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做公益,名人为何喜欢做公益?

员工 0 81

马云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做公益,名人为何喜欢做公益?,第1张

马云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做公益,名人为何喜欢做公益?
导读:马云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做公益,名人喜欢做公益是因为这个行为能为他们得到好的声誉。马云将他个人所持有的蚂蚁股份中的61亿股捐出来做公益,这些股份被捐赠到马云指定的公益组织。我们发现很多名人、明星都喜欢做公益,有些人是心地善良,确确实实想帮助

马云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做公益,名人喜欢做公益是因为这个行为能为他们得到好的声誉。

马云将他个人所持有的蚂蚁股份中的61亿股捐出来做公益,这些股份被捐赠到马云指定的公益组织。我们发现很多名人、明星都喜欢做公益,有些人是心地善良,确确实实想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还有些人做公益是为得到更好的声誉,这种名声能够让明星更好地发展,能够让名人的公司更好地发展;还有些人做公益是为了带动他人一起为公益事业付出。

一、名人做公益可以为自己赢得声誉。

有些名人做公益事业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声誉。有了好名声之后,也能够促进他自己的事业发展。还有些明星做公益事业,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洗白,比如有的明星之前做错过事,得不到众人的原谅,但是他多做几件公益事业就能轻易地被别人原谅。

二、名人做公益因为心善。

还有些名人做善事是真心真意的想为民众服务,想为国家做贡献。比如有些企业家、明星,他们一生当中为公益事业做了无数的贡献,但是却从来不声张,有些人做了好事以后,甚至连身边的朋友都不知道,这种人就一直在默默的奉献自己。

三、名人是公众人物,做公益为大众做榜样。

名人做公益事业,还能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一些名人他本身就能够聚集媒体的焦点,从事公益事业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来做公益事业,他们能用自己自身的名人效应,更好地宣传公益事业。这种出发点也是很好的。 够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不管是因何原因有人做公益总是一件好事,也不管这些做公益的人是否带着目的起码结果是好的。

两年前,马云宣布退休,将卸任阿里巴巴诸多职务。也是在这一年,他再度成为中国首富。对于一位企业家来说,马云的成就显然已经超越一般同行,因为不管是对国家还是世界而言,他的贡献以及影响力都是比较重要且深远的。即便是已经退休的现在,马云的一举一动还是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比如他在今年8月份的一次行为。

8月25日,"马云"的名字又成了热搜话题,大概内容为"马云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做公益"。据报道,马云个人持股比例没超过88%,而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相当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如果按照外媒曾经报道的所谓超2000亿美元的市值来分析的话,这些股份大概能达到276亿元。

也就是说,马云一次性就将捐出200多亿。这还是往少了算,因为蚂蚁集团有很强大的发展潜力。谁也不知道这2%的股份,在未来会不会有更高的价值,值更多的钱。

就连专家都估算,按照蚂蚁集团现在庞大的业务范围和其用户量来看,这笔用做公益的钱只会多,而不会少。之后,有关"马云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做公益"的报道一经出现,仅是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就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27亿,且成千上万的国人参与了讨论。

不过讨论中的声音各不相同,有人赞扬他"得利于人民,回报于社会",称他有格局,做到了言而有信。但是也有人说他沽名钓誉,是"拿韭菜的钱回报韭菜",还说"才61亿股",话里话外都觉得太少。

事实上,也是在两年前,胡润曾经发布过一份关于"套现企业家30强"的名单上,马云以超百亿元的套现金额位列第一,成为所谓的"套现大王"。这份名单大大的打击了投资者对马云的信任度,因为其金额太庞大,增速也太快。所以才会有人说他"拿韭菜的钱回报韭菜"。

而马云对那份名单也曾给予回应,声称中国需要的是企业家精神,而不是所谓的富豪榜。而且这么多年来,马云带着阿里巴巴一直在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努力,花费了很多心血。

资料显示,从2010年阿里宣布拿出营收的3‰做公益开始,马云的公益之路一直走到了现在。这10年来,他成立亚洲最大的公益基金,成立马云公益基金会,往里面先后投入上亿元。之后,他还向浙江大学捐赠上亿,投入百亿设立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助力非洲经济,为抗疫捐款捐物等等。

马云曾经因为"不爱钱"的言论成为笑谈,但其后,他确实多次减持股份,似乎是在向大众证明自己的决心。但是这样的减持,在更多人看来,是在"割韭菜"。当然,也有人因为马云多次做公益,且退休之后坚持公益之路,从而觉得他已经从一个成功的商人转变为一位公益带动者。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马云似乎真的做到了。当初,比尔盖茨劝马云把钱都捐了时,马云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言论反击,使其哑口无言。其实仔细想来,他现在做到了。

我认为马云在公益事业上的贡献是非常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是体现出一个民营企业家该有的担当的。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马云无疑是当代商业江湖上的风云人物。他创办阿里巴巴的阿里巴巴公司彻彻底底地拉开了中国新型生活方式,网购、快递成为了近10年来最火的名词,也是大众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当然与此同时这也为他自己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也让他的另一家巨无霸公司即将隆重上市。说蚂蚁金服大家可能不知道,但说它是支付宝的母公司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是的,这家公司即将以估值2000亿美元的市值登上股票市场,也将为创始人马云带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

而当马云宣布捐出16亿股蚂蚁金服股份用作公益的时候,社会上都沸腾了,这可以说是一笔惊人的资金啊。但在我看来一点也不奇怪,我认为这符合马云的价值观、符合马云的人生追求。自从马云去年教师节卸任阿里巴巴CEO开始,马云就宣布要干一些对社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了。他的目标不再是积累财富,不再是追逐名利场上的成功。其实马云热心公益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事了,我想最被大家熟悉的就是蚂蚁森林,这是支付宝里面最有互动性的公益活动之一。在号召大家用支付宝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而此番捐出这么多个人资金,这样的无私奉献精神就很值得点赞。而马云从职场离职过后,还将亲力亲为地继续为乡村教育事业、环保事业、地区脱贫事业等奔波,可以说既出钱又出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云的企业家担当意识、回报社会的精神都是值得我点赞的。

马云给最初的十八罗汉,总共是30%的股份。

1999年3月,马云在家里创办阿里巴巴。

与马云一起创业的一共是17个人,加上马云自己,就是18个人,也就是常说的阿里巴巴创业“十八罗汉”。

股权分配的10大“坑”!

1、团队中没有信服的老大:企业的股权设计,核心是老大的股权设计。老大不清晰,企业股权没法设计,企业创业,要么一开始就要有合适的老大,要么磨合出来一个老大。 

2、只有员工,没有合伙人:在过去很多公司都是一人包打天下,而现在新东方三驾马车,腾讯五虎,阿里巴巴十八罗汉,我们已经进入了合伙人创业的新时代。创始人单打独斗难,合伙人并肩作战共同进退才能胜出。

3、团队完全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股权:在过去,如果公司启动资金是100万,出资70万的股东即便不参与创业,占股70%是常识,但是在现在,只出钱不干活的股东“掏大钱、占小股”已经成为常识。

4、没有签署合伙人股权配备协议:许多创业公司刚开始创业早期大家一起埋头苦干,不去考虑各自占多少股份和怎么获取这些股权,等到了公司前景越来越清晰,早期的创始成员就开始关心自己的股权,但是现在去讨论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分歧,所以在早期就应该考虑好股权分配,签署股权分配协议。

5、合伙人股权没有退出机制:合伙人股权最大的导火线之一,是完全没有退出机制。比如,有的合伙人在早期出资10万,持有公司30%的股权,干满6个月由于与团队不和主动离职了。

离职后,退出合伙人坚决不同意退股,其他合伙人认为不回购股权,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但由于事先没有约定合伙人退出机制,对合伙回购退出合伙人的股权束手无策。

6、外部投资人对公司控股:对股权缺乏基本常识的,不仅仅是创业者,也包括大量非专业机构的投资人。比如,我们看到,有人投资70万,创始人投资30万,股权一开始很简单,直接、高校、粗暴的做成了70:30。

7、给兼职人员发放大量股权:很多初创企业热衷找一些外部兼职人员来撑门面,并发放大量股权。

结果,这些兼职人员既没投入时间,也没承担创业风险,股权利益与其创业项目的参与度贡献度严重不配,性价不高。这也经常导致全职核心的合伙人团队心里不平衡。

8、给短期资源承诺者发过多股权:很多创业者早期需要借助很多资源为公司发展起步,这时候最容易给早期的资源承诺者许诺过多股权,把资源承诺者变成公司合伙人。

9、没有给未来员工预留股权:公司发展离不开人才,股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创始人最初分配就应该预留一部分股份放入股权池用于持续吸引人才和进行员工激励。

10、配偶股权没有退出机制: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创业合伙人的配偶,其实是背后最大的隐性创业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