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物有什么讲究?

员工 0 41

送礼物有什么讲究?,第1张

送礼物有什么讲究?
导读: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礼"的国家,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中国人热衷于送礼物,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礼尚往来"怎样才能有效制止那种变味了的"礼尚往来" 厚"礼"之累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一到节日生日、婚丧嫁娶或者乔迁提拔之时,大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礼"的国家,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中国人热衷于送礼物,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礼尚往来"怎样才能有效制止那种变味了的"礼尚往来"

厚"礼"之累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一到节日生日、婚丧嫁娶或者乔迁提拔之时,大家免不了送礼贺喜。元旦春节期间,往往会同时涌动两支规模庞大的送礼队伍,一支是新闻媒体公开报道的拜年送礼队伍,基本由各级官员组成,他们下乡进村,走街串巷,为城乡贫困户及老英模、老职工送去慰问和温暖。所带之物是油、米、面,肉或少许现金;另外一支是偷偷摸摸的送礼拜年队伍,人员构成复杂,有官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商人及其他各色人等,他们进京城、赴省城、上县城,跑各自的上级部门,出入领导家门,沟通感情,感谢支持,寻求帮助,携带之物则除土特产外,还有贵重物品或索性是礼金礼卡

名义上都可以叫送礼,但是,礼与礼不同。第一支队伍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第二支队伍是拉拢腐蚀干部,说白了,就是行贿。调查显示,领导干部受贿案件中80%以上的涉案人员,都是从节日期间收受"第一桶金",才一发不可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的。吉林省白山市原政协副主席李铁成的家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就门庭若市,全县绝大部分副科级以上干部都向李铁成送过礼,李也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为送礼,一些人甚至挖空心思,使花样不断翻新。以前还发生送礼者弄巧成拙的事情,比如:某某干部将别人送的鱼转送邻居,邻居却从鱼肚里剖出了金戒指;某某领导转送别人一条烟,那人却拆出一卷钞票来。这种"不可靠"的"送礼"方法便不得不升级换代,于是,送代价券、购物卡、股票债券风行一时,有些人还想出更加隐蔽的行贿方式,比如请领导及其家人到名山胜水旅游,请领导"玩牌"(赌博),然后有意"输"给领导。自从狠抓干部赌博风后,许多送礼者又琢磨出了更加"高明"的送礼方式:"要让送出的东西,说起来轻飘飘,拿起来沉甸甸;要使送的人目的得逞,收的人心安理得。"这样,节日便成为了送礼的最佳时机之一。因为节日送礼披上了一件温柔的外衣--"人情往来"这样,赤裸裸的行贿受贿行为便变为"正常"的"节日走动"了。且看中秋节的行情:一款月饼售价1800多元,礼盒里装有一副高尔夫球杆;一款名为花好月圆的纯银月饼重1公斤,月饼上镶着56颗天然宝石,标价6900元;一种"纯金至尊中华圆月"极品月饼,价格分别为38888元、66666元、88888元和99999元。价格为99999元一盒的极品月饼还附赠一条白金项链,以及一个钛金制成的中国象棋棋盘,棋子是用金箔粉压制而成,月饼以食用金箔以及鲍鱼、鱼翅、燕窝等为主料制成。还有更加离奇的月饼,标价31万多元月饼礼盒除配有奥林巴斯数码相机一台、摄像机一部、五粮液一瓶、派克金笔一支、名牌打火机一个外,还配有高级保健品、茶叶等,甚至还配有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

送礼不仅仅局限在中秋、春节,在其他时间,婚丧嫁娶、孩子上学、乔迁新居,甚至提职升官,送礼也很热闹。更严重的是,只要你求人,找人帮忙,就要用送礼来补偿人情债。可怕的是,一旦形成这样不良的送礼风气,就很难靠一两个坚持原则的人加以改变。这一两个不遵守"送礼"规则的人,就会被视为"另类"、"异己"或者被认为"不懂事"于是,既然大家都按照送礼求人的规则行事,那么,你遇事求人,就只好主动"出血"了,不管是"大出血"还是"小出血",总之你得去"表示表示"党风和社会风气,就这样被损害了。

过年送烟酒,绝对没有错,按照自己家的情况,一条烟两瓶酒是标配,400块钱左右,拿的出手,不会寒酸。

烟酒不分家,茶叶更合适。但是茶叶必须买有品牌的茶,不要买个杂牌,显不出档次不说,如果花了大价钱买一个低质产品,那就很尴尬了。买个水果篮加上牛奶,健康的选择,想法很好,但是毕竟价值比较低,买多了又稍显笨重,但是对于不抽烟喝酒的主人家来说还是很好的。

送花就显得很文雅了,但是中国国情不太适合送花,可以搭配点别致的小礼物,或者是保健品之类的送给长辈的非常合适。

送红包其实是送长辈最好,也是最方便也是最省心但是最不走心的礼物,包的够大可以弥补不走心的缺憾,所以过年去拜见长辈把口袋装厚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