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穿寿衣有哪些讲究?

老人 0 72

给老人穿寿衣有哪些讲究?,第1张

老人穿寿衣有哪些讲究?
导读:净身穿衣时的注意事项    1、为老人穿衣时切记善待老人遗体,需要翻动身体时切不可动作幅度太大    2、穿衣过程中,要保持遗体与周围环境干净整洁,及时将更换下来的衣物以及其他污物放入专用污物袋中。    3、忌让老人趴着穿衣。    4、

净身穿衣时的注意事项    

1、为老人穿衣时切记善待老人遗体,需要翻动身体时切不可动作幅度太大    

2、穿衣过程中,要保持遗体与周围环境干净整洁,及时将更换下来的衣物以及其他污物放入专用污物袋中。    

3、忌让老人趴着穿衣。    

4、穿衣时切记不要把脖子以下以及手部裸露在外(原因如下:)    

古代讲究:因为人死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保佑后代子孙的福泽,关系着后代的命运。古人认为,若将脖子以下部位裸露,就证明衣不遮体,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所以在古代给逝者穿衣时,一定要脖子以下以及手部裹得严严实实的,象征着后代被满满的福气包围,不会再过贫困的日子。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不裸露是对逝者的尊重和祈愿,也代表着对子孙后代的祝福。    

现代讲究:没有一个人愿意赤身裸体的暴露在别人的面前净身,穿衣,哪怕是自己的儿女,所以净身穿衣以前,先用盖单将逝者盖好,然后盖着单子不裸露脖子以下的任何部位,为逝者净身穿衣,是对逝者人格最大的尊重,也表达了对逝者最好的祝福。

5、穿衣时所有的系带都不要打死结(如:衬衣带、棉衣带、棉袍带、腰带、绑腿带等。    

6、鞋子如果特别大的话,可以在鞋跟处塞些棉花,不可用针线去缝。    

7、寿衣如有需要改动的,可提前改好,千万注意缝衣服的针线不要打疙瘩。    

8、若有陀罗尼经被,切不可污染脏污,拿出来之前要先将手洗干净。只能盖在上面,切不可铺在逝者身下,盖的方向不能错。    

土葬时直接盖于老人身上,盖棺后再随馆入葬。火化时,经被不可火化,遗体火化完毕之后盖于骨灰盒上面。    

老人的寿衣要提前买。之所以提前买寿衣,原因大抵有二:其一、老人去世前穿上的寿衣,可以一件不剩地带走;其二、提前预备寿衣,避免临终慌乱失了礼俗。

但是我觉得买寿衣,你毕竟不是买一件普通的衣服对吧?没必要打电话给老人看呀?如果老人本人愿意的话你可以带老人去买、也方便量好尺寸喜好的颜色等等的各种细节。

通常老人过了60岁,就可以为其购买寿衣了。提前为老人置办寿衣,有为老人添福添寿的意思。如果家人嫌买寿衣过早,在老人状况不好时买也是可以的,最好提前一至两天,以避免临终慌乱忙中出错。老人的寿衣应该谁给买?老人是儿女共同的父母,因此葬礼也要由儿女协力操办。在中国传统葬礼上,老人的寿衣多数由女儿来买,儿子负责办理迎宾、发丧等事宜。

之所以说要女儿买寿衣,原因大抵有四:其一、女儿天性心细,考虑事情周全;其二、情感因素,人们常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原因大抵如此;其三、与儿子相比,女儿更懂得孝顺感恩;其四、就是上述所说传统葬俗的影响。

虽然说老人的寿衣应由女儿来买,可是随着国内独生子女的增多,关于“老人去世后谁给买寿衣”的问题就没有太多讲究了。当独生子女的父母去世后,买寿衣的人选自然就落到独生子女身上了。

年轻人去世谁买寿衣?如果去世的人比较年轻,那么年轻人去世谁给买寿衣呢?逝者的寿衣多数在长辈的张罗下,带领逝者子女前往寿衣店选购。

年轻逝者穿的寿衣与老年逝者穿的寿衣是不一样的,家属购买寿衣的时候,应根据逝者的年龄、职业、爱好选择相应款式的寿衣。

礼物不用太好,也不用太多,拿得出手就好。

如果你不想征求你的男朋友送什么,可以给他爷爷准备寿桃。

可以找一些面包店或者点心店去订做。

征求他爷爷喜欢什么的话,那么根据他爷爷的喜好去送,所谓投其所好。

比如信佛的送佛珠,喜欢收藏的弄个工艺品、喜欢种花的话送很珍贵的话(根据经济水平而定)。

这个看个人心意,当然也可以掂一些水果,养生品之类的。

逝者身份。寿衣款式很多,颜色各样。有唐装寿衣,中山装寿衣,还有现代装寿衣等。一般来说,唐装适合所有人;领导干部,可以考虑中山装;逝者年龄不大的可以穿现代装。寿衣的颜色也要尽可能适合逝者身份,不同性别,职业,年龄逝者选不同颜色。

地区习俗。不同地区习俗不一样,南方和北方有别。北方人一般要求寿衣要有棉衣棉裤,而南方则这方面要求不多。现代社会地区习俗差别正在缩小。

四、逝者生前信仰。如信奉基督教的,一般来说要按基督教仪式安排殡葬礼仪,寿衣也要选白色的。

生者愿望。中国是个传统习俗较为浓重的国家,在生与死礼仪上看得很重,把逝者后事会尽力做到最好,体面风光地把亲人送走。寿衣选择充分体现了生者愿望。

寿衣用品费用。合理安排丧事费用,把事情办得更好更圆满。

除了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外,选购寿衣时还要注意寿衣的质量。

最后,购买寿衣时间很重要。高龄老人可以提前准备。按过去习俗,人过六十岁就可以准备寿衣了。早备寿衣,一则寓后人祝福长者延年益寿,二则遇紧急情况可以避不及。特别是病人处于很危险状态,亲人随时可能离去,若没备好寿衣,仓促之间很难买到合适寿衣,以免留下遗憾。

穿戴寿衣时要注意事项 寿衣穿戴也有讲究。穿衣前,要给逝者净身,让其干干净净走;穿衣时,最好一个人穿,一个人帮,先将寿衣从里到外套好,一次性穿上去,再整理。穿衣时,要让逝者有一个合理体位,便于操作。

在农村,丧葬禁忌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穿寿衣,也就是俗称的送老衣!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现成的送老衣买,很多办事人也嫌麻烦就省去了很多的规矩,但是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寿衣,也是有很多禁忌的!

禁忌一、以前的人寿衣讲究生前制作,很多老人都是五十岁的时候都开始准备寿衣的布料,到了七十岁就开始做寿衣。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做寿衣了,但是无论是买的还是做得,寿衣的材质一定要是棉的!

禁忌二、寿衣必须是单数,讲究里外的数量是三件、五件均可。

禁忌三、制作寿衣针线不能打结或者使用疙瘩袢,以免死者在阴间结疙瘩。

禁忌四、死者不能穿单褂;寿衣不能钉扣子;在换装时,必须将领子撕开一个小口,因为这些地方都带有“子”字,像褂子,扣子,领子等都谐音将儿子、孙子等“挂走”“扣住”“领走”。

禁忌五、在换寿衣时,无论子女有多么的悲痛,都不能将眼泪滴在寿衣上,否则死者会不安宁!

当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前的准备棺材和送老衣了,更多的人选择临事的时候去购买。事情虽然变得简单,但是有些规矩还是一定别忘记,毕竟这是亡人在这个世界走后的时间。

在古代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是会提前给自己准备好棺材、寿衣这些东西的,相比起辟邪,他们更怕自己要是死太突然,家里来不及准备这些东西,那么自己死后也不能体体面面。而那些有钱人家还能提前选好自己合心意、合身的棺材和寿衣,至于那些穷人家的老人则是怕给儿女添麻烦,毕竟急着用的话是比平时出的价高的。

在我国的过去是有提前为高龄老人准备好棺材和寿衣的习俗,尤其是家中老人有病的和那些上了年龄的,更是提前很多年就准备好寿衣棺材了,而且人们还认为这样一冲,家里老人的身体反倒是能好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冲喜”、“对冲”。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并不会对棺材、寿衣这种东西忌讳,反而是更加上心,毕竟是自己死后要穿的和用的,古人是比较在意自己死后的。

在古代寿衣都是按照有钱有权人穿衣服的样式制作的。当时人们都相信死后会去到另一个地方,所以人死后穿寿衣,也是希望死去的人做个有福鬼。本意是为了让死者到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而且人们不管自己死后会不会还有意识,起码在活着的时候想的是死后自己要穿得好,而且也要“住”的好,所以有钱人的棺材也是花很多钱精心做的。我们现的人就没有古代人这么看的开了,科学进步了,知道死后就什么也没了,反而 对这些东西不在乎了,非必要的话总是不喜欢提到这些的。

当代人因为对鬼神比较忌讳,所以觉得提前准备这些东西比较晦气,而且对卖这些东西的店也都是避之不及的。碰到了就觉得有这些东西自己就浑身不舒服。其实也没必要,顺其自然的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