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电饭煲、微波炉、烤箱、电吹风等等,大多数家庭都需要,并且员工拿回去也不会很麻烦,对于自己有做饭吃,对于居家型员工来说,这就是很实用的礼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里面年轻人较多,公司整体偏向年轻化的话,可以适当将实用小家电改为一些轻奢的电
电饭煲、微波炉、烤箱、电吹风等等,大多数家庭都需要,并且员工拿回去也不会很麻烦,对于自己有做饭吃,对于居家型员工来说,这就是很实用的礼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里面年轻人较多,公司整体偏向年轻化的话,可以适当将实用小家电改为一些轻奢的电子产品,或许更能收获员工的喜欢。可以用一些粮油米面或是其他的年货组成年货大礼包发放给员工,这年头,谁还不吃个饭了。这类礼品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员工来说确实算是比较实用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包吃住,则需要在选择年货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易携带,方便食用的年货,例如坚果礼盒、小零食等等。
礼品选择还需要因地制宜。
要想知道工会活动买什么礼品,首先要知道工会经费该怎么用,才能规避风险,合规合理地使用工会经费。
首先,工会经费是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工会经费来源于:
1、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2、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
3、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4、人民政府的补助;
5、其他收入。
接着,我们就需要了解工会经费应用于哪些方面?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其使用的途径和过程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的监督,同时工会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工会福利的执行者和经手人都知道,特别是国央企的基层工会,工会福利的使用都有极强的合规要求,否则就容易踩雷,违规。根据上海市总工会印发的《上海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通知沪工总财〔2018〕96号,基层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支出范围包括: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资本性支出、事业支出和其他支出。
职工活动支出是指基层工会组织开展职工教育、文体、宣传等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和工会组织的职工集体福利支出。包括:
1 职工教育支出
2 文体活动支出
3 宣传活动支出
4 其他活动支出
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其他活动支出,用于劳动模范和先进职工疗休养补贴,逢年过节和会员生日、婚丧嫁娶、退休离岗的慰问等职工集体福利支出等。具体使用细则如下:
- 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逢年过节的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即: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节日慰问品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等,不得购买发放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明令禁止的物品。年度发放总金额不得超过基层工会当年度留成经费的50%。基层工会可结合实际采取便捷灵活的发放方式,可以为实物或到指定地点限时领取确定物品的提货凭证,所发放的节日慰问品需附本人签收的清单,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等。
- 基层工会可于会员生日当月给予慰问,每人每年不超过300元标准,可发放生日蛋糕等实物,也可以发放指定蛋糕店的蛋糕券。
- 工会会员结婚、生育头胎时,基层工会可以进行实物慰问,标准每人不超过800元,生育二胎的,标准不超过1000元。
- 工会会员生病住院,基层工会可以进行慰问。普通疾病慰问金标准每人每次不超过1000元,大病慰问金标准每人每次不超过2000元,一次住院,限慰问一次。工会会员去世,工会可给予一次性不超过3000元的慰问金。会员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去世,基层工会可给予不超过1000元的慰问金。生病住院、去世慰问另可购不超过200元的实物。
- 会会员退休离岗,基层工会可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欢送,并可发放不超过1000元的纪念品子以慰问,但不得购买有关规定明令禁止的物品。
维权支出是指基层工会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的支出。包括:劳动关系协调费、劳动保护费、法律援助费、困难职工帮扶费、送温暖费和其他维权支出。
业务支出是指基层工会培训工会干部、加强自身建设以及开展业务工作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培训费、会议费、专项业务费、其他业务支出。
最后,除了工会经费该怎么用以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工会经费不可用在哪?
1 不准使用工会经费请客送礼、购买发放购物卡、代金券等。
2 不准违反工会经费使用规定,滥发奖金、津贴、补贴。
3 不准使用工会经费从事高消费性娱乐和健身活动。
4 不准单位行政利用工会账户,违规设立“小金库”。
5 不准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使工会经费开支失去控制。
6 不准截留、挪用工会经费。
7 不准用工会经费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担保。
8 不准用工会经费报销与工会活动无关的费用。
***关心的问题。
员工福利礼品,是企业的一种激励机制,
也是对员工关心体贴
的直接表现。
那么
。送让职员喜爱的礼品,
也能激励职员为企业努力拼搏。
贵州礼品批发城建议,选择中秋福利礼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礼品实用性:从近几年的礼品市场走向来看,实用性的礼品逐渐成为福利慰问的主流。所以福利礼品的选择要以大部分职员的需求为准则,选择对职员有用的礼品,这样的福利礼品是职员最愿意接受的礼品。2
3礼品的档次:礼品档次不是指礼品价格昂贵,而是指企业在福利礼品的选择上,可以创意、定制,增加礼品的个性价值。
工会慰问品采购商家如何选择呢要注重哪些方面呢看看采购流程。
1、如果是大型国企事业单位采购工会慰问品,一般都需要招投标决定。
可以选择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的方式,委托咨询机构发表招标公告。
2、制定具体的招标计划,在招标书中确定好工会慰问品采购哪类商品,对商品的规格、质量、数量、价格等各个参数的要求以及商家资质条件等。
3、收到投标文件后,对逾期未送达或未密封等各种不满足合法性的进行剔除,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商家。
4、进行商品比选,比如以性价比为准,综合评价评分最高的商家确定其为中标者。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开标。
5、拟定好相应的合同文件,双方确认无误后签订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商家将工会慰问品供货送达。
6、采购流程完成以后,就可以将工会慰问品发放给员工了。
经历了整整3个月的艰苦奋斗,上海疫情防控已从应急处置转向常态化管理,企业也已经大多准备积极复工复产。无论是保障职场环境安全,还是防疫物资的常态化储备与发放,企业都在为做好复工复产的员工关怀和健康保障而忙碌。当下,最实际的员工关怀就是防疫物资,所以各大企业和HR们当前最关键的任务就是采购防疫物资。
据《2022职场人健康洞察报告》显示,职场人对身心健康和安全感越发重视。而防疫常态化下,职场人的这一需求,更为迫切!
为安定员工返岗的焦虑与不安全感,把关怀和保障落到实处,也作为员工回归职场的复工礼,现在各大福利平台都有推出企业防疫物资包与个人防护物资包,不同防护组合,匹配不一保障需求,一站集采,高性价比!
疫情常态化下,如何给予职场人更多安心保障?企业对员工关怀不再浮于表面,而是在一份实际的防疫物资包上体现。
很多互联网企业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各种员工福利礼品创意别出心裁、新意层出不穷。员工福利礼品已不再局限于只是发给员工的福利,而开始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手段之一。
员工福利礼品可以有很多形式和种类,但最典型的三种是:应节礼品、现金补贴和生活用品。
一、应节礼品
应节礼品,顾名思义就是各种节日时才会发放的礼品,例如:中秋发月饼,端午发粽子,春节发年货。这些只在特定节日里才会采购的礼品,就是属于应节礼品。
以此类推,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外,还有清明发青团,圣诞节发苹果,妇女节发女性用品,教师节发鲜花,儿童节发学习用品或玩具,等等。这些也都是现在企业普遍会涵盖到的节日福利。
二、现金补贴
现金发放的场景很多,基本所有的员工福利场景都可以用现金代替,但事实上,在员工福利的实际操作种,很多企业都不会选择直接发现金。因为现金对员工形成的激励和刺激,只是短暂的,没有办法长期的持续的给员工形成激励效果。
此外,如果用现金代替各种员工福利,不利于企业文化的传递,无法增加企业与员工的粘性,容易让员工形成错误的价值导向,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三、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通俗来讲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当然也包括锅碗瓢盆等等。随着生活的现代化发展,生活用品可以涵盖的东西越来越多,例如:厨房小家电,养生用品,电子产品等等。由于应节礼品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每个员工都满意,所以弹性福利的员工福利礼品发放形式应运而生,很多企业会在节日期间,用一些礼品卡、礼品兑换券来代替应节礼品,发放给员工。这样员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心兑换员工福利礼品。
这种员工福利礼品形式是目前企业选择最多的福利发放方式。
当然,员工福利礼品的发放形式还有很多,就比如福利积分,也是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的发放形式,福利积分可以给员工提供各种消费场景,已远超于员工福利礼品的意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工会购礼品慰问提前退休职工,工会看望生病或职工家属去世给的现金”计入“维权支出”科目比较合适。
2,在“维权支出”科目下有一个明细科目“送温暖费”核算工会向职工送温暖发生的支出。工会慰问提前退休职工,以及看望生病或职工家属去世给现金都可以视作“向职工送温暖”。
3,发生维权支出时,
借:维权支出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提问者,这要看原单位在经费管理上,在工会组织发挥作用上的能力了。如果原单位在经费管理上严格,工会组织经费较紧张,可不参与慰问。仅供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令)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均按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第十条规定,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令)第二十二条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所称个人消费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推出以下规定:
1、企业将自产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视同销售;
2、企业将外购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不视同销售。
3、企业将货物赠送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论是自产的还是外购的,均视同销售;
至于什么是“个人消费”和“其他单位和个人”,税法未作具体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法[2004]96号)第四条规定,“在裁判案件中解释法律规范,是人民法院适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对于所适用的法律规范,一般按照其通常语义进行解释;有专业上的特殊涵义的,该涵义优先;语义不清楚或者有歧义的,可以根据上下文和立法宗旨、目的和原则等确定其涵义。”
笔者认为,根据税收规定上下文的精神,“个人消费”是指内部员工个人的消费,不是指外单位人员的消费,与外单位人员交际应酬的消费,也视同内部员工个人的消费。如果前述“个人消费”的范围成立,那么“其他单位和个人”中的“个人”应当是指本单位以外的人员。
如果认为“其他单位和个人”中的“个人”也包括本单位的员工,不符合税法的本意, 税法不会规定,将外购的货物用于本单位的员工,既视同销售又不视同销售。
根据以上规定和相关的推论,企业看望伤病的员工送点慰问品,如果慰问品是自产的,应当视销售征收增值税;如果慰问品是外购的,不视同销售,只是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