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老人 0 45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第1张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导读:中秋节中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下面就根据这些习俗给大家分享几篇有关习俗的作文~~中秋节的习俗作文一:难忘的中秋之夜每年的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就是吃月饼和赏中秋的月亮。而每一年

中秋节中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下面就根据这些习俗给大家分享几篇有关习俗的作文~~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一:难忘的中秋之夜

每年的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就是吃月饼和赏中秋的月亮。而每一年的这两样活动,也是我家,必不可少的活动。

还记得,当时的我,不懂中秋的月饼习俗,是来自那里,我的爸爸就曾翻阅古书,为我讲解过:中秋节吃月饼是从唐朝传下来的,那时候的月饼都是白色的,形状不只有圆形,还有象三角形、花型、饺子样的,到明朝的时候都变成圆形的了,象征着月亮,还有团圆。

今年的中秋节晚上,我们照例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吃月饼,爸爸把每个月饼都切成六份,一人一份。月饼的馅儿很稀罕,都有贝壳味儿、蓝莓味儿、咖啡味儿、芝士味儿……我觉得芝士味儿的最好吃。

吃完月饼,我下楼看月亮,月亮很圆、很亮,旁还有一颗星星也很亮,爸爸告诉我那就是木星,今年这次是47年来它最靠近地球的一次。我还和月亮、木星照了照片。我看着月亮,不断的回味着月饼的味道,觉得实在是太好吃了。

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之夜。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一:以诗会中秋

又迎来了中秋节,依我们这儿的习俗,我我们会买许多食品供拜月娘。

晚上,妈妈整理好供拜的食品,拿出月饼边吃边赏月,我这吃货早已跃跃欲试。我看着月亮从云雾中露出半边脸,是一个腼腆的小姑娘。月亮缓缓移动,云雾遮住了月亮,顿时觉得天空空虚起来,心里很是沉闷,片刻,月亮出现了,仿佛是回去梳妆的小姑娘,更皎洁,更明亮。

我一时兴起,说要比谁说得多有关月亮的诗,我沉思片刻,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姐姐当然不甘示弱,对答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强中自有强中手,爸爸一连说出了三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新月如家人,出海初弄色;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妈妈见局势不妙,自然奋勇迎敌,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旁的我无心听他们的答句,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可让我想出来啦,便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爸爸妈妈都笑了,定是想不到这次对诗我和姐两竟是如此“词汇丰富”。

这次赏月,可让我大开眼界啊!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三:有月亮陪伴的月饼味更香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赏月:在中秋节,家乡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等月亮出来以后在桌子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要先敬月亮神之后一家人才能吃月饼。  

吃月饼:家乡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已成为家乡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中秋节。中秋节这天,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其实在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便形成了传统的活动。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至明清时,中秋节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作为我国法定节假日,中秋节还是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其影响力已经波及到了东南亚、日本等其他国家。2006年,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之故事传说  

中秋节有三大传说:第一大传说——嫦娥奔月、第二大传说——吴刚折桂、第三大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是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每家每户团圆的节日,每到那天晚上,亲朋好友就要聚到一起吃团圆饭,晚饭在团圆节里就是团圆饭。如果有人在外地打工,回不来吃团圆饭,那么那个人一定很伤心。使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上就是关于中秋节习俗的小作文,以及中秋节的来历、故事传说的简单介绍,大家还有什么补充欢迎底下留言哦~~

想念你的微笑,回味你的味道,脱掉你的外套,露出你的美妙,控制我的心跳,压抑我的狂燥,想想我的需要,还是把你干掉……啊!月饼!中秋快乐!

你是月饼我是馅,缠缠绵绵总见面;你是风筝我是线,追追逐逐把你牵;你是明月我是泉,圆圆满满一万年!

一个萝卜两片藕,幸福与你手牵手;三两豆腐四片姜,观物你宜放眼量;五个月饼六块糖,平等沟通团圆有。

亲爱的,中秋节到了,我为你定做了一个月饼。主料:我爱你!配料:思念。辅料:煎熬加寂寞少许!生产日期:从见到你那天起!保存日期:无限期!标准号:1314

中秋佳节,送你四个短信月饼:送你莲蓉的,愿你漂亮胜芙蓉;送你五仁的,愿你的朋友遍五洲;送你水果的,愿你做个开心果;送你巧克力的,愿你的生活甜如蜜。

我用心做两个月饼,一个送给你、祝愿你节日快乐、事事如意、青春美丽,一个送给自己,祝福我认识了你。

中秋节月饼宴作文篇1

中秋到,吃月饼,赏玉盘,中秋似乎每年都是这样。但今年这个中秋与众不同,月亮害羞的躲了起来,哗哗的雨奏响着中秋夜曲。

雨哗哗的下啊,吵醒了街边的绿树,道边的杨柳,人家阳台上的花。花儿树木赶忙换上盛装,披上晶莹的珠宝,在漆黑的夜幕下,像是打了油一样闪闪发亮。在这样的中秋夜晚,吃一块月饼是多么美妙。

像圆玉盘一样的广式月饼,油光发亮的饼皮,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虽然谈不上小巧玲珑,但模样可爱。光那淡淡的香沁人心脾,就已让你陶陶然乐在其中矣。轻轻将柔软的外皮要破个小口,柔韧香滑,莲蓉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芳香,蛋黄咸咸的味,香远益清,又有嚼劲,浓郁的咸香,久久回味在口中,挥之不去,让你吃一口还想第二口,吃完了还想吃,就是吃不够。全家人齐坐在一起,看着电视,听着窗外稀里哗啦的雨声,说着茶余饭后的闲话,还不时开几场别具生面的辩论会,那其乐融融热闹的气氛让月饼更香。

月饼香,香的不仅是月饼,是那份中秋香,传统节日的文化古香,那份团聚的幸福,游子对家人的思念。人们一切美好的,寄托在了这小小的月饼里,所以才会觉得那么香。湿漉漉的雨打湿了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哗啦啦的雨打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乐章。月饼香,亦香在这里。

拿一块月饼,听听窗外拨动的雨弦,品一口月饼香。

中秋节月饼宴作文篇2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不,月饼就是我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关于月饼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话说元末统治者残暴迂腐,朱元璋听从刘伯温的建议,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加到饼子中。于是起义大军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攻下了元都。获胜后朱元璋把饼子当做糕点赏赐给文武群臣,便留下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不仅有一段神奇传说,而且以香,甜,酥闻名于世哩!月饼的外形大多都是金黄的圆形,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掰开月饼,那股浓郁的香味便沁入你的心田,令你垂涎三尺。月饼的种类繁多,有高亮山楂味的,有五仁红糖味的,还有牛奶绿茶味的………当你望着香味可口的月饼,真愁一口吞不下。月饼又酥又甜,油而不腻,入口即化,口齿留香。

中秋前一天,我去当奶奶的小工,学习制作中秋月饼。先把手窝成半圆,把饼子放入手中揉圆形,再用面板把面压扁,放在手中擀成碗形,放进馅料,手不停转动,然后放到专用的模具中,放入烤箱烤40分钟,月饼便出炉了。

看着中秋晚会,望着中秋之月,品着中秋月饼,我不禁想到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迷人景象,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之情,想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是呀,小小的月饼中,不仅包着的是馅料,还包着的是家庭的团圆,包着的是亲人的祝福,包着的是海外侨胞对故乡的思念!

中秋节月饼宴作文篇3

为了过一个特别的中秋节,晚上,我和妈妈打算自己做月饼。

我们首先把计算器和电子秤拿出来,准备好原料。我帮妈妈计算各种配料的份量。妈妈把各种配料倒进一个大碗,还放入了我喜爱的抹茶粉,静置半小时。过了半小时,妈妈把面糊放锅里蒸。过了一会儿,面糊蒸好了,经过耐心搅拌,粘粘的。妈妈便开始做月饼了,只见她快速地捏着一团面糊,散上些糕粉防粘,包上馅子,再往模具里一压,一个月饼就做好了,还是绿色的,晶莹剔透,煞是惹人喜爱。“我也要做!”我跃跃欲试,打算大干一场,妈妈叫我仔细观察,可我已经把面糊放在手上了,还学着妈妈的样子抹上糕粉,结果洒了一大堆都没效果,反而像强力胶一样粘在了手上,我只好用筷子挑掉,可剩下的一点怎么办呢扔掉又太可惜。于是我就把它啃掉了,我的手才得以“解放”。我想,为什么妈妈能把它做成美味的月饼,到了我的手上,就变成了“糟糕”了呢我去问妈妈,妈妈又给我演示了一遍,我顿时明白了我错在哪儿了。第三次做时,又差点糊住,看来,我只有看的份儿了。我们做了8个,妈妈为它取名叫“翡翠莲蓉冰皮月饼”。

第二天,我、妈妈、外公、外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分享着自己做的月饼,我尝了尝,还是粘粘的,禁不住让我想起昨天恐怖的一幕——我的手被粘了!外公外婆直夸我们做得比买来的还好吃,我们心里乐开了花。虽然,我没做成功,但我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中秋节月饼宴作文篇4

切两刀,分四瓣,爸爸一瓣,妈妈一瓣,剩下的都是我的。

这几乎成了一种仪式,每逢中秋,我们都会把月饼这么分。虽然每年月饼都会有不同的味道,但是这种仪式似乎不曾有变化。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夜晚,月儿高挂。

“我一瓣就好,腻得慌!”妈妈望着月饼,皱着眉头说。妈妈不爱吃甜食,似乎每年中秋吃月饼对妈妈来说都是一种难忍的折磨。妈妈眉头微蹙,两颊微红,拇指和中指轻轻的捏起月饼,小心翼翼地递到润红的唇边,张开嘴,刚咬下一小口马上就放下,轻抿一小口茶。见妈妈这套“优美”又“滑稽”的动作,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尽管如此,每年的中秋,妈妈都会认真的吃完手上的月饼,一丝不苟地完成这种仪式。

“今年的月饼看样子不赖!”喜欢甜食的爸爸盯着眼前的月饼,不禁感叹到。每年的挑选月饼“重任”都是交给爱吃的爸爸。爸爸也总是“乐此不疲”地完成。爸爸也如妈妈一样,只咬了一小口,不过与妈妈不同,爸爸却是津津有味地品,刚见他咽下,脸上马上就漾出了满足的笑容。若换了别的甜食,爸爸一定会一人包揽,但是中秋的月饼,爸爸也同妈妈,只吃四分之一。这,也是一种仪式。

而我呢,生在在各种甜食琳琅满目的时代,对于月饼并无特殊爱好。我只是一如往年,仪式性地把月饼塞到嘴里,感受着口腔里甜香的融合。嗯,既没有妈妈口中的那么腻,也没有爸爸表现的那么好吃。但是,这一大半的月饼在我嘴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什么是仪式呢?也许就是每年中秋,三人围坐,分享同一块月饼。这小小的仪式中,却饱含着家的幸福和温暖。中秋之夜,不管爸爸妈妈在工作上遇到多少的烦心事,不管手头上还有多少没有忙完的工作,定会带着笑意去享受这种幸福的味道。

吃完月饼,舔了舔嘴角,我恍然大悟:爸爸和妈妈手上的月饼合起来,恰好就是我手上月饼的大小。我的爱是他们的爱的想加,而我们三个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圆。

窗外,月儿正圆。

中秋节月饼宴作文篇5

转眼中秋节就到来了,而在每年的中秋节里,我们必须要做的两件事情就是赏月和吃月饼。而听说吃月饼有着这样一个由来。在那里我先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月饼的传说吧。传说以前月饼叫做胡饼,是打了胜仗献给皇上的一种贡品。唐玄宗的时候,唐军打败了匈奴,大臣将胡饼献给玄宗,玄宗看了看说:“这么好吃的饼叫做胡饼,太难听了吧!”杨贵妃在一旁说道:“天上的月亮这么圆,就叫月饼吧!”于是,“月饼”就传了下来。

不知不觉中,到了晚上。妈妈说:“今日是中秋节,我们一齐来吃月饼吧!”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说:“好啊!”妈妈拿出了一个月饼盒,一打开,里面有枣泥的、哈密瓜的、凤梨的……真是应有尽有。我率先拿出一个凤梨味的,先慢条斯理的将包装袋打开,里面是一个橙**的小月饼,这月饼不是很圆,而是椭圆形的,再乍一看,月饼的中心标准的写着“凤梨”二字。把它打开,里面是松软、晶莹剔透的馅儿。咬一口,香香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挥之不去。就在这时,爸爸也吃了一个枣泥味的,只见他放进嘴里细细的嚼,嚼了许久后突然大叫:“哇噻!真是太好吃了!香香的,甜甜的,好爽呀!”

今年的中秋节虽然没有见到月亮,可是我们吃了月饼,一样过的很欢乐。并且,也比以往的中秋节过的更有意义。

中秋节月饼宴作文篇6

今天是9月18日,农历8月14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天我们在班队会上举行了一次独特的“月饼宴”。

宴会在我们的精心准备下开始了。我们先进行了“击鼓传花”活动,谁拿到花的同时被白老师选中,就要表演一段关于中秋的节目。

开始传花了。我们组的同学都以最快的速度将花传来递去,一旁的同学都拿桌子为鼓,紧张地拍打起来,还激动地大喊大叫。这时背过身去的白老师一喊“停!”沸腾的声音戛然而止,一看,原来花落到了刘嫣然手上。刘嫣然带着代亚男一起朗读《嫦娥奔月》,声音和韵律非常美,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赞赏。接着,孙若朴、郭家源等同学也毫不示弱,纷纷背诗、讲笑话,赢得了我们的掌声。

高潮来临了。我们开始了“吃月饼,共分享”活动。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自己的月饼,美滋滋地品尝起来。我们四人小组有的拿了提拉米苏馅的,有的带来了豆沙味的,我也拿来了黑加仑味的月饼。这时王延辉又领唱起由苏轼的《但愿人长久》改编的歌,我们边唱边吃。这时我却又想到了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想着今天的幸福生活,嘴里的月饼顿时甜了百倍。

我们的“月饼宴”在欢笑中结束了,我们过得独特而开心!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中秋节到来之际,我整理了关于中秋节月饼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中秋节月饼作文1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可在我的农村老家,八月十五不过是个极其普通的节日。爷爷奶奶那辈人根本不懂得中秋节有诸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这等事。他们只知道八月十五是吃月饼的日子。到了父母亲这辈人,依旧没有文化,但多少知道中秋节要看看月亮了。

 我们那儿没有“秋暮夕月”的习俗,每年中秋都过的很平淡,喜欢听过年爆竹声的孩子们都不喜欢它。我又不习惯吃月饼,觉得月饼还不如煎饼好吃,就更烦过中秋节。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有了个爱吃月饼的同桌兰兰。她的家境比较好,每年中秋前后都吃上一段日子的月饼。

 一开始,我还觉得兰兰挺好,后来就特别烦她。她总是拿着月饼眼馋我,给我解释她的月饼是如何如何得来的。到了那年的中秋,她竟然从家里拿来很多月饼,分给周围的小伙伴们吃,惟独不给我。也不给大家解释我不喜欢吃月饼。

 记得约莫是中秋后的一个星期四,我不经意见到邻居家有个精美的月饼盒,就央求母亲去要。母亲碍于面子,起初不肯,后来拗不过我的死磨硬缠答应了。从邻居家要来月饼盒,我又要吃月饼。那时侯家里生活拮据,除了中秋节有月饼可以吃,平时是吃不到月饼的。母亲就用荞麦面照着月饼盒上的模样做了几个,再在里面填了些花生仁、核桃仁什么的,名牌月饼就做成了。

 我心满意足,把那几个荞麦月饼当成午饭要拿去学校。临走时母亲叮嘱我说,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向人家要东西,邻居家的月饼是大城里亲戚送的,是很珍贵的礼物呢!虽然只是个空空的月饼盒,也是稀罕物。

 那天早晨,我迈着大步走进教室,用一种无比得意的目光炫耀着夹在腋下的月饼盒。小伙伴们聚拢过来,谁也不提兰兰的月饼好吃了。兰兰眼皮红红的,似乎没看见我手中的月饼盒。满屋子孩子中,只有我知道月饼盒里装的什么。炫耀够了,我谁也没给,边上课边吃。兰兰忍不住,问我好不好吃,想偿偿。我拿出月饼,故意跟月饼盒上的月饼比了比,叫她无法怀疑我的月饼是真的名牌产品。

 通讯我告诉兰兰,一般的月饼不好吃,除非是名牌。小伙伴们想讨好我吃点名牌月饼,都附和说兰兰平时拿的那些月饼很烂,只有她才当成好东西,还拿出来炫耀,他们根本没有人稀罕!

 后来兰兰用她的半斤月饼换了我手中的那个空月饼盒,回家的路上,我偷偷拿出一个月饼吃,兰兰的月饼比我家中秋节吃的强多了,更别说是荞麦月饼了。

 兰兰家跟我家不在一个小村子,却跟我恁有缘,我们一直同位到初中三年级。只是没再见她吃过月饼,即使是在中秋节那天。初中毕业,兰兰考上了一所烹饪学校,我则考进了县里一所重点高中,从此不再联系。

 去年中秋节,学院放了几天假,我跟舍友们搞了一个小型聚会。那天,我突然收到一个精美的月饼盒和一封来自上海某糕点公司业务部经理的信,信很短:老同学,你现在还好吧!告诉你个令你惊诧莫明的秘密,其实你的那个“羞辱”我的月饼盒里装的是荞麦月饼,而那个精美的月饼盒也不是你家的,而是我爸从四川买了送给你们邻居家的。当初我就认出来,只是奇怪你为什么吃的那么香甜!”现在我已经明白了!

 看完兰兰的信,我恍然大悟。

 其实无论名牌月饼还是荞麦月饼,都是甜美的一个圆。最美的部分不是它的馅料,而是一家人团圆和睦地吃月饼时的氛围!就在那一刻,我改变了不习惯吃月饼的毛病,打开兰兰邮寄来的荞麦月饼,与大家一起咂摸起来。中秋节吃月饼,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美好情感的交流。

关于中秋节月饼作文2

 今天,我与平常一样,哼着小曲蹦蹦跳跳的回家……

 到了家中,发现妈妈在切月饼,我口水直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拿一个,可妈妈拦住我,问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当时我口水都流到了下巴,就没在意。妈妈说今天是中秋节!晚上可以一家人温馨的坐在阳台上赏月吃饼,我心里大喜……

 到了晚上,爷爷奶奶也来欢聚,我们大家坐在阳台赏月吃饼,我再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我把月饼吃了,就以为把月亮也吃了,大家都说我傻的可爱……

 爷爷奶奶还给我讲了中秋节的来历,给我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以及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听得津津有味……

 啊,那圆圆的月饼让我回味无穷,那圆圆的月亮在我心中荡漾……从此,每个中秋,我们一家人都温馨的聚在一起吃月饼!

 我喜欢这欢乐无穷的中秋!

关于中秋节月饼作文3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关于中秋节月饼作文4

 尽管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广州的月饼大战早已硝烟弥漫。广州酒家、莲香楼、陶陶居等纷纷举办了月饼订货会,各自亮出了最新鲜、最亮丽的牌张。

 纵观今年月饼市场,除了花式品种更多样化、包装更精美外,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打“文化牌”了。月饼,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特点,如何体现月饼这一中国色彩呢商家可谓想尽办法:首先是广州酒家的“西关第月饼”将广州西关最传统的民居风情“趟笼门”运用到包装上,让消费者在品尝月饼的同时了解西关文化,提升了月饼的品位;再就是莲香楼115周年个性化纪念邮票的发行,体现了其悠久历史和文化特色,增加了月饼的附加值;还有陶陶居则在传统月饼品种宝库中挖掘文化内涵加以发展……无不体现了今年月饼最突出的共同点——“文化”。

 让月饼留下文化的烙印

 作为广州西关饮食文化缩影之一的莲香楼在开铺115周年来临之际,国家邮政局特批准发行了莲香楼115周年个性化纪念邮票。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一家饮食行业百年老字号发行的邮票。

 日前,莲香楼举行了邮票首发式,本次发行的个性化邮票设计精美,一套共有4枚。邮票的主票以“同心结”为主图,附票的设计和构思则以莲香楼115年的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为主题。

 据了解,此次个性化邮票发行1500版,每版4套,共6000套。邮票不单独公开发售,只会装入周年纪念的月饼礼盒,日前首发仪式另外加送一枚贴有邮票并盖上邮戳的首日封,共1150个。

 据广州市邮政局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推出莲香楼的个性化邮票,主要是因为莲香楼有悠久的历史,其在国内甚至海外华侨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经历了115年风雨,莲香楼依旧飘香,这十分难得。”广州的百年老店现在已所剩无几,市邮政局正是因为莲香楼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才联合推出个性化邮票。

 据莲香楼的张雪清书记介绍,邮票与月饼搭配并不多见,中秋是亲人朋友团聚的节日,但许多家庭可能没能团聚,朋友难以见面。月饼蕴涵着亲情友情,而邮票包含着将这份亲情友情邮递到远方的意义;另外,月饼是中华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特色。此次用主票为“同心结”,附票为百年莲香楼文化的特色邮票搭配月饼,体现月饼的文化品位和中国色彩。张书记表示,今年莲香楼月饼的所有组合都会与“文化”两字分不开。中国烘焙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周广军也说,莲香楼以这种邮票与月饼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其产品,不仅在广东是首次,据知,在全国也是第一次。

 此次莲香楼将个性化邮票放入月饼礼盒受到月饼客商的欢迎,月饼礼盒还未推出时已经有各地客户大量订购,其中不乏来自西藏与新疆的客户。而新疆的客户因为宗教信仰需要,还特别要求莲香楼制作了清真月饼来与这次的个性化邮票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