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拯救者—移动梦网

员工 0 36

意外的拯救者—移动梦网,第1张

意外的拯救者—移动梦网
导读: 1、意外的拯救者—移动梦网2、马化腾的成功创业故事3、马化腾的励志故事简短4、马化腾给员工派发春节红包金额是多少?腾讯控股是我的第一重仓股,读吴晓波著的《腾讯传》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腾讯的商业模式。本文是腾讯传的第4篇。 在“大雪灾”
  • 1、意外的拯救者—移动梦网
  • 2、马化腾的成功创业故事
  • 3、马化腾的励志故事简短
  • 4、马化腾给员工派发春节红包金额是多少?

腾讯控股是我的第一重仓股,读吴晓波著的《腾讯传》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腾讯的商业模式。本文是腾讯传的第4篇。

在“大雪灾”降临的最后时刻,腾讯融到了救命的钱,这让它在灾难中得以侥幸逃脱。但是真正让腾讯活下来的,并不是IDG、盈科或MIH,而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

马化腾描绘了一种生意模式:鼓励拥有手机的OICQ用户通过短信的方式进行注册,开通“移动OICQ”,这样就可以把电脑与手机打通,实现双向交流;腾讯把用户引导到手机上去,产生内容,然后与移动运营商分成。这是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模式。

曾李青找到了有朋友关系的深圳联通,联通的人觉得可以一试。2000年5月17日,深圳联通向深圳市民推出了名为“移动新生活”的促销方案。其中,“移动OICQ”是与腾讯公司联合展开的,OICQ的用户在自己的联通手机上注册一个移动OICQ号,即可通过短信平台,发送信息,并实现手机端与电脑端的实时信息互通。

腾讯与深圳联通的这项合作,引起了曾李青的另外一些前同事的注意。

就在2000年4月,一家新的、专业从事移动通信业务的手机运营商正式从中国电信公司剥离了出来,它的名称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成立之后,便开始研究增值业务模式。2000年8月15日,成立不久的深圳移动即与腾讯签订了“即时通——移动OICQ”业务的试运行协议。约4个月后,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中国移动向 社会 征召电信增值业务合作伙伴,收入以15比85分成,增值服务商得大头。在首批签约的三家合作商中,包括腾讯、灵通和美通,全部是注册于广东的中小企业。

于2001年11月10日正式开通的“移动梦网”计划,先是在广东移动试点,而后四川、浙江等省相继跟进。中国移动采取了非常开放的姿态,它承诺将85%的短信增值收入分给合作商。为了鼓励各家参与,它还设计了一个“赛马机制”,积极性越高的合作商可以得到越多的资源分配和政策扶持。

在后来的几个月里,曾李青带着他的市场部人员疯狂地奔波于各地移动公司,一家一家地洽谈和签订开通“移动QQ”的业务。

2001年2月,具有标志意义的北京移动成为第九家开通这项业务的分公司,这意味着腾讯完成了全国主要市场的布局。到3月,“移动QQ”的手机短信息发送总量已达3000万条,可为腾讯带来超过200万元的月收入。

2001年6月,也就是MIH正式入股腾讯的当月,马化腾把全公司的10多个人召集起来,向大家宣布:因“移动梦网”业务顺利开展,腾讯在财务报表上第一次实现单月盈亏平衡。到年底,腾讯实现营业额近5000万元,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其盈利全部得益于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项目。腾讯也是中国最早盈利的互联网公司。

随着“移动梦网”业务的展开,创始人们对腾讯的组织架构进行了第一次改造,整个公司被划分成三大部门,分别是市场部门(M线,Marketing)、研发部门(R线,Research)和职能部门。在各项任命中,马化腾为首席执行官(CEO),曾李青为首席运营官(COO),张志东为首席技术官(CTO),陈一丹为首席行政官(CAO),许晨晔则为首席信息官(CIO)。

在公司决策上,腾讯形成了总办会议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参加者为5位创始人和各核心业务部门主管,人数为10 12人。这个人数规模一直没有被突破,一直到2013年,腾讯的总员工人数已超过2万人,总办会的参与者也不过16人。

总办会是腾讯最为核心的决策会议,马化腾要求所有与会者无论日常工作多么繁忙,都务必前来参加。每次会议都在上午10点准时开始,一般都要延续到凌晨2 3点,因此是一种非常考验体力的马拉松会议。

眼瞧着无线业务部门月进百万的火热局面,负责QQ客户端的产品开发部则像一个捧着金饭碗的乞丐,马化腾融来的钱几乎都砸在QQ上,可是却找不到直接获利的办法。

产品开发部陆续想了三个盈利模式,包括广告、会员制、企业服务,但都没有起多大的波澜。

产品开发部推出的第四个收费业务,是QQ号码注册收费,它使得腾讯遭遇创建以来的第一次舆论危机。

到2003年6月,马化腾如梦初醒,决定重回免费之路。腾讯以“庆祝移动QQ三周岁生日”为名,宣布新开通移动QQ的用户,可以获得免费长期使用QQ号码一个。至此腾讯再次打开长期使用号码发放之门。两个月后,QQ重新开放免费注册。

在整个2002年,尽管腾讯在QQ收费模式上的试验一直非常不顺利,可是,还是有一项创新如种子一般被保留了下来,它在日后成为腾讯产业的一个基础,那就是Q币的诞生。

据回忆,第一个提出“Q币”这个概念的是许晨晔。“在3月份的一次讨论中,许晨晔无意中说出了‘Q币’这个词儿,大家都觉得不错,于是就定了下来。”Q币的规则也非常简单:一元人民币可以购买一Q币,付费用户通过等值面额卡的卡号、密码与QQ号关联进行“充值”。

在一开始,Q币并没有进入QQ的软件系统服务之中,它只是被当成一种营销工具。曾李青负责的市场部门于5月正式向用户推出Q币。

最初的一年里,Q币的月发行量约为50万元,几乎都是出售QQ靓号所得。随着QQ注册重回免费之路,Q币一度成为一块食之无味的“鸡肋”。可是到了2002年的下半年,由于一款革命性的收费产品的横空出世,Q币突然变成了一柄利器,那就是QQ秀。

 现在QQ已经成为大家打开电脑首先要打开的程序,它改变了数亿人的沟通习惯,创造了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引领出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而QQ背后的腾讯公司,不得不让我们提起腾讯CEO马化腾。那么马化腾的成功创业故事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

  网络玩家

 1984年就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的马化腾曾经很喜欢天文,但那毕竟有些遥远。当计算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生活中便有了新的主宰。在深圳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时候,马化腾的计算机水平已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既是各种病毒的“克星”,会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苦苦生存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深圳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1997年,马化腾第一次认识了ICQ。一见面,他便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就注册了一个号。可是使用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英文界面的ICQ在中文用户中想推广开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于是他想,自己能否做个类似于ICQ的中文版本工具呢

 1998年11月,马化腾与同学张志东合作,在深圳注册了深圳的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决定开发一个中文ICQ软件。从此,他踏上了创业征途。

  差点卖掉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初,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在马化腾为资金犯难的时候,他起了要把QQ卖掉的想法,先后和四家公司谈判,都以失败告终。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升温,受昔自老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次的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的投资。从此,新的一轮创业开始。截至2004年9月,腾讯QQ总注册用户数为355亿,活跃用户数119亿,QQ最高同时在线730万、QQ游戏最高同时在线78万,跃居中国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

  专注做事

 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是运气太好。而马化腾总结说,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几乎所有业内伙伴提到这位才34岁的老板,都会用“专注”这个词。五年来,腾讯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唯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马化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他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QQ秀就是他在网上觅到的一块肥肉。偶然一次,马化腾发现韩国推出了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马化腾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就把韩国的那套东西给学过来,搬到了QQ上推广尝试。他同时找一些著名的手机和服装公司,例如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让他们把自己最新款的产品通过QQ秀用户来下载。QQ秀有这些公司提供服饰设计、手机等多种产品,很快风靡了Q族的`世界,而腾讯没有为QQ秀的服装、饰品花费任何的“银子”。

 马化腾说,这一块业务的增长目前很快,已有超过40%的用户尝试了购买。马化腾盘算,如果每个用户愿意花1~2元的话,仅QQ秀收入就不敢想象。马化腾那独到眼光又一次为腾讯挣到了钱,2004年前三季度,腾讯盈利达到328亿元。

 马化腾的经营哲学是:“三问自己”。这点,可能80后创业者可以从中学习到点什么。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他的竞争对手多半对商务、利润、资本感兴趣,却不一定能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而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当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1999下半年,腾讯在网络寻呼系统市场上越做越大,淘到大桶“金银气然而,也面临着重大选择:一方面寻呼行业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腾讯的QQ用户数达到了100万,而且还在迅猛增长。早先,QQ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当时,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再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

 小结:马化腾的创业故事向人们说明了:执著某一个目标,专注某一件事,你一定会有成就。

  1、1993年深大毕业,马化腾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

 2、 当年的他,流落在一些中小公司打工,最多只能算做深圳的边缘人,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ICQ,一个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马化腾觉得ICQ这个东西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马化腾认为,好到可以做PC机之间的传呼机,要知道哪个时候,别说手机,那是大富豪的标志,要是你能有个BB机,可也是挺阔的。马化腾觉得ICQ能够在电脑上提供即时信息功能,可是就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ICQ版本没有中文的,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马化腾就想搞一个中文的ICQ,马上叫上几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公司,仿照ICQ搞一个中国的ICQ。

 3、刚开始,腾讯的日子非常艰难,好些时候,QQ是近似用一种卑鄙的手段去偷人家的空间和带宽,没有钱来买服务器,而市场上ICQ的中文版OICQ特受欢迎,下载的人特多,公元2000年,那可是OICQ的冬天,是腾讯的冬天,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要出手让贤了。腾讯的高层某人找过中华网,新浪。卖100万,可是,中华网,新浪的高管层都拒绝了马化腾几乎是倾其所有,这个时候,QQ不知道自己的赢利点到底在哪里注册资源是很多,有什么用呢难道QQ只能向申请QQ号码的用户收取可怜的一点注册费吗(有一段时间QQ上,申请号码要收费,就是QQ最艰难的见证)

 4、 这个时候,有风投公司砸钱帮助腾讯在香港上市了,QQ当时是没有现金资本的,如果一定要讲资本的话,那就是许多许多与你我这样的数量高达34亿的QQ用户。

 5、QQ上市后,马化腾的个人身价迅速飚升,身价17亿港币!

每年春节的初七初八,是绝大多数企业正式上班的日子。这头一天上班了,按照传统习俗啊,老板要给自己的员工发红包,也就是所谓的“开工利是”。这个传统节目呢,其实很多企业都有了,不过要论起规模和视觉效果来,腾讯公司一年一度的开工领红包的场面肯定是最壮观的一个。

今年是农历戊戌狗年,狗年讲究的就是一个“旺”字,所以,今年呢,腾讯的工作人员特地在腾讯大厦下面的广场排队等待区位置,设置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由排队领红包的员工组成的大大的“旺”字。

再来看一下全景图啊,几千人排队围绕着腾讯大厦,那绝对是里三层外三层啊。不过看得出,虽然人数众多,但却井然有序,毕竟腾讯这个上班第一天领开工利是的传统节目,已经玩了快20年了,大家驾轻就熟。

腾讯员工们排这么长队,当然不仅仅是希望拿到寓意好兆头的开工利是红包,恐怕能够跟大老板马化腾近距离面对面见一见,并亲耳听马化腾说一声“新年快乐”,才是更大的念想吧。

据说呢,老板们需要站在各自的办公室门口,亲自给每一位员工发红包,说一句“新年快乐”。哈哈,如今腾讯可是超级大公司了,这么多的员工,恐怕够马化腾站一阵子的了。

大家也看到前面那张排队全景图了,这场面,跟春季期间火车站广场那是一样一样的。所以呢,如果不想排太长时间的队伍,想早一点拿到红包,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早点来排队!啰,上图这几位就是来的最早的几位了。

再来一张特写哈,这位还背着大背包的男员工,就是今年第一个到达腾讯大厦领红包现场的人了。据说,这哥们是3点下的飞机,然后就直奔腾讯大厦来排队了,3点多到现场,天都还没有亮呢!!!

当然了,既然人数这么多,排队时间肯定短不了,如果你又实在不是那种春节假期刚过就能早起的人,对不起,那只能拼体力了。不过这位妹子很有天赋,这不,直接随身带着小板凳过来了,机智如她,嘿嘿。

当然,无论多久,最终,每位员工都会拿到自己的红包了。PO个照,晒一晒,那是必须的。

除了大老板们传统的纸质红包,既然是腾讯嘛,肯定少不了还会玩一玩微信的面对面红包了。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各个部门老大们出血了,哈哈。

最后啊,遗留一个问题:马化腾发给员工的红包金额到底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