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大多数快递小哥是没有这种好奇心的,对于一些特殊商品的包装行内人员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所以司空见惯的事也就没有必要好奇了。有业内人士曾经透露,在扫描的过程中就能够知道包裹里面是什么,快递小哥就是来赚辛苦钱的,大多数人都会有职业操守的。1、司空见
大多数快递小哥是没有这种好奇心的,对于一些特殊商品的包装行内人员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所以司空见惯的事也就没有必要好奇了。有业内人士曾经透露,在扫描的过程中就能够知道包裹里面是什么,快递小哥就是来赚辛苦钱的,大多数人都会有职业操守的。
1、司空见惯的事,没必要好奇
做快递员小哥每天都会经手各种各样的包裹,如果每个都去好奇,那么还有完吗?每天程序化的工作就是打卡,点货,扫描,送货,收件。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每天奔走于大街小巷,东奔西跑的,对于客户的商品他们实在没有心思去过多的进行关注。况且做快递的小哥又不是一天两天了,面对工作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还没有个隐私?想买什么东西是人家的自由,做快递的就是拿了一份快递的钱,其他的事和快递小哥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不懂这套生存法则,那么真的没有必要出来混。
2、做人有品德,快递小哥也有自己的底线
做快递员这个职业也是有职业操守的,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客户的个人隐私。如果每个人都好奇包裹里到底有什么?那么就保不准有一两个不法之徒借此去威胁客户。作为快递公司一定会有相应的规定来制约快递小哥。这个社会上有很多职业都可能接触到别人的隐私,比如医生每天要看很多患者,如果都对患者的隐私产生好奇心,那么他还能继续当医生吗?因此做人要有品德,快递小哥也有自己的职业底线,不会违反操作规程。
有句话说得好,做人要懂得看破不说破,不仅是会尊重别人的隐私,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自己。快递工作很辛苦风里来雨里去的,希望能够得到客户的尊重和理解,将心比心就会让我们对快递小哥多一份关心。
首先我们要正视一个问题,现在快递员不送货上门而是将快递直接放置驿站或者是快递柜是一种常态。这一点也麻烦快递员不要洗地了,认错就要立正。当然后面也会根据目前的快递市场的实际情况去剖析为什么有了驿站和快递柜就不送货上门的现象。
咱们再来深入的剖析下为什么会有驿站这种在知乎上得到99%差评的产物出现。
事情得从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抱歉,错了,再来!)
要从13年”政协委员张近东:让“最后一公里”物流通畅起来“说起。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近东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此次,他在提案中就自己长期关注的物流行业再次提出建言:通畅“最后一公里”物流,以优质低价保障民生。同年菜鸟网络于2013年5月28日成立,股东除了阿里巴巴、银泰、复星,还包括富春投资、顺丰和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而早在2012年9月,中邮速递易以技术领先优势推出了——“速递易”智能快递柜,开创了快递柜这一全新领域。
我们可以看出来不论是快递柜和驿站,他们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出现。这时候大家可能会有疑问,难道2013年前快递模式就不能继续沿用吗?为什么之前的快递配送模式会出现配送难的问题?
事情再回到2013年前,当时市面上的快递配送流程是这样的:分拨仓-----快递一级站点-----快递二级站点-----快递员,问题就出现在快递二级站点-----快递员这里。因为包裹到达网点的时间问题限制,很多快递包裹能在早上8点-9点到达快递网点就算正常的,然后包裹需要按照快递员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分拣,整理。所以一个快递员能在9点-10点出门算是比较快速的节奏了。
但是每天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每个件送货上门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一个快递包裹的配送时间算三分钟,那快递员在送货上门的情况下一天极限也只能配送150个包裹左右。三分钟的配送时间还算是比较顺利的,有些收件人可能不在家需要第二次派送,有些可能需要等5-10分钟。在不考虑收件的情况下(要知道收件才是快递员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每个包裹配送费08元-1元来算,一个快递员一个月也只能拿到4500-5000左右。要知道在快递行业里面,四通一达可是没有所谓的五险一金的,工资就是你的派件和收件,没有任何其他的福利。关于没有驿站和快递柜快递员是怎么送件的可以参考:
想知道,在没有菜鸟诞生前,国内的快递是怎样的一个“江湖”?
8 赞同 · 0 评论回答
在站点老板赚不到钱和快递员付出收入不成正比的情况下,导致整个快递行业恶性循环。快递公司为了抢占市场拼命压低收件成本(散件不在其内,散件价格也几乎没有太大的波动,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所以说收件是快递员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2019年的时候还有部分特殊区域的批量发货价只要一块多。要知道快递员拿到手的派费中间还隔了一级站点和二级站点,每个站点都要在中间赚钱的。所以给到快递员手里的派费并不多。加上快递员门槛极低,人员流动非常大,其实直到现在也会经常看到XX快递一级网点老板跑路的消息,要知道投资一个快递一级网点需要大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投入。
而网点老板跑路的消息在早些年多如牛毛。影响比较大的导致邮管局出面接管的有:“上海16年X通老板跑路”,“南京15年X通老板跑路”。铺垫这么多,只是为了阐述一个事实: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当然消费者可以不用去理解快递员的难和快递网点的难,毕竟快递暂行法案也明确了快递包裹送货上门是收件人的合法利益。但是不能说你不在乎,这个事情就不客观存在。
上面已经粗略的讲了一下快递柜和驿站是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下诞生的,我们再来说下快递柜和驿站与收件人的冲突。
当初发展快递柜和驿站的初衷只是方便那些不在家的人能及时取到快递,能大大的提升快递员的派送速度以及能更安全的保护收件人。就是在送货上门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个选项,帮助那些不在家的人安全的存放快递。所有的快递柜和驿站在接收快递的时候,里面的服务条款都规定了:快递员将快递包裹放置在快递柜和驿站都需要征得收件人的同意。也就是说如果每个快递员在严格遵守相关服务条款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本需要送货上门的快递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送至驿站或者是快递柜。
现在第二个问题出现了,前面说到的是站点收入太低和快递员收支不成正比导致派件难的问题。现在就出现了:当快递柜和驿站大面积展开之后,站点和快递员都尝到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项目实施带来的甜头。把一个快递放到快递柜需要多久呢?熟手只需要10秒左右就能完成一个包裹的投放。而把一百个快递放到驿站需要多久呢?答案是只需要30秒。在如此高效率的“派件”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快递员选择无视条款,直接把所属区域的快递都放置在快递柜或者是驿站里面。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收件。
要知道一百个快递如果都放到驿站里面,快递员所付出的成本也就50元-60元,而一个超2公斤的收件快递员能拿到8元-10元的提成。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更多的去收件。这样一来,快递员给二级站点创造的收入就更多了。这样导致的情况就是,二级站点和快递员能拿到更多的收入,但是导致相当大一部分人享受不到“送货上门”的服务了。
快递柜本身受到自身条件限制,受影响的收件人并特别多,反观驿站,同面积的情况下,驿站的派件数量是快递柜的5-10倍。再加上驿站是需要人去运营的,驿站老板的行为和做事风格都对收件人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样就加具了大量收件人对驿站的不满和反感。
现在社会上面不少人都非常的怀旧,虽然说新奇的物品不停被生产出来,可是那些老物品不仅质量非常过关,而且还承载着大家对过去的回忆,因此还是很受大众欢迎的。上海的一个徐老爷爷,他就常年售卖老上海闹钟,并且自己还经营着一个淘宝店铺。一直以来生意都还不错,这是因为徐爷爷卖的老上海闹钟在社会上面已经没有了。
销量突然暴增
因为生意一直都不温不火的,所以徐爷爷也没有请帮手,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打理店铺。不过在某个新闻台播出了徐爷爷的事迹之后,他的店铺销量一下子暴增,甚至每一天都有上百件的销量。也许很多人都以为这一次徐爷爷终于能够挣大钱了,可是他却非常的苦恼。徐爷爷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再是能够挣多少钱,而是怎么样在最快的时间里面把这些闹钟全部都给打包发走。
徐爷爷苦恼不已
以前他只需要一天发三四十件货就可以了,现在完全翻了一个倍。徐爷爷不仅一个人要充当客服的职位,而且还得检查好每一个闹钟的质量才能够放心的发走。因此徐爷爷经常在凌晨好几点都睡不了觉,早上一起床就得赶紧打包东西了。徐爷爷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让他愁的没有办法了,很害怕那些消费者们因为发货不及时而对徐爷爷的店铺感到失望。
的确以徐爷爷现在这个打包速度,每一个顾客可能都需要等个把月的时间。了解了徐爷爷的苦恼以后,记者也帮他联系到了快递公司。由于徐爷爷一直以来都是用的顺丰快递,因此顺丰快递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也愿意去主动帮助他。现在的徐爷爷只需要将物品全部都送到快递公司就可以了,由快递员去帮助他一件一件打包好。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