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斥巨资给孩子购奥特曼卡片,这做法对孩子有益吗?背后公司有多赚钱?

老人 0 67

家长斥巨资给孩子购奥特曼卡片,这做法对孩子有益吗?背后公司有多赚钱?,第1张

家长斥巨资给孩子奥特曼卡片,这做法对孩子有益吗?背后公司有多赚钱?
导读:家长斥巨资给孩子购奥特曼卡片的行为,对孩子并没有益处,很有可能会养成错误的消费观念。但不得不提的是背后的公司属实非常挣钱。据悉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销售动漫形象卡片,截止到2021年拥有实体店铺超过25万家。除了奥特曼之外,合作的IP

家长斥巨资给孩子购奥特曼卡片的行为,对孩子并没有益处,很有可能会养成错误的消费观念。但不得不提的是背后的公司属实非常挣钱。据悉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销售动漫形象卡片,截止到2021年拥有实体店铺超过25万家。除了奥特曼之外,合作的IP还包含火影忍者、漫威、迪士尼、QQ飞车等众多热门IP。有数据显示在2020年之时,该公司净利润已经超出了10亿元。

北京某家长在接受采访时声称,自从孩子着迷于奥特曼,喜欢集奥特曼的卡片,自己就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来帮助孩子抽卡,但可惜的是花费了200万元都没有凑齐。而该采访视频在网络上公布之后,不少网友纷纷吐槽,富人的世界果真是我等平民没办法想象的。并且记者还发现除了个别的200万的高端玩家,卡游店铺里面的生意还是非常可观,收银处、自动售卖机,有大量的顾客围着。看上去售价便宜的盲盒卡包,但是不少消费者在结账时都是上千起步。

就拿奥特曼卡片来讲,奥特曼卡片分类之多,形态复杂,不同时期还有明显的区别,这就导致不少孩子们在购买奥特曼卡片永远没有尽头。即使集齐了一种分类的卡片,还有其他的剧情卡、闪卡。家长们似乎都搞不明白这些卡牌之间有什么区别,但是孩子们却兴致勃勃,说起来滔滔不绝。更甚至在小朋友之间形成一种怪象,奥特曼成为了他们的社交货币,彼此之间的沟通语言就是你有某某的奥特曼卡片吗?可能也正是想让孩子融入到同龄人圈子中去,家长们这才花费大量的钱财帮孩子买卡,但这种行为真的有利于孩子吗?

因为奥特曼卡片十分吸引孩子,面对孩子的要求,家长通常都会选择满足。家里有男孩子的家长应该都对奥特曼卡片非常熟悉,明明就是几张非常普通的纸,但是售价却相当贵,从一元到十几元甚至上百元不等。一位家长为了给孩子抽奥特曼卡片,花费了200万,不过即便是这样依然没有集齐。其实在这之前也有很多人发出质疑,一张普通的卡片,为什么售价会这么贵呢?

首先,奥特曼卡片完全符合孩子们的消费心理。要知道奥特曼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众多的粉丝,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异常喜欢,正因为如此,奥特曼卡片的价格才会水涨船高。虽然在普通人看来根本就不值钱,但是对于喜欢他的人来说,却觉得很有价值,尤其是开出一张稀有卡片,简直能高兴好几天,其实很多东西也都是如此,重点是看你究竟是不喜欢。

其次,奥特曼卡片完全采用了盲盒效应,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喜欢开盲盒呢?因为存在赌博的心理,总觉得自己会非常幸运,会开出喜欢的盲盒。奥特曼卡片也是如此,大家都想要找到稀有卡,总希望下一包里面就会有。普通包的奥特曼卡片里面大多是一些普通卡,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把目光放在那些价格较高的卡包里,认为这样获得稀有卡的几率也会更大。

最后,没有奥特曼卡片很难融入集体。男孩子手中几乎人手一套奥特曼卡片,上面会有一些分值、攻击力的数值,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来进行对战,增加了不少有趣的玩法。如果没有奥特曼卡片,孩子就很难融入进去,容易遭到他人的排斥。所以很多家长会为了面子,不惜大价钱给孩子购买。

从成年人视角看,购买奥特曼卡牌,并不能算作高性价比消费——跟零食比没有食用性、跟普通玩具比缺乏可玩性。但这些卡牌却确确实实地抓住了小学生们的心。

从某种程度来说,奥特曼卡牌是“身份”的象征。

小学生同样有社交需求,拥有奥特曼卡牌,就有了朋友间的谈资。如果能手握稀有卡牌,必然会收获同龄人的羡慕或嫉妒,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甚至获得小团体中的话语权。

奥特曼卡牌不仅可以收藏,还有对战模式。对战双方根据卡牌上的数据作战,排兵布阵,胜方可以缴获败方的卡牌。

自己手里的卡牌等级越高、数据越强,在对战中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孩童间的求胜心,也能促使他们不断消耗零用钱,追求战力更高的卡牌。

教给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禁止孩子乱花钱;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手机支付密码不要告诉孩子。另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放任孩子玩游戏。

这个小男孩才十岁,短短十天时间就花了将近一万元,属实让家长摸不着头脑。据了解,孩子看到家里有现金,于是没有提前告诉父母,擅自拿去文具店消费,购买了一大袋的奥特曼卡片。母亲发现后非常生气,一番询问之下,找到了文具店老板。

1、家里的贵重物品要锁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尤其是现金,不能让孩子看见。

一来,孩子还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可能会冲动消费;二来,熊孩子不懂事,后果很严重。父母要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家长平时没有看好孩子,这是为人父母的失职,没有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这笔钱能否要回来还不一定呢。

2、适当满足孩子的消费欲望,以成绩作为交换。

通过这样的奖励机制,可以促使孩子用功学习。教育是一门学问,没有哪对父母的教育是完全成功的,父母和孩子都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3、帮孩子报补习班和兴趣班,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要把时间都放在打游戏上。

小男孩喜欢奥特曼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买卡片,在电视上看动画片和玩小游戏都是可行的娱乐方式。在我看来,玩具店老板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行为,还让孩子在店里就拆掉了包装盒。面对男孩父母的质问,老板失口否认。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呢?孩子应该擅自拿钱去买卡片吗?这些卡片的真正价值又有多少呢?

不知道哪个商家发明了奥特曼卡片。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真是挺成功的。

满大街的孩子都在玩,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五年级,人人手上都拿着奥特曼卡片。

昨天接儿子放学,途径一个超市,远远就可以看见最靠门口的位置,展示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奥特曼卡片。

果然,儿子禁不住诱惑,要去看看。在门口我和儿子就约定好,进去只看不买,如果答应我们就进去看。儿子爽快的答应了。

儿子正在货架边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男孩年龄相仿的男孩也向柜台边走来,爷爷在一旁要强着走,孩子不同意,家人正拉扯。老人看我和儿子注视着他和孩子,有点不太好意思,对着我解释道:“这奥特曼卡片买了很多很多了,差不多得快一千块钱了”。

“那确实不少,我们就是在这里看看,不买,孩子你是不是也只是想看看?”

我借机也给那孩子个台阶,那孩子点点头。大家看了一会,我儿子还有那个男孩一起走出了店。

这卡片要说好处也有,算得上“交友利器”了。

只要儿子拿着卡片,遇到不管是见没见过的孩子,只要对方拿着卡片,俩人不到一分钟就能玩成一片。

这一点还行。现在让我头疼的是,儿子有空就拿起来自己的奥特曼手册研究。占用了很多运动和看书的时间。

放学一回到家,书包一放,就打开天猫精灵,以后就拿出奥特曼手册,一边听故事,一边捣拾卡片。

卡片一会放小手册,一会又挪到大手册,一会拿出来,一会又装进去。一会用胶带封上口,一会又打开。周末自己玩半天都不来烦的。

如果天气好,他还会下楼玩一会,下楼之前一定不会忘记带奥特曼卡片。小朋友到了一起,还是奥特曼卡片,各种交换,比较。

以前下楼会到处跑着做游戏啥的,现在整个奥特曼卡片,几个小朋友围坐一圈,一直到大人喊着回家吃饭才肯散开。

不知道别人家是怎么管理这个事情的。

如果说禁止没收的话,感觉不妥,毕竟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卡片也算是一种玩具。

如果任其发展,又怕孩子沉迷其中,浪费时间,耽误运动,学习…

成本仅仅需要一毛钱,但是利润却高达15亿,奥特曼卡片之所以会受到这么多小学生的喜欢,主要是因为小学生们都特别的喜欢看奥特曼动画片。随着奥特曼动画片的火热,对于广大小学生们在一起购买卡片时都会攀比,所购买卡片的等级。不同等级的奥特曼卡片价值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也有很多成年人都会特别的喜欢奥特曼卡片,但是成年人购买奥特曼卡片一般都是以收藏为主。

对于小学生们在购买奥特曼卡片时,孩子们都会喜欢拿着奥特曼卡片,进行对比卡片的能量值究竟有多少?通过两张卡片在一起进行对比,如果谁的能量值较低一些的时候,就代表着对方输了,需要把对方的奥特曼卡片直接送给别人。像这样的一些游戏对于小孩子们都是特别的痴迷,尤其是男孩子特别的喜欢奥特曼卡牌。当一些小孩子在购买奥特曼卡牌时,都会选择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都用于买卡片。

大多数的家长都很难看得懂孩子这样的行为习惯,觉得孩子只不过是乱花钱,认为孩子在有了钱以后,根本就不知道好好把钱攒起来。而是随意的去购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孩子可以喜欢奥特曼,但是在购买奥特曼卡牌时,对孩子没有任何实用的地方。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家里面好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该购买的东西家长一定会给孩子购买,也不能养成孩子随意乱花钱的行为习惯。

提及到对于80后,90后在小的时候也一定会看过奥特曼动画片,在观看奥特曼动画片时,每一个人心目中都会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奥特曼。孩子也是一样把奥特曼当成了自己内心中的一种信仰,觉得世间当中一定会有奥特曼。要让孩子知道动画片只是动画片,不能让孩子把现实生活和动画片里面的人物混淆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