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突然回家爷爷泪崩,爷孙之间的感情该如何表述?

老人 0 47

孙女突然回家爷爷泪崩,爷孙之间的感情该如何表述?,第1张

孙女突然回家爷爷泪崩,爷孙之间的感情该如何表述?
导读:趁着这个假期,很多的人选择回到家中和自己的亲人团聚。此前因为疫情的原因,许多人不得不和自己的家人分隔两地,没有办法团圆。因此一部分的人将这个国庆假期作为短暂的春节回到家里,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满满的团圆饭。有一个小女孩她从小和自己

趁着这个假期,很多的人选择回到家中和自己的亲人团聚。此前因为疫情的原因,许多人不得不和自己的家人分隔两地,没有办法团圆。因此一部分的人将这个国庆假期作为短暂的春节回到家里,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满满的团圆饭。

有一个小女孩她从小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他的父母十分的忙碌,所以他对于自己爷爷奶奶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存在。小女孩也说自己从小上学的时候都是自己的爷爷接送,哪怕是上了高中他的爷爷也从来没有耽误过她的学习。并且每天都去送她上学,是非常让她感动的一件事情。

在这个假期期间因为很多人返回家中,票很难抢到,因此本来这个小女孩的计划是不回家。将这件事情告知给家里之后,她的爷爷奶奶虽然说让她在那边好好的不要担心家里他们都很好,但是事后却哭了一段时间,这也让小女孩的心里觉得十分酸楚挣扎。后来比较幸运的是,有一个人退了票之后她立马就将这张票抢到手,并且没有告诉她的家人,突然间就回到家中还见到她的爷爷奶奶。

她的爷爷在刚开始看见他的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一直在激动的拍手,后来经过了很长时间确定是她的孙女回来之后立马就激动的站了起来,抱着他的孙女哭泣。这一幕也让很多人眼眶都红了,网上很多的网友也表示他们真的也想念自己的亲人了,想要回去看看。但是很多的网友,他们的爷爷奶奶已经离开了人世。

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也是无法磨灭的一种传承情感。爷爷奶奶从小就照顾着她,对于她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一天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天,中秋节和国庆节都在同一天是万家团圆祖国安康的日子,因此他们更加特别珍惜这一天。

我是奶奶的孙女爸爸是奶奶的儿子作文如下:

我是奶奶的孙女,爸爸是奶奶的儿子。奶奶是我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之一,她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和温暖。

每天早上,我和奶奶一起起床,一起锻炼身体。我们会一起去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在路上,我和奶奶会聊天,谈论着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或者听奶奶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些美好的时光让我感到非常幸福。

在家里,我会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比如擦桌子、洗碗、拖地等。奶奶总是夸我是个好孩子,我听了心里很开心。我还会和奶奶一起做饭,一起享受美食。我们也会一起看电视,讨论电视节目中的各种情节。这些简单的时光让我感到非常快乐。

爸爸也很孝顺奶奶,他经常给奶奶打电话,询问她的生活情况,给她送去自己的关爱和关心。爸爸也经常带我回家看望奶奶,我们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在假期里,我们会一起旅游,欣赏美丽的风景。这些美好的回忆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

我非常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她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也给了我很多温暖和关爱。我会一直陪伴着奶奶,让她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同时,我也会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为家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最后,我想对奶奶说声谢谢!感谢她给予我无尽的爱和关怀。我会永远爱着奶奶,让她在晚年生活中充满快乐和幸福。

孝顺长辈的重要性

1、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孝顺长辈不仅是尊敬和关心他们的个人行为,更是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通过孝顺长辈,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家族中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保持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体现个人品德和修养:孝顺长辈是一个人品德和修养的重要体现。尊重和关心长辈,不仅能够彰显个人的道德品质,也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促进家庭和谐:孝顺长辈是促进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尊敬和关心长辈,能够建立代际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促进家庭和谐与稳定。

4、回报长辈的养育之恩:长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孝顺长辈也是对他们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通过孝顺长辈,我们能够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敬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

当事人回应她的爷爷奶奶已经过世了,视频中的爷爷是她老公的爷爷,但她老公的爷爷也比较疼她,爷爷站在雨里送她时,她感觉心里很难受就拍了视频记录了一下,随便发的没想到会火,假期结束了很多人正在经历离别,因为这样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当事人还希望爷爷身体硬朗每次回去都能见到他。

这位爷爷从视频中可看出岁数不小了,在雨中依依不舍的目送孙媳妇儿离开,虽然不是这位女士的亲爷爷,胜似亲爷爷。从这位女士后来的回应当中感觉到他们的关系很好,是很和睦的一家人。

这位女士和老公的爷爷关系这么亲密,说明他们平时都付出了真心,懂得关心对方。我们很多人和别人处不好关系,只想索取不知道付出,这位女士和爷爷值得我们学习,有时间多和我们挂念的人多走动。

女士最后的回应希望爷爷身体硬朗,希望每次回家都能见到他,说明爷爷在孙媳妇心中的位置很高。在这里我想谈谈我们对老年人的看法,很多人觉得老人老了就没有价值了,这包括很多老年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人都在年轻时做出过贡献,无论事情大小。那人老了就没有贡献了吗?怎样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在照护他的父亲时有很多感触,并出了一本书叫《请你迷失在我身旁》,他在书中是这样写的,首先要摈弃用生产性衡量人的价值的观点,不以能否做事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纵使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仍关注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就是对他们的支持。老人活着本就是对家人在做贡献,我们要肯定老去的意义,为老人从年岁生长中找到肯定的意义。

视频中的女性回应希望每次都能见到爷爷,这就是爷爷的贡献,爷爷活着儿孙就感觉很好,等人不在时,那剩下的只有叹息和回忆。所以老年人要好好活着,小辈的人也不要总有怨言好好珍惜当下吧。

奶奶我要做你的好孙女

星期天,我的堂姐到我家来玩。因为我赶时间便马马虎虎地做完了作业,就出门与她玩了,连古筝都没练。

中午,奶奶从外面回来了,问:“佳佳,你今天练琴了吗?”我说:“还没呢!再让我玩一会儿吧!”一晃就到了傍晚,奶奶又在提醒我:“佳佳,快练琴,马上就吃晚饭了。”我居然会说出连我自己都没想到的话:“你别烦我,下星期你别回来了,回你的常州锦绣花园去吧!”奶奶顿时惊呆了,没想到自己的孙女会说出这样的话……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真后悔我说的那些话。奶奶关爱我的情景历历在目。

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妈妈要上班,天天都是奶奶带我。听妈妈说,我那时体质差,有时晚上会哭闹,奶奶就抱着哄我,有时半宿不睡觉。到了第二天,爸爸妈妈去上班,奶奶不管怎么疲倦,都得抱着我,直到我睡觉为止。多少个这样的日日夜夜呀!奶奶无私地爱着我,关心着我,她从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上幼儿园时奶奶负责接送,因为我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又哭又闹,奶奶总是一边哄我,一边心疼地陪我流泪……

上小学时,奶奶除了接送我之外,还又多了一件事——送饭。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她都会准时来到学校,而我却对奶奶大不敬。我真是不应该呀!

现在,我真诚地对奶奶说:“奶奶,对不起。我知道我伤了您的心,您就原谅我吧!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我会铭记您的教诲,以后对人我会心平气和。因为我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奶奶我不会让您失望的,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干好每一件事。在这里,我再次正式对您说一声‘对不起’!”奶奶,你能原谅无知的孙女吗?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好好爱你,就像你那样无怨无悔地爱我。我要做你最好的宝贝。愿同学们也和我一样做长辈的好孩子。

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老人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

此事一经传开,网友纷纷热评:

这小孩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

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事件回放:10月1日,山东一女孩本想中秋节去旅行不回家了,家里人话里话外都显得有点伤心,于是女孩就临时决定回家。当她突然出现在爷爷面前的时候,爷爷忍不住老泪纵横、声音哽咽,竟然还念叨了一句“做梦都没想到”!

 

孙女中秋突然回家,爷爷为啥哭了呢?我想有三个原因。一是,爷孙俩的感情深厚;二是,中国人“中秋团圆”的情节;三是,人越老,感情反而变得越细腻。

 

一、祖孙俩的感情深厚

 

据视频的孙女所说,她从小就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打小,一直是爷爷奶奶送她去上学,一直送到上高中。等到她考上了大学,第一次去学校,爷爷也一样去送她了。由此可见,爷孙俩的感情十分深厚。

 

中国有句古话叫“隔辈亲”,什么意思?就是相比和爸爸妈妈的亲近度,孩子和爷爷奶奶显得更为亲近。这里有3个方面的原因:1是,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赚钱养家上了,自然孩子和爷爷奶奶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2是,由于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对待孩子教育方面就显得简单粗暴,而爷爷奶奶更有耐心;3是,爷爷奶奶什么都舍不得吃,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孙子孙女。总之,这“隔辈亲”当然显得感情深厚了。

 

二、中国人“中秋团圆”的情节

 

中国人的“中秋节”,那是一家子团圆的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旦少一个人团聚,总让人觉得不那么完美,尤其是老年人。不但是中秋节,中国任何一个节气,老年人都喜欢挨个数一边,知道大家都到齐了,才会觉得这是一个完美的节日。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实,最思亲的,往往不是在外地工作、上学的你,反而是留守故乡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三、人越老,感情反而变得越细腻

 

年轻人的事情比较多,精力分散,感情也分散;老年人越活越觉得没意思,精力和感情都放在儿孙身上了。养女儿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当你一想到女儿长大了,就要和哪个穷小子跑了的时候,心情登时就会觉得不爽。怎奈儿大不由娘?更何况是孙子、孙女?当爷爷日思夜想等你回来团聚的时候,你却说你要陪女朋友(男朋友)去旅行,爷爷嘴上不说,心里应该是失落的。当你突然之间出现在爷爷的面前的时候,爷爷是何等的惊喜?以至于开心到语无伦次。怪不得,这个爷爷会念叨“做梦都没想到呢”?

 

以上就是这位爷爷哭起来的原因。作为后生晚辈,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笑口常开;同时作为叔叔辈,表扬一下这位孙女,算你有良心,知道什么是人间大爱。最后,还是提醒大家,常回家看看,千万别做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事。

例文:

星期天,饭桌上,孙女不停地给爷爷奶奶讲自己一周的趣闻。

孙女突然提到:“爷爷,你最近看过《百家讲坛》哒?那个易中天教授讲曹操讲得超好,原来曹操也有可爱的呀!”

爷爷是个老学究,在原则问题上从来不违背。“什么易中天,什么曹操可爱。奸雄就是奸雄,逆臣贼子,大逆不到。”

“你太顽固了,易中天教授是以现代的眼光来评判曹操,他再怎么不好,作为一代霸王,他也是有优点的呀。”孙女有些听不住了。

“什么优点,逆臣贼子能有什么优点?现代人?现代人也不能乱说。”爷爷也有些火了。

“现代人怎么就乱说了,我们是以科学公正地眼光看问题。”孙女有点讲道理了。

“科学公正?你能说夏桀横征暴敛、涂炭生灵有利于减少人口?你能说希特勒发动二战有利于促进别国民族的觉醒?你能说发动核战争是为了有利于世界和平?”爷爷的话压得孙女翻不了嘴。

“那你也不能找特例,以偏盖全。隋炀帝荒*无度、鱼肉百姓,可他们创建的科举制选拔了多少优秀人才呀;鸦片战争虽然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呀;黑人贸易虽然有违人道,但也给新大陆带去了新的文化呀。”孙女也有些飘了。

“这都是些什么现代人的道道儿!”爷爷火了,“用什么科学公正胡搅蛮缠还就对了?现代人越过越不象话。话不好好说,个不好好唱,含混不清,还‘哼哼哈嘿’有什么好听的。”

“我哪儿话说的不在理了,你不要指桑骂槐指责我的偶像,你听的京剧还不是一样‘咿咿呀呀’的让人听不懂!”

“京剧再怎么不懂也是国粹,是艺术!”

“那周杰伦的歌是时尚,是现代!”

两个人越吵越凶,奶奶笑呵呵地说:“行了,行了,都别吵了。老头子去看易中天,小孙女去看《三国》。你们各自了解了再来吵。现代和过去总有碰撞,但也有交融。”

爷爷悻悻地去看《百家讲坛》,孙女自顾去看《三国》。爷爷不禁感叹易中天的绝妙解说,孙女也对曹操有了新的认识。

一个真实的山东女孩-最美的山东女孩!

1998年 8月24日,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在山东加祥县后中庄举行。 死者申春玲是一 位年仅16岁小姑娘,但她却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规格, 她的三个哥哥穿上了为父母送葬才能穿上的孝衣。在灵柩前长跪不起,全村老少自发地佩带黑纱哭着为她送行----

然而有谁知道这位早逝的姑娘其实与这个家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只是一个连户口都没有的继女;在继父瘫痪,亲母亲离家出走后, 她却勇敢地留了下来,用柔弱的双肩托起了四个大学生哥哥!

1994年 6月,失去丈夫的春玲的母亲带着申春玲姐弟从山东范泽龙周集来到加祥县后申庄。春玲的继父申树平是一个木匠,为人忠老实。继父上有70多岁的二老,下有四个正在读书的儿子。其中大儿子申建国在西安交大读书,其它三个儿子在县里读高中。 尽管家庭负担很重,但继父有一门高超的木工手艺,再加上一家人勤俭节约, 生活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于春玲母子三人的到来,继父全家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或许因为家中没有女孩的缘故,爷爷、奶奶、继父都对小春玲疼爱有加, 哥哥们更是亲热地叫她小玲铛。小春玲到继父家时,早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可是由于父亲去世,她只能失学在家。继父知道后二话不说,拿钱给她上了学。家里本来就有四个孩子上学,再加上小春玲,继父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负担。 好在继父勤快,农闲时间常跟镇上的建筑队外出施工赚些外快,总算能对付家里的支出。

小春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第一学期就考了个全年级第三名。 除了学习,她还包下了部分家务活,一有空闲,就帮几个哥哥洗脏衣服, 帮继父抬木头、拉锯,继父逢人就夸:我这辈子有福气,天上掉下个好女儿!

然而,快乐的时光转眼即逝,一场横祸从天而降。

1995外初夏,继父在一次施工队中从三楼摔了下来,瘫痪在床。一根大梁倒下了,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断绝了,而且为给继父治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看着瘫在床上的病父,二哥申建军率先提出辍学,父亲坚决不同意,因为他和老三马上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老三、老四也要求辍学,好挑起家庭的重担。

正在哥哥们相争不让、继父左右为难之时, 小春玲却提出由自己辍学,帮妈妈支撑起这个家。 继父流泪了,爷爷、奶奶也不停地抹泪。继父沉痛说:玲儿,爹对不住你, 你的几个哥哥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放弃可惜了,只能委屈你了---

三个哥哥也紧紧握住小妹的手,并在父亲床前共同许下诺言: 不论以后谁考上大学小妹的这份恩情要加倍偿还。

可刚刚走出磨难的春玲母亲却承不住再一次的灾难打击。 她从医生口中得知,丈夫很可能终身瘫痪在床, 她对这个家彻底失去了信心,更惧怕自已挑起这副沉重的担子,决定带着小儿离家出走。 任春玲如何哀求,如何劝止,母亲还是在继父受伤三个月后离开了危难的家。 母亲走了,家里的支柱又断了一根,爷爷、奶奶成天抹泪, 继父唉声叹气,哥哥们心中更是怕恐不安。家里又陷入一片泪雨纷飞中。村里的人们也好心地劝慰春玲:

「这里没有你任何亲人了,你也回范泽你姥姥家吧,要不,你会受一辈子苦的!」 小春玲坚定地摇摇头:「不,我不能走,俺娘走了俺不能再丢下这个家。」小春玲把哥哥们叫到继父的床前,一字一句地保证道: 「爹,娘走了,是娘没良心;我不会走,我要留下来陪你们共渡难关, 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亲生女儿。」这一年,申春玲年仅12岁。

只要哥哥们有出息了,就是小妹有出息了

小春玲说到做到,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和真正的家庭妇女一样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为整个家庭精打细算地过日了。小春玲知道,这个家要想好起来,首先得让继父好起来,所以,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她一刻也没有停止为继父治病。

2 最美的女孩

1996年盛夏,由于天气炎热,继父的病情加重, 小春玲决定带他去济宁市住院治疗。安顿好家里的事,她拉着板车上路了。80多公里的路程她足足走了两天一夜,走到目的地时,她的脚磨破了,肩也肿得老高。 在医院为了节省住宿费,春玲住在医院的自行车棚里, 看车的老大爷以为她是讨饭的乞丐,几次往外撵她。

小春玲只好实话实说,老人深受感动, 不仅把她睡觉用的板车放在最里边还专门为她找了一顶蚊帐。

在春玲的精心照顾下,继父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她又拉着继父走回了家乡。 刚回到家就赶上了麦收。哥哥们都在上学,爷爷奶奶只能帮着做做饭或捆麦子, 7亩多地的麦子只能靠春玲一个人。为了抢收,好连续几天都睡在地里, 累得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趴在麦跺上睡一会儿,醒来以后接着再割。

由于心急,再加上过度劳累,小春玲的嘴上起了水泡,手脚也磨出了血。 她真有些支撑不住了,可剩下的两亩麦子怎么办?这些都是全家人的口粮啊!她急得禁不住在麦地里失声痛哭起来,哭声引来了乡亲们, 大伙对她同情不已,七手八脚帮她割完了麦子。这次艰难的麦收,换来了全家的粮食,二哥在高考中也取得了巨大的丰收, 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手捧着二哥的录取通知书,小春玲似乎忘记了自已的劳累,高兴地跳着、喊着。 望着又黑又瘦的小妹,落榜的三哥申建文不由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自责地说: 我对不起小妹,她为我们受了这么多苦,可我却----说着痛哭起来。

小春玲慌了,拉住三哥的手,劝道 :「哥,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你别灰心!」

小妹的话让申建文更是惭愧不已,他表示不复读了,留在家里帮妹妹。 春玲执意不肯,她哭着问三哥:我受苦受累不就是让你们好好上学吗 哥哥们有出息了,就是我有出息了,你怎么就想不通呢! 三哥终于听从了妹妹了劝说,也决定复读,二哥去上海读书的日子越来越近。3000元的学杂费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

无奈之际,小春玲想到了卖血。第一次去血站,因年龄太小,医生不给抽;第二次去,她虚报了年龄才被允许抽200CC血。当她拿到400元"营养费"时,脸上的愁容仍没有散去。她知道,这 400元钱对于3000元的学费只不是杯水车薪。

于是,她第三天又一次来到血站。这一次,医生说什么都不给抽了。

情急之下,小春玲向医生下跪讲述了卖血的原因。 医生沉默良久,才叹了口气说: 好吧,就这一次,以后可别再来了;你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位好心的医生象征性地给她抽了少量的血,并从自已的口袋里掏出钱,凑了700元钱给了小春玲。小春玲感动得直掉泪。

回到家,春玲如数把钱交给了继父,继父忙问她从哪来这么多钱。 小春玲撒谎说是借的。细心的二哥却从她那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明白了一切。 他抓住小妹的手看了又看,又从她兜里掏了两张卖血的收据,全家人都惊呆了! 可是,这些钱还远远不够学费的一半,继父决定卖掉一块老宅地基, 爷爷奶奶也决定把他们准备打寿棺的三棵大杨树卖掉。继父不同意,两位老人执意说:「小玲子为了咱这个家拼了命了,我们还要那棺材干啥。」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二哥、三哥的学费总算凑齐了。为了让二哥申建军体体面面地去上大学,小春玲连续几个晚上没休息, 给哥哥缝制了新棉被和新布鞋。监行前,春玲去车站送二哥,她说: 「二哥,咱家虽穷,但有志气,你一定好好学习,别担心家里,

你在外面也别苦了自已,需要钱尽管来信给家里说,俺给你办。」 申建军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小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动得泪流满面----

你们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们的妹妹

哥哥们上学走了,小春玲开始盘算着怎么赚钱给继父治病,为哥哥们缴来年的学费。

起初,她也想着跟村里的女孩子们外出打工,可家里的三个老人没人照顾,她只能在家想办法。冥思苦想后,她决定种棉花到富。 种棉花与种其它农作物不一样,管理起来不仅费事,而且喷洒农药也很危险, 可小春玲却在心里盘算着一年下来种棉花大约可收入八九千元,就毫不犹豫地开始忙乎起来。她雄心勃勃地种起了棉花,可不久,鲁西南地区的棉花全部遭受到棉铃虫的袭击。这可急坏了小春玲,身材没有棉花高的她赶紧背着20多公斤重的药桶在棉田里喷洒农药。

3 最美的女孩

她听人说,中午最热的时候,除虫最有效。她就挑中午阳光最强的时候打药,炙热的太阳晒得棉田像个大蒸笼, 令她常常喘不过气来,她只好喷洒一行就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一天中午,由于药桶漏水,她中纛晕了过去,被村里人发现送了回去。 醒来后,她不顾继父劝阻,又挣扎返回了棉田----

巴心巴肝的苦做终于换来了棉花大丰收, 可由于当年棉花收购价太低,小春玲依然没能把攒到她计划的钱。 聪明的她又动起了脑筋,什么赚钱她就干什么。

农闲时,她和别人一起收过槐米、柳条,也推销过草帽,黄豆。 后来,她听人说泗水的苹果便宜,她又跟着村里的大伯去泗水贩水果。每天晚饭后拉着地排车上路,天亮时赶到苹果园,装上车就往回赶。壮年男子拉一排车,她也拉一地排车。在路上,别人都吃苹果解渴,她却一个也舍不得吃, 连烂了点的也留下给继父,爷爷、奶奶吃, 四哥申建华看到的仅14岁的妹妹如此艰辛,心中实在过意不去。他决定退学参军,留下来帮妹妹。

小春玲却很支持哥哥,她偷偷地劝慰哥哥道:「我最羡慕的是军人,留在家里又有什么出息呢?你放心去吧,家里的困难我能顶住。」

经不住小春玲的一再劝说,继父终于同意了。

四哥去部队那天,小春玲从口袋掏出一大把皱巴巴的零钱塞到哥哥手里: 「 哥哥,这是80多元钱,是俺省下来的,你留着零用,到部队后你好好干,争取当个军官回来。」 申建华的眼睛湿润了。

1997年春节,是小春玲最快乐的一个春节。除了四哥在部队外,三个哥哥都回来了,并且三个哥哥都为小妹准备了新年礼物。大哥带给她的是一套新衣服,二哥送给了她一条红围巾,就连三哥也给她买了一盒美容霜。小春玲抱着礼物从里屋跑到外屋,不住地跳着笑着,此时的她又恢复了孩子的天性,那么天真活泼。

小春玲喜悦的神情让全家为之动容,继父的脸上也绽开了笑容。他把儿子们叫到床前,说:「 你们三个哥哥做得对!玲玲太苦了,以后你们有了本事,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们的小妹。

我们永远爱着你————亲情小妹

在繁忙的农活中,春玲始终不忘给继父治病, 一有希望,哪怕山高路远,她也带着继父去。 苍天不负有心人,继父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有时还可以拄着拐杖挪步。哥哥们也是学业有成。大哥申建国在完成本科学业后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四哥申建华在部队入了党,并被提拔为班长。

1997年 9月,三哥申建文高考顺利过关,被山东中医学院录取。

1998年 3月,奶奶突然重病,临终前,老人紧紧抓住小春玲的手艰难地说:"玲儿,奶奶这辈子不亏,有你这么个好孙女,奶奶真舍不得人呀!" 说着老人颤抖着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玉手镯递给春玲,春玲迟疑着没接。 爷爷说: 玲儿,这是奶奶原本留给你长嫂的,可奶奶想,这个手镯最该给你,你就满足了奶奶的心愿吧! 春玲含泪接过了手镯,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奶奶去世后,四哥来信了,说他原准备考军校, 可知道奶奶去世后,家里又用了不少钱,他决定放弃。 春玲看了信,急了,她马上找人给哥哥去信劝说,并寄去了200元钱,让哥哥买学习资料。她说:「 哥哥,考军校是你一辈子的大事,可千万别为了眼前的困难而耽误了一生啊!」就在春玲想着法了鼓励四哥时,出走了几年的母亲突然来信了, 原来,母亲离家出走时就偷偷开了个假离婚证明,后来去了平阳县, 找了一个做食品加工的老板做丈夫,生活还算可以。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女儿这几年受的苦难,心里充满了愧疚。母亲来信想让女儿也去平阳县跟着她过,还允诺给小春玲找一个好婆家。读着母亲的信,春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恨母亲的无情,可那毕竟是自已的亲生母亲啊! 她多想扑到母亲的怀里好好地哭一场,多想跟着母亲过一个正常女孩无忧的生活。可她怎能舍弃这个家,这个家虽穷,但且家人都是真心地疼她爱她啊!

善良的继父看出了她的忧悉,劝她道: 「 玲儿,你去找你娘吧,爹不怪你,咱家这么苦,会拖累你一辈子的,爹也于心不忍啊!」春玲咬了咬嘴唇,双膝跪在继父的床前:「爹,再大的苦俺都能吃,您可千万别赶俺走。」春玲让人代笔给母亲写了一封回信,拒绝了母亲的要求。

她一如既往地为这个家持着。为了给四哥多筹点钱买学习资料,1998年 8月的一天,小春玲又一次想到了卖血。 在她的再三请求下,医生一次为她抽了 300CC血, 原本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她此时更加虚弱。她强打起精神去邮局汇钱。

没想到,过马路时一恍惚,她被一辆满载着钢筋的大卡车挂倒,沉重的车轮从她身上轧过----

噩耗传来,爷爷承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上,继父四度昏厥过去。

三哥申建文是第一个知道消息赶到家的,他扑到在妹妹的遗体前,哭昏了过去。

二哥申建军接到电报后,在火车上两天没吃没喝,哭着从上海站着回到家乡。

远在西安的读研究生的大哥申建国闻讯失声痛哭,他实在抽不出空回家奔丧,流着泪为小妹发来唁电:亲情小妹, 你用母亲般的胸怀挑起一个沉重的家; 至爱小妹,你用脆弱的双肩撑起一片希望,我们永远爱着你____亲情小妹。

刚刚收到桂林陆军学院录取通知书的申建华同时收到了妹妹的噩耗, 他当场晕倒在训练场上。他也匆忙赶回了家乡。

按当地的风俗,未成年的人死后不仅不能举行葬礼,就连祖宗的"老林"也不能入。

小春玲到继父家四年,除了改姓,连户口也没来得及报,所以,她还不能算村里的人。 可村里的长辈们深深地被这个"亲情义女"的大仁大义感动,不仅破例为她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而且还在祖宗的"老林"为她选择了一块坟地。老人们流着泪说:这么好的闺女,死了再不能让她受屈了。

曾经采访过申春玲的山东省女作家刘红也赶来参加了葬礼,并为她撰写了祭文:

你,宛如山涧一朵野花,

你,又是天边的一抹云霞,

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柔弱的双肩担起满腔挚情, 幼小的心灵托起一个完整的家,年轻的岁月,本应如诗如画,如丝如缕,可是你的面前却堆满了太多的艰辛和沉重,一个毫无血缘的家,演绎出一番轰轰烈烈的真情;一个小小的你,虽不惊天地,泣鬼神,可又让许多天下人为这动情。

你走了,走得那么轻,那么轻,轻得像天边那朵云----

你留下的情又是那么重,那么重,重得像巍峨的泰山----

不是没个女孩都有自己的化妆品,也许她一生没见过也没触摸过!但是她是最美的女孩。

不是亲情胜似亲情。今年第一次流下了我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