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千公里送孙子上大学,七旬爷爷奶奶的爱有多让人感动?

老人 0 32

跨千公里送孙子上大学,七旬爷爷奶奶的爱有多让人感动?,第1张

跨千公里送孙子上大学,七旬爷爷奶奶的爱有多让人感动?
导读:正值开学季,许多新生都会有家长送他们去学校报到。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许多家长不远千里将孩子送入理想的学校,展现了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期盼。陕西西安科技大学正临开学新生报到之际,一位22级新生班同学在父母和弟弟的陪伴下来到学校报到

正值开学季,许多新生都会有家长送他们去学校报到。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许多家长不远千里将孩子送入理想的学校,展现了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期盼。

陕西西安科技大学正临开学新生报到之际,一位22级新生班同学在父母和弟弟的陪伴下来到学校报到,让人惊讶的是,他的70多岁的爷爷奶奶也来送他上学。爷爷奶奶都非常高兴,跨越千里专门来送孙子上学。这份沉甸甸的爱,让人为之动容。都说隔辈亲,爷爷奶奶的爱一点也不比父母的爱少。对于老人来说,关爱孩子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为自己的孙子孙女付出多少的都不会觉得累,只要孙子孙女开心,他们就会无比开心。

七旬老人,跨越千里,只为送孙子上学。对于两位七旬的老人来说,长途跋涉是非常累的,但是他们仍然高高兴兴将孙子送到学校,这份沉甸甸的爱,瞬间让人破防。做父母的时候总是想将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当成为爷爷奶奶的时候,又总是将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从来都是最后才会考虑到自己,这样的爱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心疼。

我们总是能从媒体上看到各种平平淡淡的付出,却一直能从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感受到伟大的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时间可能还有很久,但是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十分珍贵的。对于老人来说,为孩子付出不需要回报,但是作为子孙不能一味的只是享受父母亲人给我们的关爱和付出,也要给予回报,抽出多一点的时间来陪伴他们,对于老年人来说,陪伴就是最好的回报。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鬼故事,都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事情的具体真假无法考究。

  我邻居李爷爷,在80年代的时候,还是个四十岁的壮年小伙,在我们这里有一块荒地,堆满了废旧的垃圾和恶臭难闻的气味,这种荒地在我们这里统称后坑。

 李爷爷也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把后坑收拾的干干净净不说,在后坑种上了西瓜,当成自己的第二副业,他的儿子也是在那几年才结婚的。

 六月的夏天特别的闷热,在空调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里,后坑属于夏天凉爽的地方,晚风轻拂,李爷爷在后坑做了个简单的棚子,凉席往地上一铺,看着瓜田还能够乘凉。

 整个后坑都是属于李爷爷的。

 直到有一天,凌晨的时候,李爷爷睡在瓜田里,迷迷糊糊。

 突然走进一个小姑娘,晃动着李爷爷的身体,喊道:“爷爷,陪我去玩。”

 李爷爷刚好背对着小女孩,他已经醒了,但是不敢回应,只有装睡,他儿子刚结婚没多久,更没有孙女,而且周围邻居家的小孩,也没有女孩!

 小女孩连续来了三次,这一夜,李爷爷也没有睡好。

 第二天,李爷爷就生病了,高烧不退,瓜田也荒废了,后坑也变得荒凉起来,充满着垃圾和恶臭,小女孩再也没有出现过。

在家族里面,50多岁的叫小孩爷爷的也是有。因为家属是按辈份叫的。有的人辈分很大,有的人备份很少,这是没办法的。你如果说被50多岁的人叫了爷爷感觉不舒服的话,那么你就跟他说。就不要叫爷爷了。直接叫我名字就好嘛。希望你能采纳我的建议,并能帮到你。

这件事情非常欢乐,让人觉得生气又好笑。好在妈妈发现这一情况,带着孩子追上了姥爷,才没有耽误孩子上学,也不让孩子遭遇危险。如果妈妈没有发现,事情又发生在大街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姥爷送孩子上学,竟然忘记带孩子

带孩子上学,紧赶慢赶终于到了学校,下车一看孩子没带。这本是网络上一个段子,不曾想却在河南信阳真实上演。

一位姥爷骑电车带着孩子去上学,走到半路时候遇到了开车追赶上来女儿。女儿见着自己父亲,询问“孩子呢?”,父亲这时才下意识去摸后座,感觉到后座空空如也,我想这位姥爷,当时一定冷汗直冒。

好在妈妈将孩子带在身边,并追赶上了姥爷脚步,将孩子送回给了姥爷,然后自己才赶着去上班。这一幕让网友们很欢乐,很多网友调侃,这位姥爷的粗心,还有人说“姥爷喝了忘崽牛奶”。

带孩子责任大,爱心耐心都不如细心重要

网友的调侃打闹,都建立在事情圆满解决基础上。从这件事情中,让我再次看到了,带孩子责任重大,尤其是接送孩子上下学,一定要认真仔细,稍有不慎就可能遗失孩子,给家庭带来无法挽回伤痛。

亲人对孩子的宠爱和耐心,都不如对孩子细心照料。足够的细心可以让孩子,免受很多伤害,做到健康、快乐成长。

这位姥爷赶到学校后,才发现孩子不见了,内心一定会万分焦急。这样一个情况下,不利于他骑车安全,也会让遗忘孩子处境,变得十分危险。

常言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这一个经历,会让姥爷终身难忘。我想今后再带娃时候,都会不时摸摸后座,看看孩子是否还在后座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