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风云人物前十名

员工 0 315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风云人物前十名,第1张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风云人物前十名
导读:  改革开放风云人物  改革开放风云人物腾增寿王均瑶王鸿铨谢进兴南士木邵奇星南存辉王碎奶邢慧芳王振滔李荣光王 璋杨介生陈定模曾旭光温邦彦胡成中朱炳新郑元忠叶康松郑裕靠  ◇ 改革开放风云人物  滕增寿 男,1938年生。浙江东方集团公司党委

  改革开放风云人物

  改革开放风云人物腾增寿王均瑶王鸿铨谢进兴南士木邵奇星南存辉王碎奶邢慧芳王振滔李荣光王 璋杨介生陈定模曾旭光温邦彦胡成中朱炳新郑元忠叶康松郑裕靠

  ◇ 改革开放风云人物

  滕增寿 男,1938年生。浙江东方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高级经济师。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十大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至今,在滕增寿的带领下,温州玻璃钢建材厂从一家小穷亏的国营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6亿多元,工业年产值18亿元,创利润8000多万元的集团公司,整个集团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和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被国家公布为全国首批转换经验机制好的典型国有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512家重点国有企业,同年组建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浙江东日”股票,是温州市唯一的上市公司。 王均瑶 男,1966年生。均瑶集团公司总裁。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省、市政协委员,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1991年7月,王均瑶以一个普通农民创办天龙公司,并开辟国内首条私人包机温州至长沙的航线。1992年4月,创办中国首家私营包机公司,并开辟温州至上海包机班。1995年7月,在天龙包机公司基础上成立了均瑶集团公司。1994年创办均瑶航空饮品公司,牛奶已开发出8个品种10多个系列;1998年4月均瑶宾馆投入试营业。如今,均瑶集团已开辟航线50余条。分公司十二家,分布国内十多个大中城市。王均瑶为报效社会至今已为公益事业捐款200多万元。 南存辉 男,1963年生。中国正泰集团公司董事长。“1997年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 “中国经营大师”,浙江省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常委、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南存辉把一个只有8名员工,年产值1万元的家庭作坊式工厂,发展成为至今以正泰集团公司为核心的,拥有39个成员企业、800多个协作厂、500多家国内销售公司和特约经销处、在国外设有20多个公司和总代理结构的年产值16亿元的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产量、产值、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全国同行中首家由国家工商局核准为无区域性集团。 杨介生 男,1960年生。上海锦丽斯企业集团董事长,上海市青联委员,长宁区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980年,杨介生以300元起家,克服困难,艰苦创业。1994年,杨介生成功将原上海衬衫三厂厂房改造成涉外写字楼——海螺大厦,1997年与上永物业有限公司合作,使100多位工人避免下岗,同年开始兴建4万多平方米的锦丽斯公寓,为旧区改造和安居工程作贡献。杨介生的企业累计为上海创造了300多个就业机会,配合了上海国有企业的改革。目前,锦丽斯企业集团下属十多家公司,分布于温州、杭州、上海等地。杨介生还关注教育与科技,设立全国性苏步青数学奖,合计捐资教育累计一百多万元,并获1998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王碎奶 女,1947年生。永嘉桥头钮扣市场党支部书记、桥头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及省、市、县妇联委员。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九届人大代表。曾多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省级优秀妇女干部等光荣称 号。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身为村妇女主任的王碎奶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冲破传统农村妇女的观念,走出灶台,走向柜台,大胆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和一批富有商品经济意识的开拓者,在桥头镇建成了一座举国瞩目的“东方第一大钮扣市场”。十几年来,桥头钮扣市场在王碎奶的带动下,先后成立了党政工团等组织,经常有效地开展学习、培训、竞赛等活动,鼓励文明经商,开展公平竞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形成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钮扣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陈定模 男,1939年生,曾任苍南县龙港镇委书记,苍南县体改委主任。1981年担任钱库区委书记兼区长,该区率先实行包产到户,钱库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为温州市十大专业市场之一。1984年任龙港镇委书记,大胆地提出土地有偿使用和梯度移民的设想,敢于创新,勇于改革,使原来的小渔村成为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为中国农村城镇化开辟道路,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全国各地的关注 1989年任苍南县体改委主任时,开始了股份合作企业规范化工作的探索。 1993年在山西太原与人合作创办太原商贸城。 郑元忠 男,1952年生。中国精益集团董事长、庄吉集团副董事长。中国服装协会理事、温州市七届政协常委。1985年,郑元忠作为柳市“八大王”案件中的电器大王,创办了乐清市第一家规范化股份合作企业精益开关厂,并取得了国家机械部在全国城镇颁发的第一批低压电器生产许可证。1992年创建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创办了中外合资庄吉服装有限公司。1996年,组建了庄吉服饰集团,1997年庄吉获温州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荣誉称号,并成为温州市第一家跻身全国服装行业“双百强”企业,建成了温州第一家民营企业工业园区。郑元忠创办了温州第一家民办服装研究所,温州服装业第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取得产品方圆认证企业。 叶康松 男,1950年生。现任康龙集团总裁,1997年被推选为温州旅美同乡会会长。叶康松原任永嘉县上塘镇镇委书记,1986年辞职经商。1988年成立了温州第一家私营农业开发公司——温州康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996年美国康松公司改名为美国康龙集团公司,并跻身于中国私营企业500强。目前,该公司在美国已拥有六大子公司,并在国内北京、上海等地设置分公司与办事处,从事健康、美容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国际贸易和农业开发等。去年,康龙集团组建国际交流中心,其服务内容包括:承办政府代表出访,承办商务考察,承办产品展销等。康龙集团当前年销售额已超亿元大关,成为国际性企业集团。 郑裕靠 1952年生于苍南县下洋郑村,大学文化,从小酷爱武术,十三岁开始学武,数十年的勤学苦练使郑先生武学造诣很深。郑先生于1991年在"中日武术友谊赛"上获南拳冠军。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际武术锦标赛"上,他被邀上主席台,同李铁映、李德生、李梦华、伍绍祖等国家领导同志在一起。93年获"舟山国际武术比赛"南拳亚军。94年浙江省第十届运动会被评为十佳教练员,98年在"沈阳亚洲体育节"上获"搏克(蒙古式摔跤)"比赛第二名。98年11月作为中国队领队在"法国巴黎市长杯"中国式摔跤比赛期间被法国巴黎电视二台特邀,获武术表演一等奖。 几年来,《光明日报》等报刊共刊出90余篇有关我校的文章。 郑裕靠先生现为国家一级武术教练,国家一级武术摔跤裁判,浙江省体育总会常委,浙江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建威门拳会主席,浙江省铜钟气功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自由式摔跤队总教练,苍南县政协常委,苍南县裕靠体育学校校长,苍南县兴港高级中学校长。 南士木 男,1946年生,乐清市粮农协会会长,浙江省首届龙头企业常务理事。全国劳动模范,温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和第五、七届政协委员、浙江第八、九届党代表。1985年以来,从事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率先创办浙南地区第一个个人农场。现拥有固定资产600多万元,经营耕地面积830亩,其中水田面积250亩。1997年总产值230万元,创纯利30.5万元,上缴税收4.1万元,已形成一个内部机制灵活、设施齐全的农业龙头企业。曾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农民企业家。 邵奇星 男,1959年生,温州市海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1984年至1987年连续四年市劳动模范,当选省六、七届人大代表,1992年至1997年连续六年荣获温州市优秀厂长(经理)金鹿奖,并获金鹿最高荣誉奖。还先后荣获温州十优青年,浙江十佳青年厂长,省优秀***员,省新长征突击手,商业部劳模,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厂长,全国劳动模范。

  1982年,温州市制伞厂濒临倒闭,邵奇星同志在此危难之际上任厂长,他率先在全市打破工资等级制,使职工收入与贡献挂钩,企业起死回生,扭亏转盈。1985年兼并了食品三厂,在全市开创成功兼并企业的先例。1992年又兼并了停产三年之久的温州汽水厂。1996年又接管九家商办企业。15年海螺集团先后兼并、接管11家企业,使企业注入改革活力,重新焕发青春。

  李荣光 男,1955年生,中国荣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荣光集团系温州市首家乡镇企业集团,横跨浙江、江苏、河南三省,已连续五年综合经济实力居瑞安市第一名,先后获得温州市“特级明星企业”,浙江省“八五时期规模经济效益先进企业”,“浙江省十家最佳民营乡镇企业”和“浙江省文明乡镇企业”等荣誉称号。李荣光也连续五年获得温州市优秀厂长(经理)金鹿奖,并被评为温州市劳动模范、浙江省十家最佳民营乡镇企业家和最佳优秀乡镇企业家 李荣光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共向教育、体育及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捐资达280多万元。李荣光重视产业扶贫,在文成、泰顺等贫困山区设立各类鞋帮加工点,安排了10000人就业。 王璋

  男,1937年生。瓯海区曙光高级职业中学校长。曾被评为八优校长,市先进教育者、省十佳校长。1985年,王璋在连续作了两次胃切除大手术后,提前退休,并于1986年创办全省第一所民办中等职业高中——瓯海区曙光高级职业中学,任校长至今。目前在拥有16个班级,258名学生,68位教职员工的中央教科所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学校。该校占地面积达40亩,建筑面积10548平方米,配备计算机152台,图书2.5万册,多媒体语音室,财会模拟室,电工电子室,舞蹈厅,健身房等各种教学设备。该校已为社会输送初、中级实用人才1978名职高毕业生,其中99名优秀毕业生考上大学,学校还开办摩托车、汽车驾驶等短期培训班192期,培训人员达2万多人。 王鸿铨 男,1937年生。原温州市民政局副局长。1997年被民政部门授予“全国殡葬改革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1984年王鸿铨到市殡葬改革办公室,为狠刹丧事大操大办、大出殡等歪风做了大量工作。他坚决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殡葬改革的决定,到处奔走呼号,积极开展宣传。使几千年的土葬陋习和丧事大操大办的歪风得到改变,丧事从简、遗体火化、不开追悼会、骨灰撒江河、不搞迷信的新风逐渐形成。鹿城区火化率从25%上升到975%。同时他极其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自1998年残联成立以来兼任两届理事长,在残疾人康复、劳动就业、教育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捐募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谢进兴 男,1946年生。温州特陶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曾获温州市劳动模范、温州市优秀厂长、浙江省优秀厂长、劳动模范、浙江省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中国经营大师、温州市第三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金鹿奖得主。自1986年以来,谢进兴把一个只有40来人,固定资产80万元,亏损达10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89家子企业,600多人,总资产38亿元,年盈利数千万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995年以来,该企业荣获“中国特种陶瓷功勋企业”、“温州市工业企业管理优秀企业”、“市级文明单位”、“先进党组织”、“浙江省技术进步优秀企业”。 邢慧芳 女,1966年生。文成县黄坦镇王宅村党支部书记兼文成县天蓬动物养殖有限公司经理。省科技星火带头人,市优秀农民企业家、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第五届市十大优秀青年,市第八、九届人大代表。 1988年,邢慧芳靠从信用社借贷的14万元,创办了文成县第一家科学养猪场。她利用科学饲养方法,改写了山区单一养肥肉型商品猪的历史,使瘦肉率提高到57%。并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帮助尚未脱贫的农民出点子、送技术、助资金、解难题,举办多次科技养猪培训班,为300多人次无偿传授“养猪经”,使14家贫困户脱了贫。1994年,她与另外几家养猪专业户投资450万元,创办了集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股份制企业——文成县天蓬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以上。 王振滔 男,1965年生。中国奥康集团总裁。浙江省优秀乡镇企业家、温州市劳动模范、金鹿奖得主、市人大代表。

  王振滔经过10年的努力,将一个只有10来人,资产不到3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目前以奥康集团公司为核心的、拥有20多家成员企业、30多家分公司、并在全国内外300来家大中型商场设有专柜,共有员工1500多人、固定资产12亿元,年产值238亿元,创利税3500万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995年、1996年、1997年连续三年属全市同行业税利大户之首,经济效益列浙江省同行业第一,温州市工业企业第四。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集团、国家大型乡镇企业、无区域集团、双文明企业。奥康鞋业产品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奥康牌皮鞋荣获“98中国十大真皮鞋王”称号。

  曾旭光 男,1946年生。华士服装(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78年移民法国巴黎,现为旅法华侨俱乐部副主席。曾两度被评为市优秀厂长(经理)“金鹿奖”。

  曾旭光1980年在巴黎创办红玫瑰服装纺织品进出口公司。1992年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巨资创建独资企业——华士服装(中国)有限公司,率先在温州实行西服大流水作用,以先进的设备、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为温州的服装业上档次、创名牌起到带头推动作用。华士服装(中国)公司创办至今,在曾旭光的精心经营下,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每年不断增。1995年被温州市政府评为“温州市名牌”,1996年评为“温州知名商标”、“浙江西服名牌”;1996年中国服装利税百强企业。

  温邦彦 男,1947年生。浙江永久科技实业公司总裁。中国发明协会全国委员,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理事。1988年荣获全国经济改革人才奖和全国首届十佳科技实业家,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9年被选为全国劳模。曾是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 三十年来他坚持自学,先后获得十八项中、美等国发明专利,其中多功能电磁阀荣获第十五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质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其个人还荣获经联合国注册的世界发明一级骑士勋章。1981年,温邦彦自筹资金,创办了生产自己发明的新产品的工厂——永久机厂。85年又创办了私立科研所和机电学校,闯出了一条集科技开发、生产经营、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创办科技实业新路。 胡成中 男,1961年生。中国德力西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全国优秀企业改革家”、中国经营大师、浙江省功勋乡镇企业家,浙江省第二届优秀青年企业家,获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温州市政协常委、温州市工商联副会长,浙江省工商联常委、浙江省九届人大代表。

  1997年胡成中把一个只有8名员工,年产值仅5万元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至今以德力西集团公司为核心的,拥有100多家成员企业和600多家协作层企业,并在国内外设立了近400家销售公司和代理机构。集团公司经营100多个系列4000多个规格的低压电器产品,是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产量、产值、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朱炳新 男,1934年生,永嘉县瓯北镇和二村炳新农场场长。朱炳新热衷于粮田规模经营,无私奉献于农业事业,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颂扬,17年来,每年被授予永嘉县售粮大户奖;1985年——1989年连续被评为温州市劳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连续三届(六、七、八届)被选为省人大代表。朱炳新同志自八十年代初经营粮田以来,到今年止,经营户达47户,经营面积1700多亩。17年来,年年超额完成国家的定购任务。前几年,尽管市场粮价高于国家收购价,但朱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除留足种子粮、口粮(包括转包户口粮)、饲料粮外,将所有余粮全部卖给国家,十余年来,已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561万斤,向转包户提供口粮383万斤。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送礼”已经成了一个带有贬义性的词语,甚至是一种见不得光的行为。但事实上这也只是一种狭隘性的认为,因为人与人之间赠送礼物,也并不一定非要有所图谋,更多的时候是在寄托某种情怀。比如恋人之间可以相互赠送定情信物,朋友之间也可以彼此交换带有纪念性的礼物,而当两个人各自天涯之时,也可以通过传递某种东西,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这种习惯自古便有,并不稀奇。

而且这样的行为在古人的手中,也被玩出了新意,比如这首古诗当中,暗藏古人送礼的最高境界,令人佩服。

人们常说一个人送给你的礼物,代表着他人生的高度,和为人处世的境界,以及这个人眼界的开阔程度,同时也包含着他的个人品味。也正因如此,人们在送给对方礼物的时候,总是前思后想,经过周密的考虑之后才会做出决定。

但是这首古诗的作者,却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瞻前顾后,更不曾反复推敲,挑三拣四。而是用一种无比随意的姿态信手捏来,可是他却为自己的朋友,寄出了这世间最美好的礼物。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透过这首古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陆凯那种随意而又潇洒的姿态,同时更能够体会到他的人生境界,究竟达到了怎样一个高度?

根据《魏书》中的记载推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应该是在陆凯率领大军南征之时。在征途之中仍旧有如此雅兴,可见此人果然气度不凡,而且在舟车劳顿的途中,他还能够有心思想着远方的故人,也说明了在他的心中对彼此的情义非常看重。

也正是在这些先决条件之下,他才萌生出了这种新奇而又独特的想法,路过江南,折花赠友。

当时他带领大军路过梅岭,来自于北方鲜卑族的陆凯,第一次看到江南的秀丽风光。在北方见惯了西风烈马的他,看到如此温柔的春风细雨,绿柳红花,心中难免会生出别样的惊叹和感慨。

所以他才会想把这种惊艳的视觉感受,传递给生活在北方的故友。就像今天的我们看到了某种新鲜事物,总是想要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拍下来分享到朋友圈里,是一样的心情。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诗中所说的陇头在古代泛指北方的边塞。在江南折一枝春景,寄遥远的边疆,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寓意,一枝梅花代表了整个江南的春光。

虽然事实上这一枝梅花并不能够送到对方的手中,因为彼此远隔千里之遥,这枝梅花注定要在路上枯萎。但是它所传递的这份情怀,却并不会随着梅花的枯萎而减退,反而还会随着遥远的路途,而变得更加浓厚。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他所分享给友人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美妙感受,超越了有形的实际物质,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交流。好比男女之间相互赠送礼物的时候,其实送什么礼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存在着真实的感情,送出的是自己的真心。

其实人与人之间都是这样,正如陆凯这首古诗中所写,送礼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礼物本身,而在于一种真挚的情怀,这才是他最令人佩服之处。同时也在无形中凸显出了他人生的高度和格局,其实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送出任何一种贵重的东西,但是他却选择用一支梅花,来代表自己的思念,这便是他的人生境界。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送礼”已经成了一个带有贬义性的词语,甚至是一种见不得光的行为。但事实上这也只是一种狭隘性的认为,因为人与人之间赠送礼物,也并不一定非要有所图谋,更多的时候是在寄托某种情怀。比如恋人之间可以相互赠送定情信物,朋友之间也可以彼此交换带有纪念性的礼物,而当两个人各自天涯之时,也可以通过传递某种东西,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这种习惯自古便有,并不稀奇。

而且这样的行为在古人的手中,也被玩出了新意,比如这首古诗当中,暗藏古人送礼的最高境界,令人佩服。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透过这首古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陆凯那种随意而又潇洒的姿态,同时更能够体会到他的人生境界,究竟达到了怎样一个高度?

根据《魏书》中的记载推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应该是在陆凯率领大军南征之时。在征途之中仍旧有如此雅兴,可见此人果然气度不凡,而且在舟车劳顿的途中,他还能够有心思想着远方的故人,也说明了在他的心中对彼此的情义非常看重。

也正是在这些先决条件之下,他才萌生出了这种新奇而又独特的想法,路过江南,折花赠友。

当时他带领大军路过梅岭,来自于北方鲜卑族的陆凯,第一次看到江南的秀丽风光。在北方见惯了西风烈马的他,看到如此温柔的春风细雨,绿柳红花,心中难免会生出别样的惊叹和感慨。

●企业使命:为人类进步而服务。

与事俱进:“梦想是走出来的”,奥康与顾客、员工及相关方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与时俱进:持续创新,为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而服务,为改变人类的精神生活而进步;

与世俱进:奥康与世界同步,振兴民族工业,实现世界名牌愿景。

●企业愿景:百年奥康,全球品牌。

●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人本、和谐。

诚信: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可靠根基、发展之宝。一要对顾客诚信,二要对员工诚信,三要对股东诚信,四要对政府诚信,五要对社会诚信。

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一要文化创新,二要管理创新,三要技术创新。

人本:以人为本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把面向人,尊重人,关爱人放在管理首位,做顾客、员工、股东的知心人、贴心人;只有学习才能成功。

和谐:内部建立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外部建立和谐的合作和发展平台,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格言:言必信,行必果。

●企业精神:团结就是力量。

●短期发展方向:做强做大皮鞋主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赢利能力。

●长期发展方向:成为国内皮鞋行业第一品牌,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争创国际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