每天早晚取两三片生姜放到水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这是因为生姜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6 暖腹:寒性腹泻可用隔姜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刘大铭介绍,冬天穿少的人,风会直接打到肚子上,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胃部疼痛、呕吐等症状。对于肚子容易“闹革命”的患者来说,不妨用隔姜灸给脾胃调补一下。
方法:
隔姜灸的操作方法并不复杂,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取新鲜的姜切成2~3毫米左右的姜片,以三棱针在姜片上扎几个洞,以便于温灸产生的热量慢慢透过针孔传递到患者的穴位上。
艾炷则以手捏成宝塔糖样大小,放在姜片上燃点施灸,以穴位皮肤潮红、湿润为度。每穴1炷,大约灸45分钟左右,最好1天灸2次,一般3 5次为一疗程。
施灸时,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皮肤,放松精神即可。
腹部的神阙穴和中脘穴作为主穴,如果患者腹泻便溏,胃肠功能紊乱,则可以选择膝下的足三里穴和下腹部的关元穴。
7 暖胃:姜汁止呕可护胃
刘大铭介绍,经常胃部怕冷、受凉后胃部不适的人早上空腹吃几片醋泡姜效果不错。
方法:
把新鲜的生姜切成片找个小瓶子用醋把它泡上,每天早上空腹的时候吃两三片就可以了。也可以就着小米粥吃。泡过的子姜口感脆嫩,入口有一点点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确是世间至味。或将姜洗净切(薄)片,放1~3片在嘴里,含15分钟左右,将慢慢将姜片咬烂,让生姜的气味,从口腔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但热证和阴虚者慎用。
晕车呕吐的人每次出门都得提前半小时吃颗晕车药,但这种药吃了犯困,也可以试试把生姜贴在肚脐上,有止呕的作用。切一片生姜,用宽宽的胶布贴在肚脐上,坐车前半小时贴上,可以管半天。如果旅途较长中午时可以再换上一片生姜,一整天都会相安无事。
8 解痛:敷姜盐水缓解腰痛
陈陆泉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这两种病痛都可用生姜来缓解。
方法:
将生姜切成一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反复数次。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是对付天气骤冷导致的腰痛、膝关节痛的有力武器。
一些受风寒引发的肩周炎,也可以用姜汤热敷,烧制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寒气入侵带来的疼痛。
受风寒引起肚子痛,这时家里如果有干姜粉,可以冲服一点,能起到暖中的作用。
本文首发自2021-01-29 健康 时报《冬天用好一块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话非常清楚的表明了人们在夏天应该适当的吃一些姜,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冬天天气非常的寒冷,人们总是觉得浑身冰凉的,而生姜具有发暖的作用,所以有的人就会喝一些红糖姜水来暖胃、暖身体。那么,冬天适合喝姜汤吗
中医认为,生姜可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生姜中也含有植物杀菌素,其杀菌作用不亚于葱和蒜。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其中还含有较多的挥发油,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的蓄积。人在清晨之时,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为一天中饮食的消化吸收做好 “铺垫”。并且生姜中的挥发油可加快血液循环、兴奋神经,使全身变得温暖。在冬日的早晨,适当吃点姜,还可驱散寒冷,预防感冒。
可以这样吃:
1、姜粥
材料:高良姜末15克,大米100克。
制作:先将高良姜末置粥锅内,并加入清水2000毫升,用中火煎至1500毫升,去良姜渣,再放入洗净大米用文火煮成糜粥。温热服食,能温胃行气,散寒止痛。
2、老姜茶
材料:红茶6克,老生姜10克,蜂蜜适量。
制作:将红茶叶与老生姜加清水煎茶,待温时,调入蜜糖饮用,可以温中散寒,健胃消食。
由此可见,冬天是完全可以喝姜汤的,常喝姜汤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人们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觉得身上暖洋洋的;风寒感冒的人,喝一些姜汤发发汗,就可以让疾病尽快的好转的;女性在月经期的时候,适当的喝一些红糖姜水,就可以缓解痛经的症状。
1 姜汤+桂圆:祛湿御寒
冬天渐渐向我们靠近,早晚温差变大,我们在祛除体内湿气的同时更要注重防寒保暖,喝些桂圆姜汤就再适合不过了。
桂圆性温,能益气补血,搭配生姜散寒发热,体内湿气少了,也不必担心受凉感冒。
做法:
1取桂圆5-10枚,3片生姜,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几分钟即可。
2桂圆含有丰富的葡萄糖,不加糖也不会难喝。上班族不方便煮汤,可以将桂圆和生姜隔水蒸熟,需要的时候用开水冲泡当茶喝。
2 姜汤+可乐:治风寒感冒
热可乐有治疗感冒的功效,入冬了,受凉感冒的人越来越多,别老想着吃药,不如在家煮点姜丝可乐喝。
姜丝可乐治风寒感冒很有效,但也不能乱喝。有咳嗽、浓痰、口渴症状的感冒属于风热感冒,这种情况就不适合喝姜丝可乐了。
做法:
1将可乐放入锅中,加入生姜丝煮沸,再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即可。姜一定要多放一些,效果更加明显。
2感冒了休息也很重要,喝一杯热热的姜丝可乐,裹着被子好好的睡一觉,发发汗,说不定醒来感冒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3 姜汤+大枣:治痛经天冷的时候,子宫虚弱的女性最易痛经,生姜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宫寒,加上大枣养血安神,经期前三天喝一些能有效缓解痛经。
一般贫血的女性朋友更怕冷,现在喝些大枣姜汤还能益气补血,改善贫血,起到御寒的作用。
做法:
1生姜切片,取大概5片左右,大枣洗净切开去核,与生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红糖小火煮30分钟即可。
2煮好后喝汤吃枣肉就好,生姜过于辛辣,不宜直接食用。
4 姜汤+葱:治腹痛秋冬胃口大开,看到烧烤就管不住嘴了,一不小心就让病从口入了。吃坏了肚子、腹痛呕吐时,可以在姜汤里加些葱一起喝。
生姜和葱都属于辛辣食物,是天然的杀菌、抗菌药,对付沙门氏菌效果更好,一起煮汤喝能有效解决吃坏肚子的问题。
做法:
1将葱洗净切下葱白,加入生姜片和适量清水,烧开后再煮5分钟即可。
2葱姜汤趁热慢慢喝下更有效,暖胃又杀菌。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