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决定木桶盛水高度是最短的木板吗? 在管理界,经常会涌现出“管理理论”流行潮。一些学者和专家导入、引进某种理论和管理模式,并为管理界顶礼膜拜而风靡一时。例如著名的“蝴蝶效应”、“马太效应”、“木桶理论”、“没有任何借口”等等。有时,对于有些理
决定木桶盛水高度是最短的木板吗?
在管理界,经常会涌现出“管理理论”流行潮。一些学者和专家导入、引进某种理论和管理模式,并为管理界顶礼膜拜而风靡一时。例如著名的“蝴蝶效应”、“马太效应”、“木桶理论”、“没有任何借口”等等。有时,对于有些理论企业家如获至宝,生硬的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企业当中,结果却发现背离了他们的初衷,与自己的终极目标而南辕北辙。
当一种管理理论、模式如同涨潮海水汹涌,退潮之后,在喧嚣过后的海滩,面对着一地狼藉,企业家有没有冷静而理智地思考过:这些理论真的对于企业有用吗?如果企业家对于外来管理理论和模式,只是一味地生吞活剥,而不加任何甄别就拿来的话,理论真的就是真理吗?况且企业家有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本和缘由呢?其实,拿来主义并不是说随随便便地拿来,而是应该有目的选择、有借鉴的引用,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而应用于企业。这些年来,有的企业家痴迷与追逐管理潮流,时刻想着创新,结果却被潮流无情地甩在身后,当他们所交出的学费已经够高了,结果还是两手空空。于是乎他们无奈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心本是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其实,这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这取决于企业家的思想与行动。在这里,笔者对一度曾被管理人推崇的“木桶理论”,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结合企业文化进行一番剖析,并通过几则实际发生的故事,使企业管理者有足够的认识和警醒。
一提到“木桶理论”,大家都会理解其基本含义: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成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还有三个推论:其一,只有当木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时,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是不可能是满的;其二,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得越多,浪费就越大;其三,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对一个组织而言,构成组织的各个要素类似于一个木桶的若干木板,而组织的能力有如木桶的容量,取决于组织中最弱的要素。
在弄明白了“木桶理论”之后,企业界的管理者都会把焦点集中在“木桶短板”上,认为造成企业能力不足称之为传统木桶理论。传统木桶理论的意义在于,它使人认识到,组织、个人的某项能力,有如木桶中的最长木板,无论其多强多高,对整个组织的能力是不起作用的。最关键就是那根短板,它对企业管理者的启发,使企业开始检讨企业的薄弱环节。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尤为明显,企业家有针对性对于短板进行修改和淘汰。
某些管理者听到这个理论后,如获至宝,对于企业的薄弱环节开始大动手术。有的管理者恍然大悟,认为原来我们的木桶水盛的这么少,原来就是这些“短板”在拖企业的后腿。于是,企业对于培训加大了投入成本和力度,希望能够将短板变为长板,而当对内培训不能解决人才问题的时候,那么多少员工被领导认为是“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有的人甚至被无情地淘汰和抛弃,干脆就把这些拖累企业的问题一刀切掉。于是一些员工“下岗”、“失业”、“炒鱿鱼”,这些短期行为使得企业在一时之间获得收益,但是从长远来讲,却失去人心,失去了凝聚力,从而失去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
但是,企业的木桶真的就水盛满了吗?不尽其然。当我们发现木桶经过重新修理之后,虽然短板换成了一副长长的木板,但是由于新换得长板上有着被蛀满了小洞,还有板与板之间没有“文化”的凝合剂,结果木桶里面的水永远不能装满,反而是越来漏得更厉害,最后木桶里面的水比以前更少了,甚至木桶里没有一滴水。
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得经历,当今由于企业面对国际化挑战与压力、面对着经营的困境、或者面对着又一个超越自我的机遇,企业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当企业现有的人员和资源都无能为力,这时企业领导想到引入“外脑”,将这些长板引入企业更换那些“短板”,从而使木桶水位上升。
当一批有才能的空降兵进入企业,这批人才是被企业领导寄予厚望的精英。可是大多时候,由于企业家急功近利,不加甄别就引进了,他们只看到这些人头上顶着“学历”和“资历”的光环,而没有判断这些人是否存在道德方面的缺失。于是,企业家本着一厢情愿的热情,将这批人以高薪聘请到企业担任企业重要领导,企图让这些空降兵使用妙手回春的魔法,让企业赚得一个盆满钵满。但是,企业家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的空降兵能否从心底里真正融于企业,真正为企业未来负责。
当一切美好的愿望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沫。有的人却让企业遭受到了灭顶之灾,于是企业一夜之间就轰然垮下。当企业家冷静下来而翻然悔悟,原来这样做无疑是在引狼入室。例如在2002年,开开实业前总经理张晨(CHARLIE CHANG)被作为“洋CEO”引入,然而不到两年,8亿多元的损失让张晨成为开开实业“无法承受之痛”。江南伟业集团是一个拥有16亿元资产的大型民营企业,董事长刘月对于引进人才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结果却换来刻骨铭心的教训。1995年放权,结果贸易公司总经理用假提单卷走了980万人民币,至今没有下落。等到他收回权力,两年后刘月再度新聘任的总经理进行授权,没有想到这次总经理携款1500万元跑到了外国。一桩桩血鳞鳞的事实足以让企业家触目惊心!
同样,在沈阳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也有这样刻骨铭心的经历。这是一家生产显示器的生产企业,当显示器市场利润没有多少空间的时候,企业迫不及待需要开拓新的领域。当一名来自新西兰的“海龟”MR WANG空降过来,企业上上下下寄予其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为这个转型的企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位海龟王所做工作是什么?除了将原来领导不忍心停止的显示器业务关停,裁掉一大批企业员工之外,再就是引入一个空壳的锂电新型材料项目,结果只有空空如野的厂房和招聘的人员,像样的产品从来也没有看到。当企业为这样鲁莽的举动而沉重的代价,担负着沉重的债务,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而这位海龟王开着企业送给汽车,揣着丰厚的年薪潇洒地抽身而退。
这样事例还有很多,事后企业家往往是痛心疾首,他们偏激认为“木桶理论”根本不成立,企业根本不在需要长板了。于是他们带着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心理而抱残守缺、当不求进取的心理主宰了一切,企业就陷入发展的停滞期。
难道企业真的就不需要引入“外脑”吗?难道这样的风险就不能规避吗?其实,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引进人才,企业这只“木桶”盛水的高度一方面是决定于“短板”,但是另一方面就是要看到木板的质量。因此“木桶理论”最致命的地方就是选择“木桶”最需要、最适合的木板。
企业引进人才,首先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首先在于对人才甄别和选择。企业必须首先确定人才的素质,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职业精神,而且他是否存在“道德”上的缺失。证明一个人的学历很简单,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也许有点难,但是要验证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的确很难,但是这正是我们企业所必须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规避以上的风险。再者,就是衡量他们是否认同于企业文化,是否能够真正地接受企业文化,真正融入企业。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起规范、科学、公平的企业文化考核体系。
“木桶理论”成立必须有它的前提,残损的“长板”危害往往大于完美的“短板”,只有选择了没有毛病的长板去加固木桶,木桶的水位才能上升。这则理论背后的启迪足以给企业家警示:如果,企业对于引进人才没有职业素质的甄别,以及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那么企业永远不会得到他们所想要的人才,而且引入了“道德缺失”或者是对于企业文化没有认同的人才,当给予他们拥有的权利越大,那么企业必将遭遇到一场灭顶之灾。
天下事,若在外挺膺呐喊,总无益;必先躬身而行,冀可成!
[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姓名:韩寒
性别:男
身高: 175CM
生日:1982 9 23
星座:天秤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大陆
学校:松江二中高一(10) 班
喜爱的歌手:张国荣,黄磊,许巍,朴树,老狼
喜爱的MTV造型:《Rain》中的范晓萱
最想去的地方:拉萨、阿里
最爱看的报纸:《南方周末》、《青年报》
最爱吃的:很多、属杂食类
爱去的网站:新浪,爱去看新闻
长住城市:上海
喜欢的宠物:狗
喜欢的赛车品牌:三菱、宝马、法拉利……
最欣赏的女优:松岛枫
最认同的名人名言:出名要趁早——张爱玲
电子信箱所在网:Kali
现所在车队:上海大众333车队
曾经所在车队:北京极速 云南红河
韩寒的车:三菱LANCER EVOLUTION V
惨痛经历:
1、小时候家中一条小狗死了,痛苦数时。
2、换了两次寝室
第一次写情书的心情:
验算过很多遍,检查错别字,但到最后还是有错别字。后来明白了,其实把女孩子当作和自己出书的时候的责编一样,只要对方能看懂就好。
个人感情
韩寒一向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感情生活。但前不久在接受采访使透露,自己已有女朋友了。
博客公告:
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
[编辑本段]出版书籍
作品有法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版本。其中法国版本获得法国2004年10月法国最畅销图书。
2000年5月《三重门》
2000年8月《零下一度》
2002年1月《像少年啦飞驰》
2002年10月《毒》
2003年9月《通稿2003》
2004年9月《长安乱》
2005年2月文集《韩寒五年》
2005年 出版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首印40万册。
2006年 出版长篇小说《一座城池》,首印50万册。
2006年 唱片《寒-18禁》
2007年 7月14日 出版长篇小说《光荣日》(第一季)
2008年3月 出版博客精选辑《杂的文》
2008年8月 出版与他人合著小说集《七喜》
2008年12月1日,于起点中文网连载小说《他的国》
[编辑本段]创作生涯
在起点中文网当兼职作家 代表作品有 《他的国》
初中时开始有文章零星在《少年文艺》等上面发表。
1999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引发社会关于“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
200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三重门》,引发"韩寒现象"讨论。
留级后,最终在高一第二年休学。休学后,他一面继续从事写作,陆续发表了小说《三重门》,散文集《零下一 度》, 小说《像少年啦飞驰》,《毒》,《通稿2003》,《长安乱》,文集《韩寒五年》,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长篇小说《光荣日》,博客精选《杂的文》(韩寒新浪博客点击率超过徐静蕾位列第一)等作品。
2006年开始从事博客写作,关注探讨一系列现实问题,现浏览量已超过222745134(2008年12月13日)。
2006年,网络上韩寒和与文学评论家白烨引发“韩白之争”,引发现代诗等文化讨论。
2008年4月 奥运火炬传递期间 ,引发爱国观念的讨论。
2008年5月 汶川地震后赴川,因莎朗斯通言论 ,引发媒体道德讨论。
2008年6月 因《零点风云》节目对话,引发大师与传统文化讨论。
[编辑本段]韩寒自写时间表
1995年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罗星中学初中 不快乐地混日子 发表文章
1999年 高中 进入市重点 体育加分
1999年 浮出海面 获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1999年 顽主 写《三重门》 一年
1999年 看上去很美 成绩单挂灯七盏 留级
1999年 过把瘾就死 在《新民晚报》上抨击教育制度
2000年 活着 老子还没死 老子跨世纪
2000年 动物凶猛 一部分无聊的讨论文章和讨论者
2000年 猪骡鸡公园 喧哗的平庸者们说偏科不可取
2000年 一地鸡毛 讨论盛况
2000年 一个都不能少 还是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2000年 千万别把我当人 我成为现象 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
2000年 无知者无畏 有人说我无知 那些没有文化只有文凭的庸人
[编辑本段]整体时间表
◆文学类
1997年 于《少儿文艺》等发表小说、散文 ——《傻子》
1999年 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 ——《杯中窥人》
2000年 获得“第二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二等奖
2000年 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作家出版社)。为当年年度全国最畅销图书,连续十个月排名第一,全国图书销售排行榜上榜时间达33个月。
曾在日本、法国、越南、我国台湾等地出版发行。累计发行130万册,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
2000年 出版散文集《零下一度》(上海人民出版社),累计发行90万册,列2001年度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
2002年 出版长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累计发行55万册,列2002年度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
2002年 出版精选文集《毒》(中国青年出版社),累计发行30万册。
2003年 出版杂文集《通稿2003》(作家出版社),累计发行40万册。
2004年 出版小说《长安乱》(中国青年出版社),累计发行50万册,列2004年度全国图书排行榜文学类畅销书第一名。
2005年 出版个人文集《韩寒五年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年 出版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接力出版社),首印40万册。
2006年 出版长篇小说《一座城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首印50万册。
2006年 出版文集和唱片《十八禁》
2007年 出版长篇小说《光荣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首印60万册。
2008年3月 出版博客精选辑《杂的文》(万卷出版公司),首印30万册。
◆赛车类
2003年代表北京极速车队参加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海站N组获得N组第六。
长春站获得N组第八。
北京站获得N组第六。
2004年上海站N组第七,国内第四。
2004年6月加入云南红河车队。
2004年获得亚洲宝马方程式资格赛冠军。获得宝马参赛奖学金五万美金。
参加年度亚洲宝马方程式。巴林站第七,新秀杯第一。
马来西亚站第八,新秀杯第二。
上海站第七,新秀杯第二。
日本站第六,新秀杯第一。
2005年加入上海大众333车队。
2005年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16L上海站第四,贵州站第四,六盘水站第四,昆明站第四。
2005年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中国量产车1600 CC组珠海站冠军,上海站亚军,北京站季军及收关站冠军,2005年度亚军。
2006年代表上海大众333车队参赛,获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1600 CC组上海站季军,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海站亚军。
2007年7月13日在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六盘水战比赛在贵州举行,韩寒获得1600cc组亚军
2007年7月21-22日1600cc组别中,上海大众333车队在上海站大出风头,王睿、韩寒分别获得冠、亚军
2007年7月22日1600cc组比赛中,上海大众333车队包揽了冠亚军,名将王睿一路领先最终夺冠,韩寒名列第二,
2007年CCC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1600cc的比赛刚刚落下帷幕。经过33圈的争夺,上海大众333车队的韩寒最终夺取了冠军,而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
◆音乐类
2005年底 韩寒 签约环球唱片·天韵文化
2006年1月起 韩寒低调筹备唱片
2006年5月23日 韩寒个人单曲《私奔》MV网络数字发行
2006年9月28日 韩寒首张个人专辑《寒·十八禁》发行
2007年9月14日 为纪念韩寒博客点击量过亿 《寒·十八禁》被所属唱片公司重新包装、打造发行(2CD)
[编辑本段]音乐专辑
专辑《寒·十八禁》
⊙韩寒首张唱片《韩寒十八禁》上海发行
韩寒签约环球天韵,历时一年后,唱片终于诞生。在过去这一年中,韩寒与唱片公司经过沟通再沟通,选歌、填词、录音、拍摄,往返上海与北京,力邀国内最顶尖的制作人、乐手、摄影师,多方面最大限度地配合协调,MV 拍摄经历了春寒、夏炎、秋凉,部分内容经历了“禁”字之后,终于问世。
9月28日,天韵文化在上海影城为韩寒举办了发片记者会,同时邀请近五百位歌迷到场,并现场签售。歌迷当天到了巨大的收获,因为参加唱片发布,更得到了签名唱片。
⊙音乐、诗文、影像 “全景”记录韩寒挑战音乐之路的全程体验
礼盒包装的韩寒个人专辑,有完整的 CD。收录韩寒演绎的十首金曲,除了韩寒翻唱个人偏爱的《我》和《追梦人》之外,其余歌词均出自韩寒手笔,歌词切中要害,犀利独到,尝试的曲风也很宽泛,从慢版民谣到轻摇滚都有。
随赠的多媒体光盘还收录了韩寒所有七部 MV 以及韩寒的纪录片。设计概念由曾获法国**短片大奖的林哲乐完成。
铜板纸的精美写真册,厚厚的 12 8页,百幅私家照片,包括了首次公开的许多珍藏照,还收藏了韩寒手写的歌词;记载了韩寒制作这张唱片的心路历程,拍摄 MV 时的点滴趣闻。出版方除了送上韩寒巨幅海报,还贴心给男孩、女孩分别赠送了不同款式的神秘小礼物。
曲目列表:
01最好的事情
02私奔
03偶像
04春光
05混世
06空城计
07最差的时光
08 无题
09追梦人
10我
你把郭敬明的名字些在前面,说明你更喜欢他
可是我实在讨厌他
一个男的,长的象个小鸡崽一样,身高只有1米5几,体重大概不到90斤,最要命的是,他居然做过双眼皮手术,如果说原来他单眼皮的时候还有点男子气概,现在的他看了就象个小娘们,而且他还做了烤瓷牙,,,臭美
总的说来,他是个自恋狂,都20多的人了,在博客里却把自己写成个12岁的小孩,天天爸爸妈妈,酸的很
还有他的文字,我敢大胆的说,学文科的人中也许有些人喜欢,理科生估计没几个喜欢的,为什么因为他写的东西没有深邃的情节,全都是煽情啊,假装曲折啊,没有什么经历的人只能写出这些东西,所以我称他写的东西为文字,而不是文章,他的东西就是华丽的词汇+煽情+小学生都能看透的悬念唯一一部写的可以点的就是梦里花落知多少,,可惜啊,看了庄羽的圈里圈外我才知道,全是抄袭的,从此更加鄙视他
至于韩寒,觉得他至少有点男子气概,自大总比自恋好把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