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给员工发的奖励应该计入职工薪酬:1、计提时按职工所服务的部门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之一贷:应付职工薪酬——奖金2、购买汽车发放奖励时,(如有按规定应交的个人所得税,此时应扣除)借:应付职工薪酬——奖金
给员工发的奖励应该计入职工薪酬:
1、计提时按职工所服务的部门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之一
贷:应付职工薪酬——奖金
2、购买汽车发放奖励时,(如有按规定应交的个人所得税,此时应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奖金
贷:银行存款
在今年国庆期间,在江西有一家企业给员工发轿车。这则新闻在网络上非常火,这些汽车的总价值达五亿元。网友开始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评论,很多人都觉得这家企业太有钱了,太壕的世界我们也不懂。也有网友开始酸,为什么好的企业总是别人家的?那这家钢企究竟有多壕呢?下面小编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我们都知道,一般企业给员工发奖励都是以现金为主,但是能给员工发汽车的企业真的不多。即使有这样的企业,很有可能就是帮你付首付,而且首付极低,每个月需要你自己去月供,这种奖励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员工的压力。这家企业一次性拿出五亿购买汽车奖励员工,不得不说这家企业真的有钱。
在网络上也有网友这样评论,这家企业直接砸钱给自己做了一个广告,在网络上,只要一提给员工发汽车,很多人都能想到江西方大九钢。这家公司在中国非常有名,不是说制造的产品有多好,而是真的太有钱了。在之前给员工发年终奖,都是用现金堆成现金墙。网友看到这些都开始羡慕。
确实如此,在中国有多少家企业能够这样做呢?也有网友评论,其实可以直接发现金给员工,让员工自己购买喜欢的汽车。江西方大九钢给员工发车也有自己的目的,就是太有钱,任性!
这样的公司你们都喜欢吗?企业给员工发奖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热爱这家公司,让他们对这家公司尽忠职守。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当然,我们也能够理解江西方大九钢这样做。作为旁观者,我们只能投去羡慕的眼光。那你们觉得这家钢厂究竟有多壕呢?快来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关于公司给雇员配车的问题,涉及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问题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代扣代缴问题,下面分别讲述。
首先,关于企业所得税的问题。
这要区分股东雇员与非股东雇员。
(一)公司为股东性质的雇员配车(发票抬头为个人)相关企业所得税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第一条规定:“关于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支付消费性支出的处理问题:企业的上述支出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为股东个人购买汽车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2005〕364号)规定:“上述企业为个人股东购买的车辆,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折旧。”从上述条文中可明显看出:贵公司为总经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在税前扣除折旧。
(二)公司为非股东雇员配车的企业所得税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实物向雇员提供福利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15号)规定:“企业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雇员购买车辆,车辆发票均填写雇员姓名,并商定该雇员在企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该汽车的所有权完全归雇员个人所有。个人取得实物所得应在取得实物的当月,按照有关凭证上注明的价格并入其工资、薪金所得征税。”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非股东雇员的配车应计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征税。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购车时,可先借记应付工资,贷记银行存款;按规定年限分月按雇员的工作岗位进行分配,借记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或营销费用等,贷记应付工资。贵公司不能对该汽车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另外从汽车的所有权角度看,因发票抬头为个人,汽车的所有权不属于公司,并且汽车不属于贵公司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折旧。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贵公司为雇员个人配备车辆,无论是否为股东雇员,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其次,关于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一)股东雇员的个税问题。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国税函〔2005〕364号规定:考虑到该股东个人名下的车辆同时也为企业经营使用的实际情况,允许合理减除部分所得,减除的具体数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
(二)非股东雇员的个税问题。
根据前文国税发〔1995〕115号规定,非股东雇员的配车应计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缴税。
此处要说明的是:因为个人所得税法(对此项所得的处理)未区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故上述适用于外资企业雇员的个税政策同样要适用于内资企业。
据此,贵公司可以按5年期限,每月按4000元的标准(5年24万元)并入员工的工资中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如果贵公司想达到不缴个税同时可以计提折旧的目的,应该在外购车辆时在发票抬头上注明公司的名字。在5年折旧期满后,个人按残值率(5%)购买即可。
如何看待江西钢企给每位员工发轿车的举动呢?据官方消息,江西方大九钢此次奖励员工的轿车,分为2933台江铃福特领界和1183台一汽大众迈腾,共计4116辆,总价达5亿元。一个多月前,车辆通过在江西本地车企和贸易公司进行购买。由于车辆过多,九钢公司是分批次给员工发放车辆的。此外,据官方消息,公司还将承担这些车辆的牌证制作、五年车险及车船使用税等各项费用。一直以来方大九钢都是在中国非常有名的一家公司,为什么我们要说这家公司非常有名呢?因为每每提到这家公司,大家第一印象都是这家公司,实在是太有钱了,而且这家公司一直都是以非常土豪的奖金的形式登上了整个企业版的头条。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家公司的所作所为呢?这样的做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思路呢?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作为一家钢铁企业,方大九钢实际上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能够给员工发放高达5个亿的。那么多汽车来作为奖励实际上代表的是这家企业经营业绩的优良,我们看到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好的奖励呢?是因为企业连续5年实现了预期利润目标,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才会愿意将成果与员工分享,这实际上是企业本身业绩做得好的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方大九钢已经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企业了。而且我们看到这家公司实际上并不是今年才有这样的做法,也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常年如此,之前每一年方大九钢都是因为直接发巨额的现金红包,引发了整个市场的广泛关注,之前就曾经出现过,发放16亿的现金堆成现金枪,每人发放好几万的土豪现状。
其次,我们要考虑的是将汽车而不是发现金给员工好处到底是什么?相比于之前直接发现金,这次发汽车引发的整个市场的反响则会更加强烈一些,因为相比于之前发钱,可能很多企业年终奖发的钱也并不太少,但是毕竟都只是现金而已,而这种直接通过发汽车的方式让员工直接有开回家的感觉,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强烈的心理冲击。正如同这家企业之前直接发现金,而不是通过转账的形式给员工发奖金也是。同样的角度考虑,就是真正让员工拿到实惠,让员工真正从心里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发汽车并不是一个坏的考虑。
第三,我们再来观察的是发放汽车,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比发放现金更加有利。一般情况下,企业要给员工发放现金作为奖励的话,那么基本上都要缴纳比较高额的个人所得税,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员工来说,拿到现金虽然感觉很爽,却面临着比较高的税负压力,而且企业所要缴纳的税负则会更多。而通过发放汽车这种形式,实际上如果进行比较好的税收筹划和税收处理的话,完全有可能实现有效的避税,这样员工可以享受更多的福利而降低更多的成本。所以对企业来说,发放实物的奖励往往会比发放现金的奖励更有优势。
近日,山东乐陵一企业的40名优秀员工每人领到一辆高级轿车,据了解这40辆车总价值约1,500万元。这40名获奖的员工中,近1/3是80后,据该企业总经理曹建邦介绍,这些汽车只是年终奖的一部分。还有年终奖金及其他奖品,网友看到很羡慕,纷纷表示又是别人家的老板。这些员工拿着汽车钥匙十分激动。
这样的奖励机制会让员工更加有归属感。阿云曾说过,员工离职无非就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钱没有到位,第2个是心委屈了,而企业这样的奖励机制会让员工的付出有收获。现在很多企业为了提高效益,经常对员工压榨和剥削,不仅苛扣员工的工资,而且根本就不会发任何的年终奖,这也是导致员工经常离职跳槽的原因,而企业的这种做法,更能留住那些优秀的员工。
企业的奖励机制为鼓励员工更加上进努力。现在很多企业吃大锅饭,不管你是勤奋还是偷懒,不管你是有成果还是没成果,最终拿的钱都是一样的,这也会打击很多人的积极性在职场中变得更加的懒散和不认真,让那些优秀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奖励,这样才会激发更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企业效益,也希望企业一定要舍得付出,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企业的奖励机制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我们都知道一个福利好的企业才会有更多的人来应聘,一个经常克扣员工工资的企业是留不住那些优秀人才的,如果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奖励机制,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也会让企业拥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这样的企业在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在市场上取得新的突破。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