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投资滴滴与挖角特斯拉与保时捷卡宴,为何造了7年还是PPT?

员工 0 74

苹果投资滴滴与挖角特斯拉与保时捷卡宴,为何造了7年还是PPT?,第1张

苹果投资滴滴与挖角特斯拉与保时捷卡宴,为何造了7年还是PPT?
导读: 套路太多,方向不定 苹果造车,造得有点时间了,造车的“泰坦计划”最早是从2014年就已启动,整整七年过去了,还是只闻传闻响,就是不见车上市, 就是电池这个事儿,苹果也是先从日韩松下、到LG,又到现在与中国供应商比亚迪、宁德时代

套路太多,方向不定

苹果造车,造得有点时间了,造车的“泰坦计划”最早是从2014年就已启动,整整七年过去了,还是只闻传闻响,就是不见车上市,

就是电池这个事儿,苹果也是先从日韩松下、到LG,又到现在与中国供应商比亚迪、宁德时代洽谈,但同时有流传着一份DigiTimes的一份新报告:苹果公司的目标是在美国生产其自动驾驶 汽车 中使用的电池,而不是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那里采购。

占据电动车成本40%左右的电池定不下来,还有负责苹果造车的团队也不稳定

高管离职、执行不力

据说2008年,乔布斯就曾打算研发自主 汽车 品牌iCar,上帝没有借给乔帮主500年,所以一定程度上“泰坦计划”也是乔帮主的遗愿,是希望苹果的车能产生当初设计Mac和iPhone一样的“世界波”;

所以,不仅挖到了时任特斯拉的工程师Doug Field,还有来自福特、克莱斯勒和特斯拉等企业的优秀工程师,甚至是不惜高薪从特斯拉、谷歌、奔驰、保时捷招人。最多时候整个团队上千人规模,

但在2019年3月份,苹果就从自动驾驶团队中裁剪了200人,

特别是团队中的核心高管的离开,如2月份苹果自动驾驶 汽车 传感器团队负责人Benjamin Lyon将离职,加入太空和卫星初创公司Astra。而Benjamin Lyon是苹果自动驾驶 汽车 项目的创始人之一,也曾担任苹果自动驾驶硬件高级总监。 这位在苹果工作了21奶奶被CEO库克赞赏为“所有人工智能项目之母”的核心人物离开,可见团对多么军心不稳,而后又外流多位 汽车 团队高管。

强势供应链,几经波折

虽然苹果如今依然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24万亿美元比第二名2万亿美元的微软还多近4000亿美元,相当于多出近5个小米的市值。从商业来讲,苹果依然是成功的,以为人民形容特斯拉会说是 汽车 界的苹果,但现在从影响力或是未来前景来说:硅谷的英雄、 科技 界的当红炸子鸡当属于“特斯拉”

要不,准备在 汽车 界让世界惊艳的苹果,不会对特斯拉的员工高薪诱惑,

成功的苹果,太依赖iphone了,以至于不得不让库克无法分身与苹果 汽车 ,但苹果手机的成功经验真的适应与苹果 汽车 吗?

苹果 汽车 像Iphone一样找代工厂商,从韩国现代、日产,宝马、戴姆勒、丰田、大众,苹果一个都没有落下,但都没有结果,都是有钱有技术有实力的主,自己努力跳跳就可能模到了,何苦要按苹果的标准为苹果代工呢?

当然,为苹果代工也出了“富士康”这样的全球代工巨头,或者是郭台铭这样的亿万富豪,但我们也记得,曾为苹果摄像头模组供应商的欧菲光,被苹果踢出供应链团队后,资产减值损失约25亿元。而另一个曾被要求替iPhone生产蓝宝石屏幕的厂商极特先进,一开始,苹果看似大方地预付57 亿美元的货款给极特,但苹果在供应契约里,设下4 个关键性的条件:第一、只规定极特公司最少和最多要供应多少蓝宝石玻璃给苹果,却没承诺苹果要买多少产品;第二、苹果可要求极特加速偿还苹果的预付款;第三、极特公司的部分设备会成为这笔预付款的担保品。就算如此,强势的苹果临时担心蓝宝石屏易碎,全部采用了玻璃屏这一决定,供应商极特先进股价就从上涨一倍到跌近九成。

以至于代工苹果供应商私下有个这样的循环,若被苹果抛弃-股价暴跌-业绩急转直下,众星捧月成就了苹果,但实际上苹果产业链上的供应商都成为了苹果产业链上的“悲惨打工人”,而苹果造车,也希望采用手机供应链模式管控,在智能 汽车 这个领域,目前苹果还是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靠谱伙伴,因为首先苹果还没有完全确定自己是找个类似“富士康”,还是自己像特斯拉一样自己负责整车制造,所以难怪将全球的龙头车企都谈了个遍,但苹果苛刻的合作条件不是自己吃了闭门羹,就是没有合作伙伴愿意跟进。都从2014年苹果 汽车 立项,

到今天已经过去七年了,我国 汽车 新势力蔚小理,只有蔚来和苹果 汽车 同样在2014年正式立项,小鹏与理想(原车和家)都落后苹果一年成立,但这三家不仅都有了量产上市车,并且随着上市,基本站稳了脚跟。反观不差钱的苹果,那个要让世界震惊的“泰坦计划”,还是个PPT,你说这是为什么?

但又传出苹果 汽车 将于明年(2022年)发布,你相信吗?

日前,我们从特斯拉官方获悉,在进入中国市场5年后,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向15名员工交付中国制造的Model 3,这也标志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完全进入生产、交付模式。另据其它消息称,首批普通用户车主的交付时间为2020年1月7日。

外观方面,国产Model 3整体采用深海蓝车漆,在外观方面与进口版本基本保持一致,中网依旧采用封闭式设计,反射式LED远近光灯为其增加了几分锐利感。车侧看上去十分紧凑,但极富力量感,配备18英寸深色动力轮毂,整体看起来运动范十足。车尾依旧采用短尾设计,上翘的小鸭尾增添了几分活跃气息。尾部最大的变化是在左侧加入了“特斯拉”字样的中文LOGO,表明国产身份。

内饰采用“极简”的设计思路,这个理念贯穿了整个Model 3车内座舱,取消了仪表盘,整个中控区几乎无实体按键,中控大屏实现了集成化操作。虽然我们还未了解到国产版内饰用料,但相信会与进口版本保持相同的水准。而从来看,国产版依旧采用搪塑、硬木、真皮来营造干净舒适的氛围,这也符合极简风格。

首批国产版Model 3将交付标准续航版本,NEDC续航为445km,0-100km/h加速成绩为56秒,极速为225km/h,车机采用最新的V10版本,官方提供4年或者8万公里整车质保,电池和驱动单元为8年或者16万公里。后续将推出长续航版本及高性能版本,产品布局与进口版本也完全一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可以;

携带手机进入生产车间,手机需要放置在个人的衣柜里。 Tesla安全生产方面管的非常严 ,不准走路看手机,不准非授权牌照。抓到就剪工卡角。剪完就被开除。

在特斯拉,普工的底薪根据车间不同,有分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动力,电池等车间5080到6500不等。社保扣1200到1600之间,公积金按最高14%扣,单位和个人最高各缴纳7%。住宿的话,有员工宿舍,四人间,扣钱400到500一个月。吃饭,8小时的班一顿,超过10小时的班多一顿点心,一个盒装牛奶加面包。一个月控制加班36小时,加班费按15倍计算,超出的会给你调休,综合工时制,一个月上满176小时,超出的是加班,不够的倒扣,大部分人加班时间不到36小时。按照36小时加班来算,底薪5080加上加班费,再扣除社保公积金和住宿费,一线车间员工到手每月在5000左右。

工程师的话待遇会高很多,但是也分岗位,像产品经理,运维工程师,前段研发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后端研发工程师,IT支持主管,安防现场工程师,数据工程师等等,这些岗位的待遇HR承诺在20-40不等,看销量,看绩效,看级别。

只能讲苹果的新能源汽车,有机会打败特斯拉,不过并不容易。其实,现在讨论苹果的新能源汽车能否打败特斯拉,还为时过早。不过苹果的造车,确实雄心壮志,所图甚大!苹果一直都对造车抱有极大的兴趣,早在2013年就开始布局,计划把汽车打造成更大号的iPhone手机。

对于汽车的研发以及制造,苹果一直都自己的计划和节奏。不过,看到特斯拉的成功、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之后,苹果本来平静的心,变得躁动起来,开始加速自己节奏。苹果不着急不行了,万一市场都给特斯拉占领了,苹果只能跟在后面吃尾气。是了,这是新能源汽车,苹果不着急连尾气都吃不上。

除了竞争对手高速发展这个原因之外,苹果自身的困境,也逼着苹果加速造车的节奏。如果说曾经的乔布斯是一个偏执的开拓者,那么现在的库克就是一个中庸的守成者。库克的财务报表,是更加靓丽了,但这只对苹果的股东有利,对苹果用户却是一种伤害。昔日乔布斯时代让人惊喜的苹果,已经不复存在。

苹果现在的产品,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如果这两年不是美国政府搞事制裁华为,帮了苹果一把,苹果的手机业务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从苹果的财务报表,我们可以知道苹果的iPhone和Mac等产品的销量,都在下滑。这个状况的苹果,无法维持苹果万亿美元的市值。库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来维持苹果的股价。

对于库克而言,或者对于苹果而言,智能型的新能源汽车就是最好的增长点。因此,不管是外因还是内因,都促使苹果必须加速汽车的研发。与其他新能源汽车缺钱的局面不同,财大气粗的苹果主要缺人。于是苹果手持巨额支票在全球范围内,到处挖人。苹果的目光主要放在特斯拉等的新能源车企身上。

相关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为止,苹果挖走特斯拉的员工超过300人,现在这一人数超过了500。这意味着仅仅5个月的时间,苹果就从特斯拉挖走了200人。这些人里面,有很多是特斯拉的核心人员。面对苹果疯狂的挖人,特斯拉欲哭无泪、痛不欲生,却又无能为力。特斯拉发言人,承认公司在资金实力上和苹果的差距,他说苹果的资金是特斯拉的100倍,能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薪酬。

尽管苹果的攻势凌厉,不过特斯拉也没有退却。特斯拉的发言人表示:“他们会靠产品的品质生存,相信特斯拉的使命,带领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领域转变”。就目前而言,特斯拉还是有优势的,它有先发优势,有成功经验,有大量的技术积累以及有效数据。目前就造车而言,特斯拉大概除了钱,其它方面都领先于苹果。

当然了,苹果造车的决心不容小觑,苹果的资金实力更让人恐怖,特斯拉必须严阵以待。把造车作为新增长点的苹果,必然全力以赴。未来苹果和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必有一番龙争虎斗,到底鹿死谁手未可知。总之,苹果要打开局面不容易,特斯拉要保持优势也艰难。

我认为抓考勤说明公司的内部管理出了一些问题,但是并不能和公司下坡路划等号。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报道里特斯拉的一名员工爆料称:“特斯拉他发了一封自动电子邮件。收到这封邮件是因为在截至6月28日的30天内,使用门禁卡进入现场办公区的时间不足16天。”与此同时,特斯拉的另外一名员工验证了前者说话的真实性。

在这之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发文称要求特斯拉的员工每周必须在办公室工作不低于40个小时。他还特别强调如果员工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那么就意味着主动辞职。马斯克的一番言论之后,引起了大众不少的争议,也纷纷猜测特斯拉内部运营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其实,特斯拉的经营可能或多或少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在前段时间特斯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大裁员,削尖了全球大约10%的工作岗位,当然也包括特斯拉中国在内。然而公司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裁员,除非是遇到了难题。

因此,也就有身边的小伙伴顺理成章把公司开始抓考勤和公司走下坡路这两者联系到了一起,认为抓考勤是公司走下坡路的一种标志。并且他们引用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一个企业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这个企业也很可能在开始走了下坡路了。”

看似有理有据,有例子佐证,还有名人论证做依据。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白岩松说的那段话,他在后一句使用了“可能”这个词。意思也就是说大概率是那样,但是并不完全成正比,有的公司抓考勤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就比如说我大舅办的厂子,那是一家饺子食品厂,当时响应号召跑到农村创业,效益一直很不错。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虽然农村的劳动力廉价,但是大伙的时间观念比较差,经常会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

虽然对整体的运营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但那始终不是什么好事。为了整顿这种现象,大舅要求工厂里的员工每天必须按时打卡,而且每个月请假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天(他们厂子每周周末一天假),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在做了要求之后,一些人不愿意干了,理由也是各种各样,有人说要接小孩子放学,还有人说要提前会下班回家做饭等等诸如此类。不过大舅很坚决,并没有挽留他们,即使在那一段时间出现了用工短缺。

现在,大舅的那个饺子厂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还开了分厂。不过他并没有把节省下来的钱自己揽到腰包,而是健全了福利机制,设定了全勤奖,工龄奖等一系列的奖励举措。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我还是认为抓考勤并不能和公司走下坡路划等号。它有可能是释放出了坏的信号,但也有可能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而制定的措施,需要辨别看待

苹果手机通过特斯拉官方App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特斯拉汽车的功能,具体设置步骤如下:首先,在苹果手机App Store中下载并安装特斯拉官方App,登录自己的特斯拉账户,在App中选择“车辆控制”选项,然后就可以对特斯拉汽车进行远程控制了。具体控制功能包含:查看车辆状态、车锁解锁、启动车辆、打开车门、打开特斯拉行李箱、开启空调等,需要注意的是,远程控制需要车主与特斯拉汽车保持网络连接,确保可以正常接收和发送信号。

苹果强大的保密工作又一次体现在了苹果汽车上,苹果汽车还没有车型消息,却频频传来相关车载黑科技。

近日,有媒体报道,苹果公司提交了一项专利申请,该专利与苹果自动驾驶汽车的新技术相关,车主可以通过Siri控制自动驾驶汽车。

据了解,该专题在2019年8月2日就已经提交,只是最近才被公开。这份专利名称为“使用意图信号在目的地附近引导自动驾驶汽车”(Guidance of Autonomous Vehicles in Destination Vicinities Using Intent Signals),专利技术具体功能是车主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眼神和触摸等指令命令汽车完成对应的操作。比如车主对汽车发出“我想吃意大利菜”的指令后,汽车会基于距离、价格、此前是否有在此就餐等因素挑选合适的餐厅。

这项专利并非苹果汽车相关泄漏的唯一信号,在近日苹果发布的iOS 134测试版中带了一个“CarKey”的接口,该接口可以通过苹果移动设备解锁汽车。尽管这一功能表面上是为其他车企提供服务,但实际上这同样是苹果汽车本身研发技术的提前应用。

从Apple Computer到Apple,苹果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其中,就包括一个造车梦。但对于苹果造车,官方一直遮遮掩掩,2014年发布造车计划,2016年又表示困难太多彻底放弃,让人十分迷惑。

尽管嘴上说着放弃,但手上的项目却一直未停下来,苹果的汽车项目名称为Apple Titan(泰坦),在2014年正式启动,至今已经有6年的时间,尽管在这期间并没有正式发布过关于苹果汽车的过多消息,与国内造车新势力相比也显得着实低调,但是从发生的相关事件和人员流动可以管中窥豹,找到与苹果汽车相关的蛛丝马迹。

众所周知的是与苹果相关的两起研发人员“泄密”事件,其中最为关注的是张小浪这一起。在2018年7月,前苹果员工张小浪在起身回国的前一天被警方逮捕,原因是被怀疑为中国初创企业窃取苹果自动驾驶项目的商业机密,内容涉及苹果无人车的原型车、原型车要求(动力要求、低电压要求、电池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等),这一事件再次证实了苹果正在研发新能源汽车的消息。此外,在案件办理期间,苹果提交的文件显示,苹果135万员工中参与汽车项目约有5000人,其中2700左右的核心员工可以访问到数据库,而张小浪就是其中之一。

据网上的消息称,苹果汽车的量产下线时间由2020年推迟到2021年。事实上在2018年8月,一位特斯拉的中国供应商曾经曝出消息:苹果样车应该已经出来了,月底开始小批量送样,但保密十分严格,内部总监都看不到。

苹果测试车辆

苹果手机的问世颠覆了人们对手机的认知,创造了一场关于手机的变革。同时,苹果手机发布会向来都以“神秘”著称,吸引了大批果粉的关注并通过一个个惊喜将发布会推向高潮,苹果的品牌建设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引得不少其他手机品牌效仿。从目前来看,苹果汽车也准备以同样的方式与消费者见面,但不知道的是,苹果汽车这次还能再次掀起一场变革吗?

当下汽车圈最具前瞻精神的车型代表便是特斯拉,在特斯拉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很多人称其是“汽车界的苹果”,酷炫的造型设计、优异性能、自动驾驶表现,使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成为一颗闪亮的新秀。倘若苹果汽车“本尊”现身,会令特斯拉黯然失色吗?对此,苹果CEO库克表示,“我们将给特斯拉迎头一击”。尽管库克这番话对苹果汽车很有信心,但与乔布斯时代唯一的敌人是自己相比,气势上还是差了一点。

苹果从各路挖了很多人才,包括特斯拉/通用/福特/德尔福等公司,因跳槽人员很多苹果还被特斯拉戏称为“特斯拉的坟墓”,此外,一家在电气驱动方面小有建树的电动摩托车公司MissionMotors还因员工流失严重停止运营,从用心良苦的挖人也可以看出苹果对汽车项目的重视和研发力度之大。

近日,用户年龄在25~40岁的美国投资平台 SoFi Invest数据显示,过去若干个交易日,特斯拉都是 SoFi Invest 上被购买最多的股票,这说明特斯拉很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而特斯拉的股票在1月底也已超过苹果。

此外,汽车相较于手机是更为复杂的产品,特斯拉在该行业也拥有了丰富的经验,苹果汽车产品能否如期落地,又能否战胜强大的敌人再次一鸣惊人,汽车头条APP将持续进行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