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作文(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老人 0 15

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作文(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第1张

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作文(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导读:接到语文老师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儿子的作文,这是自儿子三岁上幼儿园至今十年学校生涯中的第一次,有些紧张也有些小小的兴奋:哪一个妈妈心里不是有千言万语对自己宝贝的描述赞美并一直在和周围的同事朋友倾诉,但第一次描述给孩子的老师,怎样才能

接到语文老师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儿子的作文,这是自儿子三岁上幼儿园至今十年学校生涯中的第一次,有些紧张也有些小小的兴奋:哪一个妈妈心里不是有千言万语对自己宝贝的描述赞美并一直在和周围的同事朋友倾诉,但第一次描述给孩子的老师,怎样才能在散落的记忆中贯穿起孩子性格特点,让老师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她的学生在父母眼中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对我是一个考验。

十二年前儿子降生的时候,我们还住在爸爸单位的一个14平方的小平房里,冬凉夏暖,度日如年,25岁就为人母的我自己还是个不成熟的孩子,心里上也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不但不懂得照顾连带孩子的基本经验也没有,导致儿子长期咳嗽肺炎最终患上持久不断反复发作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直到四岁前,每个月都要有5天在医院输液度过。

伴随着儿子的成长我和老公的工作环境不断地在改善,条件越来越好但时间越来越少,所以在刚过六岁生日的时候就送到了外国语小学的寄宿,在外人看来那是贵族学校,但于我和老公而言,那只是为了给自己点时间而把儿子托付给有能力承担责任的学校和老师的一种无奈选择。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子特别懂事和体贴,在妈妈心里留下很多温馨感人可以温暖妈妈一生的画面:

贴心懂事篇

儿子从小性格开朗活泼,但巨蟹座的他温顺不执拗,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到大没有一次为了不满足他的要求而哭闹过的经历。所以每当在街上或商场里看到孩子“大闹家长”的镜头时我就非常不理解:孩子和孩子间的差距真有这么大吗?

一 6岁时:因平日工作忙且累,想上寄宿小学就和儿子商量时,儿子

很天真的问我:妈妈,是不是我寄宿后你就可以休息了?让我尴尬无语,好像是自己偷懒心亏。上了小学,老师的引导和寄宿生活让孩子变得很独立:在学校养成早起习惯的他8岁时就能到楼下给睡懒觉的爸妈买早餐;自己上阳台收拾住校学校的衣物行李,为了不惊醒睡午觉的我,脱掉拖鞋蹑手蹑脚地从卧室走到阳台,让假寐的我很感动。

二 每次走在马路上,性格粗放的我走在下水道箅子上叮当乱响,儿子就能一路不断叨唠我:“妈妈你小心点,别掉下去,你到里面走”。 暑假带他和几个小朋友在黄河边玩泥,他能边忙着堆自己的“城堡”边盯着不断试图到深水区的同龄朋友:“别往里面走了,回来,危险,别这样”。我却在一边自己玩水而不管他们,反正心都让儿子操了。

三 同事搬新房子,大家一起去庆贺乔迁新喜。看了人家装饰一新的大房子回家后儿子一直闷闷不乐:“妈妈我觉得咱家还是挺穷的,我的压岁钱都给你吧”让我心酸的感动。见了同事就自豪的唠叨:都怪你去了你家,让我儿子都难过了。同事感慨道:你儿子真懂事,陈然(另一个同事)的儿子回家后就哭闹在地上打滚:要换新房子,不住这破小的房子了。有比较才有鉴别吧,孩子和孩子还真是不一样啊!!

善良正义篇

儿子的正直善良并不是刻意训练出来的,应该是放松的家庭环境和外国语的教育方式让他有非常强的同理心,凡事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就有打算丁克的朋友对我说:“如果生下的孩子能像俊杰这么懂事,我就有信心生孩子了”。

四 在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抢秋千,他就能不争不抢的站在秋千边上给其他小朋友做摇绳服务;下雪的时候自己走路都摇摇摆摆,还蹒跚的走过去扶跌倒的小朋友,让其他家长都很咂舌。

5月19日小招考试前一晚上为了让自己和孩子放松就带他去看泉城广场的音乐喷泉,里三圈外三圈的人群不断被故意调皮散落到身上的水滴尖叫嬉闹,气氛到高潮的时候儿子也情不自禁的一步迈上台阶想欢呼雀跃一下,猛然间他回了一下头,看到挡在背后的人群就退了下来悄声说了一句:算了,别挡着别人。

五 因为听说了貔貅能够给家里敛财,平时就很节俭的儿子就非让我给他买一个,当我说貔貅摆放必须嘴朝外才能吸财而要把貔貅放在门厅口时,儿子情绪突然低沉下来,很艰难的说:妈妈,我心里很难受,我不想把它对着门口的阿姨家,那人家家怎么办啊?这让我很震撼,一直自诩正义与人为善的我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点呢?

六 儿子还特别有环保意识,不但在家不断提醒我省电省水,别浪费之外,在院子里面就是个环保小卫士,不断提醒小朋友不要乱扔垃圾,有时候还把院子的别人不小心丢的碎纸和矿泉水瓶子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面去。有时候我反而觉得他有点过头了。但他从来不在意我的意见照样坚持他的行为,看来内心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爱好特长篇

七 读书时他最大的业余爱好了,从三年级开始不用读带拼音的图书后,就开始读大部头的书《狼图腾》《藏地密码》《藏獒》《福尔摩斯全集》《神探狄仁杰》《中国特种兵》《中国远征军》《朝鲜战场上没有番号的连队》《狼牙》《狙击手》《龙族》。。。。等带着典型的男孩子特性的书是他的最爱,获得阅读喜悦的同时也赠送了他一副厚厚的眼镜。但怎样从偏科的阅读增加人文情怀,把大量的信息能够系统逻辑的运用到学习中来还是他缺乏的,目前只是兴趣和最原始的信息量的积累。

八 缺乏才艺类的特长,五音不全,琴棋书画一窍不通。只是为了改善体质,培养坚毅的男子汉性格和体魄,在个人爱好加爸爸的威逼利诱下,坚持打了三年的网球。11岁那年还曾经只身跟教练(唯一一个没有家长陪同)坐24小时火车去赣江参加儿童短网比赛。 现在身体越来越棒,脸色却越来越黑,像个小非洲,现在儿子长大了,成了初中生了,但愿他积极阳光,正直善良的性格能够在青春飞扬的年纪中继续坚持,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韩俊杰,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包含了爸妈的全部期望:英俊杰出的青年才俊。现在“俊”字已经定性,就看“杰”字了,看能否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能担当的男子汉,未来这几年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的塑造很关键。作为家长的非常期望和学校老师一起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并肩努力!!

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感

这次在补习班里,我看到一这样一幅画,画的名字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漫画主要讲了一个小女孩坐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看着书这时,小女孩的妈妈端着一盆水放在小女孩脚下,一边帮她洗脚一边问她:“在看什么书呢?”小女孩一点儿也没打算自己洗脚,只是回答道:“书名叫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完便埋着头继续看书。妈妈帮小女孩洗完脚,端着水盆走出房间,一边走还一边喃喃着:“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啊?”小女孩听到了妈妈的话,但却一脸茫然,不知道她在说什么,用手抓了抓头发,又继续看书。

看完这幅漫画,我情不自禁地想:“小女孩在看一本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书,那为什么她不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为什么要她的妈妈来帮她呢?她自己做不了吗?不,不是的,那是因为她不想去做,她不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本书的真正含义。

其实,每一本书都是有着教育意义的,而我们阅读这些书,就是要从中读懂蕴含的道理,并运用到自己身上来,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些人看了许多关于“父爱母爱”的书,却浑然不知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爱,不知道知恩图报;还有一些人看了许多报效祖国的英雄的事迹:为祖国建议事业付出自己的心血的,为保卫祖国牺牲性命的……可他们却不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更过分的是:在升旗仪式上带着红领巾却不向国旗敬礼,还在和同学说悄悄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那是因为看这些书的人并没有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或是哲理,只把看书当作是解闷的一种活动。

现在,许多人看书只是为了那些精彩的、激动人心的情节,却忽视了书的真正意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出书海中那一本本书的含义,那么我相信这个小女孩会羞于妈妈帮她洗脚这样的事。我相信家庭会更加温馨,社会会更加和谐,祖国会更加强大,写这些书的作者就达到他们的目的了。

开学前一天疯狂补作业是一种很让人纠结的体验。质量也非常的低,而且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近日,山东青岛,一位妈妈看见儿子拼命补作业,当看到儿子一小时补了40多篇的作文,又好气又好笑!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临近暑假,家里大人忙,也没来得及督促孩子写作业。结果快开学了,孩子才想起来,于是拼命补作业。最奇葩的是,儿子竟然用了一个小时,补了四十篇作文。这位妈妈不知道感到高兴呢,还是感到生气,而当她看到儿子作文的内容,则是哭笑不得,生气了!

原来,四十篇的作文内容每篇的文字并不多,寥寥几行,写的都是几乎雷同的内容:今天我和爷爷打牌,我赢了!今天我和弟弟打牌,我赢了!今天我和奶奶打牌,我赢了!合着这一暑假,儿子和家里不同的人,天天在打牌,而且都是儿子赢了!不过,网友分析,这不能怪孩子,应该怪家长,最起码,家长的督促责任没有达到。

首先儿子放暑假了,一假期的生活应该有一个规划计划,孩子自制力差,自控力差,家长应该帮助制定,每天要干什么,学习娱乐游戏相结合,不时地督促一下。

其次,如果说孩子日记里写的是真的,每天为了打发时间,让孩子老老实实,爷爷奶奶陪着孩子打牌,为了让孩子高兴,还每次让孩子赢。大人是省事了,把孩子可坑毁了。

孩子写作文没有生活素材,源于孩子单调的生活,没有体验,哪来的真情实感?有心的家长,应该在工作之余,安排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让孩子有体验有真情实感,那样孩子生活丰富了,才有内容可写。

可以想象,这孩子到了学校,一暑假散漫惯了,很难适应学校紧张有序的生活,可能面临着更多学习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