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葬礼的禁忌?

老人 0 69

参加葬礼的禁忌?,第1张

参加葬礼的禁忌?
导读: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葬礼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

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葬礼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在农村参加葬礼的禁忌十分多,其中尤其需要谨记以下四点。

1、忌迟到

在日常生活中,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处事接物的一种礼仪,让他人久等属于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尤其是参加葬礼的时候,途中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能迟到,务必要准时到达现场,这是对死者最基本的一种尊重。如果实在不幸迟到,切忌不要咋咋呼呼的向主人解释迟到理由,也不要做出任何令人反感的举动,最好提前出发可以防止迟到现象的发生。到达葬礼现场之后,对死者家属进行适当的慰问。

2、身体虚弱者不宜参加葬礼

身体虚弱、多病者不宜参加葬礼,以免沾染污秽之气,若必须要参加,则可佩戴一个开光的“吉祥物”来增强自身的气场,辟邪除晦。

3、忌不关闭手机

葬礼是对死者遗体的一种告别仪式,这场仪式营造的是一种严肃、凝重的氛围。建议将手机调成静音或者震动模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参加葬礼的时候,不宜过分的玩手机,更不可在看手机的时候发出笑声,这是对死者的一种大不敬。

4、忌参加完后直接回家

在参加葬礼中途不与主人打一声招呼就无声无息的离开是一个不能犯的错误。参加完葬礼后切记不能直接回家,最好在人多的地方逗留一会,比如商场,广场,人多的地方阳气就重,以免将不干净的东西带回家。在进家门之前,需要拍打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将晦气去掉。回到家中之后,不能马上做其他事情,应当换下参加葬礼的衣物。

  禁忌(1)、忌双日出殡。双日则有不祥的预兆,认为双日出殡有死两人的含义,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禁忌(2)、忌正午出殡。在黎族地区有这一禁忌习俗。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多是上午亡而下午葬,或下午亡次日葬,在家停尸时间甚短,但忌于正午时分出殡。认为违忌时会招致凶灾。

  禁忌(3)、忌泪洒尸身。流传于部分地区的一种说法,如果家中有人亡故,而为死者穿衣服时应忌悲泣,以免泪洒尸身。认为会有状况发生,惊起亡灵。

  禁忌(4) 忌棺木从门出。有满族地禁忌习俗之说。认为门是供人出入之所,忌逝者横行,否则以为不吉,因有从窗户出棺的习俗。

  禁忌(5)、灵前忌有猫出现。死者于出殡前,停尸守灵,忌有猫接近,认为有猫触及,或跳越前后,会如死者会骤然而立一般,有祸害家人之意。

  禁忌(6)、应忌理发。若家中如有人去世,家属或男子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刮脸。长辈亡故,多是由晚辈进行恪守,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先亲去世,留发以表达哀痛、孝心与思念。还有部分地区认为是理发是在改变自己形貌,使亡灵不能辨认,以避免灾祸。此外还有一说,认为婴儿出生后百日始能理发,否则会有夭折之祸。

  禁忌(7)、忌日禁欢乐。即亲丧之日,忌举吉事,如饮酒作乐等。自不用说,逝者丧生之日,做欢乐的事情会视为大不敬。在“忌日”亦称“忌食”之时,古人如此说:《礼记- 檀弓上》云:“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葬礼礼仪是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

  葬礼的葬式有:土葬,火葬,水葬,洞葬,天葬,缸葬,树葬,悬棺葬等。

送丧礼有什么忌讳

送丧礼有什么忌讳,众所周知,中国葬礼,很注重传统礼仪。参加葬礼是一件很严肃而庄重的事,除了随礼钱外,我们还需注意穿着,下面看看送丧礼有什么忌讳及相关资料。

送丧礼有什么忌讳1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亲戚朋友遭遇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收到丧事的通知,而我们往往也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示我们对死者的缅怀,有的是电话问候,有的是当面问候……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亲自问候,因为这样才有诚意。

当面去吊唁,一定要记得带上你的礼物和问候,而且一定要根据情况送去不同的礼物。那些高龄的老人故去,安安静静的因为“老”而去世的。这种情况是任何人都无能为力的,故而,这类悲伤会减轻一些。另外一些就是“哀丧”,这些死亡一般都是由于意外造成的,例如:车祸、疾病等,总之是年纪很轻就去世的,这是最令人悲伤的。

不过,丧事总归是一种悲痛的事情,在吊唁的时候要显示出悲伤的情绪,更要说些安慰当事人的话。那么,礼物需要选择哪些,都有什么讲究呢

1、在追悼会上人们常常送的就是一些礼金,这是一种约定俗称的交往礼物,又是你的一份心意,毕竟在开追悼会的时候总是需要花费和开销的`,你的礼金能够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记得,这个礼金千万不能用红纸包装,最好用白色或素色纸封套包好,在封皮上写上“奠仪”、“帛金”之类的黑字并署名。

2、挽嶂、挽轴、挽额也称礼悼,题词不拘形式,通常以四字为多,多是直写,横写的称“挽额”。

3、祭奠礼品如赠送香烛纸钱、鞭炮、“三牲”、果品之类的祭祀用品,并随祭品附送礼单帖。

4、花圈或花篮。鲜花或纸花均可,上写有挽带,有上下款,上款写对死者的称谓和极简短的悼词,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不过送的花也有些讲究,因为每种花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总的来说送追悼的花,主要以**和白色为主,千万不要送那些过于鲜艳的花。能送的花主要有:

(1)黄菊和白菊扎在一起表示肃穆哀悼。

(2)白菊表示真实的哀悼。

(3)翠菊表示追念和哀悼。

(4)**和白色的康乃馨表留恋之意,i者走好。

(5)白色大丽花可布置灵堂、灵车,寄托哀思、

(6)白百合在印度寓意对亡灵的哀悼。

(7)白玫瑰表示对故人的追思和哀悼。

(8)白色马蹄莲表示真挚的哀悼。

5、种一裸纪念树。参加骨灰安葬仪式时,在墓地植一棵小松树、小柏树或万年青之类常绿植物,象征逝者如松柏常青,精神永垂不朽、

送丧礼有什么忌讳2

一、葬礼随礼钱有什么讲究

1、单数为好:很多人随礼钱喜欢200、800元的给,其实这并不好,因为偶数是“双”,它与“伤”是谐音,有“伤心”的意思。当然了,很多地方并无此忌讳,大家跟随大众随礼钱即可。

2、尾数加1:葬礼随礼钱很多人是随意给,但想表达更深含义的话,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在随礼钱中加一块钱,如301、501等,这寓意依依不舍,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之情。

3、钱不用多:葬礼随礼钱,根据双方关系和自身经济,一般几百块即可,不用太多。真有诚意,可以在网上给逝者建立一个网上纪念馆,可免费贮存逝者生前影像资料,以此来追思祭拜。

二、葬礼穿着服装忌讳

1、禁穿红色衣服:葬礼是白事,而红色衣服代表喜庆,穿这种衣服去参加葬礼会给人一种不尊重故去的人的感觉。

2、禁穿**衣服:**衣服看起来轻松愉快,而参加葬礼是一件很严肃而庄重的事;而且穿**衣服去葬礼还容易招来各种灾祸,对于健康运不利,一定要禁止穿。

3、禁穿花色衣服:花色衣服过于鲜艳招摇,在参加葬礼的时候是不能够穿的,无论是中式葬礼,还是西式葬礼,花色衣服都会被列为禁忌颜色。

小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参加葬礼是我们一生中必会遇到的事,为了尊重他人,也为了不给自己带来灾难,大家要注意穿着打扮,宜穿黑色或者灰色的衣服,衣服款式不要过于鲜艳花俏。另外,葬礼随礼钱大家可以在1000以内凑成101、301、501、701、901来给。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下葬注意忌讳哪些。

送丧礼有什么忌讳3

参加葬礼“忌讳”多,这七点禁忌要牢记

一、忌迟到

逝者为大,人们准时赶到葬礼现场,这是对死者的敬意。为避免迟到,参加葬礼最好提前出门。如果不小心迟到了,进入葬礼现场时也要保持低调,不要做令人厌恶的事情。

二、忌空手吊丧

出席葬礼,不能空手吊唁,一定要先拿出礼金给丧家。若没有准备礼金,至少要带一束鲜花,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三、忌穿着艳丽

参加葬礼服饰应以黑色为主,整体风格庄重严肃,不可浓妆艳抹,以此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否则,就是对亡者的不敬,同时也会导致自己的运势下降。

四、忌谈论逝者是非

不管与亡者的关系如何,丧礼上都应该肃然起敬。对于逝者,不谈论是非,以免触怒逝者家属。

五、忌玩手机

当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中时,一声响亮的铃响,不仅打破了严肃气氛,而且引起了参加丧礼众人的厌恶。当你去参加葬礼的时候,建议把手机调到静音或振动。此外,不宜一直玩手机,更不要在看手机时放声大笑,这是对死者的极大侮辱。

六、忌走亲访友

丧礼结束后,一定要主动向丧家请辞,方可离开。刚刚参加完葬礼的人,既不能直接回家,也不能随便到亲戚朋友家里,尤其不能到老人小孩家里。因为葬礼阴气比较重,刚参加完葬礼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阴气,需要到人多阳气重的地方走动,消耗掉多余的阴气。

七、忌体虚的人参加

体弱多病者、新婚不久的夫妇、怀孕妇女、或即将升官的远行人士,均不宜参加葬礼。以避免受到阴气的侵袭,影响自己的健康及运势。

中国人视死如生,认为死亡不是终点,而是生命轮回中的关键一环。所以,中国人的葬礼一向都很庄重。那么,它有哪些禁忌呢?

第一,忌讳去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亲人陪伴。古人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如果没有后辈儿孙在场,那么就会显得特别的孤单,老人去了阴间也会时刻牵挂着,灵魂不得安宁。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

第二,北方很多地方都讲究,在死者断气前就要穿好殓衣,不能让死者光着身子而去。所以旧时,老人们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儿孙们往往就要在闰月年为其准备寿衣,让老人们看着放心。寿衣的件数、质地是很有讲究的。件数要单数,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材质上则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而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还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

第三,报丧时也有忌讳。据史料记载,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白纸,让人们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父母去世,确定了葬礼的日期后,孝子要去亲戚家报丧。报丧时讲究孝子未进屋,先跪在室外行礼,向亲戚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礼的时间。

最后还有一点,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一下子走远的,死亡会涉及很多事项,所以古人尤其重视葬礼日期的选择,以免引发系列的不幸。而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因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旧时,关于墓地的选择禁忌,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因此,要请专业人士选择葬礼的日期、好风水的墓地。

中国很大,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是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丧偶之后,一般来说,在出殡的时候,配偶是不宜相送的。当然要送也是可以的。

因为在民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要是丧偶之后,想要再婚,再嫁,那么就不好相送了。

一般丧偶者家中的老人见到人还年轻,就不会想让活着的人去送死去的人,要是别人知道,也有些人不敢与之再婚。

所以有种说法,不想再婚的就会去送出殡。就算是最后改变要再婚了,最少也得七七四十九天后再婚,可是这么做的时间太短,感情太假。一般是一两年之后才好堵别人的嘴。

只是有一点,送出殡了,再婚得越快,就越会被人笑话得越厉害。

如重庆就是夫妻间不相送,不能看下葬,不能看火葬。

为什么会有夫妻不相送的习俗呢?按过去的说法是因为死者会眷恋生前的一切,灵魂就不会甘心地离去,所以一旦配偶相送,死者阴魂不散会缠着活着的人,甚至于把活着的人也带走,一起再续夫妻缘。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丧偶者确实与死去的配偶感情深厚,太伤心难过了,会出事,所以不让其相送,也是保护活着人。

正是有这几种说法,所以才会有夫妻间不相送的习俗。

而在我们广西南宁还有一种说法,要是出现这一种情况的话,那么不但不能送,还必须在出殡之前两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前离开,到外面去,不许在家吃饭,在外面呆到出殡之后才能回来。

如13点出殡,那么丧偶者就得在配偶出殡一个时辰前,也就是11点钟前,他要离开丧礼现场到外面去回避。

要是农村的一般离家远一点,跑到村里的小卖部,或者是树下纳凉,绝对是不能返家的,更不能出现在出殡的路线上。

而城里的则是跑出去,有些人就是在看下象棋,或者是和人聊天。同样也是不允许在出殡的路线上。

很多老一辈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况,就会说,一定是夫妻俩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所以不能相送!送者有祸!

就算是丧偶者不想离开不想回避,可是也会被亲戚朋友个个都相劝,一定要离开丧礼现场避开出殡。

请来做法事的和尚或者道士也会劝丧偶者离开的,不管是为了逝者,还是为了活着的人,都要规避。

何为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八字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时,只要年月日时只要出现两个一样的,那就是要回避的。

比如说:丈夫是1970年1月1日0点生,而妻子是1970年1月22日12点生,那么就是年月相同,生辰八字有四个字相对应了。这一种是不能相送的,必须要回避。

生辰八字有四个以上对应就得回避,所以就会出现丧偶在出殡前离家很远,吃饭也得在外面,买来吃。游荡在出殡之后,才能返家。

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说过,他们村曾经有一个人不信邪,他与妻子的生辰八字有六个字以上是相同的。

他还是送了,并且送出殡的时候,也没有戴破斗笠,按习俗,男丧偶出殡相送的时候,是要戴上一顶破斗笠,然后由人携扶着相送。如果说是女丧偶,女方就得戴孝相送。

要戴的是破斗笠,而不是图中这么好的一顶斗笠

在丧事刚刚办完的次日,他的家人就发现他直挺挺地死在了床上,跟随着亡妻而去了。于是又办起了他的丧礼,然后夫妻合葬。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