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QQ会员迎来了18周年这个重要的日子,除了请到明星代言之外,腾讯还为员工送去了一些福利。是什么福利呢?没错,就是一年免费的QQ会员! QQ会员18周年内部员工有什么福利?
QQ会员迎来了18周年这个重要的日子,除了请到明星代言之外,腾讯还为员工送去了一些福利。是什么福利呢?没错,就是一年免费的QQ会员!
QQ会员18周年内部员工有什么福利?
你是什么时候开通QQ会员的呢,而从2015年4月1日开始,QQ超级会员SVIP8上线。
今天(5月30日),腾讯宣布QQ会员迎来18周年的日子,这显然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时刻,不然也不会有内部员工的这个福利吧。
据@鹅厂坊间八卦在微博上爆料的消息看,马化腾给每一位腾讯员工赠送了1年的QQ超级会员,领取活动有效期是2018年5月29日到2018年6月30日。
为了庆祝QQ会员18岁的生日,腾讯还请来王源作为其代言人。
说到马化腾,我相信每个网民都不会陌生,QQ的创始人,很多互联网创业者,都把他看做是自己的偶像,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为像马化腾一样成功的人。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马化腾短篇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马化腾短篇励志故事:用4根电话线当起了“站长”马陈术夫妇告诉记者,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直到马化腾大学毕业在润迅公司做软件工程师后家里虽然连音响都还没有,不过却有5部电话和8台电脑。那时,真正的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但儿子却已经迷上网络,初上慧多网就让他体验到网络的乐趣。半年后马化腾投资5万元在家里搞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了慧多网深圳站站长,每天在工作之余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声名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
马陈术半开玩笑地说,那时候装一部电话要4000多元初装费,幸好当时女儿和几个亲戚在电话公司工作,可以半价申请安装,后来他就叫女儿和亲戚为他们申请了4部半价电话,供马化腾上网用。这时,马陈术指着黄惠卿说:“其实,‘马站’能出名也有她的一份功劳,那时马化腾一出差就要母亲帮他管理网站,每次临出门前都要写一张字条给母亲,告诉母亲一旦有网友打电话来说网络不通,就按照字条上的步骤排除故障,确保网络通畅。”正是因为有了家人支持,马化腾还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BBS站长大会。
马化腾短篇励志故事:从工程师到腾讯“教父”腾讯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后来发现市场饱和,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 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即时聊天工具ICQ,他“嗅”到里面潜藏的巨大发展前景。 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执意开发QICQ,当时的原话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
随着QICQ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 到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马化腾想了很多办法,也求助国外的风投公司进行融资,最终在几个月的努力下拿到了200万美金的“救命钱”。 如果马化腾当时没有坚持保住QQ这个“复制品”,他可能依旧是那个蹲在深圳一角的“蚁族”,腾讯也可能只是一家随时倒闭的“危房”。 成功总是不会来的太容易,不考验你对梦想的忠贞,又怎么能轻易让你得到梦想的馈赠
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做了两次腰椎手术。 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手提电脑办公的,病痛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 “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在创业期间不幸的东西挺多的,就是自己要去扛、、自己想办法。 ”
十年如一日的创业激情
“我们不缺进来的用户,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用户,才是我们的重点,口碑是可以通过优秀的产品体验累积起来的”这是在腾讯内部培训时,马化腾对参加培训员工说的话
从中国网民必备的QQ,再到五星级产品QQ邮箱,再到现在让三大移动运营商头痛的微信,腾讯的产品大多能令用户粘合度极高,能做到这一点,和马化腾本人一直没有离开网络有关,他对腾讯的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全都是非常熟悉。 在腾讯内部,产品经理们都把他当做不可多得的产品测评师,认为他做过这么多优秀产品,如果能给自己的产品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种十年如一日的激情,也对中国创业文化产生了影响。 中国从来不缺激情,不缺豪迈,也不缺一夜成功的故事,可是,永远在执着的坚持耕耘,是很罕见的
马化腾后来曾说自己的成功有一定运气,其实了解他的人都明白,事实上是“务实+专注+创业热忱”促使他有今日的成就的。 成功路不会一直畅顺,坚持耕耘,保持事业激情就一定能助你攀登成功顶峰
有梦想还需要坚持,小伙伴们,继续加油努力吧!
马化腾短篇励志故事:创业的第一桶金马陈术夫妇说,马化腾在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求学期间成绩总是在前五名,他也渐渐地在编写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中体会到了乐趣,很爱“玩”的他既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同时又经常干一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的管理员哭笑不得。马陈术告诉记者,马化腾的第一桶金就来自大学的毕业设计。1993 年毕业前夕,他设计了一个“股票分析系统”,不久有个公司看中了这个软件,就问他多少钱才肯卖,但当时马化腾和家人都不知道这软件值多少钱,就让对方出价。后来,对方给了马化腾5万元,这一下可把马化腾乐坏了,马陈术还专门找了个朋友帮忙将钱提回家。
尝到甜头的马化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与同学合作开发了“股票接收系统”,他负责设计软件,另外一人负责硬件。由于使用这个装置,用户利用电视实时查看股票行情,市场销路十分好,最高的时候一台卖到2000多元,这又让马化腾赚了几万元,直到后来与马化腾合作的同学出国,他们才停止制售“股票接收机”,说到这里马陈术夫妇都显得十分自豪。“现在我们家里还有一手提袋配件呢!”马陈术高兴地补充道。
1994年,马化腾将开发软件赚的10万元投入到股市中,并在深发展每股只有6元多的时候买进。随着股价的大涨,马化腾的10万变成了70万,这使他很快拥有百万资金,为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聊天造就的事业
谁敢梦想过一款产品能为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所使用甚至是依赖?但马化腾的QQ却做到了。
这个颇有书生气的潮汕人,把美国的网聊工具拿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和生活方式。如今,QQ的注册用户数已达5亿。这是陈天桥的《传奇》、马云的阿里巴巴都无法比拟的群体。
基于这个人群的社区更有朝气,在马化腾的计划中,QQ社区将全面覆盖通讯、娱乐、媒体、商务4个平台,总之“网民要什么就有什么”。
一句话,拉来220万美元投资
13年前,大学毕业5年的马化腾是深圳润迅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由此结识了很多“网虫”朋友,其中就有网易的丁磊。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他的大学同学张志东等5人,凑了50万元人民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的雏形。
腾讯的最初业务是为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几个合伙人既当销售员,又做工程师,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ICQ在当年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
由此,马化腾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讯工具——“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
1999年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OICQ放到互联网上,由原来的定向赠送改为免费下载方式,这一举动一下子应了学生所需,免费下载的OICQ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
这个一度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发展了500万用户。用户量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要不断扩充服务器。当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
19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后一年,腾讯开始正式融资。当时,一个企业融资,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有好的项目。但对于腾讯来说,融资的唯一优势就是“用户”。那时,OICQ用户已经是百万级了,但没有任何收入。
风投的人问马化腾,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说:“以色列的ICQ卖了几千万美元,它才有多少用户?我们现在的用户比他们多,所以,我们也值这么多钱。”就凭这句话,腾讯幸运地拉来了IDG和李泽楷旗下盈科数码220万美元的投资。
据一位当年腾讯的员工回忆,就在那次融资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他是平躺在床上,举着笔记本电脑办公的。
赢者通吃,建立自己的网络帝国
11年来,马化腾一直没有停止过“拷贝”与创新,以至于在腾讯的每一款产品中,都能找到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产品的影子。
据说,马化腾在经营腾讯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追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
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民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如果说微软、谷歌、雅虎、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主要服务于年长的网络用户,那么马化腾的贡献在于,腾讯发掘了一个更年轻的用户群,而且不乏购买力。每年新增的3000万网民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
“现在我们以QQ客户端软件为纵轴,以腾讯网为横轴,同时参考互动社区和媒体这两种赢利模式,希望能逐渐向外扩张成为一个同心圆,争取到更多的高端用户。”马化腾规划着腾讯的蓝图。
数以亿计的QQ用户是腾讯最大的资本,通过QQ的马太效应,腾讯旗下许多业务只要与QQ捆绑便获得绝佳的成长机会,马化腾善于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
赢者通吃。马化腾正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网络帝国,成为新一代企业家中面向全球的中国符号。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